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党课|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改善民生是黨和政府工作的永恆主題。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深入開展脫貧攻堅,保證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這些內容,基本覆蓋了每個人生命全週期的重要方面。

一、幼有所育

(一)“幼有所育”作為第一個民生事業提出,凸顯了其重要性

2014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指出,“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強調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作為人生“釦子”起始的學前教育,關係著每個孩子教育的開端,更是邁入教育強國新徵程的重要起點,其監管、引導和規範尤為重要。

(二)“幼有所育”政策資金不斷出臺落實,取得了顯著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不僅此前出臺的《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國家中長期教育和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等政策不斷得到貫徹落實,而且《關於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的意見》等措施也陸續出臺。我國基礎教育取得顯著成就。

(三)重視幼兒生活和教育情況,實現“幼有所育”夢

要實現“幼有所育”夢,就要重視幼兒的生活和教育情況。黨的十九大期間,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在“教育綜合改革”主題集體採訪中,發出的首個“教育發展紅包”,就是提出“到2020年,學前教育毛入園率要達到85%,普惠性幼兒園要佔幼兒園的80%以上”。

二、學有所教

(一)教育公平是人發展起點的公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

接受教育是每一個人獲得發展的基本前提,是促進社會發展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學有所教”就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優先發展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範圍更寬、覆蓋面更廣的教育優先發展政策體系正逐步完善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保障教育投入為起點和標誌,一個橫跨東中西部、覆蓋各級各類教育的教育優先發展政策體系正逐步完善。

(三)實現“學有所教”夢,讓更多百姓共享教育改革發展成果

為應對知識經濟時代、信息時代、科技革命以及全球競爭帶來的挑戰,教育在中國已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優先領域,步入優先規劃、優先投資、優先保障和優先發展的新時代。實現“學有所教”夢,讓更多百姓共享教育改革發展成果,增強教育改革發展獲得感,必須繼續推進教育改革,為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提供體制保障。一是必須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二是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三是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四是使絕大多數城鄉新增勞動力接受高中階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五是提高教師素質,在全社會倡導尊師重教。六是完善資助體系,決不讓一個孩子因為家庭困難而失學。七是構建終身教育體系,辦好繼續教育,建設學習大國、學習型社會,提高國民素質。

三、勞有所得

“勞有所得”,“勞”就是勞動、就業,“得”就是收入、分配。“勞有所得”,一方面是規範和協調勞動關係,完善和落實國家對農民工的政策,依法維護勞動者的權益;另一方面,有“勞”才有“得”,就是要促進就業,合理分配收入。

(一)絕大多數普通老百姓的主要收入來源仍然是勞動報酬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居民收入來源出現多元化趨勢,經營性收入、投資及財產性收入等不斷增加,但對絕大多數普通老百姓來講,主要收入來源仍然是勞動報酬。當前,我國仍然存在著普通勞動者收入偏低和不同地區、行業、群體之間收入差距過大等分配不公現象。在做大財富“蛋糕”的同時分好“蛋糕”,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在要求,也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迫切需要。

(二)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經濟社會發展最基本的支撐

黨的十九大進一步指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注重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鼓勵創業帶動就業。提供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農民工多渠道就業創業。破除妨礙勞動力、人才社會性流動的體制機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過辛勤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完善政府、工會、企業共同參與的協商協調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三)收入分配是直接關係老百姓“錢袋子”的大事,合理的收入分配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

“錢袋子”越鼓,人們生活越有保障;財富分配越公,人們越能心平氣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城鄉居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收入差距不斷縮小。黨的十九大報告也提出:“堅持按勞分配原則,完善按要素分配的體制機制,促進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

四、病有所醫

一個文明的社會應該是一個病有所醫的社會。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衛生與健康事業投入力度大、發展速度快、人民群眾得實惠多。我國早已建立了醫療保險制度、大病救助機制,確實解決了許多問題,很多人可以病有所醫。但是,依然存在覆蓋面不廣、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加之醫藥費用居高不下,導致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依然凸顯。

