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阳为何只是重创欧阳锋,而不是除掉他以防后患呢?

己莫V


金庸武侠小说中,王重阳和张三丰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王重阳创立了全真教,张三丰开创影响深远的武当一派,两人胸襟博大,深通道家之学,其人生境界远非一般武林高手所能比。



张翠山沉吟半响,道:“武功只是小道,他老人家所学远不止武功,唉,博大精深,不知从何说起。”—《倚天屠龙记》。

张三丰武功出神入化,武功对他来说只是小道。同样王重阳先学文,后学武,举兵抗金,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学武成为一代绝顶高手,不是王重阳的终极人生追求。

天下人学武是为了成为天下第一,成为武林至尊。因此《九阴真经》的出现,武林中便掀起了血雨腥风,无数英雄豪杰因此而丧命。

黄药师“骗”《九阴真经》,结果妻子惨死。梅超风陈玄风“偷”《九阴真经》,结果是孤苦伶仃,性命不保。欧阳锋逆练《九阴真经》而疯疯癫癫。



王重阳胸襟博大,为人忠厚,有一副救世济民的胸怀,他之所以参加华山论剑,夺得天下第一,拥有了《九阴真经》,其目的是为了拯救武林人士,而不是为了个人私心。

丘处机继承了王重阳济世救民的思想,不远万里去见成吉思汗,劝他少杀人。

丘处机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成吉思汗道:“何者为善?”丘处机道:“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成吉思汗默然。—《射雕英雄传》。

救世济民思想在武侠世界里的反应就是武林人士和平相处,江湖风平浪静。

江湖上人人觊觎《九阴真经》,欧阳锋也是如此,在王重阳死后(诈死),他武力抢夺《九阴真经》。

王重阳的全真教本是道教流派,道家思想认为,天人之间,物我之间,生死之间,以至一切现象和本质之间,存在着无条件的统一,即是“齐”,实际也就是超越二元对立。

欧阳锋抢夺《九阴真经》,固然不是好人,但也非大奸大恶,无恶不作之徒。



王重阳超越善恶二元对立去看欧阳锋,他希望欧阳锋能够改邪归正,而不是除掉他!

因此说,人生境界更高的王重阳怀着救世济民的胸怀,用超越善恶对立观念去看欧阳锋,给他于惩戒,希望他改邪归正,而不是直接除掉他。


我是一个小书虫


当时的重阳真人已经是强弩之末,全靠一口真气撑着,他能把欧阳锋惊走已经是他临终之前努力做到的最大限度。



“五绝”之中,王重阳虽然是公认的武功第一,但是,他和其余四位之间的差距并不大,也许就是毫厘之间。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像NBA中超级巨星和巨星之间的差别——巅峰时期的麦迪,科比和艾佛森的水平基本在一个水平线上,科比只是稍微高一点点。

我们不知道第一次华山论剑采取的是何种比赛机制,但从周伯通的口述中我们了解到:比赛进行是异常艰难,有理论有实践,共耗时七天七夜,最后王重阳夺得冠军。如果把这场论剑看成拳击比赛的话,这可以看做,王重阳不是靠KO对手获胜,而是通过点数的微弱优势取胜的。

也就是说,即使在他的巅峰时期,他在单独面对另外“四绝”中的任何一个对手时,都没有绝对碾压性的实力。

更何况,西毒的“蛤蟆功”异常阴狠毒辣,王重阳为了增加在自己假死后他来抢夺经书时能够一击必中的把握,还特意打着文化交流的幌子去大理找段皇爷学会了一阳指,足见他对欧阳锋的重视。

欧阳锋也由于想到真经即刻到手,按捺不住心头地狂喜有些粗疏大意,他万万没有想到王重阳会死而复生,瞬间着了对手的道,仓皇而逃。



其实双方当时面临的情况属于是秫秸秆打狼——两头都害怕。王重阳既没有“追穷寇”的能力而置对方于死地,欧阳锋也不敢再起不轨之心,只得当做吃个哑巴亏,回到白驼山好好休养生息,以图东山再起。而王重阳如“死诸葛惊走活仲达”的这一招也成为了一段人们津津乐道的武林佳话。


