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挖矿”耗能巨大,发改委将其列为淘汰产业

4月9日消息,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涉及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三个类别的产业活动,其中,虚拟货币“挖矿”活动(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生产过程)赫然出现在淘汰类之中。

虚拟货币“挖矿”耗能巨大,发改委将其列为淘汰产业

图片CNSPHOTO提供


“挖矿”是虚拟货币“生产”的过程,实际上是通过设备投入算力进行“解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因此此前虚拟货币矿场多部署在中国四川、内蒙、云南等电力丰富的区域。

按照发改委披露的信息,淘汰类主要是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需要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

摩根士丹利曾在2018年初给出数据,挖比特币成本大约三分之一来自电费,2018年比特币乃至其他数字货币的挖矿用电需求将达到120-140万亿瓦时,而全球电动车的能源消耗到2025年预计才不过125万亿瓦时。根据国际能源署2015年的数据,阿根廷全国一年的用电量也才不过125万亿瓦时。

该指导目录显示,未标淘汰期限或淘汰计划的条目为国家产业政策已明令淘汰或立即淘汰,而虚拟货币“挖矿”活动这一条没有标上“淘汰期限或淘汰计划”,因此“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属于国家产业政策已明令淘汰或立即淘汰。

据了解,《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是2005年颁布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重要配套政策,2005年国家发改委颁布了首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2011年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从2011年至今进行了数次调整,但是始终没有颁布新的版本,直至此次的产业目录开始征集意见。

此外,本次公开征求意见的时间为2019年4月8日至2019年5月7日。

(新闻源:国家发改委官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