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秋時一個大家族的滅亡來看人性——來自資治通鑑的智慧

今天起,小哥與大家分享資治通鑑的故事——三家分晉,為什麼要選擇資治通鑑呢?這是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與史記最大的不同在於,在本書中,司馬光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鑑,宋神宗認為此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故名——資治通鑑,其實本書所蘊含的智慧對我們現代社會生活也有很強的指導作用。

從春秋時一個大家族的滅亡來看人性——來自資治通鑑的智慧

司馬光

故事要從春秋晉國說起,晉國傳到春秋末期時,晉國王室已經衰微,國家的大權被四大家族控制,分別是智、趙、魏、韓四個家族控制,其中又以智家最為強大。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這不智家家主智宣子正準備選繼承人,兩個兒子智瑤與智宵中,選一個做下一任家主。智宣子好不猶豫選了智瑤,為什麼呢?原來智瑤有五大優點:“美鬢長大則賢,射御足力則賢,伎藝畢給則賢,巧文辯慧則賢,強毅果敢則賢。”啥意思呢?第一、長得帥氣,高大;第二武藝高強;第三、有文藝細胞;第四、能言善辯;第五、堅強有毅力、果斷有行動力!這要放到現在,也是不可多得的全能型人才。但是智家的長老——智果,卻說:智瑤有一個致命缺點:不仁。不仁即沒有仁義之心。智果斷言,若選擇智瑤為下一代家主,智家必滅。這可是很不留情面的話,但是智宣子仍然堅持自己想法,於是智果改換門庭,連姓氏也改了,以避禍。

從春秋時一個大家族的滅亡來看人性——來自資治通鑑的智慧

智瑤

從春秋時一個大家族的滅亡來看人性——來自資治通鑑的智慧

果然不出智果所料,在成為家主後,智瑤仗著家族勢力和自身的才華,經常給趙家(趙襄子)、魏家(魏恆子)、韓家(韓康子)難堪,根本不把這三家勢力放在眼裡,手下人勸他注意,智瑤還洋洋自得。俗話說:上帝欲讓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智瑤繼續在作死的道路上狂奔,他公然向魏、韓兩家要封地,魏、韓兩家家主畏其實力,更想將禍水他移,於是答應了智瑤的無理要求。但是當碰到趙家家主趙襄子時,強悍的趙襄子直接拒絕了智瑤。這下捅了馬蜂窩,智瑤脅迫魏、韓兩家出兵,一起攻打趙家,並約定,滅趙後,平分原屬趙家的封地。趙襄子也不是孬種,頑強固守晉陽達兩年之久,直至智瑤用水攻,晉陽城破在即。

從春秋時一個大家族的滅亡來看人性——來自資治通鑑的智慧

一日智瑤巡視水勢,魏恆子、韓康子為其駕車。智瑤感覺自己勝券在握,對著這兩人大聲說道:“我今天才知道水可以讓人亡國啊”身邊的魏、韓兩家家主聽了這話,那是後背發冷,因為魏恆子和韓康子的封地附近,各自有一條河流。今天可以水攻晉陽,以後當然可以水攻......,此時魏恆子用肘碰了下韓康子,而韓康子用腳碰了下魏恆子,以示回應,兩人於此電光火石間,達成一致。

從春秋時一個大家族的滅亡來看人性——來自資治通鑑的智慧

但這一切都被智瑤手下謀士絺疵看在眼裡,回去後,便對智瑤說:“趙家滅亡指日可待,這本來是一件高興的事情,可是韓魏二人卻心事重重,看來他們是有二心,要早早做好準備。” 智瑤一聽根本不相信,反而在見到韓魏二人時將這話說給他倆聽。這真得是自信過了頭。結果當然是韓魏二人從容應對了,但是這更加劇了這兩人的擔心,終於在一天晚上,趙家派使者找到韓魏二人,在說明來意後,趙、韓、魏三家一拍即合,約定同時起兵,反戈一擊,智瑤毫無防備,於是兵敗被殺,智家也灰飛煙滅,終於趙家逆襲成功,而這趙家就是之後的戰國七雄之一——趙國。而趙國在戰國後期的強悍,似乎在趙襄子已經有所體現了!

從春秋時一個大家族的滅亡來看人性——來自資治通鑑的智慧

三家分晉的地圖

小哥有感,《周易》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此兩句生活中多有提及,然而真實之義卻很少涉及,甚至曲解。曲解實及中華文化傳承中大忌!這兩句反映了中華文化中“天人合一、取象類比”的精深智慧。通過天的運行恆久而強健,來說明君子處世之道當光明磊落,有跡可循,且有韌性,通過大地的滋養萬物而不棄,來說明君子應有仁愛包容之心,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做為君子,此兩者缺一不可,若光有才華,而無仁愛包容之心,則才華不但無用,很有可能有害。君不見,二戰中的希特勒,不可否認他是一位很有才華的人,但是卻毫無人性,更談不上仁愛之心,於是給世界帶來巨大的傷害。而智瑤之流應是此類人物,只可惜智家祖先多世積累毀於一旦。現代商業社會偏於浮澡,人心不古,更有很多從商者,甚至企業家,直言商逐利,不違背法律即可,換言之,置良知於不顧,棄德行如蔽履。於是此等人,所用的人才也只重奇伎淫巧,並不在乎道德良知,這樣一旦企業在危急關頭,要靠誰來共度難關呢?這樣與智家又何其相似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