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劍《人類源流史》南亞古代民族∶印度雅利安人與古代印度10

麟劍《人類源流史》南亞古代民族∶印度雅利安人與古代印度10

印度雅利安人與古代印度10

十一、中南印度諸國(三)

8、維賈亞納加爾王國

維賈亞納加爾王國(Vijayanagar Kingdom),歷史上最後一個印度教帝國。14~17世紀統治德干南部。首都為維賈亞納加爾(意即勝利城),故名。其版圖包括克里希納河與通加巴德拉河以南的廣大地區,為南印度歷史上的黃金時代。1565年為德干中部四個穆斯林小國聯軍擊滅。

(1)王國的興衰

德里蘇丹國的圖格魯克王朝對南印度的殘暴統治及強徵高額賦稅,引起德干南部稱為“納亞克”的地方軍事封建領主的反抗。穆罕默德•伊本•圖格魯克於1329 年撤離德干高原,德干東部沿海印度教王公及馬拉巴爾海岸的穆斯林省長反叛,導致維賈亞納加爾王國興起。它由桑伽馬王朝的王子哈利哈拉和布卡於1336年建立。維賈亞納加爾王國經歷了桑加馬、薩盧瓦、圖盧瓦、阿拉維杜四個王朝。開國君主訶裡訶羅一世於1343年建都於維賈亞納加爾(意勝利城),奠定了中央集權基礎。訶裡訶羅二世入侵賴丘爾為巴赫馬尼王國蘇丹菲羅茲•沙•圖格魯克戰敗賠款議和。迪瓦•拉亞一世和迪瓦•拉亞二世致力軍事和行政改革,大量引進阿拉伯戰馬,縮小與穆斯林敵國在軍事力量上的差距。在克里希納•迪瓦•拉亞統治的時代(1509-29)達到頂峰,維賈亞納加爾國力強大,中央集權鞏固,進軍至巴赫馬尼王國腹地,奪取賴丘爾,置比達爾蘇丹於其保護之下,並與果阿的葡萄牙人建立貿易關係,實行宗教兼容政策,興修水利,發展農業。在與巴赫馬尼王國蘇丹交戰勝利使維賈亞納加爾王國領土從通加巴德拉河擴張到半島南端,跨東西兩海岸。他死後,中央集權削弱。阿拉維杜王朝時代,大臣拉馬•拉亞掌握實權,參與干涉德干穆斯林蘇丹間的內爭,並進攻阿馬德納加爾蘇丹領土,搗毀清真寺,侮辱《可蘭經》,激起德干所有穆斯林蘇丹聯合發動聖戰,進攻維賈亞納加爾王國。

(2)歷史沿革

1565 年的塔利科戰役中,穆斯林四國聯軍擊潰維賈亞納加爾軍隊,拉馬•拉亞被俘殺,維賈亞納加爾城遭洗劫,印度教徒被屠殺,輝煌的文化藝術中心化為廢墟。此後,坦焦爾、馬杜賴、邁索爾等地的納亞克省長紛紛獨立,王國陷於瓦解。此廢墟設在一處奇特又美麗、有巨礫散落的地方,品質令人不可思議。16世紀的尤為突出,它相當於世界遺產紀念碑。這座寺廟始建於克利須那德瓦拉亞時代,但它從未完工也從未用作祭祀;其令人難以置信的雕刻工藝達到了維查耶納伽爾藝術的頂峰。外部的柱子以音樂柱聞名,輕輕敲擊即可發出回聲。寺廟庭院中的一架石頭戰車上面還雕刻著揭路荼的圖案。

