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賜給大臣每人1個豬肘子,但有的大臣一出宮門就扔了,這是怎麼回事?

So-蔣民學


古時候,大臣們對皇帝從來都是言聽計從,從來不敢公開表現出任何不尊敬。這都與傳統時期的專制統治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所有人都聽從皇帝一人的詔令,大臣們更是不敢表現出任何反對和不情願。但是,為什麼乾隆皇帝賞賜給大臣豬肘子,大臣們一出門就把這些給丟了,這麼大膽的行為,難道就不怕被皇帝責怪麼?



這件事的緣由是這樣。清代,每到慶祝一些節日的時候,皇帝都會依照慣例,賞賜給眾多的大臣一些非常特別的東西。每一個大臣都表面上表現出“感恩戴德”,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有福氣消受這份禮物。這份神秘的禮物也就是大塊豬肉或者豬肘子豬蹄等等,這麼油膩的肉並不是每一個大臣都會喜歡。但是,這畢竟是皇帝親自賞賜的東西,就算是自己再怎麼不喜歡吃,也還是得強忍著吃下去。


這樣說到清朝的皇帝有一個比較特別的喜好,就是吃豬肉。據說,當時的御膳房一天就需要殺兩頭豬才能夠滿足皇帝的胃口。而且,這些新鮮的豬肉還要大塊大塊的卸下來直接在鍋裡煮,只要八九分熟上面沒有血絲就可以撈出來上桌。這些美味的五花肉一般都獻給皇帝皇后和各個妃子,而比較肥的大肉片就賞給了各個大臣和侍衛。宮中所做的菜餚自然是美味可口,但是大臣們並不是那麼幸運,他們只能接受一些沒有味道只有腥味的水煮肉,有時候還得在皇帝的面前立馬就吃。這麼重口味的食物很多大臣都不喜歡,但是隻能接受,實在是苦不堪言。

但是,有一個人可謂是這些大臣們的救星,他就是紀曉嵐。他和皇帝一樣非常喜歡吃肉,沒有一會的功夫就可以吃下五六斤肉左右。這些大臣們每次接受水煮豬肉之後,一出宮就把肉丟進了他的轎子裡。每次他就進轎子吃個夠,這麼多的豬肉都被他全部吃完。我們知道紀曉嵐非常受皇帝的重視,有一些人是為了投其所好,故意討好他所以往他轎子裡丟肉。還有一些人也只是不合口味,也就順手給了他。


從這一個細節可以看出兩點。第一點就是,當時的清朝朝廷是非常鋪張浪費,在宮中餐食就非常奢侈浪費,一點都沒有節儉開支,適當消費。這也導致了它過分消耗百姓的徵稅,最終得到個滅亡的結局。第二點是,可以看出當時的官員已經達到了非常腐敗的地步,連這種奢侈的豬肉都見慣司空,直接送給別人。有的人甚至是借這個理由,故意巴結拉攏官員。這兩點足以證明,清朝從下到上都非常浪費,不懂得體恤百姓,只顧著自身貪圖享樂。也不只是食物方面,還有修建宮廷宅院,祠堂廟宇都非常奢侈。這樣的開支也無法一直維持盛世狀態,直接造成了朝代的衰落。


籬上青


在祭祀完之後,乾隆皇帝很開心啊,給每個大臣賞賜了一個白水煮的豬肘子。可是大臣們卻好像不太喜歡這中白水煮的豬肘子,因為不好吃,除了紀曉嵐之外。於是大臣們一出宮門,就把豬肘子往紀曉嵐的轎子中丟,紀曉嵐也是來著不拒,一個人在轎子中慢慢的啃著這個豬蹄,好不愜意。


這是民間流傳的故事。很明顯,這是假的不能再假的故事。

在皇權至上的清朝,乾隆賞給大臣的東西,就算大臣再不喜歡也是不能丟的。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即便是乾隆賞賜給大臣們一坨屎,大臣們也得吃完,還得表現出很好吃的樣子。誰要是敢丟,那就是公然蔑視皇權,就算有十個腦袋也不夠砍的。

