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吼孩子会有什么后果?

微风伴细雨


我们常常自诩为新父母,因为我们自认为比上辈人更注重亲自关系,更强调爱与尊重。但当我们真实地面对孩子时,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饭、孩子跟你抢手机、孩子整天看电视、孩子哭闹要玩具时,我们却不由自主地受到习惯力量的驱使:大吼大叫。

一、经常吼叫后果:

1、自我价值观扭曲

孩子如果长期遭到父母的吼叫,会形成对自我、对世界价值观的扭曲感受,而且这种习惯性吼叫会投下孩子长期的心理阴影,让他们在青春期状况百出,形成叛逆性人格,比如抽烟、喝酒、嗜毒成瘾等。

2、 虐待

愤怒很可能导致大怒,父母常常无法控制情绪然后开始大吼大叫,如果孩子没有听从你的吼叫指令,那么愤怒会升级,你有可能会惩罚你的孩子甚至虐待你的孩子。

3、“假”孩子

有的孩子面对父母的大吼大叫,唯命是听,乖乖就好,害怕直面内心真实感受、害怕跟父母沟通、害怕在他人面前表现得不够完美,自卑、恐惧。但孩子做真实的自己比作父母的“乖孩子”更重要。

4、父母难堪

而你自己,朝孩子倾泻怒气之后,看到孩子一言不发、又或者满怀怨气,也会陷入羞愧、难堪,甚至绝望之中。

5、孩子抵抗力差。

经常遭受父母吼叫的孩子,情绪不稳定,抵抗力差,易生病。

二、不吼不叫,控制得当,减少吼叫策略:

1、追踪吼叫

记录发生的事情:什么是惹恼了你?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起床或睡觉时孩子特别淘气吗?

记录你的回应:什么语气?什么肢体语言?什么神态?注意这个环节你只要记录回放,不要评判自己的行为。

记录你后续情况:记下你和孩子的感受。

记录你的评估:你觉得关于这件事情还有别的处理方法吗?为自己和孩子提供选择。

2、自我同情

即理解并原谅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纳那个吼叫过的自己,而不是自责。

3、A-B-C-D-E法则

自问(Ask):我现在感觉如何,是否接纳我的感受。

呼吸(Breath)

平静自我(Calm yourself):等待自己平静下来再来管教或者与孩子沟通。

确定孩子的需要(Decide)what your child needs):他是需要一个结果?一个拥抱?鼓励?

同理心(Empathize):和孩子换位思考,尝试感受它的情绪和想法,告诉孩子你能理解他的感受和处境。

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人,都曾失去控制,对年幼的孩子吼叫过。只不过有人偶尔为之,有人成了习惯。在此过程中,父母的觉醒与转型是十分关键的一步,我们带着清醒的觉察来看待自身及最亲爱的孩子时,就能能尊重、支持、欣赏的态度对待自己与孩子。


母婴参考


我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告诉你们被吼的孩子20年之后是一个什么后果。



我妈就是脾气不好,没耐心,又特别强势,每次遇到我"不听话"的时候,她从来不会平和温柔的告诉你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而且直接吼:告诉你多少遍不可以不可以,你怎么还这样!!!直到现在她也会吼我,而且不能顶嘴,因为她总会有一百个理由把你压下去。



从小到大我就是这样过来的,所以我现在觉得我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我从来不敢跟别人吵架,我觉得我永远吵不赢,只要对方很大声或者很强势的时候,我就会弱下来,因为从小被我妈压制惯了。而且在被怼的时候反应特别慢,明明很生气,却不知道怎么回嘴,然后回家的时候自己默默地生闷气。



有的时候我妈还会说我,人家讲你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吵回去,这么完蛋,她不知道我这么懦弱的性格是被谁培养的。


Mia育儿


这个问题我有过亲身经历,感受深刻,答案就在我的故事里

我是一个六岁男孩的妈妈,一个曾经脾气暴躁经常对孩子大喊大叫的妈妈,我是一个在职妈妈,而且工作很忙,在孩子三岁要上幼儿园的时候才真正的开始自己带孩子,才真正的开始体验妈妈的角色,我不知道也没有思考过要怎样做好一个妈妈,我以为有了孩子我就是一个妈妈了,自然而然,于是我就觉得我说的话孩子要听,我烦躁的时候他应该保持安静,我不开心的时候他应该理解,他应该懂事有礼貌,爱学习


