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这一称呼或将消失,新称呼听起来倍有面子,你习惯吗?

有人说汉语是最难学的语言,因为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合往往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说到这,农民工这个词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编者特地查了农民工这个词的官方定义,指的是那些从农村进入到城市(县级、市级),长期(6个月及以上)从事体力劳动,主要生活地为非家乡,以非农业劳动为主收入来源的那部分农民。从这个定义来看,农民工只不过是一个称呼,指那些不常在家的农民,似乎也没有别的什么不妥。但这个称呼从一些人的嘴里喊出来,总是会有点轻视的意思,甚至还出现过农民工乘坐公交,大家都离大远就躲开,不愿靠近的事情。

农民工”这一称呼或将消失,新称呼听起来倍有面子,你习惯吗?


这样的事情出现的次数多了,现在很多农民工都养成了习惯,不管是乘坐地铁还是公交,有座位也不坐着,以免给别人造成不方便。这时候很多人可能都忘了农民工从三十多年前开始,陆陆续续的进入到城市,到如今差不多已经经历了两代农民工的挥汗如雨,城市树立起了一个有一个的地标性建筑,但城市完善了之后,农民工乘坐公交反而找不到一个可以乘坐的座位了,农民工付出了那么多,应该得到和其他工作一样的尊重。

于是就有专家一直呼吁应该扭转外界对农民工的看法,虽然说这可能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要扭转看法,就从名字入手,把听起来就不是很“体面”的名称改掉,如果这个提议开始实行的话,这就预示着“农民工”这一称呼或将消失,替而代之的称呼为新产业工人,听起来也很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观,算是一个倍有面子的称呼了,就是不知道农民会不会觉得不习惯。

农民工”这一称呼或将消失,新称呼听起来倍有面子,你习惯吗?


对于被改名字这事儿,有农民工调侃说原来自己的名字不是自己起的,叫什么都无所谓。其实很多农民工的心态还是比较好的,虽说有时候说起自己农民工的身份,外界偶有不一样的眼光,但农民却依旧很骄傲,凭借自己的能力讨生活,不偷不骗的,没什么不好意思,比那些徇私舞弊,钻营取巧的人来说,农民工强太多了。用农民工自己的话说就是“干的活儿虽然很脏,但是挣得每一分钱都很干净”。

农民工”这一称呼或将消失,新称呼听起来倍有面子,你习惯吗?


也有农民工觉得名字虽然改的比较洋气,但并不能彻底改变外界对农民工的看法,要想真的改变这种情况,还是要从提高农民工的待遇方面入手。农民说的这个待遇不仅仅是指的工资,还包括农民工子女的上学,现在很多学校是不太欢迎农民工的子女去读书的,有些农民工就算把子女带到城市,也不能像城市子女一样接受教育,所以只能又送回农村老家,由爷爷奶奶代为照看了。

个人倒是觉得名字改了固然是好,但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还是要推进农民工在城市的各种福利保障,让外界认识到农民工和城市本地人一样,享受着教育、医疗、就业、出行等各方面的便利,大家也就自然而然的把农民工当成城市的一员来看待了,也就不存在什么戴着有色眼镜看农民工的事情出现了。

农民工”这一称呼或将消失,新称呼听起来倍有面子,你习惯吗?


说到底,给农民工该称呼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能做多少才是最重要的,希望上边说的这些都能实现,这样农民工就真的彻底融入城市了,也会得到应有的尊重。“农民工”这一称呼或将消失,新称呼听起来倍有面子,你习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