清朝有個傳統,那就是祭祀之後,皇帝會把祭祀用的肉分給身份尊貴的王公大臣以及身邊侍衛吃,這個肉的叫做胙(zuò)肉。

坤寧宮祭神胙肉,皆賜侍衛分食,以代朝餐,蓋古散福之義。——清昭槤《嘯亭續錄·貴臣之訓》

能被賞賜胙肉,那可是一種榮譽的象徵,不過這胙肉確實不是那麼好吃。胙肉是白水煮的豬肉,可以沒有經過特殊處理的,不會加任何佐料,也不會去掉肥肉。而且有一點,祭祀完之後,胙肉基本也冷了。


也就是說大臣們吃的胙肉,沒有經過任何調料處理,不僅肥膩,而且是冷的。對於那些平時山珍海味吃慣了大臣們來說,這肉確實難以下嚥。但是再難吃,你也得當場吃完,否則,可是要遭受處罰的,《延禧攻略》就有過這樣的畫面。


有資格吃到胙肉的人,對於他們來說既是榮譽也是遭罪。但是無論如何,沒有哪個大臣敢乾隆賞賜的胙肉給丟掉,除非是嫌自己命長了。


小鎮月明


在我國古代,“吃肉”絕對是當官的最實在的理由,吃到“祚肉”絕對是當官生涯中夠吹一輩子的事。

據說,乾隆皇帝曾經大擺宴席,吃不了的肘子,就讓臣子們帶走回家吃,結果一出宮門,大傢伙都把豬肘子扔給了紀曉嵐。

背後的原因是,皇帝賞賜的豬肘子,十分的難吃,因為他是用白水煮的豬肉,吃起來一點肉香沒有,反而有很重的豬腥味,這味道只有紀大煙袋能享受,於是大家都給他了。

但是很明顯這個故事是假的。因為皇帝賞賜祚肉,一定會事先保障祚肉不會被“侮辱”。

怎麼回事呢?原來“祚肉”也是有尊嚴的!

祚肉,最早來源於商周時期的祭祀活動,通常來說,天子,諸侯,卿,大夫都有資格進行祭祀,但是祭祀用的大鼎不一樣大,不一樣多,其中天子九鼎最大,煮的肉也最多。這些肉煮完之後吃不完,會賞賜給最優秀的諸侯,作為年終獎。

在明確的歷史記載中,春秋首霸齊桓公就因為“尊王攘夷”提高了天子的地位,被封為“諸侯之伯”,作為物質獎勵,就賞給了祚肉。


老鐵們,想一個問題,如果在東周洛陽煮好的祚肉,送到齊國首都臨淄,最起碼是一個月的路程,你猜猜祚肉在什麼地方開始腐爛?使者會把他丟在什麼地方?

事實是,周王賞給齊桓公的祚肉,是一支參加了祭祀活動的活豬,一路趕著就送到了臨淄,齊桓公很高興,嗯,走地豬,真好吃!

2000多年前的事,你以為乾隆不知道嗎?

所以,臣子們根本沒有機會扔掉祚肉!


如果在皇帝面前,吃不下祚肉會怎麼樣?這要問問臣子們的家屬了!

每天上早朝,這些高級官員出門前都要寫好遺書的,在皇帝面前放個屁,打哈欠都有可能丟掉小命的!

所以,祚肉必須吃,而且要裝作很好吃的樣子。人生如戲全靠演技,如果連一個吃貨都演不好,還當什麼官?早點回家賣白薯去吧!


