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偷22次,民警上门老板才知遭了贼!

嘉兴海宁一家快餐店,短短一个月内被同一名男子“光顾”了22次

每次进店,这名男子不拿别的东西,只是把店里的手机拿出来,熟练地打开微信的付款码,输入支付密码,再拿出自己的手机扫一扫。

虽然钱屡屡被转走,但这家快餐店的老板一直没发觉,直到民警找上门,才知道店里遭了贼。

今年3月的某天凌晨3点,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出现在海宁市长安镇大街上。

“站住!我们是长安派出所民警,请接受检查。”正在巡逻的海宁市公安局长安派出所民警谈汉杰上前拦住了这名男子,“请说下你的身份信息。”

男子紧张地说:“我叫王某某,今年17岁,贵州人……”

“这么晚了,在外面做什么?”

男子慌乱地回答:“我出来讨饭的。”

民警检查了王某某的身份证。身份信息显示,他确实叫王某某,但实际年龄是21岁。

面对民警的询问,王某某的态度很坚定,“我就是个叫花子,现在饿了,出来找点吃的。”

深更半夜出来要饭?民警决定将王某某传唤回派出所作进一步调查。

自称“叫花子”

在派出所,民警对王某某的随身物品进行检查登记,发现他随身物品中虽没有现金,却有一部智能手机,手机屏幕上显示,有一条未读的微信钱包消费提醒消息。

民警让王某某点开这条消息后,发现他的微信钱包里竟然有3000多元的余额!

“你不是说是要饭的吗?微信钱包怎么会有这么多钱?”民警问,王某某语塞。

民警发现,王某某微信上的钱都是同一家餐饮店通过扫码支付的方式打入。钱的来龙去脉掌握清楚后就很好调查了。

经查,王某某微信钱包里的钱,

全是偷来的。

被偷22次,民警上门老板才知遭了贼!

进屋只扫二维码

行窃22次店主竟不知情

王某某,初中文化,暂住在海宁市长安镇,没有固定工作,生活捉襟见肘。

3月初的一个晚上,王某某漫无目的地走在街上,盘算着“怎样弄点东西填饱肚子”,当他来到长安镇开元路上时,发现路边一家快餐店虽然大门紧闭,但一扇窗户没有关好。

被偷22次,民警上门老板才知遭了贼!

见四周没人,王某某翻窗进入店内。他先是在厨房间找了些食物填饱肚子,然后又在店里翻找起来,后来发现柜子上放着一部没有设置密码锁的手机。

他打开手机登录微信,发现微信钱包里还有不少钱。贪念骤起的王某某随手尝试输入“123456”的支付密码,居然蒙对了。

王某某迅速拿出自己的手机,打开微信收款二维码,再拿快餐店里的手机扫描了一下。很快,200元转到了自己的微信账户上。

这么轻易就到手了200元,王某某很激动。为了不被发现,他把店里的手机放回原处,逃离了现场。

被偷22次,民警上门老板才知遭了贼!

尝到甜头的王某某,在随后的日子里频繁到这家快餐店作案,每次手法都如出一辙,而且每次作案后都将手机放回原处。

据查,王某某先后进入快餐店实施盗窃22次,每次窃取的金额在100元到600元不等,累计涉案金额在6800多元。

被偷22次,民警上门老板才知遭了贼!

然而,当办案民警联系到快餐店老板时,老板竟然说一点儿没发现。

他说,那部手机平时是放在店里用来收营业款的,为了方便操作,就没有修改过初始密码。平时打烊后,就把手机放在店里充电,第二天开店后再继续使用。

目前,王某某因涉嫌盗窃罪已被海宁警方刑事拘留。

被偷22次,民警上门老板才知遭了贼!

警方提醒

手机现在已不仅仅是一个通讯工具,它内含着重要的个人信息和钱财。

为保护个人隐私和钱财安全,应该给手机设置相对复杂的锁屏密码。另外,类似微信钱包、支付宝等金融软件也要设置密码,且要复杂一些,并且最好定期更换密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