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爭奪皇位,此人給雍正敬獻了3條計策,事成之後卻被雍正處死

文 | 方圓

太子二次被廢,又從新讓本沒有機會爭奪帝位的胤禛燃起了希望。但是,要想爭得皇位繼承權也不是那麼容易,畢竟自己還有一群兄弟們此時也在對皇位“虎視眈眈”,自己又不是皇父最喜歡的兒子,所以,想要在這場皇位爭奪戰中取勝的話,必須想一個萬全之策才可以。

這個時候,有一個人出現了,他給雍正制定了3條策略,最終幫助雍正取得了最終的勝利。這個人是誰呢?

為了爭奪皇位,此人給雍正敬獻了3條計策,事成之後卻被雍正處死

雍正——劇照

此人名叫“戴鐸”,是雍正的“藩邸舊人”,很早的時候就投在雍正門下。但是歷史上關於此人的記載確實少之又少,並不詳細。我們只知道他有個哥哥名叫“戴錦”,還有一個名叫“沈竹”的人也都是雍正的藩邸舊人,僅此而已。但是此人善於心計,懂謀略,一直以來被雍正視為“國士”。那麼,這個戴鐸到底給雍正敬獻了哪三策呢?

為了爭奪皇位,此人給雍正敬獻了3條計策,事成之後卻被雍正處死

鄔思道(戴鐸)——劇照

第一策是要雍正“處理好家庭關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處理好自己同兄弟之間和父皇之間的關係。故曰:“處英名之父子也,不露其長,恐其見棄,過露其長,恐其見疑”,“處眾多之手足也,此有好芋,彼有好瑟,此有所爭,彼有所勝”。因此戴鐸給雍正提建議曰:“孝以事之,誠以格之,和以結之,忍以容之,而父子兄弟之間,無不相得者”。

這一條策略主要是針對兄弟關係和父子關係的,這樣一來便可以穩住自己的兄弟,從而使皇父康熙對自己產生一定的好感,給他留一個好印象。

第二條策略是“樹立聲望”。在處理好兄弟和父子關係的前提下,還得提升自己的影響力。換句話說,就是要為自己樹立一定的聲望,只有這樣,才能為自己創造更好的繼位條件。而要樹立自己的聲望,就得著重去籠絡康熙的舊臣,當然了,主要的還是那些關鍵人物,使得“賢聲日久日盛,日盛日彰”。最後我們也能看到,雍正能夠繼位還得多虧康熙的一個心腹大臣——隆科多。

為了爭奪皇位,此人給雍正敬獻了3條計策,事成之後卻被雍正處死

年羹堯——劇照

第三條策略是“培植勢力”。戴鐸給他的這條建議,實際上就是要讓雍正把自己藩邸裡的人放出去任職,已好為將來儲備人才,即“加意作養,終始栽培”,“使本門人由小而大,在外為督撫提鎮,在內為閣部九卿”。所以我們會發現,雍正朝的那些名臣們像李衛、年羹堯等人都是出自雍正的藩邸。

可以說,戴鐸為了能夠讓自己的主子坐上皇帝的寶座,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除此之外,他還去遊說康熙的寵臣“李光地” ,讓他支持雍正。最後胤禛終於當上了皇帝,但是遺憾的是,這位“國士”的命運可不太好。戴鐸在給雍正敬獻完“三策”幫助雍正成功繼位以後,自己卻被雍正處死了。說他是“胡編亂造,敗壞自己名聲”。

為了爭奪皇位,此人給雍正敬獻了3條計策,事成之後卻被雍正處死

鄔思道(戴鐸)——劇照

就這樣,這位曾經被雍正視為“國士”的人,最終在幫助自己主子奪得皇位之後,一命嗚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