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杀死年羹尧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二月的箫声


在《雍正王朝》里,年羹尧是雍正帝当四阿哥时的奴才,雍正帝能当上皇帝,年羹尧出力甚大。而在历史上,雍正帝和年羹尧的关系,和电视剧里所表现的差不多,但有出入。

年羹尧一家是怎么成为胤禛(雍正帝未即位前称胤禛)奴才的呢?那是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康熙帝封为雍亲王。此时,太子胤礽被废,胤禛有了夺嫡的想法。可身边没人不行,胤禛就盯上了人才难得的年羹尧。

怎么和年羹尧建立联系?最稳妥的,自然是结成亲戚了。电视剧里,年秋月是在雍正帝快即位时,被邬思道硬塞给雍正帝的。事实上,这一年,雍正帝主动娶年氏为侧福晋,目的也如电视剧所说,为了拉拢年羹尧。

年家本来就在旗,但之前是镶白旗,属于下五旗。镶黄旗属上三旗,地位较高,由胤禛把年家从镶白旗抬入镶黄旗。就这样,年羹尧成了胤禛的奴才。确定了年羹尧会为自己夺嫡服务后,胤禛推荐年羹尧出任四川巡抚。

但是,年羹尧似乎对胤禛能否夺嫡成功不是很有信心。先不说年羹尧和康熙帝的关系更为近密,就是在阿哥中,年羹尧也和其中有些人眉来眼去。不过,和年羹尧有来往的,不是电视剧里的八阿哥胤禩,而是三阿哥胤祉。

《雍正王朝》出于剧情精彩的考虑,拍的是年羹尧勾结八阿哥,没有拍与三阿哥这一段。胤禛对年羹尧要跳离自己的船极为愤怒,他给年羹尧写了一封怒气冲天的信,此年是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

信的开头,胤禛就骂年羹尧是个无耻的恶少,无父无君,鲜廉寡耻。而让胤禛胆颤心惊的,是年羹尧曾经说过一句话:我现在不负皇上(康熙帝),以后(异日)也不会有负雍亲王。胤禛当时夺嫡还没成功,年羹尧这句话,完全有可能断送掉胤禛的夺嫡努力。所以,胤禛愤怒指责年羹尧:“异日”这两个字,就让你年家满门抄斩!

胤禛把年羹尧说的话全部转给康熙帝,以洗清自己的嫌疑。

不过,胤禛夺嫡又离不开年羹尧,那怎么办呢?电视剧里,邬思道给胤禛出的主意是:派个人(李卫)盯住年羹尧。历史上,胤禛的做法,和电视剧里大同小异。胤禛让年羹尧把年家的子弟都送到京里,美其名曰让他们伺候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实际上是把年家的人绑为人质,逼年羹尧为自己服务。胤禛知道年羹尧未必愿意合作,写信威胁说:你如果执迷不悟,到时你后悔就晚了。

年羹尧不是傻子,他对胤禛的这些生硬的作法非常反感。年羹尧的应对战略是:紧跟康熙帝。万一康熙帝选的继位人不是胤禛,自己还有船可跳。即使选了胤禛,胤禛也还要用自己。

年羹尧没有猜错。即位后的雍正帝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但面对西北危局,还是不得不重用年羹尧。年羹尧在平定西北的过程中立下大功,雍正帝不得不说一些场面话,说年羹尧为人忠诚(这话连雍正帝自己都不信),西北的平定,主要就是年羹尧的功劳。

雍正帝对年羹尧各种吹捧,甚至称年羹尧为恩人。在给年家的待遇上,雍正帝也是特事特办,能封赏的绝不吝啬。本来,年羹尧对雍正帝怀有防备之心,结果被雍正帝“没有下限”的各种神吹,给吹得迷迷糊糊。在不知不觉中,年羹尧放松了警惕,一头栽进历史的烂泥潭里。

从这个角度讲,雍正帝吹捧年羹尧,更像是捧杀,挖了个大坑,骗年羹尧高高兴兴地往坑里跳。雍正帝吹捧年羹尧,上了当的年羹尧也不断向雍正帝表示自己的绝对忠诚。

年羹尧是读过书的,还中过进士,为人还算谦逊。但他架不住雍正帝的吹捧,觉得自己就是雍正帝的恩人,开始变得骄横,飞扬跋扈起来。各种胡作非为,比如贪赃枉法,哪一条都能要了年羹尧的命。雍正帝就等着年羹尧自己踩红线,雍正三年(1725年)开始,官场各路好汉看出了雍正帝的想法,不断参劾年羹尧,把年羹尧贬到一文不值。雍正帝有了“实锤”,最终向年羹尧动手,以其获罪九十二条,逼其自杀。

