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正在酝酿“世纪大裁员”,8%的京东员工,约有1.2万京东人将被裁,你怎么看?

厚金说


才8%呀!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没见过裁员吗?我们公司作为传统制造行业,近半年都裁了两波了,每波裁员比例都是10%,加起来都快裁了20%了,也没见大家这么惊讶!


事实上,就是不裁员,作为一家正常的企业,每年员工的天然流动率,也会在5%甚至以上的。如果企业再强调一些狼性文化,搞搞末位淘汰,或者公司老板再奇葩一点,每年的员工天然流动率到8%,一点都不稀奇!


我司人数也不少,第一波裁10%时,公司的方针是重点裁减入职10年以上的老员工,结果一大批老员工主动申请裁员,有些省份为了争抢裁员名额,老员工都快打起来了。因为被裁了可以领到一大笔不菲的补偿金,被裁后换家公司大概率还能升职加薪呢!


所以我司第二波裁员时就吸取了这个教训,不裁老员工了,重点裁减入职三年以内的新员工,因为新员工补偿金低,而且可替代性强,等到经济形势好转了再重新招聘就是了!现在我们该怎么工作还是怎么工作,没啥变化!


所以,姑且不论京东裁员8%是真是假,任何一个企业裁员8%都是很正常的!因为很多想今年主动离职的(每年都在5%以上的),会千方百计的走裁员名额。裁员后,发现变化并不是很大。


大企业裁员还有一个搞笑的地方,那就是喊的都是“淘汰末位员工”,事实上最后被裁掉的跟绩效没啥关系。裁员会被自上而下的用作“清洗异己”的工具,最终演变成对团队里看不顺眼的下属进行裁员。


除非你是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再或者你是在央企大国企等,否则裁员就是必修课。职场人需要做的不是担心自己会不会被裁员,而是要学会裁员时如何拿到尽可能多的补偿。裁掉后再找个工作就是了!因为你担心也没用,你努力工作也没用,我说了,裁员在大企业最终会演变成“清洗”的工具,而不是末位淘汰的工具!


最后八卦一下,据说刘强东的助理和司机,是第一批要被裁掉的,懂了吗?

世界500强全国培训经理,20年老职场,只讲升职加薪的实在话,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点击【关注】,谢谢!

职场再出发


这段时间关于京东的裁员消息和报道真的是不断更新。对于这一消息,4月9日,京东也作出了澄清:

京东回应北青报记者表示,“该消息不实”。此前京东 宣布2019年的新增岗位需求预计将达1.5万人,其中京东物流将在2019年新增1万名员工,招聘对象以一线员工及基层管理者为主,零售子集团等板块的招聘方向将主要聚焦于提升用户体验等领域。

<strong>

我这里不以某次裁员为目标进行回答,仅就裁员问题进行笼统分析。

2015年,马云说:

京东将来会成为悲剧,这个悲剧是我第一天就提醒大家的,不是我比他强,而是方向性的问题,这是没办法的。你知道京东现在多少人吗?5万人!阿里巴巴是慢慢长起来的,现在才23000人。收购加起来是25000人。你知道我为什么不做快递?现在京东5万人,仓储将近三四万人,一天配上200万的包裹。我现在平均每天要配上2700万的包裹,什么概念?  

中国十年之后,每天将有3亿个包裹,你得聘请100万人,那这100万人就搞死你了,你再管试试?而且它的60%收入是在中关村和淘宝,它自己网上不可能这么大量。所以,我在公司一再告诉大家,千万不要去碰京东。别到时候自己死了赖上我们。

这话,相当年很多人都争议不断,甚至有些网友还在为京东辩护。但现在马云的预测开始应验了。

那么,作为电商巨头的京东为什么会出现现在这个现象呢?

一、业绩乏力,雄风不起

从2015年开始到2018年底,京东的增长速度从82%、52%、46%降到了30%。

如上图,京东在近几年业绩增长联系下跌,业绩增长乏力。尽管一直在强化优势产业板块,并进行产业重组,但是作用不大。

二、京东机构越来越臃肿倒逼组织变革

一方面,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机构人员数量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机构职能重叠组织效率和组织活力大幅下降。人浮于事,资源的占用量和利用率变低,人均效能下降,人力成本巨量上升。这样的情况下,京东不得不面对人力成本的问题,一方面在人力投资上谨小慎微,不会有大的动作,另一方面对于新人的引入和现有员工的要求变的苛刻和挑剔。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京东推出“员工即企业”的理念,意图变革组织。

三、寻求战略转型,困难重重

对于未来的担心早已存在于京东的高层,京东金融的成立、京东保险、京东AI和京东云都是不断探索和突破现有平台瓶颈的尝试,但是很遗憾,没有一个能够真的在战略上实现突破。

2019年初,京东以100%股权买下北京的翠宫饭店,正式拉响了进军地产租赁的号角。但是,这种后发之势,总有种末日狂追的感觉,能够起到救命草的作用吗?尽管京东科技一直表现不错,但是还没有到异军突起的地步。

正是因为以上三大方面的原因,使得京东现在危机重重,一方面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另一方面着眼于当前的生存,裁员也就不奇怪了。

但是京东的裁员值得商榷。为什么呢?

一、组织变革的方向

我们都知道,一个公司发展大了人员数量臃肿和部门重置过多的时候需要对组织进行重构,为了公司轻装上陈,实现”小公司“、”大业务“的战略二进行组织和人员的调整。但这种调整的目的是人力资源效能的最大化和组织活力的最优化。换句话说,是以设法发挥现有人员的工作创造性和工作潜能为主,而不是反向裁掉他们。

这种做法不是真正的互联网思维,是传统成本理论下的倒行逆施的产物。暂时降低了成本,但是人员工作效能没有提升,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路径没有得到解决,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二、没有对症下药

京东现在面临的核心问题是战略优势塑造的问题,它需要的是能够快速成长、形成指数效应的新的战略业务组合。基于这方面的需求,尽管京东做了很多尝试,但至今没有成功。反向对自己的员工下刀,一方面是不堪重负,另一方面是不是有点”举手无措“的感觉呢?

三、与一个国内电商巨头的操作手法不相匹配

这让我想起了国内的另一家知名公司-海尔。

当年海尔面临互联网的挑战,面临成长的瓶颈,张瑞敏果断采用了以人单合一为基础的小微模式。很多人说小微模式是运营模式的变革,但背后是组织变革的思维。庞大的海尔悄无声息的就完成了这个大手笔。

京东呢?还未出师,就闹的满城风雨,公司负责人、高管相关职能部门轮番上阵。让我感觉就是一场闹剧。

真正的变革要沉下心来,认认真真的去做,而不是在各种媒体和平台上弄的议论纷纷。

现在,京东无论是组织重塑还是业务拓展,亦或是物流服务降准都在进行,总感觉相当年承诺”一个兄弟都不开除“的强东同学有些英雄迟暮;但是作为个人,我还是希望京东能够突破难关、不断强大,京东的员工也能够像公司澄清上说的那样没有面临一刀切的裁员局面。


以上回答只是我个人观点,不足之处难免,请包涵


指尖视野


所有行业都会有繁荣、萧条等不同阶段的周期性变化,其发展历程也会象波浪曲线。目前互联网行业正在经历由高向低的走势,轻则减招停招,重则裁员甚至倒闭。京东作为一家庞大的互联网企业,当然也不能独善其身,裁员8%应该是根据它的具体情况确定的。作为企业员工时刻都做好最坏的打算,才不会陷入极其被动的险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