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變,明軍精銳基本被殲,那于謙為什麼能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

淮上秋陽


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率四十萬大軍(一說20萬)親征瓦剌,留下郕王朱祁鈺在北京監國。結果在王振的瞎指揮下,大軍調度無方,後勤不力。走到土木堡時,軍隊由於缺水少糧,軍心大亂。瓦剌太師也先趁機率軍進攻,明軍倉促迎戰,最後大敗,兵部尚書鄺野、戶部尚書王佐等66名大臣戰死,皇帝英宗也被俘。

消息傳到北京,朝廷上下震驚。當時情況是,大明的邊軍精銳基本損失殆盡,武將大多戰死,連皇帝明英宗也成了也先的俘虜,也先絲毫沒有見好就收的意思,而是挾土木堡大勝之威,率軍直趨北京,意圖一鼓作氣攻下北京城。北京城群龍無首,人心惶惶,不知所措。太后和皇后將積攢多年的金銀錢財打包好,裝了八大車運給也先,乞求也先能放還明英宗退兵,當然,沒有起到任何效果,只不過徒增了瓦剌軍的囂張氣焰。

這時候,以于謙為代表的一干文武忠臣站了出來,對於如此危局,于謙果斷而迅速的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為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添上一個又一個砝碼。

一 力排眾議,禁止南遷

當也先的大軍直撲北京時,朝廷上下一時間意見不一,有很多人主張遷都南京,避也先鋒芒。甚至有一個大臣徐珵說他根據星象推斷,朝廷必須南遷才能得保,這當然是他南遷的藉口。但是于謙明白,南遷是萬不可行的,第一,也先只是孤軍深入,並沒有穩固的後方,在北京城下必然呆不長,土木堡一戰,雖然慘敗,但大明也沒有傷其國本。第二,一旦南遷,幾乎是把北方拱手讓給了也先,又要上演南宋偏安一隅的景象。於是,于謙向主張南遷的大臣厲聲說:

“言南遷者,可斬也。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

于謙主張保衛北京的主張得到了郕王朱祁鈺的支持,這樣,再也沒人敢提南遷的意見,大家達成統一認識,保衛北京。

二 剷除閹黨,以平眾怒

土木堡大敗的消息傳來,大臣們都對王振誤國的行為恨的咬牙切齒。其實,在土木堡英宗被俘後,王振就被憤怒萬分的英宗護衛樊忠一錘子砸死了。但是,在北京城裡的王振餘黨平時囂張跋扈慣了,到這個危急關頭還不知道收斂。大臣們在朝堂上怒責王振的時候,錦衣衛指揮使馬順還上前叱罵朝臣,忍無可忍的大臣們顧不上讀書人的體面了,直接在朝堂上圍住馬順,拳打腳踢,馬順竟然就這樣被打死了,隨後,這些大臣又一不做二不休,衝到內宮將王振餘黨宦官毛貴、王長隨揪出,一併打死,將屍體掛在東安門外示眾。郕王朱祁鈺眼看局面控制不住了,驚慌失措,準備溜走。這時候,于謙極力勸住朱祁鈺,讓他宣佈閹黨是罪有應得,所有參與暴力圍毆的大臣均無罪。這才平息了眾怒,穩定了局面。

三 另立新帝,穩定朝綱

雖然暫時剷除了閹黨,穩住了朝臣,但是局面依然岌岌可危。英宗被也先俘虜,也先利用英宗要挾大明投降。國不可一日無君,當務之急是另立皇帝,一方面以安臣民之心,另一方面也使也先不能再用英宗進行要挾。但是,英宗的兒子此時才三歲,顯然是不行的,郕王朱祁鈺是英宗的親弟弟,比英宗只小一歲,是最佳人選。於是,于謙在徵得太后同意後,和一眾大臣準備擁立朱祁鈺為新皇帝。但是朱祁鈺卻怕了,一是英宗仍在,而且留有子嗣,自己當皇帝恐怕會名分不正,二是也先大軍馬上兵臨城下,北京城存亡未知,此時登基會承擔巨大的風險。這時,又是于謙勸服了朱祁鈺,于謙說:“我們做臣子的擁立您,是為國家著想,並不是為了個人的私利。”在於謙曉以大義後,朱祁鈺同意登基,是為景帝,遙尊英宗為太上皇。隨後,景帝配合于謙,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措施,並任命于謙全權指揮北京保衛戰。