田获三狐


很明显,临终前的王重阳已然不能除去欧阳锋。

第一次华山论剑,王重阳击败另外四大高手夺魁,独得《九阴真经》,公认为天下第一。

王重阳虽然击败四人,但是王重阳深知个人都是潜力无限。毕竟此次论剑,王重阳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所以获胜也是必然。

“天时”是当时高手王重阳一枝独秀,少林寺处于低谷期,没有高手在江湖出现。另外的四绝都是年龄尚轻,武功并未大成,所以王重阳武功修为明显高出众人。

“地利”是王重阳在终南山修道,东邪在桃花岛,西毒在西域白驼山,南帝在大理,北丐在中原,而论剑之地在华山,离终南山最近。王重阳基本上可以以逸待劳,占据地利。

“人和”是王重阳创立全真教,收了“全真七子”,在江湖的影响力极大。而其余几人并未成什么气候,可见,王重阳在江湖上的威望也是最大。

故而,第一次华山论剑,王重阳夺得头魁也是必然,他的修为要比另外四人更为高深。



第一次华山论剑,虽然王重阳武功胜过其余几人,但是他很明显看到四位高手的潜力。

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必将是天下最为刚猛的掌力,黄药师的“弹指神通”不可小觑,段皇爷的“一阳指”高深莫测,而欧阳锋的“蛤蟆功”更是威力奇大。

巅峰时期,王重阳武功自然盖过众人,但是第一次华山论剑以后,形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王重阳的身体状况大不如从前。

王重阳这才感知到自己的大限将至,武功的威力必然大打折扣。可是,他也知道欧阳锋对《九阴真经》的觊觎之心相当明显,他一直在寻找机会抢夺真经。

王重阳深知,一旦自己过世,《九阴真经》必然被欧阳锋抢走,因为他可以为了争夺真经不惜放下武学高手的身份,死皮赖脸的去抢夺。而诺大重阳宫虽然弟子不少,但是真正的高手只有两个,就是王重阳和周伯通,而“全真七子”完全派不上用场,周伯通也不低欧阳锋,也就是全真派只有一个人能够击败欧阳锋,那就是王重阳。

可是,此时的王重阳内心知道,如果硬战,自己现在心有余而力不足,不一定能够胜过欧阳锋。只能智取,不可硬来。



于是,王重阳就使了一计:利用“假死”让欧阳锋现身,然后一举击败他。

果不其然,欧阳锋见到王重阳入棺,就赶忙开抢,正在他势在必得之时,王重阳“死而复生”,用“一阳指”一举破了他的“蛤蟆功”。

其实,欧阳锋并非不能够接住这一招,只是他完全没有想到王重阳会“死而复生”,一下子将其吓懵了,这才让王重阳一举击败自己。

所以,这一战王重阳破了欧阳锋的“蛤蟆功”更多的是取巧,而非真正的实力表现,如果真正对决,欧阳锋不至于一招被击败。

但是,王重阳将其击败以后,就真的功力耗尽,因为他是集中自己仅有的功力对欧阳锋全力一击。这一击虽然击败欧阳锋,但是他自己也因功力耗尽而谢逝。

于是,重阳宫大乱,都忙着王重阳的后事,也无暇顾及受伤的欧阳锋。所以,欧阳锋趁此机会赶紧逃离重阳宫,再也不敢轻易上重阳宫。

欧阳锋离开重阳宫以后,第一时间回到白驼山,全力修炼,恢复功力,二十年不敢来到中原。

由此可见,王重阳临终击败欧阳锋是靠“使诈”,完全不是真实实力。此时他也没有实力将欧阳锋除去。当然,此时如果王重阳狠下心让周伯通去除掉欧阳锋,那么欧阳锋就肯定逃离不了。