歷史知事


什麼?大豬蹄子乾隆帝賞賜每個大臣一個豬肘子還被有的大臣一出給宮門就扔了?!這些大臣活得不耐煩了嗎?就是不喜歡吃豬肘子,也犯不著如此作死吧!題主的題從邏輯上就說不通的 ,這事兒不要說乾隆時期沒有,就是整個清朝乃至三千年間的歷史上也是沒有的。

其實題主所說的胙肉,那什麼是胙肉呢?

胙肉簡單地說就是祭祀的肉,主要表現在祭祖祭神方面,其用肉多是家畜。胙肉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時期都形成了常態。《穀梁傳》上說,胙肉分為兩種,生的叫脤(shèn)肉,熟的叫膰(fán )肉。“”有三個象徵意義:酢祚阼。“酢”象徵著還願——感恩。“祚”象徵著福——福樂。“阼”象徵著祿——前程。隨著歷史的發展,膰肉取代了脤肉,也就是說在清朝時所謂的胙肉都是熟肉。弘曆就是因為吃了胙肉才能成為乾隆帝,可見胙肉象徵和寓意多麼美好。

那麼祭祀完後,這些肉該怎麼辦呢?

平均分了唄。這就是分胙,像題主所說的,一人一個豬肘子也屬於分胙的一種。然而分胙是一件很講究的活兒。同階層的人分胙要平均,不同階層的人分胙要體現出順序和(肉)位置的差別。需要說明的是分胙還包括分酒,有陸游的詩詞為證:““卜日家祭灶,牲肥酒香清。分胙雖薄少,要是鄰里情。”

清朝的皇室獨特的胙肉與奇怪的分胙!

清朝皇室的胙肉同樣屬於熟食,但他又有自己獨特的特徵。皇室的胙肉,是白開水煮豬肉。福垊以為因為胙肉是一大塊地用白水煮,極容易出現煮不透,煮不爛的情況。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不加鹽和佐料,做到胙肉的色香味俱佳呢?有一種說法就是,憶苦思甜。清朝皇帝在祭祖祭天時,才準備胙肉。然分到著吃胙肉的目的就是讓他感受列祖列宗創業奮鬥時的艱難和困苦,從而激發起向上的精神。還有一種就是福垊認為是讓受賜者感受到“天降大任於斯人”也的狀態。

別看這胙肉難看、難吃,誰能分到並當即吃掉(象徵性地吃一些)比中彩票難多了。雍正通過恩賜弘曆胙肉,弘曆幸福地當場吃下一口難吃的胙肉,受到滿朝文武還有親貴們的羨慕,這寓意者皇帝要立他為儲。在清朝朝堂上,能分到胙肉的,往往都是皇帝身邊的紅人,其待遇大概比黃馬甲還榮耀。因為一旦賞賜胙肉,將意味著他要大富大貴了。而且吃胙肉要開心,不能表現出難吃的表情,不然有你好看!要是分給你胙肉,你因為難吃而不吃,那你慘了。

大豬蹄子的乾隆根本不會賞賜每位大臣都有胙肉的,能有幸吃到乾隆皇帝的胙肉,估計也就是他的寶貝兒子,還有阿桂、和珅、福康安等人吧。如果專門賞賜一個人,這個人就要上天咯——一步登天!回答完畢,謝謝大家!


福垊


說起清朝的官吏,我們不由就想起了那一句經典的老話“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可見清朝官吏的貪汙腐敗之風是多麼可怕,雍正推行的是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和整頓吏治對於這種現象有所遏制,併為乾隆皇帝積累下了大量的錢財 雖然自己得罪了讀書人,留下了千古罵名,卻給自己的兒子留下了豐厚的財產。皇上真的是大豬蹄子。



雍正的很多政策在乾隆朝被廢除,仗著父輩們給他留下的財產,乾隆的一生可以說是衣食無憂。就是幾次下江南都浩浩蕩蕩的毫不缺錢,要比他的爺爺康熙皇帝下江南的時候排場大得多。題主所說的乾隆皇帝賜肘子的大臣門都扔了,很遺憾,這肯定是一個假事情。皇帝賜的東西,那些捧臭腳的官員們高興還來不及,又怎麼能捨得扔呢?但是這個事情卻確實的存在的一些野史記載中。


