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空结雨中愁丨南唐中主李璟的词,意境绝美

词诞生于唐,发展于五代,肇极于宋。五代词是词史发展上的重要一环,笔法轻盈,词风香艳,有的也蕴含较强的人生体验。世人熟知的南唐后主李煜是是五代词人的优秀代表。

五代十国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这些皇帝们贪图安逸,耽于享乐,在政治上不思进取,却在文学用力很深,不仅热衷于文学,培养了一大批文学侍臣,而且自身的文学素养也相当高。如后蜀孟氏政权,他们编纂了第一本词选本《花间集》,国主孟昶被认为是春联的发明者。

丁香空结雨中愁丨南唐中主李璟的词,意境绝美

本文所提到的江南李氏政权也堪称当时的文学高地。李璟是南唐第二个皇帝,是李后主的老爹。事实上,虽然李璟继承了帝位,却迫于形势向当时的后周政权称臣,请求削去帝号,只叫江南国主。正如此,世称南唐中主,他的儿子李煜称后主。李璟好读书,多才艺。常与宠臣韩熙载、冯延巳等饮宴赋诗。他的词,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语言不事雕琢,有四首词流传于世,与儿子李煜的词作被后人辑为《南唐二主词》。

应天长

一钩初月临妆镜,蝉鬓凤钗慵不整。重帘静,层楼迥,惆怅落花风不定。

柳堤芳草径,梦断辘轳金井。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病。

本词写思妇女之春愁。初月上升,少妇鬓钗不整,无心打扮,重重帘幕之中,犹似风里落花,飘无所依。风里落花的意象,作者似乎较为得意,在他的名作《摊破浣溪沙》里继续用到。他儿子李煜也很喜欢这首词,曾亲手书写此词,并题为“先皇御制”。

丁香空结雨中愁丨南唐中主李璟的词,意境绝美

​他的另一首《望远行》也是一首闺怨词,同样颇具浓浓的五代风。

望远行

碧砌花光锦绣明,朱扉长日镇长扃。余寒不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

辽阳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黄金窗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生。

不过李璟毕竟是代人写愁,并没有真切的苦闷,词的意象色彩鲜明亮丽,不像李煜后期的词作色彩总是那么灰暗沉重。

丁香空结雨中愁丨南唐中主李璟的词,意境绝美

真正能代表李璟创作特色的,是他的两首《摊破浣溪沙》,基本上是选家必选,史家必论。

摊破浣溪沙

其一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其二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是《浣溪沙》的一种变体,在上下片各加三字,即摊破之意。

此两首词是李璟的名篇,而且名篇中有名句。据说,李璟的御用文人冯延巳写出了名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后,人们争相传唱。李璟不知是有意何无意地抬杠道:微风吹皱春水,关你什么事呢?冯延巳脑子反应也快,说道:哪里比得上陛下您的“细雨梦回鸡塞远”。

丁香空结雨中愁丨南唐中主李璟的词,意境绝美

平心而论,这两首确实与绮糜香艳的五代词风不同。它一洗脂粉气息,写出了独特的人生体验。菡萏香销也好,西风愁起也罢,在时光面前,帝王与百姓同样平等。事实上,李璟虽然位高为皇帝,但是生性懦弱,再加上当时内外矛盾重重,境遇相当危苦,此时此刻,触景伤情,从而产生无穷的痛苦和哀怨是十分自然的。对此,王国维评价开头两句云: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李璟彷徨无措的心情在第二首继续得到反映。作者甚至在词中点明 了“春恨”的主题。上片从落花无主着笔,写春恨所以产生的触媒;下片从思念难解立意,将春恨产生的根源揭示得含蓄而又深沉。作者用了词家惯用的对景抒情的手法,然而却用得很不一般。

丁香空结雨中愁丨南唐中主李璟的词,意境绝美

“丁香空结雨中愁”的意境,拨动了千百年后一个叫戴望舒的缪斯琴弦,他怀着一种缥缈的希望,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丁香空结雨中愁”其实也有所本,作者有意无意化用了李商隐“芭蕉不展丁香结”的句子:

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丁香空结雨中愁丨南唐中主李璟的词,意境绝美

词末“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的境界得到了开拓,词中的一腔愁怀置于一个与其身世密切相关的历史地理环境中,与心灵的起伏波动也是密切相合的,令人悠然神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