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口甘田元統元年進士宋夢鼎

左口甘田元統元年進士宋夢鼎

淳安現存民國26年《蔗崗宋氏宗譜》,為淳安宋氏合譜。該譜記載宋氏進士五名,分別是:

宋亨龍,宋淳祐九年方逢辰榜。

宋國昌,宋孝宗乾道四年進士。

宋應魁,宋漕貢進士。

宋元弼,宋恩賜免解。

宋夢鼎,元至順四年會試中式第六名,殿試二甲,進士李齊榜。

宗譜世家、舉人又載:

宋亨龍,宋當途縣丞。

宋應魁,宋選冀州通判。

宋元弼,宋本縣教諭。宋恩免進士。

宋夢鼎,元奉化州知州。元至順元年鄉試第二名。

對照明嘉靖、清光緒《淳安縣誌》,上述五人中有記載的三人,宋亨龍為宋淳祐九年(光緒志作十年)方逢辰榜特奏名(光緒志作奏名),宋國昌為宋乾道八年黃定榜特奏名(光緒志作奏名),宋夢鼎為元至順四年進士(光緒志、浙江通志作至順元年王文燁榜)。宋應魁、宋元弼無志。

宗譜關於宋夢鼎的記載,與嘉靖淳安縣誌記載一致,均為元至順四年進士,或許清光緒縣誌記載有誤。

極為有幸。筆者看到1992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元代史料叢刊《廟學典禮》(外二種元婚禮貢舉考、元統元年(1333)進士錄),王頲點校本。據此資料介紹,元代進士錄僅存兩種即《元統元年進士錄》、《辛卯會試題名錄》。《元統元年進士錄》分捲上、卷中、卷下,繫於廷試發榜後當年即彙編成書。捲上為進士錄本文。是科錄取蒙古、色目五十名,漢人、南人五十名,各取第一甲三名,二甲十五名,三甲三十二名。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一名授承務郎,第二、三名及二甲授承事郎,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授將仕郎。每位進士之後錄有裡貫、氏族或民族、戶計類別、治經名稱(限漢人南人)、表字、年齡、出生月日時、父系祖先三代名字、母姓氏、父母存歿情形、婚姻狀況、妻姓氏、鄉試地點名次、會試名次及初授官職。卷中、卷下原載登第制策十三篇。在《元統元年進士錄》的漢人、南人中記載:宋夢鼎,二甲第三名,貫建德路淳安縣,民戶。一《春秋》。字翔仲,行三,年三十三,十二月初九日。曾祖元弼,宋恩勉進士。祖應樗,父德懋,字勉之。母任氏。具慶下(父母均存)。娶邵氏,繼洪氏。鄉試江浙第二名,會試第十二名。授徽州路同知婺源州事。十三篇制策中也有宋夢鼎制策,只是存本脫漏較多,不可卒讀。

根據這份資料,宋夢鼎為元統元年進士。那麼,宋氏宗譜及淳安縣誌為什麼記載為至順四年進士呢?史學家錢竹汀(大昕)在《元統元年進士錄》序中作了介紹:

廷試進士例以三月七日,是年順帝以六月即位,故廷試移在九月三月。是年歲在癸酉,以十月改元,故列傳或書至順四年,其實一也。

至順四年,亦即元統元年。宗譜或縣誌記作至順四年,也無大錯。但此次廷試為順帝繼位之後舉行,記作元統元年,更為準確。《蔗崗宋氏宗譜》有宋夢鼎在至正戊子年撰寫的《宋氏宗譜序》,他自己也寫道:元統癸酉,叨第京師。光緒《淳安縣誌》及新縣誌記作至順元年,則錯誤無疑。按宗譜及舉人志,至順元年實際為宋夢鼎鄉試中舉之年。

《進士錄》記錄,元統元年(1333)宋夢鼎33歲,推算為元大德五年(1301)出生,出生月日12月初七。宗譜宋夢鼎傳記載為大德甲辰(1304)正月十七生。年齡有所出入。

《光緒淳安縣誌》宋夢鼎傳記載:宋夢鼎,明春秋,與魯淵、吳暾、張復並稱春秋四家。少年時陪同父親在遂安山中讀書,曾遇異象。一日散步時,忽聽神祠鐘鳴,說是有敲打,然而到神祠卻很安靜,沒見敲鐘之人。回來告訴父親,父親說他以後必定富貴。宋夢鼎再到神祠祭拜,說:如果我真的以後富貴,鍾應該再次鳴響。走出神祠,鐘聲又響了三遍。可謂神奇。

根據縣誌及宗譜傳記,宋夢鼎元統元年(1333)登進士第,同知徽州(路)婺源州事。在官清慎,不媚上。到任初,徽國公朱熹的祀田長期被當地豪強所佔,宋夢鼎按籍考而得之,先是召集豪強,跟他們講道理,不聽,繩之以法,都謝過歸還祀田。後宋夢鼎轉建德路推官,決獄平允,皆以為不冤。居官八年,升奉議大夫,知慶元路(寧波)奉化州事。1351年,安徽劉福通、徐壽輝相繼率紅巾軍起事,掀開大規模起兵抗元序幕。淳安縣西威坪鎮多次被紅巾軍所侵佔,百姓苦之。元丞相授宋夢鼎為建德路治中,使他領兵,由東源間道夾攻,攻破八都長嶺楊柳塘等處三寨,又會元軍於威坪,擒殺紅巾軍榘魁。宋夢鼎留威坪鎮戍守,百姓賴以平安。宋夢鼎因功升建德路總管。元至正癸巳(1353)二月十九日,紅巾軍再次夜襲威坪,宋夢鼎率兵抵禦,深入陣中,被紅巾軍弓箭射中墜馬逝世。威坪淪陷。宋夢鼎葬山路頭養坑墓。兒子宋仁勇,至正甲申貢舉,官鳳陽知縣。

左口甘田元统元年进士宋梦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