雍正帝和年羹尧本就是互相利用的关系,他并没有把与年羹尧的关系看得太重。等到年羹尧的价值被榨得差不多时,再加上年羹尧自己“友情助攻”,雍正帝处死年羹尧也在情理之中了。

可以对比雍正帝一生的政敌廉亲王允禩与年羹尧的死亡时间。年羹尧死于雍正三年十二月,不到一个月,允禩就被雍正帝打击,强行改名为阿其那(同时降了隆科多的要职)。雍正四年九月,允禩病死。

雍正帝玩的全是套路。 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图帝


地图帝


年羹尧是雍正帝从夺嫡到继位初期稳固皇位的两大功臣之一,另一个是隆科多。

在夺嫡的阶段,年羹尧主要的作用是身为川陕总督,钳制在西北统兵的“大将军王”十四阿哥,在继位初期的阶段,年羹尧帮助雍正帝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的叛乱,稳固了局势,增长了雍正帝的威信。

年羹尧平定青海叛乱是在雍正二年,当年十月就进京面圣,一时之间荣耀加身,满朝的王公大臣无人可及,甚至于年羹尧面对前来迎接的文武百官,视若无物,也不下马,面对满族宗室王爷,也只是在马上颔首而已。

从雍正继位开始,到年羹尧被撤掉抚远大将军职位,雍正多次赏赐年羹尧,肉麻的雍正帝恨不得要跟年羹尧并股而眠。

雍正帝除了不断给年羹尧加官进爵,赏赐朝服朝珠、冠带花翎、金银珠宝,甚至赏赐他一些平常的日常之物,比如折扇、珐琅鼻烟壶、荔枝、枷楠香等等,为了安稳住年羹尧,雍正帝还一厢情愿地把年羹尧的长子年熙过继给他的另一个大功臣隆科多为子,而年羹尧向来不喜欢隆科多这个人,说隆科多是个平常人。

雍正二年,雍正给年羹尧的折子批过很多的朱谕,除了跟年羹尧说正事,还夹杂着很多肉麻的话,以及罕见的家常话。比如,雍正说不知道怎么疼年羹尧,跟年羹尧说,你过继给隆科多的儿子年熙病了,不过快好了,你别担心,比如说,我把你儿子过继给隆科多,你虽然没说什么,可是你爹终究是祖孙情深,颇有不舍,别担心,你家里的事,我都好好给你看着呢,你好好打仗就行。

然而,就在年羹尧打完胜仗,雍正对年羹尧的态度从如胶似漆,就变成了恨之入骨,漠然如路人。雍正三年,雍正帝就开始借势整年羹尧。

其实年羹尧刚打完胜仗,雍正就开始压制他了。

青海西藏叛乱,皆因当地各部族不合,又天高皇帝远,今天罗卜藏丹津叛乱了,说不定哪天又有哪个部族要叛乱,所以,趁着刚刚平叛完,大棒打过以后赶紧给个萝卜,好好安抚青海西藏的各部落。

而这颗萝卜就是年羹尧。雍正帝通过打压年羹尧,换取各部族的信任。

所以,当时年羹尧在打完胜仗以后,给雍正帝上奏的处理青海的相关建议,很多都没通过,甚至于雍正还安排其他人去处理青海的善后问题,把年羹尧隔绝在外。

所以,清代史料上说,刚打完胜仗的年羹尧“颇失圣意”。这很反常态。

但是,打压归打压,年羹尧毕竟还在前线,他的很多问题还没暴露。雍正二年十月,年羹尧进京面圣,这时候他的问题开始暴露。主要有三点。

一,年羹尧整天上奏雍正帝,一方面要求罢黜他认为不合格的西北地方大员,另一方面要求重用自己推荐的人填补。这其中当然包括自己亲信家奴和仇敌。

年羹尧参与官员的选任,特别是西北督抚大员,是雍正许可的,毕竟当初为了平叛,雍正帝为了使年羹尧便宜行事,统一指挥,不但把大将军印信交给他,还命令西北各省的督抚道总兵等等大小官员,全都受年羹尧的节制。

打完仗以后,年羹尧不知收敛,仍旧行使如故,甚至变本加厉,而且,年羹尧借此有日渐做大,要做西北王的态势。这渐渐演变成了朝野皆知的“年选”。这不得不说触动了雍正以及很大不批人的利益。