可当我们俩真正在一起的时候,我才发现不是这样的,我说的很多话他不听,我的压力我的烦恼我的情绪他并不理解,他也并不是我所希望的好孩子的样子,于是我愤怒,我对他吼叫,我甚至觉得这个孩子根本不爱我,我对他越来越没有耐心,而孩子也开始变成了我的样子,每次和爸爸交流的时候都好好的,可是一到我这里就情绪失控,经常是掉着眼泪跟我对抗跟我大喊大叫,那个时候他才三岁,而我大吼大叫的背后是崩溃,糟糕的亲子关系让我伤心,让我失落,让我不知如何是好,甚至经常莫名其妙的对老公发脾气



一个挫败的妈妈,一个伤心的孩子,糟糕的亲子关系让我们的三口之家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后来我开始深深的反思,忙碌的工作之余,熬了很多夜看育儿书,听育儿课,我终于明白问题的根源在于我,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遇见更好的孩子,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前提,而教育正是影响

于是我开始改变,我开始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我开始放下自以为是的家长权威,我改变了日常沟通方式,他不用听我的话,我鼓励他表达自己的观点,我尊重他提出的异议,我欢迎他参与家庭事务的讨论,特别是与他相关的事情,我们经常在一起聊天,我会分享一些我工作中生活中甚至小时候的故事,他也会很开心的分享幼儿园的故事甚至还会编故事逗我开心,我们一起亲子阅读,一起建立规则,比如看电视,比如生气了有情绪了要怎么办,很有意思


就这样,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原来我儿子是一个爱阅读,好沟通,又特别逗特别爱我的小暖男,而我这个妈妈也体验到了很多快乐,三个人的幸福生活回来了


所以我想说的是,如果你经常吼孩子,亲子关系会越来越糟糕,你对孩子的教育也就无从谈起了,而且孩子有可能也会越来越急躁,逆反,对抗。现在这个年头,教育孩子一般都是家里的头等大事,一个暴躁的妈会让整个家鸡飞狗跳,变得不幸福


上班又带娃的80后宝妈,带的好团队带的了娃。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都来自于自己的实践。欢迎关注,获取更多的育儿知识,成为更好的妈妈。

小晗晗爱阅读


经常吼孩子会有什么后果?

大家都知道教育孩子要悉心教导,不能简单粗暴。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舅妈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角色,只要她一回到家里,整村人都能够听到她的嗓大嗓门。她对待孩子更是简单粗暴,动不动就是大声谩骂,要是不解气还拿打棍子打。



舅妈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子都是在她这种教育下长大的,以至于两个孩子的性格都不好。大儿子在17岁的时候,竟然上街抢劫。也是动用了很多关系,花了很多钱,才把他保释出来。小儿子才几岁,也是动不动就被打骂,以至于现在孩子非常的胆小怕事。

经常吼孩子会有这样的后果

年龄大的会叛逆

年龄大一些的孩子,他是会有自己的主见的。如果他长期被大人吼,被大人打。慢慢的他自己就懂得了反抗,因为他不接受你的吼,不接受的你打,不接受你这样的教育方式,不接受你这样的对待。所以孩子会越来越憎恨这个家,会越来越讨厌这个家,会越来越不喜欢你这个妈妈,会变得越来越叛逆,以至于到后来怎么管教都不听。



年龄小的会胆小怕事

年龄小的孩子,如果长期被大人打骂,被大人吼,他就会变得越来越胆小怕事,做事不会主动。因为只要他主动去做事,就会害怕再次被妈妈吼妈妈打。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悉心教导,不能简单粗暴,更不能对孩子无理由的大吼大叫。如果这样做对孩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过个几天,等你意识到教育不好孩子的时候,你会后悔当初的所作所为。

你的孩子得又是怎样教育的呢?不如跟我们一起分享吧!