(3)王國的政治與經濟

估計該城有50萬人,面積33平方千米,周圍環繞著幾條發散的防禦工事,這與14世紀的德里有相似之處。其財富來源於對香料貿易和棉花業的控制。這裡的旅行者如葡萄牙的努奈茲和佩斯稱其為熱鬧集市,這裡是國際商業中心。維賈亞納加爾王國依靠軍事封建領主納亞克統治。國家機構完全適應軍事需要,軍事封地遍及全國各地,由納亞克管理,掌握田賦徵收等大權,這助長了地方割據傾向。維賈亞納加爾土地關係複雜,土地私有制盛行,田賦收入大部分流入地方軍事封建領主手中。中國明代的馬歡在《瀛涯勝覽》中描述沿海漁民生活非常悲慘。種姓制度十分嚴格,薩蒂制度盛行。晚期毗溼奴教派一克裡希納教在南印度的發展與維賈亞納加爾君主的提倡有關。維賈亞納加爾王國使南印度幾個重要的地方語言區在政治上統一起來達兩個世紀以上,成為南印度歷史上的黃金時代。它是印度教抵禦伊斯蘭教政治和宗教文化勢力向南印度擴張的最後堡壘。維賈亞納加爾王國是印度洋海上貿易大國,與東南亞、中國、地中海沿岸各國有著密切貿易關係。大宗出口商品有印度細棉布、細羅紗、印染紡織品、靛藍、胡椒、蔗糖,輸入主要是黃金、戰馬、中國絲綢。葡萄牙海上貿易的興盛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與維賈亞納加爾的貿易關係。

中國明代的鄭和曾多次率船隊到達維賈亞納加爾王國。布卡也曾於1374年遣使訪問中國。

9、邁索爾王國

邁索爾王國(卡納達語:ಮೈಸೂರು ಸಾಮ್ರಾಜ್ಯ)是存在於1399年-1947年間,位於印度次大陸西南部,今印度卡納塔克邦一帶,以今邁索爾城為中心的一個王國。邁索爾王國曆史上的大部分時期皆由世襲的瓦迪亞王朝統治,統治者稱瑪哈拉賈。印度西南部重要城市邁索爾之名便來源於邁索爾王國。該國最初是一個小王國,在1565年獨立,進行了一系列領土擴張,成為南印強國。1760年,穆斯林奪得實權。1799年,王位又落到瓦迪亞家族手中,同時邁索爾王國成為了東印度公司(後為英屬印度)下轄的一個印度土邦。1947年,邁索爾王國被併入印度聯邦。

(1)起源

由於印度人本身對歷史記載的不重視,邁索爾王國的歷史來源主要是石器與銅板銘文,以及邁索爾皇宮中的資料和當代的卡納達文學作品。邁索爾王國的起源目前還存有爭議,一種說法是在今邁索爾一帶的古城,該城一對兄弟所創建,並不斷髮展壯大,慢慢形成邁索爾王國。

(2)毗奢耶那伽羅王朝時期

邁索爾王國最初只是毗奢耶那伽羅王朝下轄的一個小王國,到1565年時,王國使用一支300人的軍隊,已將規模擴大到33個城鎮。君主提瑪拉賈在他統治時期征服了周圍的幾個酋邦,[8]以及君主拉賈•瓦迪亞一世佔領了包括斯赫裡朗格阿帕特塔納等地區。

文塔卡帕提•德瓦•拉亞統治期間,國力強盛。約1565年,毗奢耶那伽羅王朝國力空虛時,邁索爾王國成為獨立國家,並將首都遷至邁索爾郊區,稱為斯赫裡朗格阿帕特塔納。

(3)獨立的王國與英邁戰爭

17世紀,邁索爾王國在坎希拉瓦•納拉薩拉賈一世和切卡•德瓦拉賈統治時期進行了一系列的擴張,成為了德干高原南部的強國。18世紀,海德•阿里和蒂普蘇丹統治時期,邁索爾的國力達到頂峰。海德•阿里雖是文盲,但是其在歷史上地位是不可忽視的。海德統治期間,正逢印度次大陸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歐洲人正忙於將他們在印度的貿易優勢轉換為政治優勢,海得拉巴人企圖稱霸德干高原,而馬拉地人在打了敗仗後則希望在印度南部紮根。這一時期,英法雙方在爭奪其在印度的地位,最終英國人獲得了勝利,進一步確立了其在印度南部的霸權地位。儘管此時邁索爾王國的王位名義上還在瓦迪亞王朝手中,實際上,王國的實權已由海德•阿里及其子,蒂普蘇丹手中。

