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流浪者是真大师还是在炒作?

“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流浪者是真大师还是在炒作?

流浪者

有一位博览群书的流浪者突然间爆火起来。

我们不妨用文字为流浪者来一个素描画像:脏兮兮的破烂衣裳,略有些长的满是泥土的打绺头发,灰白的胡须,清瘦却并不显困顿的面庞,说起话来条理清晰、引经据典、双目微闭,一副勘破世事而出离的邋遢智者形象。

流浪者与网友的许多聊天内容,被小视频传播到网络,其中不乏引起广泛关注的内容:

关于人才——“四种人,德才兼备最好,你最好用的是德才兼备的。但是呢,第二种用谁呢?用有德无才的人。第三种呢?就是最后用的应该是有才无德。也就是说,有才无德,德是放在才前还要重要的位置。”

关于交朋友——“善始者众,善终者寡。你说这为什么交朋友也是这样,我发觉。你觉得呢?开头交朋友很热情,哎呀,好的要死。哎,怪了,时间一长,真正能走到最后的没几个。所以古人就是没多啰嗦,八个大字,善始者众,善终者寡。所以流下来一句,善始善终。”

关于读书——“现在的年轻人吃几个大饼,几十块都无所谓。吃碗馄饨二十块都无所谓。怎么没听说去买一本这个书看看呢?他静不下心来了。”

关于赚钱——“只要你想,问题是我们现在的人在脑子里呢,又太想钱这个东西,其他的不怎么想。他们最好能够给他连一个赚钱的网。”

“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流浪者是真大师还是在炒作?

类似这样的“流浪者大师”语录,网上流传甚光。许多网友闻风而动,纷纷去寻找大师的足迹,当面去一探究竟。

那么“流浪者大师”与网友的见面情况如何呢?

流浪者很谦卑,他手捧网友送他的书籍说:“我真的想找一个隐居之地。这么多人来,受之有愧。真的是,我是一点都不装。真的是的,你懂我意思吧?只不过略微比大家多懂了一点点东西。”

许多网友看流浪者衣着简陋,都想提供一些金钱帮助,但流浪者似乎从来不为金钱所动,一概拒绝。

流浪者以捡垃圾为生,他说:“我的外表可怜,可能会产生错觉。他们总认为因为你外表可怜,所以你捡垃圾。我说,为什么我捡垃圾不能是按照公益的目的捡呢?你们不承认我没办法,对不对?那么他说,我给你十块钱。我说我不要。”

不难看出,流浪者是有着骨子里文人的那种傲气的。与其形象与身份无关,这份不食嗟来之食的傲气本身,就值得我们尊重。

“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流浪者是真大师还是在炒作?

关于一夜成名这件事,流浪者说:“不虞之誉了,孟子说过的……不虞之誉,我认为真叫不虞之誉。我想都没想过。我说个玩笑,我说我要是想到有这个荣誉,那我看,我早年应该还多读几本书才对……”

许多网友在网上评论说他背后有网红公司帮助炒作。甚至有人说他背后的公司是为了卖书,所以对他进行包装。

诚然,如今的网红要想大红大紫,大都离不开幕后推手。但细看流浪者的每一个视频,与网络众多传言,却几乎很难发现人为炒作的痕迹。那些爆火的视频,也大都出自普通网友之手。

也许,在娱乐圈各路明星抢占热搜与流量榜的今天,这样一个形象跳脱、出离、甚至有些“形似乞丐”的饱读诗书的流浪者,的确给了人们足够的新鲜感与好奇心。

至于流浪者是否如网友所说的“大师”,小编认为,“大师”这两个字的确言重了。流浪者满腹墨水不假,引经据典毫无磕绊,也时常可以说出三观正确、见解独特、有自己思想的观点。但距离真正的大师,却还是相去甚远。

毕竟,中国近现代史上,真正能担当起“大师”这两个字的,恐怕十个手指就能数的过来吧!

关于大师这两个字的称呼,流浪者也有着自己谦卑的表达:“不要讲大师……我真不是大师,百分之百的。无论是迷信色彩的大师,我也不是。什么算命的,我也不是。某一行业的那个,我更不是。因为这大师一个你要读得多,第二个你要是练出来的。也不是说你一定读了多久就是大师……你就称得上艺术家的,就跟梅兰芳那一批人当中,你立了流派的这批人,才叫艺术家。现在的那帮……董圆圆也罢,张建国也罢,严格来说只能说京剧演员……老一辈有个盖叫天,算得上是家了,但也只是在墓碑上写艺人盖叫天,我觉得这个比较恰当……”

流浪者说得中肯,这段话,作为混迹娱乐圈多年的小编是有共鸣的。有过几个还算拿得出手的作品,动辄就是艺术家,动辄就是某某师,就连刚出道的小鲜肉也都对“老师”这个称呼来者不拒了,唉,每每提起,小编还是对他们有三分脸红的。

“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流浪者是真大师还是在炒作?

流浪者如今每日被大批粉丝、拥趸包围,已然再难有一片清净地。

到底是真流浪者还是娱乐炒作,我们也无需去较真探究了。毕竟他的出现,已经在网络及媒体上,引起了众多网友的思考,甚至让许多年轻人开始去重新关注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反思、开始放下手机拿起书本。

这就够了。

流浪者,祝福你。

无论你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