四 調軍勤王,知人善用

當時京師的守城部隊是三大營,人數只有數萬,而且只有十分之一左右的將士有盔甲,武器也老舊。于謙命令工部加緊趕製鎧甲兵器,同時將126萬件南京庫存兵器調入北京,補充守城部隊。還派出人員到土木堡收集到明軍潰敗時丟棄的頭盔9000餘項、甲5000餘件,火槍1.1萬餘杆、火銃2萬多隻,火箭44萬枚、火炮800餘門,悉數運往北京。此外,于謙還把三大營改組成了10個營團,這樣更利於戰時指揮調配。即使是這樣,守城兵力依然薄弱。為了加強防禦力量,于謙又將兩京、河南等地的備操軍,南京、山東的備倭軍,江北所有的運糧軍以及部分浙兵調入北京,發佈嚴令,有不聽調者,立即處斬。這下,北京城的守衛部隊一下從數萬上升到了22萬。雖然這些部隊都是二線地方軍,戰鬥力遠不如大明邊軍,但是如果稍加訓練,調度得當,還是可堪一戰。京師一下多了這麼多軍隊,糧食就成了一個大問題。當時離北京最近的糧倉是在通州,但是,如果派出後勤部隊運糧,很可能被也先襲擊。於是,經過慎重思考與權衡,于謙下令,所有的勤王部隊均取道通州進入北京,糧草直接有勤王軍帶進來,這樣,就解決了糧食問題。

在北京保衛戰中,還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大將軍石亨。石亨是邊軍將領,當初也是隨英宗一起出徵的,土木堡兵敗時,他逃了出來,單騎逃往北京,到北京後,反而被以敗軍之將的名義下獄了。但是,于謙力排眾議,大膽重新啟用了石亨,他認為土木堡之敗,非石亨之罪,最重要的是,石亨是當時北京城裡為數不多的有和蒙古騎兵作戰經歷的將領。事實也證明,于謙沒有看錯石亨,石亨復出後很快訓練出了一支能與蒙古騎兵抗衡的騎兵隊伍,在日後的北京保衛戰中,石亨在安定門大破瓦剌騎兵,以後又有力的支援了西直門,穩定了局勢,為北京保衛戰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

五 指揮得當,取得勝利

一切安排妥當之後,于謙心裡更有底氣了。此時北京城上空是一片肅殺之氣,二十二萬將士分別布守在北京九個城門,嚴陣以待,靜靜的等待也先的到來。1449年十一月十一日,在土木堡之變86天后,也先親率主力大軍,連帶挾持被俘的明英宗,經大同進攻紫荊關,迂迴到京師。經過土木堡一戰後,也先認為大明軍隊已經不堪一擊,對北京城志在必得。然而,剛一交戰後,他就絕望的發現,這群明軍和三個月前被他全殲的明軍完全不一樣。也先首先在德勝門遭到大敗,于謙用少量騎兵將也先的數萬騎兵引誘進來,然後用火銃火炮猛攻也先,蒙古騎兵墜馬者不計其數,連也先的弟弟也在戰鬥中身亡。德勝門受挫後,也先隨即掉頭進攻西直門和彰義門,同樣被擊退。也先在北京連續攻城5日,寸步難進。這時候,各個勤王部隊已經直逼京師而來,也先唯恐退路被切斷,連夜撤退了。

至此,北京保衛戰取得勝利!

北京保衛戰的意義毋庸置疑,避免了明朝重蹈宋朝的覆轍,成為一個偏安南方的小朝廷,而北京保衛戰最大的功臣,非於謙莫屬。

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夏之將傾,國士無雙,于謙於少保也!