*忠肝义胆岳老三聊武侠第197期*


忠肝义胆岳老三


王重阳是个有修养,慈悲为怀的道士,欧阳锋只是来抢九阴真经,没做太过分的事,杀他作甚。再说王重阳那个时候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有的朋友就不解了,王重阳知道欧阳锋心术不正,完全可以在身强力壮的时候就除了他。确实,王重阳能做到。但他没理由这么做。

你总不能因为怀疑一个人要做什么事,就去杀他,制裁他,人家都没做呢,那样的行为称不上侠义,反而是霸道,无耻小人的行径。

欧阳锋也很识趣,他知道自己不是王重阳的对手,一直规规矩矩的,不敢有什么不轨的行为。王重阳仙逝头几天他倒是一直在重阳宫周围转悠来着,无非是窥视王重阳死了没有,然后他好动手抢真经。可是人家毕竟没行动,知道了你也没有办法,而且这时候王重阳身体已经不行了,正经打肯定几十招被欧阳锋灭了,让师弟周伯通和徒弟去更是送人头,还暴露重阳宫外强中干的情况。

退一步说,道士们去驱赶欧阳锋,人家可以说自己是来游玩的,终南山又不是重阳宫的私人财产,也可以说是来看望王重阳的,你王重阳一代宗师,不能不讲理欺负后辈吧。反正贸然动手不合适,反而让心怀不轨的欧阳锋有了正当借口,成了受害者。

王重阳对欧阳锋这个后生有惺惺相惜之意。

华山论剑的时候,王重阳虽然力压四绝,但没强出太多,四绝的功夫各有独到之妙,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欧阳锋虽然心术不正,但不失为一个难得一见武学奇才,武功练到登峰造极不容易。把他杀了未免太可惜。

当初在海上,洪七公只需要不作为就能让欧阳锋命丧当场,他没有这么做无非也是看中欧阳锋这个对手,他也不屑于乘人之危。

王重阳不杀欧阳锋正是境界高的体现,他小惩大诫,希望欧阳锋能改过自新,可惜欧阳锋执着的很,终于被自己的贪欲搞得疯疯癫癫,自食其果。


嵩山派左盟主


王重阳是射雕里唯一称得上真人的大师,为了《九阴真经》不流落在外江湖引起江湖杀戮所以参加华山论剑夺了经书,拿了经书又怕他人起觊觎之心,又想毁了经书,最终没忍心,全真七子武功最强的是丘处机和王处一但是他却传给马钰因为马钰更符合出家人的心性无欲无求,他不杀西毒原因是因为他本身就不擅杀,他又怕自己死后没人克制西毒所以把先天功教会了同是出家人的南帝,又怕拂了南帝的面子,就说自己和南帝是相互学习,他学了一阳指,南帝学了先天功。


看不到的面具


我认为关键的问题是想不想,射雕英雄传人物设计的各有特色,但有一个共同点都很善良,为什么说善良呢?

因为高手们很少从心里面有把某某除掉的念头,大家也很少这么想。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周伯通郭靖包括黄蓉还有全真七子等等都是这样,射雕里面的坏人是坏但也不是那么可恨。

比如欧阳克实力很浅,而且比起欧阳锋来欧阳克救坏多了,基本奸淫掳掠无所不干,并且洪七公多次相遇,洪七公灭欧阳克就是顺手的事,但是没有,每次都是念及欧阳锋放他一马,说明几大高手惺惺相惜互有感情。包括梁子翁坏事做尽,但是洪七公只是让他立下重誓,屡次不杀。


杨康认贼作父,尤其是杨铁心再次出现之后,杨康恋恋富贵,反复多次,坏事做尽,也没有被人杀掉,能杀他的高手简直太多了,最后死于自己之手。

洪七公是武林正派光明磊落,作为天下第一的王重阳更是如此,所以王重阳的思想和金庸老先生的思维是一致的,退敌而不杀敌,对人留一线。这也是早期金庸先生的作品的典型特点。