這個故事一方面是在吐槽當時的官員們貪汙腐敗不知廉恥。另一方面則是突出另一位官員,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紀曉嵐,他的吃飯習慣。相傳紀曉嵐從來不吃米飯,也不吃麵食。吃什麼呢?他吃的就是肉,據說他一天要吃掉10多盤肉,湯也不喝,僅僅搭配一壺茶便好了。官員們拿著這些肘子,是用來記事的豬肘子,那這種食物加工的方式就是白水煮。白水煮的肉絲確實不好吃,沒有滷味的搭配,確實腥味兒極大。領導走私的官員扔了,怕拂了聖意,不扔吧,又沒人吃。總感覺這裡沒人吃是瞎說的,官員們自己不吃,回家賞給下人們下,下人們也肯定開心的不得了。


而這些官員把肘子放在哪呢?就是放在了紀大人的轎子裡,官員們都知道紀曉嵐喜歡吃肉,又是皇上面前的大紅人,我們把肉給他一方面做了順水人情,另一方面又不浪費。在網絡上曾看過一個誇張的說法,不知道真實與否,據說紀曉嵐在轎子裡邊回到家以後轎子裡的豬肘子基本上就會被自己吃完。紅雨這裡不由想笑。看看下人們一開轎子,滿嘴油膩的紀曉嵐躺在骨頭中間,總是有一種說不出的幽默。回頭想想卻也覺得些許恐懼。

快要過年了,紅雨祝大家生活甜蜜,天天都有豬肘子。


紅雨說歷史


能說出這種話以及相信這種故事的人很明顯是不瞭解古代皇權崇高性的,這種情況或許會存在於一些皇權衰退嚴重的時期,但是在皇權籠罩最為嚴重的清朝,這種狀況幾乎是不可能會發生的。

在整個清朝時期,從來都沒有出現過皇帝給每一個大臣賞賜一個豬肘子的事情,也不存在大臣們一出宮後就把皇帝賞賜的豬肘子丟掉的情況發生。


如果我們仔細瞭解歷史的話,我們會發現這些事情是根本不存在的,但如果是對歷史有過一定了解的人,或許會從這種荒謬的說法中找出與之相對的歷史狀況。

清朝的胙肉

在整個清朝的歷史中,滿清皇族有一種特殊習俗是與這個豬肘子說法有著一定聯繫的。

這種特殊習俗就是滿清皇族延續了200多年的胙肉賞賜習俗。

這裡所說到的胙肉就是普普通通的豬肉,而且這種豬肉與我們平常吃到的豬肉不同,這種豬肉是直接用開水煮得半生不熟、不放任何的鹽和調味料、保持著原本豬腥味的水煮肉。

每當在特殊節日降臨的時候,在清朝的皇宮中以及各大皇宮貴族的府邸中,他們都會專門殺上這樣的一頭豬,然後將其煮得半生不熟分給自己的親人以及他們最為信任、看重的手下食用。

因為這種豬肉所代表意義重大的原因,所以才被人們稱之為了胙肉。

在清朝能吃到胙肉的人

這種胙肉並不是每一個大臣們都能有那個地位以及運氣吃得到的,在清朝皇帝賞賜胙肉的過程中,只有少部分人能吃得到這些皇帝賞賜的肉。

其中普通的文人大臣們是很難有那個機會吃到的,清朝皇帝賞賜胙肉的時候,除了他們的子嗣之外,他們會把這些肉首先賞賜給自己最為傾心的旗人武將、大臣以及自己身邊最為信任的皇家侍衛們。




到了最後,只有少部分地位最尊貴的文人大臣們能吃到清朝皇帝賞賜的這些胙肉。

提問中的錯誤

通過這種種方面的瞭解,我們就可以知道這個提問中所說的事情有多麼不現實了。

清朝的皇帝不可能給每個大臣們賞賜豬肘子,每當有特殊節日降臨的時候,皇宮內才殺了一頭豬,一頭豬隻有四個肘子,朝廷裡有那麼多的大臣,皇帝們又怎麼可能給每個人賞賜一個豬肘子呢?