幼儿那点事儿


个人经历,老公每天都忙的不得了。我儿子6岁,没生二胎前,我没怎么打骂过他,他也很听话,什么事都跟我说,很贴心,跟知心朋友一样,有说不完的话,每天都很开心。生了二胎后,小的宝宝才几个月大,由于我一个人要带两个小孩每天洗衣做饭(做4个人的饭熬粥)没人帮手,每天都很忙很累,精力不够。也没时间跟儿子聊天说话,二胎宝宝刚出生的时候,他经常找我说话,我刚开始的时候,说等一下再说,妈妈忙完了在说,可是我每天都有忙不完的活。他总是说:妈妈你忙完了吗,我说:嗯,快了。妈妈我跟说。妈妈我今在幼儿园老师说我很棒。我忙着给我闺女换尿片,我说:哦!我儿子觉得很吃惊。妈妈怎么都不表扬我呢?还有妈妈我怎样怎样…。等一下我要赶紧要做饭了。爸爸他们要回来吃饭。等一会说。儿子说,好。过了一会又来了,妈妈,妈妈。我没理他。他还是妈妈,妈妈。我在幼儿园…。妹妹哭了,等一说。他还是妈妈,妈妈,我开始不耐烦了。由于小宝宝哭闹。我大声说,怎么了。我在幼儿园…。我语气很不好的说道。我知道了。烦不烦啊,都说等一会在说。马上哭了。我也没空去哄他。我发脾气了,你哭什么,这样说一下就哭了,没理他。

平时吃饭,拿不到东西,总是妈妈,妈妈,忙的时候,时间久了就不耐烦了。开始吼了,自己拿。衣服弄脏了,骂他。玩水也骂他,吃饭慢,很大声的吼,快点吃呀。等等生活细节。我也不知道他,他从什么开始不找我说话了,需要什么的时候,也不敢怎么说了。要什么都是很小声的说了。生怕我吼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胆子小了。脾气也模仿到我的了。(我闺女有时晚上不肯睡觉。他把我平时吼他的语气,用在了我女儿身上了。说道还不睡觉,不睡觉就出去。别再这里吵。)我很惊讶的看着他吼我闺女。很平和的说,你怎么对妹妹这么凶。他说,妈妈我不睡觉的时候,你不是这样吗?。


955幸运儿


对孩子大吼大叫,这样的情形,大家一点都不陌生,很多父母都有过吼孩子的经历,甚至在有些家庭这样的方式成为亲子沟通的常态。其实很多时候不完全是孩子的错,很多时候是父母自己的情绪问题。父母经常吼的孩子长大以后会怎么样呢?

1.孩子说话的时候也会大吼大叫,我记得有一次去看学生晚自习,听到一个学生在楼道里大喊大叫,我很紧张,以为是出了什么事儿,过去问清楚以后才知道他是在跟妈妈打电话。我问他这样的语气和妈妈说话,难道妈妈不会生气吗?孩子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会生气呢?后来他们宿舍好几个同学反应对他都有意见,嫌他平时说话态度太差。甚至还为此和同学动过手。他很委屈,认为同学找茬挑事。有一次他妈妈来看他,我看到了一面镜子的里和外。原来,这就是他们的沟通方式,宿舍同学误会他了。后来几年,我花了很大精力才教会他好好说话。




2.孩子叛逆或胆小敏感。父母是否注意过对孩子大吼大叫之后,孩子的反应是什么?如果孩子会大哭大闹,这还是以较好的反应,有些孩子看到妈妈大吼大叫,会突然愣神儿面无表情的呆立在那。这时妈妈会更生气,觉得他没有立刻按照妈妈的意思去做,是不听话的表现,吼音顿时提高八度,其实这种反应有两个可能。也许是孩子在无声的反抗,也许是孩子吓坏了。后者反应的孩子内心更痛苦。前者长大后很可能极度叛逆,不服管教,后者特别胆小,自卑,敏感。


慧妈妈家庭教育


经常吼孩子的妈妈一定是缺乏耐心的。常看到大街上有妈妈大声的吼自己的孩子,孩子默不作声。时间久了肯定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


长期吼孩子会造成孩子自卑心理

妈妈吼孩子不分场合,尤其是经常当着众人的面骂孩子,孩子会觉得羞愧难当,要知道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甚至自尊心比大人都强。记得我小时候妈妈骂我,我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心里也是对妈妈产生了抵触心理。

被吼大的孩子性格上没有主见

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小被吼到大,做事情总是小心翼翼,生怕做的不好被家长吼,久而久之,造成了性格上的唯唯诺诺,有时候不知道对错,仅凭着妈妈有没有骂来衡量对错,孩子也迷失了方向感。如果在之后的工作中,也会丧失自己的主见,做了事情喜欢问别人的意见,很在意外人对自己的看法。一旦不被认可,会更加自卑。



妈妈吼孩子的一幅画面,实在是没有任何美感,只会让人看到一个中年怨妇的形象。好好说话尤为重要,尤其是对孩子,吼的久了,孩子当家常便饭一样。话不需要多,孩子能听进去才是重要的,做个赏罚分明的好妈妈。

女性长期生气也会对自己不好,让孩子看到一位和颜悦色的妈妈,而不是充满怨气怒吼的妈妈,做个爱笑的妈妈吧!