二、年羹尧自恃功高,居功自傲,跋扈专横。

雍正三年十月,年羹尧进京,雍正帝为了树立自己刚继位就打了胜仗的威信,要求全国督抚大员进京集合,跟朝廷里的文武百官去迎接打了胜仗的年羹尧。

结果年羹尧居功自傲,专横跋扈,不下马,对文武百官视若无物。见了满族王爷才打个招呼。这惹了众怒。然而,此时,年羹尧还是受到雍正重用的,年羹尧还被雍正委任为宣布上谕的重任,这种活平时只有身为宰相的总理事务大臣马齐和隆科多才有资格干。

据史载,年羹尧甚至要求雍正皇帝给他侍卫,然后让这些侍卫给他在前开道。在西北大营,年羹尧更是无法无天,他不仅让随军的满族皇室给他下跪,还让蒙古和各族的王爷族长们给他下跪。

三、年羹尧跟朝廷很多家族和重臣不合,尤其是雍正信任的“舅舅隆科多”。

年羹尧早年追随雍正于潜邸雍王府,自认为是雍正家门的老人,他平时上折子,有时候也不称雍正为皇上,称雍正为主子。所以,他自以为资格老,瞧不起隆科多,说隆科多实在是太平常。

雍正为了撮合自己这两大功臣,多次跟十三阿哥怡亲王从中翰旋,比如把年羹尧的长子年熙过继给隆科多,比如,赏赐年羹尧物件的时候往往也有隆科多的份,赏赐隆科多的时候,也不会忘了年羹尧。

前面说的,雍正赏赐年羹尧御笔书扇,就有隆科多一份。

而雍正通过在雍正三年“借势”整年羹尧的导火线,就跟这把扇子有关。

雍正喜欢赏赐年羹尧一些小玩意儿,其中有这把亲笔御书的扇子,扇子上有三个字“为君难”。在赐扇的同时,雍正帝还赐给年羹尧两方图章,章文分别为“朝乾夕惕”、“雍正宸翰”。隆科多有一把一样的扇子和两方同样的图章。然而:

二月庚午,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羹尧疏贺,用“夕惕朝乾”语,上怒,责羹尧有意倒置,谕曰:“羹尧不以朝乾夕惕许朕,则羹尧青海之功,亦在朕许不许之间而未定也。”

结果,雍正帝借着年羹尧这个错误,突然发难。

接着,西北大军和西北各省参年羹尧的折子开始纷至沓来。于是雍正以这些弹劾为由,说年羹尧不再适合做抚远大将军,把他贬为杭州将军,后来又降为闲散旗人。

在此期间,雍正给年羹尧下过一道谕旨,警告年羹尧:

朕闻得早有谣言云,“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战场”之语。朕今用你此任,况你亦奏过浙省观象之论,朕想你若自称帝号,乃天定数也,朕亦难挽;若你自不肯为,有你统朕此数千兵,你断不容三江口令人称帝也。此二语不知你曾闻得否?

给年羹尧安上了造反的大罪名。因为有人参劾年羹尧的时候,曾经参 劾他有谋逆之心,说年羹尧以黄土填道、用鹅黄色荷包、擅用黄包袱等罪状。黄色向来是皇家御用之物。

此时,全国各地官员,特别是西北和杭州的,意识到雍正有意要弄死年羹尧,纷纷开始上疏揭露年羹尧的各种罪状,这其中包括广西巡抚李绂,河南巡抚田文镜等等封疆大吏。

然后,雍正帝以年羹尧不思悔改为由,将年羹尧逮捕进京,交由议政大臣审讯,议政大臣罗列年羹尧九十二大罪,请求立正典刑。这九十二条为大逆之罪五,欺罔罪九,僭越罪十六,狂悖罪十三,专擅罪六,贪婪、侵蚀罪分别是十八、十五款,忌刻罪四条。

但是雍正此时又表示出一种君臣一场的态度,格外开恩,让年羹尧自裁。

至于年羹尧的家人,他的父兄也曾经是朝廷大臣,削去爵位,但是不受连坐,他的儿子年富判斩立决,其他子女发配边疆充军。

年羹尧在大狱中自裁前,曾给雍正上过《临死哀求摺》云:“臣今日一万分知道自己的罪了。若是主子天恩,怜臣悔罪,求主子饶了臣。臣年纪不老,留作犬马自效,慢慢的给主子效力。”

此时,年羹尧还认雍正为主子,想以主仆之情打动雍正,求得一条活命。

然而,雍正其实早就警告过年羹尧了,当时雍正说:

为君难,为臣不易,但知难诸事是矣!为君为臣原是一苦境,不过尽此天地父母所生之身,利益社稷苍生,造他日之福耳!