我是一卷青史,歡迎留言評論加關注,一起聊歷史!

一卷青史


土木堡之敗,是明王朝的一個轉折點,可以說是衰敗的起始,可謂影響深遠,那麼為什麼北京保衛戰還能勝利?且聽我慢慢分析。

背景

明初,蒙古被打的分裂成了三個部落分別是:兀良哈部,瓦刺部,韃靼部,其中瓦刺部最強,最後也統一蒙古,首領也一直有忽必烈的野心,重新入主中原。

在1449年2月,瓦刺部進貢馬匹邀賞,但王振不肯,甚至還降低馬匹價格。這一做可把瓦刺首領氣壞了,本來過冬就難熬,想賺點糧草都不行,就出兵攻打明朝。隨著前線敗戰連連,,明英宗在王振的煽動下,親征了,讓一個宦官主軍事,50萬的軍隊就這樣玩完了。土木堡之變就這樣發生,明英宗也被俘(具體經由我就不多說)。

損失

明朝的精銳部隊全軍覆沒,明朝有最精銳的三大營是朱棣留下的,分別是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這三大營當初可是跟著明太祖打江山過的,後來又是朱棣造反部隊的核心,可謂是核心部隊,無論是裝備,還是士兵素質那可是一流的,就這樣全部折在土木堡。


大明重臣死的差不多了,這次親征明英宗幾乎將朝中所有文武大臣都帶走,有些可是文宣之治時的老班底,可以說是中流砥柱,就這樣全部被殺死了,讓大明臣子斷層了,青黃不接。

這一次事變直接導致大明從想打誰就打誰變為被動防禦了。

于謙臨危受命

明軍主力已經基本不存在了,京城差不多空虛,所以瓦刺就直接進犯京師,更何況還有個皇帝在手上。明英宗的弟弟也是趕鴨子上陣似的坐上皇位,于謙這人確實人才,不過明代宗確實知人善用。

1.後勤保障做的很好

于謙直接調入兩京,河南的備操軍外加敵方倭寇的備倭軍,北京防守人數上20萬。然後又不斷的招兵買馬,籌備武器,要知道大部分武器都被明英宗帶走了。而守城部隊的武器大部分都是于謙派人去土木堡收集回來的。另一方面徵兵徵人運糧,保證糧草充足。

2.全國人民統一戰線

所有人,不管是士兵將領,還是農夫百姓都拼勁保家衛國,正所謂人心齊泰山移,打了5天5夜,瓦刺軍被打敗,所有吃進去的都吐了出來,外加各地秦王部隊即將到達,瓦刺軍只好撤離(不撤離就關門打狗了,居庸關可還在明軍手裡)。

不管如何,主要還是朱棣和文宣之治留下的底子深,要兵有兵,要糧有糧,不然想打贏還真不容易。這一戰也耗了很多明朝氣運,明朝初期也因此進入了明朝中期,這個轉折點還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尊重歷史,方能以史為鑑,我是歷史微旅者,歡迎關注點贊留言,一起討論學習進步!

<strong><strong>

<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


歷史微旅者


公元1449年(明正統十四年的“土木堡之變”後,明王朝唯一的戰略機動部隊–––京營全軍覆沒。俘虜了明英宗的瓦剌首領也先於9月挾持明英宗進軍北京。

消息傳來,滿朝震驚,當時的北京只有弱兵數萬,形勢十分危急,一些怕死的官員主張遷都南逃,這時候主持兵部事務的兵部侍郎于謙站了出來,以“京師為天子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為由,拒絕遷都,並獻策召天下勤王兵,誓守北京城。

那麼,于謙又是如何贏得這場足以改變明朝歷史走向的保衛戰的呢?

首先,本來沒有直接指揮軍隊權力的于謙,被剛剛坐上帝位的明代宗授予“提督各營軍馬”的重任,命在京的各營將領皆受其節制,將士凡有違抗軍令者,于謙有先斬後奏之權。

之前的土木堡之戰中,明軍最大的失敗原因就在於後勤保障一塌糊塗,幾十萬軍隊在風雨中輾轉,軍糧不備、軍械不習、運輸不及時,連唯一的飲用水源都被切斷,在人飢馬渴的情形下,又如何能打勝仗?

