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學|中國番薯往事

中國引種番薯第一人,長樂人陳振龍、吳川人林懷蘭和虎門人陳益均可享此美譽。他們各自引種,互不關聯,他們都為緩解當時國人的溫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在我國農業發展史上有重要意義。

番薯,是大家都熟悉的一種作物,又稱山芋、紅薯、紅苕等。其塊根富含澱粉,含有大量易於被消化道消化和迅速轉化為能量的多糖,因此成為了應對飢餓的有力“武器”。而且和另一種知名薯類土豆不同,番薯可溶性糖的含量也相當高,因此吃起來帶有一股甜味,這也是其“甘薯”“甜薯”“地瓜”之名乃至英文名“sweet potato”的來歷。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提到:甘薯補虛,健脾開胃,強腎陰。海中之人多壽,而食甘薯故也。可見,番薯是一種很健康的食物。

汉学|中国番薯往事

貴州赤水村民在田間收穫紅薯。新華社發(王長育攝)

現在,番薯在全世界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廣泛栽培,中國大多數地區普遍栽培。其實,番薯原產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島,由印第安人人工種植成功。1492年哥倫布得到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的支持去遠航,隨後將由新大陸帶回的番薯獻給了女王。現在我們無從得知女王初次見到這個新作物時的驚奇表情,但我們知道,到了16世紀初,番薯已經普遍種植於西班牙各地。

16世紀中期,隨著大航海時代的發展,西班牙水手把這個易種植、味甘美的作物帶到了亞洲——菲律賓的馬尼拉和摩鹿加島。

對於新一輩國人,在物資極大豐富的今日,香甜可口的烤番薯已變成在路邊小攤可以隨手買到的零食。但對於經歷過戰爭、社會變革的老一輩國人來講,番薯則是承擔著他們對於那個飢餓年代最主要的食物記憶。

汉学|中国番薯往事

農民把大量的紅薯切曬成幹。 新華社資料片(于傑攝)

“番薯不怕落土爛,只求枝葉代代傳。”

這是一句臺語俗諺,意思是說番薯生命力很強,只要你種下它,它就可以生生不息,就像中國人的精神,吃苦耐勞,根性強。

關於番薯高產的特點似乎被烙印在了中國人的民俗記憶之中,關於它的諺語不勝其數。那麼,番薯是何時傳入中國的?又是何人傳入中國的?

這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陳振龍,他冒著生命危險在西班牙人的眼皮下,利用自己的才智帶走一根紅薯藤,才將紅薯移植到中國。

汉学|中国番薯往事

在溫室“空中”安家的紅薯。新華社發(王德強攝)

在萬曆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593年,豐臣秀吉的侵朝大軍與明將李如松在平壤激戰正酣。這一年,陳振龍50歲。他出生於福州府長樂縣的一箇中產家庭,年輕時考取過秀才功名。然而,在他生長的時代,一方面是科舉艱難、仕途壅塞,另一方面,經商風潮瀰漫於東南諸省,“中產子弟,什五遊食在外”。科舉無望的陳振龍便也開始了他的商人生涯,“往來於閩省、呂宋之間”。

大批閩商前往呂宋,和西班牙人密切相關。在此之前,呂宋僅有華僑“約百五十人”。1571年西班牙船隊征服菲律賓群島後,大量採購生絲、棉布、陶瓷等中國商品。短短二十餘年之內,“閩人以其地近,且饒富,商販者至數萬人”(《明史·呂宋列傳》)。

汉学|中国番薯往事

村民向遊客推介紅薯。新華社發(喻湘泉攝)

陳振龍見當地種有番薯, 耐旱易活,生熟都可食,有“六益八利,功同五穀”。他認識到甘薯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便萌生了帶回國進行培植的念頭,如若成功,將是一件造福萬民的大好事。陳振龍面臨的最大難題是西班牙人,將番薯帶回國培植這看似簡單的行為,在當時由西班牙人控制的呂宋島可是明令禁止的。

對於如何將番薯帶回國內,陳振龍第一次將番薯藏在麻袋之中,西班牙人在檢查時輕輕鬆鬆就查到了。於是陳振龍不得不另尋他法,第二次他將番薯藏在竹竿之中,但因為有“前科”,西班牙人對陳振龍的貨物檢查尤其仔細,最後還是被查了出來。

面對如此嚴格的檢查,陳振龍絞盡腦汁,最後想出了一個好主意。《金薯傳習錄》記載:西班牙人“珍其種,不與中國人”,他們還在海關層層盤查。賄賂當地土著、“得其藤數尺”後,陳振龍將薯藤絞入汲水繩(另一說“編入藤籃”),混過關卡後,經七晝夜航行返回福州。

汉学|中国番薯往事

農民們清點收穫的紅薯。新華社記者楊世堯攝

農曆五月二十一日,陳振龍一行人抵達福建。幾天後,陳振龍之子陳經綸草擬了一份稟貼,遊說福建巡撫金學曾“行知各屬”“效法栽種”;與此同時,由於擔心“土性不合”,在紗帽池衚衕住宅一帶,陳氏父子尋“舍傍隙地”,開始“依法栽植”。