意思是,他日我要是我无情了,你可别怪我,你没当过皇帝,不知道为君的难处啊。他送给年羹尧的那柄扇子,题的三个字就是“为君难”!

雍正在奏折朱批里,总是说年羹尧这个人聪明,细心。可是后来的人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年羹尧这个人太粗心了。雍正早就警告过年羹尧,年羹尧粗心大意没有察觉而已,还总是把自己当做潜邸的奴才,以为雍正待自己跟别的人不同,甚至比历朝历代的君臣关系都亲密。

史学家孟森认为,雍正对年羹尧那么好,只是给年羹尧灌迷幻汤而已,年羹尧粗心大意,察觉不到,以为雍正真的待自己跟别人不同,导致自己后来养成了专权跋扈的个性,不懂功高盖主和收敛,年羹尧是咎由自取。


西堤君


雍正给年羹尧总结的九十二款大罪,其中有三十二条都足以杀头了。而这些罪名,说起来就三条:擅作威褔;结党营私;贪财敛富。

雍正要杀年羹尧有点兔死狗烹的感觉,但实质上还是因为年羹尧犯了上面三条大罪,条条都正中雍正的逆鳞。


雍正杀年羹尧的三大罪名

第一:擅作威褔,挑战皇帝权威。就像题主所说的,西北军队中只知有年大将军,而不知有皇上,功高盖主,这放在哪个朝代都是抄家灭族的罪名。年羹尧赠给属下的物件,是要让他们向北叩头谢恩的。向北:皇帝所在的方位;叩头:皇帝才能享受的待遇;谢恩:皇帝才有的说法。

而且不管属下、京官,就连蒙古诸王大臣都要对他行叩拜礼,年羹尧把自己当作了朝廷外的“将军皇帝”,还在自鸣得意。

第二:结党营私,皇帝最讨厌的。特别是雍正,他和大千岁党、八爷党这些争了十几年,面对着众兄弟之间分党结派,给朝廷造成的严重影响,雍正是了然于胸的。所以他最恨结党,甚至还写了《御制朋党论》,反驳北宋欧阳修的“君子有党、小人无党”的《朋党论》。

这一点上,隆科多和年羹尧一样,他们两人得势之时,甚至操纵了当时天下文武官员的任命,一个称“佟选”,一个称“年选”。国家用来招揽人才的政策,被他们拿来收买人心,培养势力了。



第三:贪财敛富,给国家本就贫瘠的财政伤口上狠狠撒上了一把盐。康熙晚年殆政,吏治腐败,贪敛成风,还出现过京官亏空户部库银的情况。雍正一上位就大力整顿吏治,曾经一夜之间抄了数十名官员的家,落下了个“抄家皇帝”的恶名。

在这种节骨眼上,年羹尧还大力侵蚀钱粮,累积达数百万两之巨,这自然也是要被雍正打压的。

雍正铲除隆、年两人决心已定,雍正三年四月,下令解除年羹尧川陕总督职位,调任杭州将军,九月下令捕拿年羹尧进京受审,十二月议九十二款大罪,命其于狱中自裁。

雍正三年,在处理年羹尧的同时打压隆科多,五年十月,逮捕隆科多下狱、抄家,定四十一款大罪,幽禁于畅春园,次年隆科多死去。


狐史首丘


雍正杀死年羹尧的最重要的原因,年羹尧以功臣自居,变得目中无人。

雍正在位期间,一次他回北京,京城的王公大臣都到郊外去迎接他,他对这些人看都不看,显得很无礼。此外,他还大肆接受贿赂,随便任用官员,扰乱了国家秩序。他一出门威风凛凛不算,就连他家一个教书先生回江苏老家一趟,也要江苏一省长官到郊外去迎接。雍正皇帝渐渐对他忍无可忍。

雍正三年(1725年)的时候,天空中出现了“五星联珠”的奇景.年羹尧为此专门上奏表示庆祝,但他把“朝乾夕惕”误写成“夕惕朝乾”,雍正帝看后大怒,斥责年羹尧故意把词写颠倒。从此雍正帝对年羹尧的宠爱减弱,墙倒众人推,大臣们见年羹尧倒霉,纷纷上书告发他的种种劣迹,雍正帝看了那些奏章后大发脾气,把年羹尧的官职全部罢免,下令年羹尧自杀,5岁以上的儿子全部流放,年家彻底倒台。

如果年羹尧多借鉴前人的经验,处世更谨慎些,也许就可以避免这种悲惨的下场了。





历史有妖气


古代很多的开国大将、王公大臣、封疆大吏都很难逃脱“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深究其原因无非是:功高盖主,皇帝都不知道该赏赐什么东西给他了,爵位、财宝、美人都不足以满足他的功劳。这样的后果就是让皇帝深深地感觉到皇权受到了威胁,为了不让皇权旁落。皇帝就会采取杀死功臣的政治手段。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分析一下雍正为什么要杀死封疆大吏年羹尧?

