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的无知

早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的无知

01 淡定一点儿,早恋不是洪水猛兽

前几天的新闻“陈奕迅女儿谈恋爱,与男生十指紧扣举止亲密”一度霸屏微博热搜,让“早恋”这个词重现大众视野。网友的评论褒贬不一,有人说如果自己的女儿十四岁就谈恋爱,自己一定会疯掉。也有人说青春期不谈一场恋爱简直是人生遗憾。

值得关注的是,得知女儿的恋情上热搜,陈奕迅和妻子的态度都很淡定,陈奕迅曾经表示,自己不会干预女儿交友,会给她保留私人空间。他的妻子则表示,“她已经初三了,有自己喜欢的人很正常。”甚至坦言有见过女儿的男朋友,对这件事保持开放态度。

不禁想到了网友的一句话:“情窦初开的时候,有开明的父母该是多么幸福的事。”

说到“早恋”这个词,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如临大敌,认为早恋影响孩子学习,破坏纪律。有些人甚至给孩子贴上“不自爱”的标签,其实,早恋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对孩子们一味否定的态度。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懵懂的青春期经历过来的,少男少女的情愫往往单纯而美好,但是到了老师和家长的眼里,就变成了“洪水猛兽”,处处被压制扼杀,甚至会导致悲剧产生。

去年春天,河南十七岁的高三女孩,因被老师发现课间与男生的“不正常交往”而被全校通报勒令退学,校方的公告上赫然一行大字,“超出正常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影响极坏。”十七岁的女孩不愿妥协又无力反抗,最终选择在家中喝农药死亡。

或许有人会说,看,早恋不仅害得自己名誉扫地,而且丢了性命。可是,真正残忍的不就是自以为是的大人吗?

早恋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我们对早恋的无知。在早恋出现的时候,家长和老师没有及时正确地引导。

青春是孩子成长的必然阶段,我们“视而不见”孩子在这个阶段的情感需求,以为“不出现问题”就是没问题。但是一味地压制那些跟学习无关的情绪,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有时还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02 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自由才是真正的帮助

早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的无知

大学时曾经听一个老师说起过,她的邻居一个初三女生收到一封情书,被妈妈发现了,妈妈不听解释,认定了是自己的女儿和男生谈恋爱耽误学习。妈妈撕毁了情书,跑到学校班主任那里大吵大闹,最终男生转学离开。

女孩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压力下,成绩一落千丈,受同学嘲讽排挤,整个青春孤独而倔强。成年后的女孩每一段感情都不顺利,始终无法遇到对的人,即使别人真心付出,她也无法敞开心扉,最终她只能告诉别人早已经习惯了一个人。

如果当年她的妈妈能理智一点,肯定女孩的优秀,信任女孩的感情,愿意和孩子一起面对青春的问题。也许事情根本不会变得这么难堪,也许女孩也可以有另一种幸福的人生。

心理治疗师曾奇峰说过:“如果你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对异性还没有一点兴趣,那才是特别可怕的一件事情。

黄磊是我很喜欢的男演员,记得他曾经参加节目时被问到女儿多多早恋的问题,黄磊淡定地说,“我觉得我女儿十五岁恋爱很正常,恋爱就恋爱,哪有早恋一说,早恋这个词很混蛋!”

著名主持人孟非也在访谈节目中被问:“假如你的女儿谈了一个男朋友,你一点都不喜欢她,怎么办?” 孟非只简短回答:“少来往。”他觉得即使不认可女儿的选择,但依然尊重。

影帝梁家辉曾自曝女儿十四岁就谈恋爱了,他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女儿,更不愿意给女儿任何压力,很尊重女儿的自由恋爱。而且在别人质疑万一男方并不是很好时,他大大咧咧地说:“又不是我嫁给她!”

有这么优秀、爱家、又开明的爸爸,他们的女儿实在是太幸福了!的确,青春期是人生中敏感而特殊的时期,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家长和老师的认可。

03支持并不是不干涉,而是在信任的基础上给予爱的教育

早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的无知

有个朋友是一名妇产科医生,暑假里她让初中的女儿坐在她身边跟她一起上班。后来跟我说,她发现女儿和别的同学写的纸条,热烈地讨论一个男孩,她觉得孩子已经到了青春期了,就想趁着暑假让女儿多了解一些生理知识。

我说她也是够了,她狡黠地说:“我当然知道闺女长大了,早晚有喜欢的对象。先让她了解女孩的身体会出现哪些问题,她以后才能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啊。”

作为开明的家长,尊重孩子信任孩子是重要的,但并不是完全不干涉,其实孩子情感萌动的时候,正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最好时机。

恋爱很美好,“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但青春期的恋爱不是花前月下,不是强迫占有,而是为对方考虑,不耽误对方的学习,不伤害对方的身体,这才是真爱的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每年有至少1300万例人工流产的女性,其中超过一半是年龄二十五岁以下的女性,而且这种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

不能说所有的早恋都会给女性身体造成伤害,但不可否认,很多家长对于早恋问题已经避之不及,更不会给予适当的性教育。

事实上,如果家长和老师在孩子青春期的懵懂状态下多一点关注,正确地引导,很多伤害都是可以避免的,孩子们可以在安全的环境里感知自己内心的情感,也更有利于心理和生理的健康成长。

04引导孩子寻找共同目标,一起进步

早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的无知

上周末参加了一场婚礼,新人是高中的同班同学。给长辈奉茶的环节,新郎对着岳母说:“妈,谢谢你当年没把我赶出去!”全场宾客哄笑,只有新娘悄悄擦眼角。

据知情人透露,当年这对“活宝”的早恋也是惊动了老师和家长,个个苦口婆心。后来男孩每天下课后到女孩家一起学习,硬是把女孩的成绩拉到了全年段前一百名(据说以前女孩的成绩经常垫底)。男孩的父母看到孩子的决心后也不再干涉,反而鼓励他们共同进步。

青春期的孩子心智还不够成熟,恋爱导致的情绪不稳定或许会影响学习。作为家长,我们更应该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合适的“共同目标”,引导孩子朝着共同目标努力。爱就是要让彼此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这样成长的孩子才会更多的理解对方、欣赏对方。

还记得央视新闻曾报道的,第四十五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第一名的董宇阳和获得第二名的孙维维就是一对情侣,获奖的同时女生大方公布恋情,“最开心的不是得了什么牌子什么名次,而是和你并肩站在了最后的领奖台上。”

最后两人一个保送清华大学,一个保送北京大学。他们之间的恋情不仅没有影响学习,反而激发了自己更大的潜能。

所以,作为家长,关注孩子的身体成长、学习成绩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关注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早恋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更不应该被各种“标签”化,只要家长和老师给予正确的引导、足够的耐心,其实大人和孩子最终的目标都会是良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