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教你在职零基础,也能轻松过CPA

CPA考试对于普通考生而言,是一场堪比高考的噩梦,想要通过少则需要两三年,多则更是五年不过又从头。

之所以如此难考,一个是知识面广,涵盖六科,每一科都不简单,另一个则是多数考生平时忙于工作、生活,学习时间并不充足。

而今天我们所要介绍的这位同学,仅仅在2017-2018的两年时间内,便通过了注会六科,更难得的是,他是以在职身份,零基础为起点开始的学习。

这份宝贵经验,对于或许是同样处境的你而言,极为值得借鉴!

学霸教你在职零基础,也能轻松过CPA

事前预习很重要

虽然很早便将注会考试纳入到自身的工作规划当中,但碍于种种原因,直到工作一年之后,我才下定决心报考。

因为知道自己基础薄弱,更需要时间弥补,于是在2017年报名之前,我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里,阅读了大量入门的知识。并且定下了当年的目标:最少过两科,会计、税法,可能的话再加上一门财管。

而正是这段时间充分的预习,让我对于借贷这块内容有了深入了解,更培养起了学习的习惯与兴趣。


详细备考计划

2017年

4-9月

每天我会利用上班前的两个小时,先看一章视频课。

逐章听课,不做题目,快速过完,把握书本整体。

晚上预留两个小时,做对应章节习题。这一遍的关键是领悟,了解自己错在哪里。

工作日每天大概能有4-5个小时学习,双休日基本就没再歇过,不给自己留任何的娱乐。

会计:会计这门科目是比较难的,也是审计和税法的基础,在学习之前推荐先看看基础课本,起码弄明白资产、负债等常用科目。

在第一遍学习的时候遇到不懂得地方是很正常得,不要死扣不放,一边将问题记下来,一边硬着头皮先听下去。

通过第一遍整体把握,第二遍知识领悟后,应该已经听了两遍课,做过一套练习,到此你已经成功一半了。第三遍主要是攻坚克难,解决遗留问题。部分章节再听课再做题。

税法:税法的特点是知识点零碎,重点税和非重点税的方法不同,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多做题。抓大放小,把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认真学一下。个税,那么多类型,看了也忘记,把几年真题做了,常规个税的考题就清楚了,没必要死磕教材。税法小税种那么多,直接通过做题来学习也是可以的。小税种题目变不了花样。能变花样的就是大税种。

税法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一科,但其实他是比较难学好的。

财管:财管复习起来还是相对容易的,考试也是比较模式化的。财管的特点是看上去很难,但实际应试技术含量并不高,它不要求有扎实的数学基础,但是需要记忆的公式较多,这门课的关键也是通过多做题而记住公式,然后把你记住的模型写下来套数字即可。切记牢记公式。

9月-10月考试前

开始频繁请假,各种借口请,能够争取一天就能多弥补一个漏洞。

三门科目直接上套题、真题,每天就是泡在了题海里,感觉走路眼前都飘着题,疯魔了一样,但这段时间才是提升最快的。

2018年

因为2017年表现不错,考三科过三科,到了这一年压力一下就变小了。

10月考完试,休息了几天,11月接着重新投入学习中。

审计:审计对于我来说,是最难理解学习的科目了。教材的讲解难懂,各种专业的内容轮番上阵。不过好在它的命题规律很明显,得分主要在几个重要的章节。

在踏踏实实看过了几轮视频之后,反复做题磨练,坚持下去很快感觉就来了。

经济法:经济法里面有大量需要记忆的内容,基本上多记一下,题目也就差不多会做了。

而且经济法里面票据法最为典型,把历年真题放在一起,你会发现重点特别突出在几条知识点,记忆住这几条,学习效果就很有保障。

公司战略:公司战略的考点有趣,相对容易就一些。把公司战略每章的思维导图画出来,记好关键字。几年真题的大题放在一起比较,套话熟悉一下。考场上就能发挥的很不错。

最后要说的是,通过CPA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自己将压力放大,以平常心对待学习,你会发现它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