雨儿观世界


原因是多方面的。


1.王重阳当时已经是强弩之末,勉强吊着一口气,专等欧阳锋,一个将死之人,功力还能发挥出多少?一击废了欧阳锋的蛤蟆功就不错了。


有人说王重阳可以拿把剑,得了吧,在金庸小说里,武功练到王重阳这个地步,一掌或者一指,有断石分金的威力,拿不拿剑区别不大,梅超风那种水平的,掌力都能震碎人的五脏六腑,何况是王重阳。


2.欧阳锋武功高强,王重阳惜才,再者欧阳锋无重大劣迹


华山论剑的时候,王重阳和四绝之间,进行了七天七夜的比斗,才分出胜负。可见王重阳的武功,也就是比欧阳锋稍高一筹。


王重阳武功高深莫测,无敌的人,往往很寂寞,因为鲜有人人能与他相互切磋交流武学之道。而四绝,略逊王重阳,但每个人的武功都有其独到之妙,日后潜力无限。


像欧阳锋这样的武学奇才,几十年难得一遇,作为前辈,王重阳也颇有爱惜之意,不忍加害。洪七公不也一样吗,在海上,他可以任由欧阳锋葬身,但是还是因为佩服其武功,出手相救。


王重阳虽然知道欧阳锋心术不正。但是欧阳锋在江湖上,并无明显劣迹。杀他,没有借口,师出无名。而且欧阳锋很精明,王重阳在的时候,他不敢造次。


3.王重阳晚年潜心修道,慈悲为怀


王重阳夺得九阴真经之前,已然是天下第一。他夺这本武林奇书,并不是为了私欲,而是为了天下苍生不再相互戕害,减少杀戮。


因此,他不准门下弟子修炼九阴真经。而且他也讨厌丘处机,觉得丘处机争强好胜,沉迷武学有违道家清静无为之道。在王重阳看来,武学只是末节,修道,济世才是全真教门人的本分。


无论是出于私心,还是大道,王重阳都不会杀欧阳锋。以德报怨,慈悲为怀,让王重阳和欧阳锋,裘千仞这样的人区别开来。


西堤君


这个问题好

首先,很多人受电视剧影响,认为王重阳武功高出其他四绝甚多。这是不对的,第一次华山论剑五绝大战了七日七夜才分出胜负,五人可算在伯仲之间,若是单打独斗,重阳真人也不能速胜其他四绝,而且还是当时王重阳岁数较高,多出了二十年的功力的情况下。所以虽然王重阳武功可能比欧阳锋高一点点,但是要杀他还是比较还是比较困难的,参考周伯通对裘千仞。

另外,很多人知道一阳指是蛤蟆功的克星,但是很少人知道一阳指原来是中神通的绝学,先天功是南帝的武功(参见连载版),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欧阳锋独独忌惮王重阳,三联版后才把两人的功夫互换,金庸为此颇废了好多文字。

重阳真人诈死后一击即中,更多的是欧阳锋震惊之下,疏于防范,可以说西毒是被原本武功比他就高的中神通偷袭了。若是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对阵,以王重阳当时的身体状态,未必能全胜。




本物小僧鸠摩智


看这个问题是王重阳临终的时候吧?从根本上说重阳真人无心杀欧阳锋的,整部《射雕英雄传》里单打独斗能打的过欧阳锋的只有王重阳一人,要杀欧阳锋早就动手了,何必要等到临终前搞这么一家伙。另外还有个洪七公,跟欧阳锋难分上下,但洪七公是丐帮的帮主,凭着弟子遍布天下的丐帮人多势众难道杀不了欧阳锋?至少王重阳去世的时候欧阳锋算不上是什么后患,欧阳锋爱武痴狂,目标是《九阴真经》而不是要对全真教下毒手,所以王重阳去世前用诈死的方式重伤了来抢《九阴真经》的欧阳锋,不是王重阳已油尽灯枯力量不足,而是不想杀欧阳锋,否则王重阳只需一把利剑,欧阳锋又猝不及防恐怕要横尸当场了


立志成虫


珍别江湖,金老千古,书魂还在,侠义永存!

