如何跟別人愉快地聊天?真正會聊天的人,都懂得這麼做!

每個人都有自己聊天的頻率。

當我們沒有跟對方處於同一個聊天頻率,我們就很難跟對方形成聊天態勢,順暢地進行交談。

只有進入對方認可或喜歡的頻率, 或者讓對方進入我們交流頻率,大家才聽得懂彼此說的什麼,從而取得順暢的聊天效果。

例如做銷售的人,如果以自己的頻率去跟客戶聊天,不懂得對方的需求和意願,一上來就各種產品推薦,這種做法就會很容易惹起對方的反感情緒了。

相反,如果他能夠稍微瞭解一下對方的興趣,知道對方的本職工作和其他喜好,那麼針對這些部分,慢慢深入跟對方交談,獲取到對方的需求,最後才見縫插針地將話題引導到自己的產品上,那這種做法,就不會給人太突兀的感覺。

聊天最忌諱的就是表露出強烈的“需求感”和“強迫感”。

而想要消除這些感覺,最好的做法,就是從把自己的頻率調整到跟對方一致,用對方感興趣的話題作為切入點,以此跟對方給熟絡起來。

通過這種方式去聊天,就能夠慢慢消除心裡的陌生感,從而提升彼此的關係。

那怎麼做,才能夠找準對方的興趣點,獲得交談契機呢?

如何跟別人愉快地聊天?真正會聊天的人,都懂得這麼做!

尋找共鳴點

什麼“共鳴點”?

就是你說的話,對方願意聽,能觸發到其內心的情感,那麼這些話,就是製造共鳴點的條件。

我們跟別人聊天的時候,最好找到跟對方興趣愛好相似的話題。

商業談判的共鳴點,就是雙方合作達成的共識。而平常生活當中的閒談,其共鳴點就是對事物的同一看法和感受。

我們在跟陌生人開始聊天的時候,需要根據對象的特性,找到適合的話題構建聊天態勢。有了好話題,彼此才能放低戒備心,用自然的姿態去交談。

也就是說,選擇的話題一定要適當,才會避免尬聊的情況發生。

而一般來說,從聊天層面分析,能用來交談的話題可以分為四種:

1,只有一方熟悉的話題;

2,雙方都熟悉的話題;

3,一方熟悉,一方感興趣的話題;

4,雙方都感興趣的話題;

這四種話題,都能夠形成聊天態勢。但從下往上發展,越是能夠以往上的意識去尋找話題,越是能夠讓彼此的聊天更順暢自然和無拘無束。

換言之,最好的聊天話題,就是雙方都能聊,雙方都有興趣聊。

當然,有時候對方作為“賓客”,我們必須要以對方為主角,聊一下對方能聊,對方有興趣聊的話題。

那要怎麼聊,才能夠循序漸進,找到對方感興趣的話題呢?

如何跟別人愉快地聊天?真正會聊天的人,都懂得這麼做!


從閒聊入手獲取信息

閒聊,是我們在社交活動當中,最常用到的聊天方式。

而閒聊的話題,就是一些我們每個人都會接觸到的,微小而平常的,沒有涉及到太多個人隱私的內容。如:

“我最近手機的空間不夠用,經常要清理內存,你有沒有這樣的問題?”

“我發現早睡早起,對於人的精神狀態,會有很大的改善,你平常幾點睡?”

“之前我跟朋友去了一家新開的餐廳吃飯,自助餐才68一個人,各種海鮮任吃啊!”

這些話題,包含在我們生活的“衣、食、住、行”當中,以此入手閒聊,任何人都能夠有話可說,不用擔心聊不起來。

通過這些簡單的話題入手,進而衍生出其他的話題,循序漸進,這就是展開話題的一種良好的方式。

針對這些閒聊的話題,既可以深入交換看法,也可以隨意轉換,聊完一個又一個,對於不會聊天的人來說,可以以此快速構建聊天態勢,打破尷尬的氣氛。

用閒聊話題勾起對方的聊天意欲,然後拋出一些小問題進一步探討,這樣一來一回有問有答地進行下去,彼此就能夠聊起來了。

如:

你:“我發現早睡早起,對於人的精神狀態,會有很大的改善,你平常幾點睡?”