小阔少妈妈


首先非常开心能够回答题主的问题。


朋友家的孩子今年四岁半,最近睡觉前都要看一个小时动画片才能睡,答应看一个小时,看完又要看,昨天看了两个小时大吵大叫的还要再看,不给看就不睡觉,一直在闹,朋友最后实在控制不住情绪,朝着孩子一顿大吼,把孩子吓的一顿哭,缩在角落瑟瑟发抖,可怜的不得了。朋友后来给我打电话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自己气的不行但又心疼孩子。


很多家长说自己也知道不应该吼孩子,可是有时候被孩子气的,是真的控制不住啊!恨不得打一顿骂一顿才解气,但发泄完愤怒后内心又满是自责和心疼。


不过有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当忍不住吼孩子的时候,是由于自己工作压力大?还是孩子调皮捣蛋做出惹大人生气的事?长期这么吼孩子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呢?



经常吼孩子最后可能会发生两种较极端的后果。


首先性格自卑,孩子不自信,在将来的学习和人际交往中,往往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否定自己的能力而错过很多机会;性格孤僻,不爱和人交流,不善处理人际关系;怯弱,缺乏主见,没有个性,做事情常看别人的颜色,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不敢表达自己观点。其次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你说东他偏往西,总被吼的孩子性格容易扭曲,暴躁易怒,听不进去别人建议,而且长期的吼叫,孩子一旦习以为常就会失去作用,视不见听不闻,任凭你暴跳如雷,我如磐石纹丝不动。


心理学家默娜•舒尔在2005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就指出:如果父母的管教方式是呵斥和命令,那么,孩子就很容易在心理上和言辞上表现出攻击性。这些孩子也将很难学习到积极的社交方式,难以融入集体、与人友好相处。


当你忍不住想要吼孩子的时候,不妨可以试试下面几个方法:


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


比方说你要求孩子在十点钟睡觉,然而你自己还在沙发上玩手机,这样是不行的。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要成为那样的人。扪心自问下,当你要求孩子应该做到的事,自己同样也做到了吗?当自己都不能保证时时达到对自己的要求标准,为什么要求孩子也要完美做到呢?约束孩子之前,首先你要以身作则。

改变说话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尊重


"1分钟穿好衣服!"

"回来赶紧写作业!"

"动画片只能看1个小时"


你要对我言听计从,我说什么你就要做什么。孩子虽然小但也不代表可以任你摆布,按着你的想法来。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会反抗会对立,其实孩子更喜欢民主的方式,当你给了他选择,他们更愿意合作,愿意沟通。


比如周末准备带孩子出去,早上孩子不好好吃饭,边吃边玩。“还不赶紧吃!你是不是等着挨打啊!”这时孩子要么就是赌气不吃,要么就磨磨蹭蹭反抗你。这时可以改变下说话的方式:“如果你早点吃完饭,我们等会出去玩的时间就能多一点哦,你选择一下,是多玩一会还是少玩一会。”不去强迫孩子,多给他们一点选择的权利,让他们感受到尊重,往往比吼的效果会更好。



让孩子自己去承担后果


有时候你去威胁他不要做一件事不如让他明白这件事做了后会带来什么后果要有用的多


“如果你要这样做,看我不揍你!”面对这样的威胁,其实孩子内心是很反感的,你越不让我去做我就越想去做,甚至会想尽办法偷偷去做。


继续拿孩子吃饭磨蹭这件事来说,出去玩的时候,当他玩的正兴起的时候,我会拉他回家“今天就玩这么久,因为你早上吃饭太磨蹭,把时间浪费了”哭闹也好,赖在地上不走也罢,我会告诉他:“自己做的事自己承担后果,想要多玩一会,吃饭的时候你就别磨蹭。”

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沟通


孩子虽然小,但也同样需要尊重。最近热播综艺《妈妈是超人》中霍思燕一家备受网友喜爱,不光是因为一家人颜值高、嗯哼的逗比搞笑,最重要的是他们家的相处模式,霍思燕和杜江每次在对嗯哼说话或要求他做什么事情时,都是以对待朋友一样的方式去询问嗯哼跟他商量,并听取他的意见。


