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为什么提出性善学说?性善学说是怎样的呢?

少儿国学经典入门书《三字经》开篇既说:“人之初,性本善。”意思是说,人生命最初的时候,本性是善良的。因为一般人都误以为性本善是亚圣孟子的观点,所以也都不再去辨别真假对错,但是,孟子没有说过性本善,他只是在与告子辩论的时候说:“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人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往低处流的。当然,水受到拍打从而飞溅起来,可以高过额头;水受到阻力从而逆行起来,可以流到山巅。难道这是水的本性吗?只是形势迫使它如此而已。也可以迫使一个人做坏事,人的本性也是这个样子。”这才是孟子的观点,人性向善。

孟子为什么提出性善学说?性善学说是怎样的呢?

人性向善,孟子也提供了相关的论据。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见到一个小孩将要掉进井里,不自觉的就会担心,这就是恻隐之心;光天化日之下,车马人流之中,没有人会赤身裸体,这就是羞恶之心;见到长辈,不胡乱说话,不胡乱作为,这就是恭敬之心;知道做什么是对的,做什么是错的,这就是是非之心。这些都是不需要通过后天学习而本身具有的,只是没有平时去想这些因而不觉得罢了。人与人相差很大,有的人这些做的很好,有的人做的很烂,那是因为没有充分去发挥这些本身具有的潜质,这些潜质,需要人去探求去实践,如果不探求不实践,那当然会失去。这就好比一面镜子,需要人去经常使用,经常擦拭,如果很久不用,也不擦拭,那自然就灰尘满满,严重的锈迹斑斑,甚至破碎而被丢弃。世间之所以有好人坏人善人恶人,就是这个缘故。

孟子为什么提出性善学说?性善学说是怎样的呢?

那么为什么孟子要提出人性向善呢?一方面,人的确是有向善的潜质,一方面,是为了向诸侯王推广自己的仁政理论。人既然都有向善之心,诸侯王也不例外,这就有了实行仁政的基础。通过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敬自己的老人,也不忘记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小孩,也不忘记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以这个思路为出发点去治理国家,并附以相关的制度(制民之产、平均税赋等),保证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仓廪实而知礼节”,从而社会和谐,国家强盛,天下大同。

孟子为什么提出性善学说?性善学说是怎样的呢?

然而,孟子的人性向善理论和仁政思想并不能实现,那是一个诸侯纷争战火遍地的时代,那是一个崇尚武力崇尚权术的时代,人性向善的话还怎么去打仗?行仁政的话政府怎么会有钱去支撑打仗?于是儒家的后辈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到了荀子那里,就有了人性有恶的观点,主张重礼隆法,从礼和法两方面去约束限制人的恶,在之后,荀子的弟子李斯和韩非,已经不再讲礼,主张以法治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