年羹尧何许人也

雍正五年(1723年)青海发生罗卜藏丹津叛乱。雍正命年羹尧接任抚远大将军,总督各军,驻西宁坐镇指挥平叛。一天年羹尧查阅地图,知道前面的路有淤泥深坑。于是就下令说:“明天行军,每个人带一捆枯草和一块木板”,士兵们大惑不解,但是军令如山值得照做。等到了第二天,遇深沟泥泞,年羹尧下令军士将枯草投入泥泞,上面铺上板子,大军于是畅行无阻。本来番人想要用泥泞沼泽作为天险的,不料年羹尧大军突然杀到,番人巢穴被年羹尧攻破。


年羹尧征战西藏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三更时分,忽然听到疾风西来,过了一会儿就安静了。年羹尧急忙把参将叫过来,命令其率领骑兵三百,前往西南方向密林中去搜索贼兵,果然歼灭贼人。有人问年羹尧将军为什么这么神呢。年羹尧回答说:“疾风的声音一下子就没有了,不是正常的风声,是一群鸟飞从来的声音。大半夜鸟为什么会飞出来,必有人惊动了它们。这里到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必然是有贼兵前来潜伏,所以群鸟惊起。”


从上面两个故事可以看出年羹尧是一个心思缜密、领兵有方、运筹帷幄的一个人。他戎马一生、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雍正二年入京时,得到雍正帝特殊宠遇,甚至愿意和他屁股挨着屁股睡着一起。但第二年十二月,风云骤变,他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雍正四年赐自尽。

年羹尧被杀死的真正原因

一、自恃功高,骄横跋扈

在官场往来中趾高气扬、气势凌人:给下属官员赠送物品,要求他们要叩头谢恩,把同官视为下属,甚至蒙古扎萨克郡王额附阿宝见他,也要行跪拜礼。对于朝廷派来的御前侍卫,当作奴仆来使用。按照清代的制度,圣旨到达的地方官员必须行三跪九叩大礼,跪请圣安。但雍正的恩诏两次到西宁,年羹尧都没这么做,雍正心中颇为不快。 年羹尧这种做法不仅得罪了朝廷中的官员,更是让雍正隐隐地感觉到年羹尧有不臣之心。后续雍正处理年羹尧的时候,被他欺凌过的官员自然就站在了他的对立面。


二、结党营私、拉帮结派

当时在文武官员的选任上,凡是年羹尧所保举之人,吏、兵二部一律优先录用,号称“年选”。他还排斥异己,任用私人,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以陕甘四川官员为骨干,包括其他地区官员在内的小集团。历代皇帝最当心的问题主要有有两个。一是,王侯将相、封疆大吏拥兵自重,威胁封建统治。二是,文武官员结党营私,拉帮结派,架空皇权。年羹尧的小集团恰恰成为了雍正心中的隐患,擒贼擒王,雍正除掉年羹尧是必然的。


三 、贪污受贿、侵蚀钱粮

雍正朝初年,整顿吏治、惩治贪赃枉法是一项重要改革措施。而年羹尧贪赃受贿累计达数百万两之多,在这种节骨眼上,雍正是不会轻易放过的,抓他个典型,以儆效尤。


云端醉星辰


雍正为什么要杀年羹尧?

换句话说应该就是“年羹尧该不该杀”?

从罗列出的年羹尧的罪名来讲,年羹尧该杀至少十遍,按照《雍正王朝》电视剧当中李卫的话来讲“要是换了别人,十个年羹尧也死了”。

李卫这话说的有水平!尽管这是跟他老婆才敢说的话。他知道年羹尧必死,还知道雍正实在是没办法才杀年羹尧的,雍正已经仁至义尽了,年羹尧只能怪自己“做的太过分”,完全就是不领情,不配合,不服软。

在年羹尧和雍正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会让年羹尧的心态如此“丧心病狂”呢?要知道雍正实在是不想杀了他,并不是说年羹尧贪污腐化,擅权谋私,甚至“悖逆犯上”就不该杀,而是雍正实在是不想留下一个“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历史恶名。