還有標題中說到的是每個大臣,這方面的細節也是不對的,因為並不是每個大臣都能獲得這樣的“恩寵”。

清朝皇帝之所以會賜予胙肉的原因

而清朝之所以會有這種吃不加任何調味料的半生豬肉習俗,主要跟他們祖上的經歷有關。

清朝人的祖先是歷史中一直在東北逐水草而居的女真人,在他們攻入關內、奪取漢人江山之前,他們的生活是極其艱苦的。

正因為他們深刻知道著自己祖先在關外生活的艱苦、也知道著自己民族人數稀少很難以壓制比他們人口多上上千倍的漢人,所以他們在對自己後人進行教育的時候,都是進行著一種危機性教育的。

這種危機性教育促使下,他們會經常通過各種方法體驗他們祖先的生活。

他們除了每年有一段時間會模仿他們祖先進行狩獵的習俗之外,他們每年在飲食方面也會專門去體驗他們祖上的艱辛。

而胙肉這種沒什麼味道又半生不熟的豬肉在這個時候就成為了他們感受祖上飲食艱辛的最好選擇。

在雍正當了皇帝之後,他就曾經拿胙肉考驗過乾隆皇帝,在他看見乾隆毫不猶豫地把他賞賜的胙肉不皺眉頭地吃下去後,他感到了極其的滿意,最終他之所以把自己的寶座傳給乾隆,跟這件事情就有著一定的關係。

所以說大臣們出宮門後丟了乾隆皇帝豬肘子的事情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在歷史中並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過,當時乾隆皇帝給大臣們賞賜的是胙肉,這些肉都是必須得在乾隆皇帝面前吃下去的,既然是憶苦思甜,自然是不會允許拿出皇宮外的。


孤客生


在《嘯亭續錄》 、 《清稗類鈔》等清朝史料的記載中,清朝皇帝在各種節日期間或者在祭祀先祖時會賞賜給自己比較看中的大臣,侍衛一些當作供品的豬肉。能夠得到賞賜的官員無一不是皇帝看中的。所以,乾隆賞賜給每位大臣是不大可能的。


這些大臣將賞賜來的豬肘子扔掉,也並不是字面上的直接丟到路旁,因為他們沒有這個膽量扔掉,只是在出宮之後將它們都給了紀曉嵐。那麼,乾隆皇帝為什麼要賞賜給大臣此物,而不是其它的一些山珍海味呢?而大臣又為什麼將這賞賜之物扔掉呢?

先說傳統習俗。

在當時的封建社會,祭祀先祖,亦或者是祭祀天神是十分重要的傳統活動。那時候,人們在祭祀活動中,他們會用豬肉等供品來拜祭先祖,也就是胙肉。問題中的豬肘子也就是它。

在祭祀過程中,人們會把一塊已經用清水煮熟的豬肉當作供品來祭拜先祖(現在仍有些地區保留這種習俗),並且在祭祀完成後,大多都會把豬肉分發給各人。另外,清朝在入關之前,一直都是生活在東北平原大小興安嶺以及長白山一帶,他們在祭拜先祖時,也是有著清水煮肉的習俗。


所以,在清朝入關之後,他們依舊保留著這個傳統習俗。因此在乾隆年間,每逢過節,或者是拜祭先祖,他們都會殺豬祭拜,以表自己的敬意。在祭祀完之後,乾隆皇帝就會將這些豬肉賞賜給自己看中的大臣們,用以犒勞。

