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出块慢,时间都去哪儿了?


【清谷链情】| 比特币出块慢,时间都去哪儿了?

随着财富的高速流动和信息的不断释放,区块链这艘大船,正在驶向真正的深水区。

在浅滩时,大家还能浑水摸鱼、轻松驾驭,而一旦到了八百米水域,一切都将变得难以控制。网传,2018年是区块链的“疯狂元年“,疯狂背后必然有乱象。

就像坊间戏虐的那样,区块链目前的主要功用还是“吹牛逼赚钱”,毕竟绝大部份项目的市值还缺少价值基本面的支撑,它更多的是承载了技术极客的新世界期望和疯狂投资者的暴富梦想。

很多团队站出来大言不惭宣称自己的公有链、私有链处理交易的速度有多快,大庭广众之下拿“处理信息的速度达到百万级TPS”来忽悠散户甚至投资人。

注:Transactions Per Second(每秒传输的事物处理个数),即服务器每秒处理的事务数。

近日,区块链经济学家也是区块链通讯创始人,曾任清华校友互联网协会副会长和国家科委副处长的王学宗先生

区块链技术专家夏淳博士就“出块”相关话题进行了一场区块链技术专家与区块链经济学家的一次对话。

区块链信息处理速度,是因为什么原因慢?

【清谷链情】| 比特币出块慢,时间都去哪儿了?

目前区块链网络上的处理速度是非常慢的,因为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必须参与处理。如果网络中有一千个节点,那么一千个节点都必须参与处理网络中的每笔交易。

好比有一个一千人的圈子,为了账本的一致性,记录时需要在这圈子里通知一圈。说白了,也就是需要一个回执,由我告诉你我刚在账本里记录了一笔账,你得跟我记得一样。因此,光是消息通知就将花费大量的时间

想要快,怎么做?

【清谷链情】| 比特币出块慢,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一个社区里有1000个人,每个人都必须达成一致,过程不仅漫长,而且会非常混乱。相反,如果你从社区中选出10名代表,任命他们为社区的管理员,让这10个人投票,达成共识会更快和更容易。类似的,您可以委托一组节点来运行协议并在事务上达成一致,代理节点的共识将代表社区的共识。

EOS超级节点21个,做一致性同步自然效率比几千个节点快太多了。

极端情况下,出块能快到什么程度?

【清谷链情】| 比特币出块慢,时间都去哪儿了?

一个分布式系统,多的情况下有一百万台机器和人同时在记账维护账本。采用极端构想法,将分布式系统不断缩小,直到达到不分布,只剩下一个人。出块速度问题在一个人的极端情况下就不是问题了,因为对于一个完全中心化的系统,它想出账直接出个块就行了。

两个人就不一样。谁来出块?谁来记账?但解决方法很多,比如做个约定,规定其中一人负责记账,另一人负责出块。这就很中心化,作假分分钟的事。两个人的话还能扔硬币,谁抛到正面谁出块,这也不是最安全最公平的方式。

所以,比特币的挖矿机制可不是扔个硬币完事这么简单,而是说要像“赌博”一样来来回回碰很多回,刚好运气好碰对了就是你赢了。有10000个人的时候,大家都在竞争,因为出块有奖励,现在币值钱了大家都想去抢这个币,就产生了所谓工作量证明(POW),要靠干很多事才能够抢到。


做一堆极端假设,不考虑公平

比特币,也可以抽象出一个理想的性能最差的模型:出块极其费力(人为制造难度),一致性需要极多次数反复校验(消息量指数增加)。而现实的系统,都是在这理想的两极之间取舍。

不同的链,不能说谁好谁绝对不好,还是折中

拿比特币来说,作用相当于数字黄金机会均等很重要。比特币必须要使劲的挖矿,用蛮力特别大的算力来解决,使它尽可能的公平,否则比特币被少数几个人操纵,数字币的价值就不存在了。这是一个极端。

另一个极端,对公平性不太在意,对交易时间和速度很在意。很像今天的互联网公司,应用还是互联网公司在运作,有一堆用户,不是用POW的方法,不是单一公司控制,由多方掌控,比单个公司控制这个链要好多了。多中心的局面,比单一中心还是有进步的,

如何达到百万级TPS?

【清谷链情】| 比特币出块慢,时间都去哪儿了?

分片

其实不难。把区块链的记账处理被随机分为10组,每个组被称为一个分片。每个分片处理一组不同的数据,大家并行记账,得出小组内一致同意的答案,就很容易实现。

一百万节点分成一千份,每个小组有一千个,同时记账,全部加起来就是一百万,这样做到百万级就没有问题。

说了这么多,TPS却是个伪命题?

TPS是个伪命题。从应用场景看,究竟多大的TPS就够了?追求无穷大的TPS没有实际意义。公链技术必然会百花齐放,存在性能-安全-去中心之间折衷的多种组合。公链一统天下,希望成为中心化入口,既一厢情愿也违背了区块链文化运动的理想


结语

读而思

duersi

我们需要回归到纯技术本质,严肃认真地做一些正本清源的工作。在这个梳理的过程之中,加入选择性、经济学、博弈、产品定义等思考,也许就可以创新出新产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