1761年,馬拉地帝國的威脅一再減弱,1763年,海德•阿里佔領科拉迪王國(Keladi kingdom),佔領了比爾吉、貝德努爾(Bednur)和古提(Gutti)三地,並南下入侵馬拉巴(Malabar),並在1766年佔領了薩摩林(Zamorin)的都城卡利卡特,同時北上擊垮了達瓦德和貝拉里,邁索爾王國的領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擴張,併成為了印度次大陸的一個主要國家,成為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在南印的主要敵人,邁索爾王國也準備向勁敵英國發起挑戰——這次“挑戰”持續了三十多年。

為了阻止海德繼續擴張,英國、馬拉地和海得拉巴結盟,於1767年入侵邁索爾王國,第一次英邁戰爭爆發。海德•阿里領導的邁索爾軍在成罕(Chengham)與提魯瓦納馬萊(Tiruvannamalai)遭遇失敗,英國一度佔領邁索爾三分之一的國土,但是邁索爾軍隊逐漸挽回局勢,1769年3月,轉入反攻,併成功轉移到英軍的腹地,直奔英軍重要基地馬德拉斯(金奈),英國人最終不得不和邁索爾進行和談,1769年,第一次英邁戰爭結束。

到了1779年,邁索爾再次進行了擴張,國土面積205,000km2。1780年,邁索爾和馬拉地、海得拉巴停止了衝突,同時和法國人建立了合作關係。[22]同年爆發第二次英邁戰爭,邁索爾得到了法國人、海得拉巴與馬拉地人的支援。戰爭初期,邁索爾在各地接連獲勝,海德之子,蒂普蘇丹也參加了這次戰爭,他曾帶領軍隊北上進攻英軍,取得了一定成果,英軍士氣低迷,直到艾爾•庫特爵士(Sir Eyre Coote)抵達,英軍的士氣才有所改觀。1781年6月1日,邁索爾軍敗給了庫特爵士,此次戰役被視為英印戰事中的一次壯舉。另一次大戰發生在8月27日的伯利魯爾(Pollilur),邁軍獲得決定性勝利。在邁索爾盟友的協助下,英國的計劃被打亂,雙方進入對峙狀態。12月,海德去世,蒂普蘇丹繼位,便開始新一輪的攻勢。英軍和邁索爾軍進行了多場戰役,雙方發動了一輪又一輪的攻勢。中途,法國退出戰鬥。英邁開始謀求進行和談,1784年3月11日,簽署《門格洛爾條約》,戰鬥結束。

但是,蒂普蘇丹不可能就這樣善罷甘休。蒂普於1789年進攻與英國關係良好的特拉凡哥爾,引發第三次英邁戰爭。戰爭開端,雙方各有勝敗。但是邁索爾王國在出現重大失誤後一蹶不振,於1792年進行和談,邁索爾王國因此失去一半領土。蒂普蘇丹感到自己受了莫大的恥辱,但他沒有示弱,繼續在國內進行建設,準備戰爭。他暗中和大革命之後的法國政府、阿富汗人和土耳其的蘇丹建立合作關係,但是此舉被英國人發現,險些釀成戰爭。1799年,英軍大舉入侵邁索爾,第四次英邁戰爭爆發,邁索爾軍被殺得大敗,蒂普蘇丹本人也在斯赫裡朗格阿帕特塔納的防禦戰中陣亡。至此,邁索爾成為印度土邦,其作為獨立國家的歷史正式結束,瓦迪亞王朝復辟。

(4)邁索爾土邦與併合

邁索爾戰敗後,其部分領土被東印度公司與海得拉巴瓜分。剩下的領土重組為邁索爾土邦。瓦迪亞王朝重新掌權,王公是克里什拉賈•瓦迪亞三世,都城也遷回了邁索爾。1806年,蒂普蘇丹的後代製造叛亂,但很快被平息,主使人被送到了加爾各答。1831年,英國人以農民暴亂為由,一度奪走王公的統治權。印度民族起義結束後的1881年,王權才被歸還。最後在1947年,印度面臨分區問題,邁索爾選擇併入印度聯邦。儘管邁索爾土邦在各方面都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其治理下的邁索爾城在現今仍然是一個重要的印度文化及藝術重鎮,並擁有大量的王國時期遺產。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世界民族與文明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