再說原因難吃。

大臣們將這些賞賜之物——豬肘子扔掉的原因不為別的,只是因為難吃。雖然現在一提及豬肘子,味濃適口,肥而不膩是我們的第一印象。但當時,這些用來祭祀的豬肉可不是像在宮廷宴席上那樣經過精心處理。而是直接把豬肉大塊卸下來扔進鍋裡清水煮,等到八九分熟,沒有了血色,就端出來食用。

面對這些生硬的豬肉,沒有任何味道,還油膩,吃慣了山珍海味的大臣們又怎麼可能吃得下。若吃下去還好,但要是吃到一半受不了吐了出來,那就要憑空遭罪了。所以說調料是非常重要的,但當時只有皇帝皇后等人食用時可以蘸調料。


至於大臣們就沒有這麼好運了,他們是不被允許加調料的,一旦發現那就是死罪。《延禧攻略》中,乾隆皇帝在祭祀儀式中賞賜給怡親王弘曉一塊胙肉,只因為這塊胙肉被人偷偷加鹽,怡親王便進了宗人府。

眼看著不能偷偷摸摸給自己加鹽,大臣們只能另闢蹊徑,那就是自己提前準備墊紙。在這些紙抹上各種調味品,只為了吃的時候減少一些腥味,也不至於吃到噁心吐出來。要是能夠找到機會將胙肉帶出宮,那麼這些肉大多都可以說是紀曉嵐解決的。只因為他喜歡吃肉,並且還能吃下這些胙肉。

由此也可以知道,胙肉的難吃程度。對於清王朝來說,入關前,他們的物質生活十分惡劣,他們千辛萬苦得到的食物只是為了維持生存,沒有所謂的享受。所以,這個豬肘子不僅僅是因為傳統而不改變做法,更是因為要讓現在的人,牢記先祖的艱辛,能夠更好地鞭策自己。畢竟憶苦思甜嘛。


史之策


『乾隆賜給每個大臣一個豬肘子,但大臣一出宮門就扔了』這個問題是偽命題,也就是不成立。有道是“君恩深似海,臣節重如山”。尤其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帝王時代,皇帝掌握著大臣生殺予奪的權利,哪個不怕死的敢扔豬肘子?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這句話在古代可不是鬧著玩的。比如秦始皇死後的遺昭被李斯、趙高篡改了,說是秦始皇遺書讓長公子扶蘇自盡,結果扶蘇二話不敢說就自殺了。想想看,秦始皇死後都有餘威賜死兒子。乾隆帝賜給大臣一個豬肘子,大臣敢不吃扔掉?我估計沒有這事。

即便是帶出宮外扔掉也不敢,朝中大臣明爭暗鬥,都想討好乾隆,人人互相監督,人人想踩著別人往上爬,大臣們都是人精,你以為是沒素質的鄉下人?

說句不好聽的話,假如乾隆讓大臣吃“臭肉”,估計臣子們都會吃的津津有味。這不是胡說八道,比如北齊的權臣和士開,官拜丞相,有次他生病了,某大臣喝他的“黃龍湯”為他辨病。黃龍湯聽著不錯的名字,就是用和士開的大便稀釋的混合物。和士開只是一個丞相,乾隆可是一代帝王。



退一步講,大臣為什麼要扔豬肘子呢?

有親們說了,肯定不好吃,好吃誰肯扔呢。假如乾隆賞賜東坡肘子誰不吃呢?清朝最不好吃的肉就屬“胙肉”了。這是一種祭祀時供神的肉。清朝的胙肉是不放任何調料的,只是白水放點鹽煮個半生不熟。即便這種肉,不是每個大臣有資格分享的。

胙肉之所以這樣處理,相當於“憶苦思甜”肉,讓皇族子孫感受一下祖先櫛風沐雨、茹毛飲血的艱苦生活。我覺得年齡比較大的親們,都吃過憶苦思甜飯。雖然不好吃,但沒有人表示出厭惡感。那時思想很純潔,都吃的很開心。