從此,番薯就在這片遠離於原產地千里之外的中華大地紮下了根,成為了中國老百姓再也離不開的重要作物。

番薯對封建王朝是一種很重要的高產作物,也許對於很多現代人來講,並沒有很直觀的概念。它到底有多高產呢?我們可以來對比以下幾個數據:

明代的糧食畝產

1、北方的糧食畝產

據《河間志》卷三記載:“一夫耕田三五十畝, 畝收麥一石以上。”夏麥秋粟合起來還是2石。畝產2石漢量(小畝/小石)3.2石,合今市制畝產300斤。


2、南方的糧食畝產

明代南方稻麥兩熟田的稻穀畝產,據顧炎武《日知錄》中引洪熙已年周幹說:“如吳江崑山等田,畝舊稅五升,小民佃租富室田,畝出私租一石。”什伍之租,畝收應是2石。畝產稻穀2石,摺合今市制為畝產288斤。稻麥兩熟田,麥的產量據明末清初桐鄉的經營地主張履祥在《補農書》中所說:“田極熟,米三石,春花一石半,然間有之。大允共三石為常耳。”張氏所說上熟之田,是稻穀“三石”“春花一石半”。 那麼,常田的稻穀產量就應當是畝產2石,春花畝產1石,合起來是畝產3石。畝產稻穀4石,摺合今市制畝產577斤。

再來對比下番薯:

根據方誌記載,明朝萬曆、天啟年間,陝西、河南、南直、山東、廣東、廣西、福建、雲南各布政使司已經普遍種植玉米和番薯。番薯有耐旱、抗病性強、抗蟲害性強、產量高等優勢,在中國大量種植,一年可以種植2季,分為春夏2季。


一般春薯畝產量2000公斤,夏薯畝產量1000公斤。春夏合計便有3000公斤,即6000斤。

徐光啟就為推廣番薯種植而總結了“甘薯十三勝”進行宣傳:一畝收數十石,一也;色白味甘,於諸土種中,特為敻(xuàn)絕,二也。

這就是說番薯的產量相對於稻麥翻了幾乎十倍,原來可以養活一個人的田,現在種了番薯,可以養活十個人。

<table><tbody>

年代

明洪武26年

(公元1393年)

明萬曆28年

(公元1600年)

清康熙39年

(公元1700年)

清乾隆59年

(公元1794年)

清道光30年

(公元1850年)

人口數量

0.7億

1.97億

1.50億

3.13億

4.30億

/<tbody>/<table>

明清人口增長表

明末,番薯已在華南地區廣為種植,並逐漸向北推廣。但是由於明末清初的戰亂影響,番薯的栽培技術傳播比較慢,直到康熙時期,番薯栽培技術才傳遍全國。

可耕種面積不僅僅與土地本身質地有關,更決定於耕種的作物。番薯適應性強,可以在水稻、小麥不能種植的山地耕種,從而把原來大片不可耕種的土地變成可耕種的土地。從而使中國的可耕地面積擴大了四倍多。

汉学|中国番薯往事

晾曬紅薯幹。新華社記者楊士堯攝

至此,中國的人口才開始有了非常顯著而且高速地增長。番薯的引入不僅可開發新的耕地。還可以與小麥、玉米等其它作物進行混種和間隔種植,豐富了中國耕作作物的內容,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糧食的畝產。 而且也正是得益於番薯等高產作物,在此後也很少有大規模饑荒以及流民的產生。

陳振龍把番薯從菲律賓引入我國,改善了我國農作物的結構和食譜,番薯也成為我國舊時代度荒解飢的重要食物之一。據古籍記載,在荒年時,“鄉民活於薯者十之七八”。也就是說,年能在那樣的環境下活下來的人基本都是吃番薯來充飢的。清乾隆年間,番薯已推廣到全國大部分地區。

為紀念陳振龍引進薯種和金學曾推廣種植之功績,閩人曾在福清縣建立報功祠。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福州人何則賢亦在烏石山建“先薯祠”,後祠被廢。現存“先薯亭”建於1957年。

汉学|中国番薯往事

村民在晾曬純手工製做的紅薯粉絲。新華社發(耿玉和攝)

陳振龍從外番引進番薯,也因此被稱為中國的“甘薯之父”。其後代子孫克承世業,一直致力於將番薯引種、推廣到全國各地,功績卓著。也正是因為番薯的傳播,即使在大荒之年,餓死的人數也大大減少。

如今,我國已是世界番薯產量第一大國,每年生產的紅薯產量高達1.2億噸,佔到全世界總產量的80%左右。而且還有番薯畝產最高紀錄,在綿陽市番薯實地實收畝產達5015.84千克,已突破萬斤大關。

歷史的風風雨雨已然過去,封建王朝也早已落幕,沒有人再會因為糧食欠收活不下去。暮然回首,數風流人物,這一切的開端都是源於那位名叫陳振龍的人費盡心機帶回的那顆番薯藤。

轉自:新華每日電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