但是,年羹尧似乎是在逼着雍正杀了他而坐实“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历史恶名。

我们还是以《雍正王朝》电视剧为背景,看看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雍正和年羹尧之间其实很早就有问题。根本的问题就是雍正拿年羹尧当奴才,而年羹尧自己却对“奴才”这个身份非常不认同,他自认为自己是个“人才”。

所以,年羹尧非常希望雍正能在心底里忘掉自己的奴才身份,而真心的把自己当做人才对待。但可惜的是,雍正不这么看,他认为作为奴才的年羹尧比作为人才的年羹尧更有价值,他希望年羹尧是“奴才里面的人才”。

年羹尧多次试图改变这个状态 甚至动了投靠八爷党的念头。而聪明的老八廉亲王胤禩也看出一些倪端,他在年羹尧帮助雍正(那个时候还是胤禛)清理国库亏空结束之后,出面保举了年羹尧为“四川提督”。

这就让年羹尧对雍正有了看法:我为你这个主子卖命,倒是八贤王提拔我。于是,他到胤禩的府上拜谢,而胤禩把戏演的很足,表示“我是为国举荐人才,你年羹尧办好差事就是对我最大的感谢”!

年羹尧的感动,是因为胤禩是把他当做人才对待的。于是,年羹尧强烈要求“我只想见八爷一面,磕个头就走,保证一句话不说”。

年羹尧内心的天平是有所倾斜的。

而雍正认为,我把你这个奴才,并且是“包衣奴才”外放杭州将军手下当参将,又把你带到京城随我一起办差,就已经很不错了,你年羹尧办好差事是应该的,办不好还要罚你呢!

这就是认识上的差异。在这个方面,李卫就看的比较透彻:坚决的当好奴才,并且做成“奴才里面的人才”。

年羹尧觉得,自己也是进士出身,功名是靠自己努力挣来的,尽管雍正算是他的主子,但卖了命也是要给好处的。

到了年羹尧当上川陕总督的时候,年羹尧似乎觉得自己的翅膀硬了,便不太把雍正这个主子放在眼里,而用心去巴结八爷去了——他以为他的前途是八爷给的。他却不知道他这个川陕总督是雍正用推举十四阿哥胤禵出任抚远大将军换来的。

这一次,雍正是真的急了,想委以重用的奴才,居然起了“改换门庭”的心思。雍正狠狠地教训了年羹尧,他是想让年羹尧明白:你是我的奴才,抬了籍还是奴才。想跳槽,没门!分分钟把你打回原形!

这个时候,年羹尧死心了,但不服气。

他要证明自己给雍正看:早晚我会让你心服口服,早晚要和你“平起平坐”!

这是导致君臣二人之间渐行渐远的根源所在。

雍正登基后重用年羹尧,最主要的还是把年羹尧当做奴才来对待的,毕竟自己的奴才用起来放心,尽管如此,在给年羹尧节制五省兵马的巨大的权力的同时,雍正还是在他的身边安排了包括副将岳钟琪在内的诸多心腹,各个有密折专送的权力,盯着年羹尧的一举一动——他还是不放心这个曾经有“异心”的奴才,但是又非常看好年羹尧的能力。

而此时的年羹尧断定,雍正是“有求于他了”。在此之前,年羹尧已经通过对十四阿哥胤禵的严密控制(主要是控制军需粮草),把有十几万兵马的胤禵硬是整成了“光杆司令”,由他取代胤禵出任抚远大将军在他的眼里并不是雍正的恩赐,而是他应有的回报。

所以在断定雍正离不开自己的前提下,年羹尧的胆子越来越大,并且开始疯狂的扶持亲信,培育势力,壮大实力。

他认为有了这些,雍正就不敢再把他当奴才来对待了。

但是,年羹尧又想错了,这一次,是雍正的甜言蜜语误导了他。

为了哄着这个不太听话的奴才,打赢西北的这一仗,雍正对年羹尧几乎百依百顺,为了满足年羹尧,雍正几乎“倾其所有”,甚至得罪了各部的大臣,户部的官员撂挑子不干了!不得已雍正成立了军机处,亲自上阵来保证年羹尧的需求。

这个时候,雍正的怨气已经比较大了,同时,满朝文武对雍正如此的明目张胆的袒护年羹尧更加不满,都盼着年羹尧出问题,更盼着雍正下不来台。

雍正的压力可想而知。他只能咬牙赌一把。

雍正赌赢了,代价非常惨重,但这个结果雍正还是很满意。而年羹尧认为自己打赢了,立下了“不世之功”,也为雍正解了围,他也很高兴。

但两个人的心思不在一个频道上,所以当年羹尧德胜还朝的时候,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就开始显露出来,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雍正是兴奋的,而年羹尧是亢奋的。亢奋的忘乎所以,甚至真的以“雍正的恩人”自居,他不明白雍正所谓的恩人仅仅就是帮他赌赢了,而真正的筹码是雍正压上去的。