胙肉雖然不好吃,但是有政治意義。當初乾隆能當上皇帝,就是7歲時,雍正祭祀完事後,賜給弘曆(乾隆)一塊白水豬肉片,弘曆二話不說就吃了,感覺這個兒子不怕吃苦,政治思想覺悟高,雍正於是暗暗把他立為了儲君。這事歷史上有記載。

能吃上一口胙肉的都是皇族子孫,女子沒資格吃。一般大臣更沒資格吃了。但有一個人例外,他就是愛吃肉的紀曉嵐,乾隆多次御賜紀曉嵐和侍衛一起吃肉,這是對他的格外恩寵。



看到了吧,即便最難吃的豬肉都搶著吃,清朝就沒有比胙肉更難吃的肉了,豬肉燉粉條、滿漢全席上的豬肘子都挺好吃的,乾隆賜給大臣,大臣難道不知高低出宮扔掉嗎?流言止於智者,編點野史也得走點心吧。

【不一樣的歷史解讀,不一樣的知識分享。歡迎轉發、留言和關注】


秉燭讀春秋


這個豬肘子說的應該就是胙zuò肉,也就是祭祀用的肉,本人在南方,過年的時候也會用這種胙肉祭祀先祖,但是用完之後會再入鍋重新烹製,因為直接那樣吃是沒有味道的,說白了就是白水煮豬肉,不放佐料,雖然難吃,但是懂規矩知來歷的大臣肯定幹不出扔掉這種事,這在清朝算是低級錯誤,要知道皇帝賜胙肉,那是有功勞或者等級到了一定程度才能吃到的,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吃到。

當年乾隆就是因為雍正賜了一塊胙肉,乾隆在文武百官的印象非常好,當時乾隆才十幾歲,他將父親雍正賜的胙肉當場給吃了,也沒有表現出牽強的表情,雍正非常滿意。

胙肉的來歷?

滿人喜歡吃豬肉,這是因為他們之前一直在東北生活,東北地區寒冷,他們習慣性的搭建火炕,再吃一些脂肪含量高的食物,靠身體的熱量抵禦寒冷的天氣,當時牛、馬自然是不能殺,畢竟作為交通工具有一定的用處,所以豬肉就成了滿人的首選食物,還有就是豬肉中肥肉多,含有大量的脂肪,正好滿足了滿人的需求。

清朝的皇帝也把這種老祖宗的習慣繼承下來,乾隆是比較注重孝道的,多次舉辦過這種晚宴,為的就是讓大臣和皇子們感受先祖打來的江山不易,每一次晚宴,裡面打菜大致有百分之七十是豬肉搭配的,另外還有在祭祀儀式上也經常出現胙肉。

胙肉為何難以下嚥?

滿人信奉薩滿教,祭祀的時候都會用豬肉,全身黑的豬最好,御廚會將豬的皮全部剝下來,之後切成一大塊一大塊,最後放進大鍋裡煮,沒有絲毫的調料,這些豬肉也都是七分熟。

如果是在晚宴,乾隆每次都會先吃幾口,之後再將胙肉分給在場的大臣、嬪妃、皇子,得到胙肉的人都要將胙肉吃完,如果沒有吃完是會受到責罰的,所以根本不會出現大臣不吃,還帶回家扔掉的情景,當然乾隆也從來沒有賞賜大臣豬肘子,讓他們帶回家,因為都是當場使用,即使再難吃也要嚥下去,觸犯龍顏的後果可想而知。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一開始胙肉分配比較均勻,也就是瘦肉和肥肉各參一半,但是之後很多御廚都把好的肉,尤其是瘦肉留給皇帝或者皇子,那些油膩的肥肉全部留給大臣,大臣那真叫一個難為情,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可卻是吃不下,好在之後有的大臣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用紙包著胙肉吃,這樣就比較好吃了。

為什麼?因為這個紙有講究,有人將這種紙浸泡在調料中,有鹹一點的,香一點的,尤其是醬香味的油紙深受大臣喜愛,送胙肉的太監也從中掙了一筆,因為他們在送肉的時候將醬香紙遞給大臣們,大臣將油紙放入碗內,胙肉也就相當於放了調料,這樣也就可以吃得下去,也有直接包裹著吃的。


羽評郡主


這個豬肘子就是胙肉是吧,不好吃所以扔了?