于謙上任後,充分意識到後勤的重要性。他著手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確立了後勤方略,從人力物力財力等各方面做好後勤準備。

在人力方面,著重整頓,充實京營,為了迎接戰鬥,于謙重組京軍,他急調兩京、河南的備操軍、沿海備倭軍、江北及北京諸府運糧大軍,以及浙江到北京的部隊,使得京城兵力從數萬,迅速增加到22萬人,形成了兵力上對瓦剌的優勢,同時他還派監察御史15人前往京畿、山東、陝西、河南等地招募兵員,應急訓練,以備補充。

在武器方面,在兵器和盔甲嚴重不足的情形下,他一方面命令工部加緊趕製,一方面將南京庫存兵器的三分之二,共126萬件調入北京,補充守城部隊,同時,他還派出人員到土木堡收集明軍潰敗是丟棄的頭盔9000餘項、甲5000餘、火槍1.1萬、火箭44萬、火炮800多門。

在糧食儲備和運輸方面,當時,供應北京的糧食有數百萬石儲備在東郊通州,可供京畿軍民一年食用,由於短期內無法運到京城,有人擔心被瓦剌利用,主張將糧食銷燬,于謙不同意。他認為,這些糧食是北京保衛戰的重要物質基礎,因此,他採用了一切措施運糧。除了官府徵用500輛大車晝夜運糧外,還動員百姓及官兵家屬、親友自備車輛前往通州運糧,並提出對運到北京20石以上糧食的人,除運費外,另發白銀一兩,以資鼓勵。沒幾天工夫,通州的糧食就全運到京城儲備。

正統14年10月12日,也先將主力列陣西直門外,挾持英宗到德勝門外的土城,要求朝廷派于謙、石亨等高級將領親自出迎,並索要金帛萬萬計,企圖以此將明軍主將擒獲,迫使明朝獻城。

但此計被于謙識破,他派官員朝見英宗,講明厲害關係,同時統一官兵思想,嚴陣以待。一日戰下來,斬殺瓦剌軍數百,乘勝而歸。

13日,也先集中全力進攻德勝門,于謙以少數騎兵佯裝戰敗引誘敵人,也先中計,督精騎萬人追擊,陷入明軍的埋伏地。明軍神機營火器齊發,伏兵驟起,大敗瓦剌軍與城下,斬殺上萬人,號稱鐵勁元帥的也先之弟勃羅、平章卯那孩等重臣也中炮身亡。也先收集潰兵轉而進攻西直門,又被明軍神機營與步、騎的聯合行動所擊敗。

14日,防守彰儀門的明軍主動出擊,城外民眾紛紛加入戰鬥,襲擊也先糧道,靈丘、蔚縣、淶源一帶的民眾也紛紛組織起來,對四處掠奪的瓦剌軍以打擊,經過5天激戰,瓦剌軍屢戰屢敗,又聽說進攻居庸關的瓦剌軍被守關明軍阻住,且各路增援的明軍紛紛前來,深怕歸路被斷,於是也先與15日夜,挾持明英宗由良鄉向紫荊關方向撤退,于謙令明軍乘勝追擊,又在固安、霸州等地擊潰瓦剌軍萬餘人。自此,北京保衛戰宣告勝利。

在整個戰役過程中,于謙的指揮和後勤準備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其功不可謂之不大,其德也不可謂之不厚。


朝代說


時間很是奇妙,1398年滅元大帝朱元璋病逝,宛如接力般,同年抗蒙救明者于謙橫空出世。在那千鈞一髮之際,看于謙如何秀操作,為華夏挽狂瀾於既倒。



第一,明朝綜合實力仍強。土木之變只是一場戰役的失利,瓦刺不是整個蒙古,明朝軍事、經濟等實力遠在瓦刺之上。可以說,此役明朝敗的懵逼,瓦刺贏得懵逼,更沒想到自己還能打到北京城下,更沒為此做好充足準備。