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人口基數又相當龐大,城鄉發展水平差距較大。這種國情決定了我國在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醫療保障制度時,要適應不同需求、採取多種形式。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讓老百姓“病有所醫”。第一,通過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多種形式的醫療聯合體新機制,來推動資源下沉,推動醫療服務優勢資源對困難地區的輻射和帶動。第二,繼續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擴大家庭醫生的簽約服務範圍,特別是要對貧困人口實現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覆蓋,對困難家庭、慢性病家庭、有老人家庭要重點覆蓋。第三,加大健康扶貧力度,擴大集中救治的病種,對於深度貧困地區,要採取集中攻堅,解決好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

五、老有所養

養老是世界性難題。聯合國對老齡化的定義是:65歲以上老人佔總人口的7%,則將該地區視為進入老齡化社會。據此標準,中國於2000年就已進入老齡化社會,現在已進入老齡化快速發展時期。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49億人,佔總人口比例的17.9%。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老有所養”早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一般來說,老有所養,就是要滿足老年人衣食住行的需要,為老年人繼續生存下去提供物質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老有所養”制度體系建設,我國的養老保險覆蓋範圍不斷擴大,養老保險制度從城鎮擴大到鄉村,建立起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養老事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我國老年人法規政策體系初步建立,老年人福利補貼制度基本建立,養老服務體系基本成型,養老服務政府資金投入持續增加。

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數量最多、老齡化速度最快、應對人口老齡化任務最重的國家,也是一個“未富先老”的老齡化大國,加快建立養老制度、完善養老設施、保障養老資金尤其緊迫而重要。實現“老有所養”是廣大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養老保障的重要目標。黨和國家對人口老齡化規律的認識越來越深入,應對挑戰的思路舉措越來越積極明確,“老有所養”夢一定能、也一定會實現。

六、住有所居

住房是體現居住權的核心產品。近年來,我國城市住房價格不斷攀升,老百姓的壓力越來越大。國家利用各種手段控制房價上升速度過快,比如,計劃供應土地、控制銀行房屋貸款、規範住房銷售制度等等。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將住房保障制度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體現了對民生的關注和對民意的尊重。從世界各國的經驗來看,做到人人有房產也是不現實的,但是必須保證“住有所居”,這一點政府責無旁貸。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是解決住房問題、保證“住有所居”的可行措施。多主體供給,意味著商品房、政策性住房和集體土地入市將多路並進,不會偏廢。多渠道保障,意味著住房既是商品,也是民生保障品。對很多紮根城市的“新市民”來說,共有產權住房或將成為滿足他們住房需求的選擇。租購併舉,意味著住房租賃將是穩定市場、穩定房價的主要手段之一。

七、弱有所扶

弱有所扶,意味著全社會將投入更大力量幫助弱勢群體,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弱有所扶涉及扶貧、救災、社會救助等多個方面。

過去,有些地方扶貧搞“大水漫灌”,效果不太好,甚至越扶越貧。而在精準扶貧的理念提出後,情況發生了變化。比如,民政部與有關部門開展了戶籍車輛、銀行存款、證券財產、住房保障等方面的信息對比,提高了救助對象識別的準確性,做到精準救助、應保盡保。不少貧困現象是由災害造成的,防災減災救災相結合,可以提高防災水平,減少災害的發生,以及提升應對災害的速度。

(一)做到弱有所扶,需要發揮社會救助的兜底保障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城鄉低保實現應保盡保,全面建立了臨時救助制度,全面推開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統籌城鄉特困人員的救助供養制度,推進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的銜接,全面建立了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加強了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的保障工作,所有縣級人民政府都建立了由政府負責人牽頭的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領導協調機制。除了保障面擴大,保障標準也大幅提升。

(二)讓弱勢群體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實現“弱有所扶”夢,可以從三個方面推進:一是穩步提升救助保障的水平,加大對弱勢群體保障資金的投入力度,並不斷規範救助保障管理工作,提高救助對象識別的準確性以及貫徹專款專用原則;二是擴大社會救助面,引導、扶持社會組織自發關愛弱勢群體,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的慈善熱情,架構它們與弱勢群體的定向幫扶關係,促使慈善公益成為常態;三是進一步完善法制建設,針對弱勢群體出臺的相關政策應體現更多的人文關懷,從制度上保護弱勢群體。

討論題:

“幼有所育”作為第一個民生事業提出,其重要性何在?

要實現“弱有所扶”,可以從哪些方面推進?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資源與環境研究室助理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