他:“我平常要凌晨一兩點才能睡,沒辦法,習慣了。”

你:“你第二天起來熬得住嗎?不會覺得身體很累什麼的嗎?”

他:“有啊!第二天總是很沒精神,好像睡不夠似的,非常影響我的工作。”

你:“我之前看中醫說,最好的作息時間是晚上10點入睡,然後早上5、6點起來。寧願早點起床工作,也不要熬夜去完成事情。”

他:“我當然知道,但做不完事情,心裡一直想著,我睡不著啊!”

如果你的困擾恰好是別人的困擾,那麼這種閒聊就能夠引起他人的共鳴了,繼而就會觸發對方強烈交流的心理。

很多時候,聊天不一定要刻意的,從閒聊入手,慢慢就能夠自然而然地聊起來了。

如何跟別人愉快地聊天?真正會聊天的人,都懂得這麼做!


運用細節跟對方套近乎

跟不太熟悉的人聊天,最大的困難就是“無從談起”,不知道要聊些什麼。即便是閒談,也很難隨隨便便地發起話題。

這時,最好的辦法就是要了解對方,以對方熟悉的信息構建話題。

當然,“瞭解”的過程,必須要在短時間內完成,否則拖拖拉拉,別人不知道你要幹嘛,戒心就很難卸除了。

怎麼才能夠短時間“瞭解”對方呢?答案就是需要運用你的觀察力了。

只要你能夠通過對細節的觀察,獲取對方一些明顯的信息,那麼就能夠以此構建話題,消除陌生感。

比如說你在坐高鐵,坐在你對面的是一個女生,你想跟對方聊天,那麼你就可以觀察對方正在做什麼,或者聊什麼,瞭解大家的“共同點”,然後構建話題。

好比對方正在看書,你就能夠以此這本書為題材,請教對方的讀書心得;或者無意中聽到對方要去某個地方旅遊,你就能夠以此為話題,詢問對方的旅遊體會。

但這還遠遠不夠,這只是閒聊的開端。接下來,你還要繼續運用觀察得來的細節,繼續跟對方聊下去。

所謂觀察,就是儘可能地發現那些能夠反映對方性格、愛好特質的細節。然後你把這些細節組合起來後,就能夠對對方的情趣、愛好、和修養等,有了自己一個初步判斷。

當你通過閒聊打開對方的話匣子後,你利用這些獲得的判斷,聊一些對方感興趣的話題,再進一步深入瞭解對方,那麼聊天態勢就最終形成了。如:

你:“不好意思,打擾你一下,剛才聽到你說要去武漢旅遊是嗎?”

對方:“啊,是的。”

你:“我現在是去上海工作,忙完之後想找個地方玩兩天,剛才聽你說去武漢旅遊,請問一下,你有沒有相關的旅遊計劃,可以讓我參考一下呢?”

對方:“其實我們也沒什麼詳細的計劃,但大概知道武漢有哪些地方一定要去。”

你:“你們打算玩幾天呢?”

對方:“大概三四天吧,隨便逛一逛,這幾天也夠我們玩了。”

你:“看到你全副裝備那樣,又相機,又防曬衣的,我想你肯定經常去旅遊了,出發之前都已經做好準備了,我反而是那種去到哪裡就玩到哪裡的,很少做什麼旅遊攻略。所以看到一個這麼有經驗的人在我面前,我都忍不住要請教了。”

對方:“哪裡?就是放假無聊,找到地方逛逛而已,武漢我也是第一次去。”

你:“原來如此!”