第二,獅吼功定朝心。當時朝臣們惶恐不安,害怕大明如宋朝般高層被一鍋端,建議南遷。于謙一頓獅吼功,嚇得無人敢言南遷,南遷代表徐有貞更是心驚膽戰,走路踉蹌。避免了大明成為第二個南宋。

于謙的天賦技能獅吼功不是蓋的。明初學藝不精、未得父親朱棣造反真傳的朱高煦造反被輕易擒獲,明宣宗令御史于謙數落他。于謙獅吼功過後,罵得這位昔日王爺膽戰心驚,瑟瑟發抖。

第三,充實兵力定人心。當時北京周邊大軍只有不到十萬老弱病殘,皇帝軍民畏敵如虎。代理兵部尚書于謙令兩京河南備操軍、各處備倭軍、各路運糧軍速來勤王。雖然這些雜牌預備役軍隊戰力一般,但人海戰術守個城還是穩的。

第四,巧妙運糧定軍心。通州糧倉的糧食到北京費時費力,還易被截胡,有的大臣建議燒掉糧倉。對此,于謙令勤王的軍隊從通州攜糧入京。一支穿雲箭,半個月京師已彙集了二十多萬大軍,且糧食充足。兵糧在手,天下我有,底氣足,腰桿直。

第五,眾亂我獨醒,消彌政治風波。王振雖死,群情依然鼎沸,朝臣當殿把王振部分黨羽群毆致死。混亂中,于謙攔下了想要溜走的代理皇帝朱祁鈺,讓他下令認可黨羽死罪,並赦免百官。此舉防止了王振同黨的反攻倒算,消彌了場政治風波。從此,朝廷更信賴於謙。

第六,立新帝穩社稷。瓦刺依靠俘虜朱祁鎮騙錢騙城,于謙等擁立朱祁鈺去掉代字為帝,作廢了朱祁鎮的皇帝身份。瓦刺失去最大依仗,大明不受制於人,人心安定。



第七,用軍戰連坐法,直面瓦刺亮劍。瓦刺看文法不行,膨脹的認為京城不堪一擊,決定動武攻城。大多守城將領想以守字決,拖垮敵軍。于謙認為不可助長敵焰,力排眾議,決定守軍出城列陣迎敵。並施行軍戰連坐法,簡單說就是有各種不搏命的行為都要被斬。

西直門一波試探,瓦刺大敗。接著想要談判被明軍玩弄了。總攻德勝門,卻被明軍誘敵深入,全殲一萬騎兵。也先親自攻打安定門,受挫不利。戰不能勝,又擔心被陸續趕來的勤王軍切斷後路包餃子,瓦刺撤軍。

第八,奮將剩勇追窮寇。于謙率軍追殺瓦刺軍直到居庸關,瓦刺損失慘重,至此,衛京戰役獲得勝利,一雪土木堡之恥。一年後,朱祁鎮也被也先放回。

第九,瓦刺內部諸多問題。人數上瓦刺軍只有五六萬騎兵;自身都沒想到會如此大勝,沒有為攻城做太多準備,而京師城堅火器多,援軍不斷;瓦刺內部矛盾較多,此役後不久,各部互相攻伐。

艱難渡過此劫,可惜了明軍精銳,可惜了一班忠臣良將,可惜了於少保的結局。。。

清風兩袖朝天去,只留清白在人間。西湖有幸埋忠骨,得瞻於嶽兩少保。壯哉,於少保!


