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名嘴来张家界,看大鲵、说大鲵

央视名嘴来张家界,看大鲵、说大鲵

4月,张家界迎来了几个远道而来的神秘“客人”,他们来张家界是做什么呢?小编给大家一点提示:

央视名嘴来张家界,看大鲵、说大鲵

答案揭晓:中央电视台《每日农经》主持人、著名歌手冯云飞和他的团队来张家界拍大鲵啦!

近期他们陆续前往包括桑植县、市区、武陵源区的大鲵资源保护基地、养殖基地、加工基地、市场门店、大鲵科普馆、餐馆酒店等进行拍摄。小编有幸采访到了冯老师:

问:您是第一次来张家界吗?对张家界有什么感受?

答:

十几年前来过张家界,这次来觉得张家界变化特别大。那个时候来也都是工作,没有去过景区,这次虽然也是来工作,但终于有了去景区一睹风采的机会。

央视名嘴来张家界,看大鲵、说大鲵

问:此行的目的是?

答:

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反映当地的大鲵产业,包括养殖,保护,研发,消费等等,它是一个产业链的综合体。

问:为什么会选择来张家界拍摄大鲵?这次来拍摄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

答:

我们早就知道张家界这边大鲵养的很好。

央视名嘴来张家界,看大鲵、说大鲵

其实我十几年前来张家界也是拍大鲵,但是那时候大鲵产业刚开始发展,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次来,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看到这个产业发展得已经规范了,不仅仅是养殖者和企业在参与,关键还有咱们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正是因为有政府的正确引导,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

我们还看到,当地政府为养殖户提供补贴、奖励,大鲵养殖成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

央视名嘴来张家界,看大鲵、说大鲵

我们还发现,张家界的大鲵养殖走的是“纯天然路线”,利用绝佳的山水资源。到2021年,将实现600万尾养殖规模,产值达到100亿,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会给当地老百姓带来长久、实在的效益。

央视名嘴来张家界,看大鲵、说大鲵

我们还看到,大鲵已经不是像当年炒种时期,价格高不可攀,现在,子二代经过人工饲养,可以销售买卖食用,它已经走入了寻常市场甚至在超市都可以买到,而且还有了深加工产品,真正成为了普通人消费得起的旅游产品,这一点张家界做得很成功的地方。

问:对于大鲵产业,您有什么新期盼吗?

答:

希望大鲵能够真的走向大众的餐桌,走向国际,通过消费,促进和带动当地的养殖业,推动经济发展,更多养殖者通过养殖大鲵实现脱贫。我们中央7台《每日农经》正是抱着把张家界大鲵养殖的先进经验推广到全国的这一目的而来。

此次拍摄,栏目组特地采访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尚生龙:

央视名嘴来张家界,看大鲵、说大鲵

2019年,张家界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五大农业特色产业的实施意见》和《张家界市优势农产品发展“3+2+N”三年行动计划》,再次把大鲵作为重点产业和优势品种,决定最近三年在大鲵产业基地建设、品牌创建、大鲵研究、产品加工和产业扶贫等方面给予每年不少于400万元的重点支持。

央视名嘴来张家界,看大鲵、说大鲵

通过三年行动计划,到2021年年底,张家界大鲵野生种质资源量将达到5万尾,人工养殖规模达到600万尾,建设5个百万大鲵养殖规模特色乡镇(集聚区),实现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将大鲵产业培育成结构合理、体系完备、品牌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生态、健康、富民产业,建成全国大鲵种质资源中心,大鲵产品研发和教育培训中心、大鲵市场交易中心和大鲵文化旅游中心。

据悉,本期张家界大鲵篇将于5月中旬在CCTV—7《每日农经》栏目播出。

央视名嘴来张家界,看大鲵、说大鲵

本平台为张家界日报社所有。任何单位、个人使用、转载或者传播张家界日报社旗下媒体版权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书面授权。除法定合理使用范畴外,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传播其享有版权的作品(作品形式不限于文字)。

央视名嘴来张家界,看大鲵、说大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