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社会影响力成企业战略目标

越来越多的企业高管开始重新思考社会责任对于企业的意义,总体社会影响力(TSI)将成为企业制定战略的全新视角。

长久以来,多数企业习惯于将股东总回报(TSR)最大化作为战略目标。波士顿咨询(BCG)指出,这一战略背后的逻辑是,高绩效企业可以为社会提供所需的商品和服务,并且推动全球经济的增长。在这种观点看来,我们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包括那些由企业活动本身所造成的问题,都应由政府或非政府组织来解决。

近年来,部分跨国公司深陷环保、腐败、数据泄露等丑闻,给公司业务、品牌形象等带来了巨大冲击,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走出去的过程之中同样面临环保、劳工安置等多方面的挑战,企业领导者开始重新思考企业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

这一转变要归功于数项趋势。首先,包括企业员工、消费者和政府在内的利益相关方不断向企业施压,要求企业在应对经济包容、气候变化等重大挑战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没有私营部门的参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将不可能实现,这一观点已成为全球共识。其次,投资者越来越关注企业在社会和环境领域的作为,因为有证据表明,企业在这些领域的表现将影响其长期回报。第三,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相关的议题已成为财务资料,因此越来越多的行业标准正在制定当中,企业在这些领域的表现也将有更加翔实可靠的数据记录,在提升透明度的同时,也将引来众多投资者和其他方的审查。

随着这些趋势渐成气候,企业需要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制定战略,即总体社会影响力(TSI)。总体社会影响力指的是一家企业的产品、服务、运营、核心能力和各种活动创造的整体社会效益。对于企业来说,相关的社会问题不应该仅仅是一个边缘课题,而应该融入到企业的战略和价值创造当中。

加强总体社会影响力最有效、同时也是最具挑战性的途径,是利用企业的核心业务,创造可持续的规模性社会效益方案。BCG基于过往大量的相关项目经验,提出了系统推进企业总体社会影响力的9大关键要素,帮助企业有效降低负面事件发生的概率,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从而提升长期股东总回报,在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基业长青。

BCG强调,能够认识到上述转变,并主动反思如何提高总体社会影响力的企业,势必将获得切实的商业回报。

企业用总体社会影响力的视角看待发展,可以及早识别风险并加以应对,避免股东总回报受损。反之,如果听之任之,风险爆发之日就是企业存亡危机之时。

企业用总体社会影响力的视角可以发现全新的商机,不论是在企业内部还是在外部。其中,最具吸引力的机会包括:开拓新市场;激发创新;降低供应链成本和风险;强化品牌,支撑高端定价;吸引和留住人才;成为经济和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时至今日,企业已不能再将社会责任当成一个副产品。相反地,他们必须有效利用自己的核心业务及其带来的规模优势,在追求商业效益的同时,创造积极的社会效益。在此过程中,企业面临负面、乃至毁灭性风险和事件的概率将大幅降低,并最终走上更加坚实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