和孩子以平等的视角去沟通的时候,会让孩子感到尊重,同时也会更容易去接受家长的意见。



最后想说,孩子长大后的性格以及处理事情方式的不同,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童年,更多的是来自于父母。吼孩子,除了深深的伤害孩子,伤害亲子关系外,根本上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有温暖的话语,耐心的陪伴,智慧的引导,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爆炸试验室


爆炸实验室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给大家描述几个日常和家里俩宝互动的场景:

场景一:

我端着刷牙缸,拿着牙刷对着他们刷牙,刚一开始,在俩宝才几个月大的时候,会被我的动作吸引,目不转睛的看着,看什么呢?估计是我刷牙的动作和满口的白泡沫。然后就会笑起来,一直盯着笑。

大概在他们一岁以后,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我再对着他们刷牙的时候,他们一支小手也会放在嘴边来来回回,模仿我的动作,然后给他们硅胶小牙刷,自己就能刷牙了。

场景二:

我用洗面奶洗脸,对着他们揉了一脸泡沫,然后洗干净,在脸上拍爽肤水。刚开始,他们也是会目不转睛的看着,看着泡沫笑。突然有一天,我女儿会跟我一起在脸上揉啊揉,之后跟我一起脸上拍啊拍。我跟她说:“给妈妈拍拍”,她会伸双小手拍我的脸。

场景三:

我的儿子很霸道,刚过一岁,就开始出现“战争贩子”的表现,总是抢女儿的东西,女儿拿什么他抢什么,如果女儿回抢或反抗,他就上手打人或抓人,女儿总是被气得满地打滚地哭。

我妈妈很心疼孙女,每每这时,就会教训坏小子,她会扬起巴掌,大吼一声:“我打!”,然后一巴掌打在坏小子打人的小手上。

突然有一天,我在制止坏小子抢东西时,他扬起手,大吼一声:“打!!”,然后一巴掌打在我脸上。他的“打”字,是继“爸爸”“妈妈”“奶奶”之后,第四个学会的词语。除了发音,还带有恶狠狠的情绪和愤怒的语气。

描述完了三个场景,我想说的是,无论我们想与不想,有意还是刻意,孩子在每时每刻学习来自家庭环境中的行为,他们学习的过程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曾总结过:注意---观察--记忆--再现。(详见: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回到我们今天探讨的主题:长期对孩子吼会产生什么结果?结合班杜拉的理论,那么结果就是:

1、 孩子也会很容易习得你“吼”的行为特征。孩子以后“吼”得会很像你。

2、 你对孩子吼,无论吼得原因是什么,如果是经常性的,说明你情绪控制能力比较差,那么孩子也会习得你这种“差的情绪控制力”。

3、 经常“吼”的人,也还缺乏“不良情绪调节”意识,也就是情商低,这在职场是硬伤,很容易得罪人,影响发展与晋升。所以孩子有可能也是低情商。

所谓原生家庭对孩子的终身影响,综上分析,大体反应了一个方面,所以家长要培养出乐观、豁达的宝宝,还是要从提升自身修养开始哦!为人父母,是一场艰苦的修行,大家共同努力吧!


我是艾茉,龙凤胎美宝妈,教育心理学硕士,前500强高级经理人,关注子女教育及优质教育规划,有更多问题欢迎关注或评论区留言。


艾茉美宝妈


被吼大的孩子会有两种结果吧,一种懦弱不敢还嘴,遇事没主见。另一种就是逆反,你说他一句,他犟十句。我有个同事她女儿就是这样子,她脾气大,性子急有事沉不住气,性格也比较直。她女儿有点小错她就对着女儿大吼大叫半天,尤其是不管当着多少人,她还有个毛病越当着人越希望女儿听话,吼的就会越欢。偏生她女儿的性格也随她,她妈越吼她她就越不服气,开始小点只是不服气,不敢还嘴,慢慢大点也懂事多了就开始小声嘟囔,见妈妈也就是吼的欢胆子越来越大,慢慢和妈妈顶嘴,后来只要妈妈说她她就犟嘴,尤其是当着人的时候,孩子也有了自尊心,渐渐娘俩就跟吵架是的,妈妈说一句孩子犟一句,一点也不示弱。孩子也不管妈妈说的对错,就知道你吼我我就还嘴。造成了孩子的逆反心理严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