实际上,不是王重阳不杀欧阳锋,是当时的他根本杀不了欧阳锋。华山论剑之前,王重阳或许杀得了欧阳锋,华山论剑之后,王重阳对阵当时包括欧阳锋在内的其他四绝,都难有胜算,欧阳锋被破“蛤蟆功”,是被王重阳给暗算了。



华山论剑让王重阳见识了欧阳锋的实力

《九阴真经》重现江湖,引起无数腥风血雨的武林纷争,为了还武林一个安宁,济世为怀的重阳真人挺身而出,获得了《九阴真经》之后,为表自己夺经非私,邀请当下天下武学最顶尖的英豪到华山参与论剑,比出“天下第一”,以定《九阴真经》最终归属权。王重阳此举,目的便是将经书归属于武功第一人之手,无论其修不修练此经,江湖中人惧于此人武功高强,自然不再敢有觊觎之心。但重阳真人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当其时参与论剑的五人中,只有王重阳、黄药师和洪七为中土人士,欧阳锋来自西域,而段智兴却是南国大理皇帝。王重阳之所以邀请欧阳锋参与论剑,除了当时中原武林武学沉寂,人才凋零的原因之外,羽菱君认为是欧阳锋当其时已经在中原为非作歹,但是难逢敌手,王重阳邀请他论剑就是为了让他见证中原武林顶级高手的实力,让他明白中原尚有克制他之人,好让他行为收敛。

不过在论剑的过程中,王重阳也见到了欧阳锋的实力。实际上第一次华山论剑,除了王重阳自己,其他人的武功其实皆未大成。王重阳很明白这一点,当他看到欧阳锋的实力时,他就知道心性险恶的欧阳锋是个隐患,《九阴真经》是决不能落到欧阳锋之手的。因此,为了让欧阳锋知难而退,心服口服,羽菱君认为华山论剑最终的一场大战应该是在王重阳和欧阳锋之间进行的。王重阳不惜耗费自己的先天真气,用“先天功”力压欧阳锋,获得了“天下第一”。


但是对于论剑结果,比起其他三人对王重阳的折服,欧阳锋并不服输。因为在内功比试的过程中,他的“蛤蟆功”并不比其他人差,也不见王重阳的“先天功”比他的精妙。洪七公的外家功夫“降龙十八掌”精妙无比,但他的内功修为并不入境;段智兴的“一阳指”虽然能反克他的“蛤蟆功”,但段智兴的内功修为也在欧阳锋之下,这也是他们只能打成平手的原因;黄药师属于内外双修的,但当时他最年轻,内外功其实皆未臻化,他能与其他三人打成平手,是因为他的武理修为还在三人之上,除了王重阳,就他是自创武学的。欧阳锋认为王重阳能够取胜,是因为众人中他的年龄最高,内力最为深厚。

这是个事实,假如让王重阳对阵二十年后“蛤蟆功”大成的欧阳锋,王重阳并无必胜把握。这点从欧阳锋功力被破,仅仅几年之后,便恢复功力,十几年后功力再攀高峰,就可看出“蛤蟆功”这门内功心法的精妙不弱于当世任何一门绝学,甚至是《九阴真经》。当世中的其他三绝,在功力没有任何受损的情况下,毫不懈怠的潜修了二十年,功力水准也就与欧阳锋相当,在桃花岛,西毒与北丐的一番较量,黄药师都自叹不可思议。后来逆练《九阴》竟能突破玄关,也足见他的武功修为。



华山论剑之后的王重阳并不能制胜欧阳锋

武学修为大成的王重阳自然明白欧阳锋的这一点,他也很清楚自己为“天下第一”所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华山一役,先天真气大耗,致使他阳疾凸显,阳寿已然不久。他知道在他之后,世间难再有克制欧阳锋之人,但却必须给后世留下一个克制之法。