清朝有個官員給皇帝上奏摺筆誤把“陛下”寫成了“狴下”,皇帝大怒,讓人查查責任還寫了什麼忤逆的言辭,結果查到了一句詩“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皇帝一看你這是汙衊大清朝廷啊,殺,殺的人頭滾滾。

因為錯寫了一個字把一家子都搭進去了,這種事在清朝尤其多,如果給皇帝寫信不小心寫了個胡字,虜字都會被降級或者殺頭,皇帝賞個豬肘子,出門就敢扔大街上?這是想嘗試一下是自己的脖頸硬還是皇帝的刀硬嗎?


明清官場,皇權至上,皇帝賞賜的東西別說是豬肘子,就是賞賜很難吃的東西,也要捏著鼻子灌下去,然後雙伸大拇指讚一句:真好吃。


這方面的故事不妨聽聽劉寶瑞先生的單口相聲《珍珠翡翠白玉湯》。


這個問題中的胙肉是不可能賞賜給大臣拿回家去吃的,胙肉一般是祭祀用的肉,祭奠完神仙和祖先,皇帝就會當場把胙肉分別賞賜給皇親國戚和參加祭祀活動的大臣們。


分胙肉是皇帝把的福氣福分分給大臣們,叫承福受胙。

不過清朝皇帝家的胙肉確實不好吃,按照慣例祭神祭祖先的肉,煮的時候不能放油鹽醬醋,放作料對祖先不尊敬,要用白水煮肉,白水煮白肉自然不好吃。


尤其對那些養尊處優,食不厭精的王公大臣們,這種沒有味道的肉有時候就更是難以下嚥。


據說有的大臣知道要吃祭肉時,會提前準備吸水的毛邊紙,泡在醬湯裡浸透,然後再曬乾,祭天那天偷偷把毛邊紙放到袖子裡,分得祭肉,把毛邊紙放到碗裡,倒上熱水,就是一碗醬汁,用胙肉蘸著醬汁吃,也很美味。


莫非白切肉就是這麼發明的?


當年乾隆還叫弘曆時,有一次雍正祭天回來,把一塊胙肉單獨賞賜給了弘曆,弘曆當著老爹的面一口一口吃完那沒有任何滋味的冷豬肉,面不改色,雍正看後很滿意,這是通往皇位的一個考驗,弘曆輕鬆過關。


其實分胙肉這事兒自古就有,周朝時期周天子會給諸侯賞賜胙肉,名曰賜胙。


能吃上一口胙肉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是整個社會對一個人一生成就的認可,胙肉不好吃,但是也不是誰想吃就能吃的。


明朝劉伯溫有一次在家裡偷吃了一塊祭奠孔子時的胙肉,但是他沒有參加那次的祭孔大典,後來被皇帝知道他違規吃肉,罰了一個月的工資,這塊肉有點小貴。

《尋烏報告》中寫過,1930年左右民間吃胙肉嚴格的等級限制,:肉有四個項目:一是'胙肉',從前是秀才、舉人有功名的人分的,後頭加上'畢業生'。


秀才舉人都是有身份的人,才有資格在村裡分一塊肉吃。


在朝廷,只有有身份的人才有資格參於祭祀大典,才能分得一塊祭祀用的胙肉,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當官能當到皇帝身邊,都是久歷江湖的老油條,會因為一口不好吃的肉放棄自己多年奮鬥的身家地位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