雲跡樂談


朱祁鎮的土木堡兵敗和于謙的北京保衛戰告訴我們,真正取得勝利的關鍵不在於是否兵多將廣,也不在於裝備是否精良,而在於用兵者如何正確領導和運用手裡的兵力。

在瓦剌的也先看來,土木堡之戰他們瓦剌戰勝了實力強大的大明朝,20多萬精銳力量幾乎全殲,連明朝皇帝也被他們俘獲,沒有什麼比這樣的功績更完美了。

剩下的京城幾乎是座空城,裡面全是老弱殘兵,瓦剌人覺得只要自己兵臨城下就可戰勝大明,他們似乎從此戰中看到了蒙古元朝復甦的希望。

可為什麼于謙還是能夠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于謙的正確領導

瓦剌人忘記了一個實力強大的人,那就是于謙。于謙本來是個文官,當他下定決心並組織所有能集結到的兵力站在城牆上時,他已然是一個目光堅毅的大元帥。

二、大明軍眾志成城,而瓦剌驕兵必敗

俗話說,驕兵必敗,而哀兵必勝。也先的瓦剌軍士此時是無比驕縱的。而在北京保衛戰中,此時的大明士兵已經鬥志昂揚。大明士兵已經退無可退,他們在此前的土木堡之戰中失去了親屬和戰友,而城外就站著他們的仇人,大明士兵無不紅著眼睛想要手刃仇敵。

三、瓦剌的蒙古騎兵不擅長攻堅戰

蒙古的瓦剌人攻城器械並不先進,他們本來就是遊牧民族,以善騎善射聞名,可當他們陣前擺著一座堅固的城池時,瓦剌人是無可奈何的。朱祁鎮的20萬精銳之所以被瓦剌軍像宰綿羊一樣滅掉,就是因為統帥無能還沒有城池保護。

四、大明整體實力依然比也先的瓦剌軍強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大明朝的20多萬精銳力量受挫,但城內和周邊的預備兵力依然高達20多萬,而也先只有5萬左右的兵力,再加上明軍還有大炮和神機營(火槍)等先進的作戰裝備,瓦剌絕對不敢輕舉妄動。

五、瓦剌勞師遠征是強弩之末,而大明軍以逸待勞

也先的瓦剌軍屬於勞師遠征,他們糧草不多力求速戰,而於謙麾下的軍士只需要堅守城池以逸待勞。待瓦剌士氣低落時,大明軍一鼓作氣出城痛擊!

北京保衛戰是中國歷史上一場極具正能量的戰役。是于謙讓人心惶惶,一盤散沙的大明軍變得眾志成城,從驚弓之鳥變成了讓敵人膽寒的部隊。

于謙力挽狂瀾,讓絕望的大明王朝重新獲得了勇氣和力量,是他讓中國歷史免於被改寫。于謙也通過北京保衛戰告訴世人,無論遇到再大的困難,一定不能放棄,要始終鼓起勇氣堅持自己的決心和信念。


醉愛談歷史


不同意樓上各位複製的觀點。于謙能夠取得京師保衛戰的勝利,鄙人認為最關鍵的兩點,一是調兵二是時間。要知道,明英宗在土木堡帶走了明帝國幾乎90%的京軍。土木一役之後,北京周圍幾乎處於空白狀態,幾無一兵一卒。這時候,並不是像各位說的先立帝說服朝臣、佈置京城防務,于謙做的第一件事是立即調兵。


土木之變後,整個北京城除了負責防衛的一萬多京軍,根本沒有其他兵力。所以保衛北京城的根本在於時間。于謙需要在短時間內馬上調外地軍隊入京,瓦剌也先也知道這一點,他們也要加速進攻北京,在勤王軍隊未趕到的情況下,拿下北京城。這實際是一場時間之爭。從七月十六土木堡兵敗,到八月十六也先進軍北京。于謙只有一個月時間調兵和佈置防衛。


但是北京附近也沒什麼像樣的軍隊,能打仗的不能打仗的,基本是個兵,都調了。重組京軍三大營為九營、調南京守衛軍、調河南被操軍、調山東備倭軍、調江北諸府運糧軍、並調浙江新兵全部急行軍進京。但是這還不夠,這些部隊只能夠防衛,還根本不能對瓦剌形成威懾力。