王重阳知道南帝的“一阳指”虽能克制欧阳锋,但大理段氏的内功法门却一直是个短板。当年段誉能以强劲浑厚内力练成“六脉神剑”,完全是得益于“北冥神功”,然而他有“朱蛤神功”为基础的机缘却是不可能为后世所复制的。以当时南帝的内功修为,要破欧阳锋“蛤蟆功”,几乎不可能。而王重阳自己因为“先天真气”大耗,也是难再凭“先天功”压制欧阳锋。

并未心服的欧阳锋,在华山论剑之后,肯定是表现出了不甘和重新夺经的心思,他的这层心思也让王重阳倍加防范。因此,王重阳想到了将南帝的“一阳指”与自己的“先天功”相融合,寻求一个克制欧阳锋的法门。王重阳为此不远万里到大理王宫,用“先天功”与南帝交换“一阳指”,功成之后,开始布置克制欧阳锋之策。

在王重阳从大理返回终南山不久,欧阳锋便潜入重阳宫,伺机夺经,但他对王重阳始终心存畏惧,不敢贸然行动。而王重阳却早已察觉到了欧阳锋的行踪,于是以“诈死”来“请君入瓮”便成了王重阳背水一战,以求出路的最后一策。他很清楚,只要自己一“死”,已无畏惧欧阳锋必定现身夺经。但这一策,也从侧面证明了王重阳面对欧阳锋并无必胜的把握。



“一阳指”和“先天功”两技旁身的王重阳,此时只剩下最后一口真气,他的这一口真气必须是最后一刻的破敌之功,不然的话,他用不着诈死,大可以直接揪出已经潜入重阳宫的欧阳锋,然后与欧阳锋正面交锋。但王重阳知道这时与欧阳锋正面交手,真气耗去,徒劳无功,只会让自己处于下风,而且最终人、经两空。只有趁其不备,方有胜算。

此计果然奏效,欧阳锋以为王重阳已死,现身夺经,在他毫无防备是情况下,被王重阳偷袭成功,一招制胜,破了他多年的“蛤蟆功”。小说中描写这一段是在桃花岛中出自周伯通之口,写得非常清楚。

周伯通:“那时我师哥身随掌起,飞出棺来,迎面一招‘一阳指’向那西毒点去。欧阳锋明明在窗外见我师哥逝世,一切看得清清楚楚,这时忽见他从棺中飞跃而出,只吓得魂不附体。他本就对我师哥十分忌惮,这时大惊之下不及运功抵御,我师哥一击而中,附有先天功的‘一阳指’正点中他眉心,损伤了他多年苦练的‘蛤蟆功’。”新修版《射雕英雄传•第十七回》



老毒物中了王重阳的陷阱,吃了一个哑巴亏。很明显,倘若王重阳不是出此一策,行暗算之举,面对能够运功抵御的欧阳锋,附有“先天功”的“一阳指”能不能破他的“蛤蟆功”,尚且还是一个未知数,最终还能否力克欧阳锋,就可想而知了。

故此,当时的王重阳并不是不想杀了欧阳锋,而是他根本就杀不了欧阳锋。能够用计,一击破了他苦练多年的修为,让他知难而退,为后世再有克制他之人的出现争取一段时间,已属大幸。假如欧阳锋没有经此一伤,与其他人一样,同经二十年的潜修,他的修为肯定不止与其他三绝还同处一个水平。王重阳这一击,为中原武林消除不少隐患,已属难得。



第一百一十八期:“射雕三部曲篇”之《欧阳锋“蛤蟆功”被破的探究》

前期回顾:

第一百一十七期《王语嫣归宿的探究》

我是羽菱君,专注于“天龙时代”前、“射雕时代”前、“倚天时代”前,金庸武侠“三前”空位期前传的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