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立”並舉 足音鏗鏘

茶葉、辣椒、火龍果、薏仁、刺梨等種植規模居全國第1位

1625家實體經濟企業與大數據深度融合發展

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7.6%

在“破”“立”並舉中邁向高質量發展,貴州砥礪奮進、步履堅實——

來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全省產業扶貧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突破;

“千企引進”“千企改造”強力推進,推動發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大數據戰略行動深入實施,數字貴州建設成績喜人;

……

革故鼎新,方能脫胎換骨。一系列務實舉措,帶來一次次新躍升,“黔貨出山”風行天下、大數據產業風生水起、能源工業運行新機制成效加快顯現……全省經濟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產業結構更優、轉型升級動能更足。

農業產業轉型增長

“以前種玉米,一年下來每畝地也就600元左右,養不活人,也養不肥豬,今年不種玉米種蔬菜,收入翻了3倍左右。”習水縣土城鎮統一村村民劉福亮掰著手指算賬:家裡三畝地不種玉米改種蔬菜,年收入超過6000元。

2018年,我省提出來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強調在轉變思想觀念上來一場革命,在轉變產業發展方式上來一場革命,在轉變作風上來一場革命,舉全省之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發展壯大一批競爭力強的農業企業,培育造就一支龐大的創新力強的職業農民隊伍,讓一批綠色優質農產品走出大山、風行天下,讓全省農民儘快富起來。

崇尚實幹,狠抓落實——

產業選擇、培訓農民、技術服務、資金籌措、組織方式、產銷對接、利益聯接、基層黨建等“八要素”,全面掀起革命熱潮。

政策設計、工作部署、幹部培訓、督促檢查、追責問責“五步工作法”,讓各項工作任務有章可循,落到實處。

實幹出實績。我省農村產業革命取得突破性進展——

全省以農業結構調整為主線,加快發展特色優勢產業,調減低效玉米種植面積785萬畝,調增蔬菜、水果、中藥材、茶葉、食用菌等經濟作物667萬畝。全省糧經作物種植比調整為35:65。規模生產基地由2017年的3016個增加到4208個。茶葉、辣椒、火龍果、薏仁、刺梨等種植規模居全國第一位,蔬菜種植面積居全國第七位,初步建成面向國內外市場,特別是珠三角市場的“菜籃子”基地。

2018年,產業革命帶動農業增加值增長6.8%、增速居全國第1位,創近五年來最快增速,帶動204萬農戶戶均增收1.01萬元。

新興產業快速發展

堅定不移推進大數據戰略行動向縱深發展。

我省以大數據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鄉村振興、社會治理、服務民生等深度融合取得新成績。

——推進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實施“千企改造”“萬企融合”行動,打響“數字經濟”攻堅戰,推動實體經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目前已有1625戶實體經濟企業正在實施融合改造,10124戶企業正在上雲。

——推進大數據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一方面,加快農村管理服務數字化進程。在500畝以上壩區建設農業大數據平臺,將458個農產品納入追溯系統。建立“扶貧雲”。另一方面,運用大數據構建現代農業生產、經營、銷售體系,推動“黔貨出山”。全省共培育70個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和23個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建成縣級電商運營服務中心60餘個、村級電商服務站點10220個,電商讓分散的農產品進入大市場變成現實,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實現有效銜接。

——推進大數據與服務民生深度融合。運用大數據解決特殊性民生問題,如建立“精準扶貧大數據支撐平臺”,打通扶貧、教育等部門數據,實現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精準識別、精準幫扶。運用大數據解決普惠性民生問題,“醫療健康雲”在全國率先建成覆蓋省市縣鄉公立醫療機構的遠程醫療服務體系,2018年全省遠程醫療開展會診服務23.6萬例,成為“全國健康醫療大數據區域中心建設及互聯互通試點省”。

——推進大數據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通過建立健全大數據輔助科學決策和社會治理機制,推進政府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創新,從單純的政府監管轉向更加註重社會協同治理,打造了符合西部地區經濟社會和電子政務發展的政務服務“貴州模式”。

新舊動能加快轉換

我省以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為主攻方向,推進“千企引進”“千企改造”,推動煤電菸酒等傳統產業轉型發展,實施能源工業運行新機制,持續多年的冬季電煤緊張狀況得到極大緩解。

能源工業運行新機制成效加快顯現。2017年,我省印發並試運行《貴州能源工業運行新機制實施方案》,實施近兩年來,破解了能源運行大起大落影響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難題,釋放出極大的制度改革紅利。“企業利益共同化、全省利益最大化”格局加快形成。

窺斑見豹。在“破”與“立”上下功夫,我省新舊動能加快轉換,碩果累累——

“雙千工程”帶動製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70.6%、提高3.7個百分點。1625家實體經濟企業與大數據深度融合發展。

數字經濟及其吸納就業增速連續三年居全國第1位。貴陽被列為全國首批5G試點城市。旅遊經濟持續“井噴”。新經濟、綠色經濟、民營經濟佔比分別達到19%、40%和55%,大健康產業增加值增長15%。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7.6%。組建6戶省屬國有企業大集團。民間投資創近三年來最快增速。

同時,我省著力在“降”字上下功夫,多措並舉降低用電成本、融資成本、稅費成本、物流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等,為企業減負。2018年,我省共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逾500億元。(王淑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