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科普之--楮实子

楮实子是桑科植物构树的干燥成熟种子。构树是一个非常“耐活”的品种。无论在什么地方都长的不错,在沟边,干旱的崖边等地方都能看到。也就是它适应性特强,抗逆性强。我县大部分都是野生的。

中药科普之--楮实子

荒沟生长的,生长不错,对土地要求不高。

我说楮实子大家可能说不认识,说构树还不知道,说“构桃树”大家就熟悉了,特别是看到图片那个“红果果”的时候就不陌生了。估计很多人小时候都吃过这个果果。物质不丰富的年代,这个果果味道还不错。

别称;角树子、野杨梅子、构泡、褚桃、构桃树、沙纸树等。我们当地人叫“构桃”。

构树的种子就是著名中药---楮实子。

中药科普之--楮实子

1、楮实子:《药典》

【性味与归经】甘,寒。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补肾清肝,明目,利尿。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虚劳骨蒸,头晕目昏,目生翳膜,水肿胀满。

【用法与用量】6~12g。

楮实子特别小,怎么采收呢?先采摘成熟果实,轻轻捣烂,放水中,搅拌,果肉漂浮,籽沉底,倒掉果肉和水,得子(楮实子)。

中药科普之--楮实子

2、楮叶:《中华本草》

【性味】甘;性凉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利尿解毒。主吐血;衄血;崩血;金疮出血;水肿;疝气;痢疾;毒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捣汁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

3、构树白皮:《中华本草》

【性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利水,止血。主小便不利;水肿胀痛;便血;崩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酿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烧存性,研末点眼。

中药科普之--楮实子

构树其它部分药用价值:

4、乳:利水消肿解毒。 癣疾,虫、蜂、蝎、折新鲜的枝条断面的乳汁涂擦有治疗效果。

5、皮:利尿消肿,祛风湿。用于水肿,筋骨酸痛;外用治神经性皮炎及癣症。

中药科普之--楮实子

看叶形态。

构树是雌雄异株,雄花与雌花形态不同,不要看文字了,看图片。大家注意看“叶裂”。有的有很深的叶裂。有的没有叶裂。小树之叶常有明显分裂。

中药科普之--楮实子

我没有雄花照片,借用《中国植物志》中一张照片。

作者声明:中医药的单验方虽然有很好的临床的疗效,但是也需要“辨证施治”,需要“望闻问切”(需要见面)。如需要使用中药,请咨询中医医师,谨遵医嘱。本文章不构成用药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