于謙又迅速派出15名監察御史前往京畿、山東、山西、河南緊急招募兵員,應急訓練。武器裝備更是嚴重不足,于謙一面令工部停下所有制造任務全部趕製兵器,一面調南京兵器武備庫126萬件兵器入京。甚至派人到土木堡收集潰敗的兵器,合計收集頭盔5000餘頂、盔甲5000餘件、火槍11000餘杆、火銃20000多隻、火炮800餘門等等。


甚至令被調部隊自帶或到通州自取乾糧,發動京城內所有工匠修築城牆。還傳令周圍各縣、河北、山西百姓拿起武器抗擊、斷瓦剌退路。


疆圖說



很多人以為土木堡之戰之後的形勢和北宋靖康之變的形勢一樣,其實錯了,大錯特錯。為節省大家的閱讀時間,我簡要分析一下:


此時蒙古瓦剌部的實力怎麼樣?

此時距離明成祖朱棣最後一次北伐僅僅過去25年,蒙古人被朱棣攆得到處跑,這個時候,蒙古人並未真正實現自身統一,在土木堡打敗明英宗的叫瓦剌部,只是蒙古部落的一支。瓦剌部當時有多少軍隊呢?就五、六萬騎兵。

蒙古騎兵有個特點:馬好,一人多馬,輪換騎,糧草武器隨馬帶,機動性非常強;二是人善騎射,馬上功夫了得。打野戰,是比較厲害的,但是攻城就不行了,騎兵怎麼攻城?攻城是需要雲梯、炸藥等各種專業裝備的,瓦剌有嗎?這時候真沒有。



此時明朝的實力怎麼樣?

這時,明朝剛剛經歷“仁宣之治”,國家實力還是很強大的。當時有大臣上疏說:此時不是北宋末年,國家糧草充足,軍隊眾多,綱紀正常,民心可用,朝廷不必過分擔心京師安危。這人說的一點都沒錯。

“土木堡之變”的時候,京城還有10萬大軍留守,不要以為明英宗會傻到將京城所有軍隊都派去御駕親征,留守京城的部隊必須是要保證的,不說要提防其他少數民族來犯,起碼也得防著其他藩王謀反篡位。




瓦剌軍隊能攻破北京嗎?

總共只有五、六萬騎兵的瓦剌軍隊,沒有專業的攻城設備,要想攻下配備火器、有10萬人堅守、又有高大堅固城牆保護的北京城,簡直是天方夜譚。後來,也先率大軍是殺到了北京城下,但是看到北京城嚴陣以待,試探性地與主動出門迎戰的明軍接觸了幾次,發現情況確實不對勁,加上明軍援兵又在從各地源源不斷趕來,也先呆了沒幾天就知趣地撤退了。後來,也先乖乖地說要放回明英宗朱祁鎮,並請求恢復朝貢關係。


坐看東南了


土木堡之變是歷史上的熱點問題,出現了奸臣誤國,皇帝被俘,保衛京師,忠臣救國等等諸多重要關鍵詞,特別是湧現出了于謙這樣的豐碑式的英雄人物,要分析北京保衛戰的勝利,可以細究如下:

1.明軍實力尚存。明英宗朱祁鎮的一次冒險軍事行動沒有給明朝帶來滅頂之災,明朝三大營是明的主要軍事力量,也是精銳之師,全部覆滅。但是明朝的千里腹地,充裕儲備,邊防軍事力量沒有因此而損失,土木堡之變是英宗軍事行動魯莽問題,不是明朝捉襟見肘的表現,最後英宗被俘,也只是使得明朝失去皇帝,僅此而已。


2.君臣團結作戰。土木堡之變之後,明朝廷經過短暫的慌亂之後,迅速恢復平穩,于謙擔任兵部尚書,負責京城保衛事宜,敗仗而歸的石亨做主將,重新組織反抗力量。明代宗朱祁鈺在太后和眾臣的擁護下登基,號令天下,重新喚起大明王朝的力量,各地勤王之師雲集響應,紛紛趕來救援,短短一個月,已經有幾十萬部隊,並且從通州自帶軍糧。

3.也先不善攻城。土木堡之變的主角之一就是瓦剌的也先騎兵部隊,以三萬騎兵擊敗明朝三大營十幾萬之眾,主要是利用明軍沒有防備,沒有騎兵,指揮混亂失當,真是硬碰硬作戰,也先部隊並不能佔到多少便宜,因為明軍有火器營,戰鬥力遠超騎兵部隊。土木堡之變後,也先想一鼓作氣敲詐明朝廷,如果對方就範也就罷了,沒想到明臣各懷詭計,也先只能強行攻城,這就吃虧了!騎兵部隊不善攻城。而且明朝已經大兵雲集,以逸待勞!