可以看得出來,如果你事先知道對方的情況,然後以此切入話題跟對方聊天,那麼這種準備,對於即將要開始的交談是十分有用的。

也就是說,提高我們的觀察力,再加上我們敏捷的思維能力,我們就能夠快速構思出話題,用作交流了。

而想要提高觀察力,有兩點需要你做到:

第一,把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

把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並不意味著你要用一種猥瑣,或者讓別人感到渾身不自在的方式去觀察,而是說,你要懂得根據對方的不同反應,去調整自己的說話方向。

如果對方是一個熱情開朗的人,你就表現出相應的態度,如果對方比較內斂,你聊天的話題就要保守、斯文一些。

第二,把注意力放在相關的地方上;

除了要把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一些與之相關,或者能夠跟當前話題相呼應的地方,也要用心留意。

例如在高鐵聊旅遊,當列車經過某個風景優美的地方時,你就要把這個風景,跟自己的話題結合起來,恰當地跟當時的情景融合到一起。

當你做到這樣,你就能夠保持一種對話題敏銳的觸覺,知道聊什麼,避免不能聊什麼,讓彼此的交談更加愉快了。

如何跟別人愉快地聊天?真正會聊天的人,都懂得這麼做!


聊對方感興趣的話題

有了上面的準備,那麼接下來,就可以真正做到聊對方感興趣的話題了。

已故著名的人際關係學家戴爾·卡耐基曾說過,如果想要交朋友,併成為受人歡迎的說話高手,就要用熱情去應對別人。接觸對方內心思想的妙方,就是和對方談論他最感興趣的話題。

因為人的心理,一般都更為關注自己。好比當你看合照的時候,往往會先找出自己的位置,然後才去看別人。

所以只要我們在談話的時候,適當利用這種心理特徵,“投其所好”聊對方想要的話,就很容易與對方產生共鳴,形成愉快了聊天態勢。

那如何才能找到對方的興趣點呢?

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有目的篩選和了解。

第一,選擇大家都熟悉的內容作為話題。

與不熟悉的人交談,最好聊一些大家都知道的事件。這類“大眾話題”,大家都可以談,又能談。

通過對方對於這些話題發表的意見,我們就能夠了解到對方的思想價值觀,為之後的聊天做鋪墊了。

第二,可以問一些“假設式”的問題試探對方喜好。

例如上面那個例子,跟對方聊旅遊,你就可以假設對方經常到處遊玩,然後問一個問題“聽你這麼說,看來你很喜歡旅遊啊,什麼地方都去過了。”

對方也許並不是每個地方都去過,但對方對於你這個“假設”,肯定會有自己的一些意見,不管是肯定它還是否定它,你都可以以此去了解對方。

第三,從對方的談話中找到關鍵詞構建話題;

對方說的話,就是他思想的表達,如果你能夠抓住對方話語中某個關鍵詞,作為切入點提出問題,那麼這個問題,多多少少都是對方感興趣的地方。

例如對方說“我從來都覺得看直播的人很無聊,我寧願出去做做運動”,那麼以“做運動”這個關鍵詞入手,問出對方感興趣的地方,就能打開對方的話匣子,讓他很自然地談論自己的事情。

如何跟別人愉快地聊天?真正會聊天的人,都懂得這麼做!


聊天注意事項

除此之外,聊天還要講求分寸的,不能什麼都拿來聊。以下這幾點,最好在聊天的時候,有意識地去實行。

1,不要哪壺不開提哪壺。

不是什麼話題都值得用來聊天的,當對方對於某些話題欲言又止,吞吞吐吐的時候,就不要繼續追問下去了。

2,適當給予對方讚美。

當你對別人某些地方感到詫異的時候,發自內心地讚美對方,可以調節彼此之間緊張氣氛。沒有人喜歡跟故意挑刺的人聊天的,你能夠真正地讚美對方,說明你們有產生共鳴的潛質。

3,要把話語權交給對方。

儘管聊天需要你開口表達,但沒必要時時刻刻都要搶著表達自己,懂得傾聽對方的思想,專注對方的表達,也是溝通當中的重要手段。當你說完你要說的話之後,剩下的時間,就讓對方說了,你認真聆聽就行。

4,提問要適可而止。

提問是一門學問,問得少,你不知道別人的情況,問得多,說不定又會惹起對方的反感心理,所以提問一定要有個分寸。最好不要一次過連續問太多問題,中間要夾雜一些自己的內容,分享自己的看法。否則只有你瞭解別人,別人不瞭解你,戒心也很難卸除的。

當然,在聊天當中需要注意的事項還有很多,但這些是基本的層面,最好要做到。

隨著你聊天技能的增進,以後你就會自己領悟出自己的聊天道理,懂得用自己的方式,跟別人好好聊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