4.瓦剌不願久戰。也先此次前來,主要是挾持明英宗朱祁鎮來敲詐明朝廷,希望能獲得人口,財物,以及明朝廷的屈服,所以,之前部隊並沒有多少攻城的準備,只是覺得皇帝在我手裡,就可以隨便提要求,沒想到老奸巨猾的明朝大臣早已識破,根本不搭理,也先惱羞成怒。礙於面子。只好強行攻城。在連續作戰不利的情況下,只好匆匆撤軍,這也是現實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話說春秋


最主要的兩點,一是迎立新君,二是空舍清野、加固關隘。幹了這兩項基本能夠保持不敗了,其他的都是錦上添花。

英宗被俘後,朝廷內部分為三派。以皇太后為代表的皇族要用宮中珍寶換回英宗,國子監生練綱則反駁道:“非特邀留聖駕索取金帛而已,其實效金人以汴宋待我也。”

一部分人認為“天命已去,唯南遷可以紓難”,但是以于謙為首的主戰派一致認為“言南遷者,可斬也”,並要求擁立新君,“請速召勤王兵,誓以死守”。于謙的建議得到了吏部尚書、內閣學士的支持。

景帝繼位後,明朝粉碎了也先挾持英宗的陰謀,同時景帝任命于謙為京師保衛戰的最高統帥,這是勝利的最關鍵的基礎。

其次為什麼是“空舍清野、加固關隘”呢,其實早在明朝初年,朱元璋在甘肅駐守重兵防禦北元時,明軍就摸清了蒙古軍隊的作戰規律。

蒙古軍隊的後勤全靠部隊後的牧群和戰鬥後的搶掠,明軍只要堅守關隘,同時放火燎原,蒙古騎兵不善攻城戰,牧群沒有草吃,堅持不了多久就會自動退去。插一句題外話:甘肅的自然環境就是在那個時候被破壞的。

所以于謙上任後的除了號召勤王外,五十多天的備戰時間大部分用在了“空舍清野,加固關隘”。京城外圍的居民全部搬遷、疏散,從古北口、居庸關到京城外圍的所有關隘都一一加固。

也先期初只是帶著兩萬人馬騷擾一下邊境,隨知道英宗一下搞得排場這麼大。土木堡之後,也先倉促起兵五萬,也沒有時間做戰爭動員,只想著南下撈一把。

由於新君已立,勤王之師會從四面八法不斷趕來。京師的明軍能堅守住,跟也先的蒙古騎兵耗著就行了。看到城外的蒙古軍隊羊奶馬奶喝光後,開始宰羊了就勝利一半了,再看到蒙古軍隊開始殺馬吃肉時,可以基本上確定勝利了。

當然了這種戰法是最笨、最蠢的方式,不到萬不得已不會使用。


史料不輯


關鍵原因是:

1、瓦刺蒙古實力並不強!瓦刺軍隊只有2萬,在土木堡瓦刺以2萬軍隊打敗50萬明軍,已經是奇蹟了。

2、蒙古兵野戰比明軍強很多,但攻城卻不行。瓦刺以2萬騎兵攻打北京,其實是做不到的。要知道,于謙組織的明朝勤王軍多達20萬,比瓦刺軍隊多十倍!而且明軍是以逸待勞,據城牆防守。

3、瓦刺首領也先並沒有決心和意圖要滅亡明朝或攻佔城市,也先的目的只是搶劫、敲詐。也先手裡有明朝皇帝英宗做俘虜,用不著冒險與于謙拼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