年羹尧的忘乎所以的亢奋和不可一世的得意忘形,让雍正十分难堪:赌赢了赌局,但却栽了面子,而且是当众栽了面子。

雍正的恼羞成怒可想而知。

但是,雍正是不愿意栽这个面子的,他不愿意承认已经存在的现实,那就是他心目中的这个奴才已经不给他一点面子了。

雍正请年羹尧吃饭,想让年羹尧少花点钱,裁掉一点兵,少封几个官,年羹尧几乎是不假思索通通一口回绝,噎的雍正差一点没背过气去!

雍正只好继续忍耐,自己约的P,含着泪也要打完。

可是年羹尧却一点都不配合,不但继续飞扬跋扈,而且很随意的就把雍正派给他的孙嘉诚杀掉了!

这一下,雍正可是真的不干了:蹬鼻子上脸啊!

其实,这个时候,雍正已经动了杀年羹尧的心思了——这哪里还是个奴才,这是要给自己当爹的节奏啊!

但是,雍正还是顾忌那句话“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他背不起杀功臣的罪名,况且是一个有恩于自己的奴才。

满朝文武早就对年羹尧的忘乎所以的得瑟劲严重不满,孙嘉诚的死,相当于一个火种,愤怒的大火烧起来相当可怕。

年羹尧并不是不知道他已经是四面树敌,但是这个一心要摆脱奴才身份,证明自己价值的倔种,开启了不合作模式。

他非要雍正背负一个骂名,同时他也赌了一把,赌雍正不会如此绝情的能杀了自己这个“屡立奇功”的“哥们”。

在这种拧巴的状态下,雍正的两个心腹给了他杀年羹尧的决心。

第一个是李卫,这个“奴才里面的人才”的典范,建议撤了年羹尧抚远大将军的职务,算是给年羹尧一个警告,让他清醒一些。

李卫的建议,本来是想保护年羹尧——远离是非,低调做人。雍正明白了。

他罢免了年羹尧,贬他为杭州将军,也是平息一下满朝文武的愤怒。

但是,结果很不理想,满朝文武不依不饶,年羹尧也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就是不给雍正面子,照样趾高气昂,照样奢侈无度。

一路下来,年羹尧被贬到杭州的时候,已经成了“看城门的小卒”。

年羹尧心里委屈——我干了那么多掉脑袋的事,怎么就不能趾高气昂,凭什么要认罪服输?

满朝大臣心里不服——凭什么年羹尧就不能杀?立了功有能怎样?王子犯法还与民同罪呢?年羹尧凭什么就那么特殊?

这可让雍正彻底为难。

他问了张廷玉一句话:年羹尧就真的该死吗?

张廷玉的回答很干脆:年羹尧死有余辜,光是犯上悖逆之罪就十几条,其他该杀的罪九十多条,更重要的是,年羹尧已经开始向世人宣示了雍正“兔死狗烹”的行为。

雍正释然了:既然已经背上了“兔死狗烹”的罪名,那就别怨我心狠手辣,留着这个人,就是“兔死狗烹”的活标本。

于是,李卫就去了杭州,年羹尧终于知道,他终究还是奴才,他所做的一切并不能改变什么!

想通这些,年羹尧只能大哭一场,然后自尽与于城门之上。

年羹尧的死,最根本的原因,是忘了自己的身份。在大清朝,奴才永远就是奴才。


步武堂


雍正在克承大统继位当皇帝,年羹尧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跟隆科多一起被称为“内有隆科多,外有年羹尧”,可见年羹尧对雍正的重要性。雍正对这个一手扶持起来的包衣奴才是又爱又恨,但又不得不杀,这也是年羹尧咎由自取的结果。

年羹尧从四爷的包衣奴才,到四爷亲自为其全家抬旗,最后总揽西部一切事务,成为雍正在西陲前线的亲信代理人,权势地位实际上在抚远大将军延信和其他总督之上,更是平定青海西藏叛乱,深得雍正赏识,官至抚远大将军、一等公,权倾一世。能有如此荣耀,离不开雍正对其的信任和重用,此时,年羹尧如果能本本分分做人,老老实实做事,为雍正分忧,即可安享晚年享天伦之乐,雍正也不会为难之。可偏偏做奴才没有做奴才的觉悟,做再大的官还是个奴才性,一次又一次的挑战雍正的忍耐度和对其的宠爱,进而做出了许多超越本分的事情,最终招致雍正的警觉和忌恨,以致家破人亡:

1、年羹尧自恃功高,骄横跋扈之风日甚一日。在四爷做皇帝之前就不懂感恩,认不清谁是主子。进京不先拜见四爷,竟然跑去八爷府请安,搞得四爷一点面子都不给。四爷继位当皇帝了,年羹尧更是越来越不把雍正放在眼里,忽视君臣之礼,自己在西北俨然是土皇帝一个,更是一派“皇帝”作风。其管辖区更是只知年羹尧不知雍正是谁,说话比皇帝都好使。

2、犯皇家大忌,不应该结党营私。对于皇帝来说,结党营私是不能容忍的,更何况像年羹尧还明目张胆的,一点也不懂得收敛,还多次让雍正难堪。雍正虽然能忍,但也是有底线的。更何况年羹尧战功赫赫,又有雍正的宠爱,可谓风光无限,附庸的官员也是越来越多,加上多年征战,驰骋沙场手下良将谋士更是多的连雍正都自愧不如。如此情况,雍正岂会任其发展坐视不管?

3、贪赃受贿、私吞钱粮,到处敛财,累计达数百万两之巨,这是雍正最痛恨的事情之一。康熙朝连年征战,早已国库空虚,再加上晚年选太子等事,康熙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管贪官污吏,可谓留给雍正的是一个很大的烂摊子。雍正朝初期,推行新政,整顿吏治,惩处贪赃枉法正是改革之一。在新政改革重要的时期,雍正岂能容忍?

年羹尧作为雍正的宠信重臣,不但不维护雍正帮其分忧,却处处让雍正难堪,雍正一次次给机会,而年羹尧却一次次变本加厉。推行新政改革,雍正面临巨大的压力,在这重要时期,年羹尧还不知收敛,雍正也只能拿其开刀杀一儆百,为新政改革扫清障碍!

这对君臣可谓相遇相知,相爱相杀,可悲可叹啊。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认清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的事情,懂得知足才能常乐啊!




倾听历史的声音


年羹尧可以说是雍正的左膀右臂,而且在雍正即位之初,雍正对年羹尧也是百般宠信。可惜好景不长,没多久年羹尧接连受到雍正的打压,最后落得个被刺死的下场。

关于年羹尧的死,现在有多种说法,比如雍正杀人灭口说、年造反说等。关于此事,我觉得这些观点都没有说到最根本的点上,其实帝王之术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年羹尧画像

对封建皇帝而言,驾驭大臣、保证大臣不会威胁皇权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本领,而这就是帝王之术中所谓的驭吏。从这点出发,无论是雍正宠信年羹尧,还是雍正杀年羹尧都是驭吏之术。

雍正对年羹尧的宠信是发自内心的,并不存在所谓的欲擒故纵。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雍正即位之后,他也要在朝廷中培植一些亲信力量,而年羹尧就是他最初的人选。因此雍正如此宠信并大力提拔年羹尧无非是要将年羹尧牢牢的拉拢在身边,让他成为自己的亲信,有了这些亲信的支持,雍正的皇位自然也就更加稳固。

雍正对年羹尧的宠信可以说史上罕见,不仅将其加封为一等公,还命其总揽西部大权。除此之外,在一些重要官员的任免上,雍正也频频与其交换意见。如果这仅仅是为了欲擒故纵,那岂不是“纵”的有些过头了?而且在官员任免上接纳年羹尧的意见,这不是让年羹尧有机会安插自己的人么(当然年也确实是这么做的),那年的势力岂不是越来越大?要知道年羹尧的权势越大,要除掉年羹尧的阻碍也会越大,雍正又岂不会明白这个道理!


▲雍正画像

因此从上边几点来看,雍正器重年羹尧实乃真心。雍正是希望以厚恩来拉拢年羹尧,并将其培养成自己的亲信大臣。既然如此,那雍正为何最后要除掉年羹尧呢?其实这也是因为驭吏之术。

对帝王而言,驭吏之术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大臣的忠诚度,而这是最重要方面。尽管年羹尧直到被杀之时,他都还没有反心,但他的所作所为已经让雍正感到了威胁。

雍正二年,年羹尧第二次入京,在城门处王公以下官员跪接,结果年羹尧安然受之,态度十分骄横。即便在雍正面前也毫不收敛,“御前萁坐,无人臣礼。”如果仅仅是态度傲慢,雍正也许会多忍受一阵子,但有个问题却犯了大忌。

年羹尧除了像前面说的,利用雍正向其征询官员任用之机安插亲信之外,他还拉拢接纳了大量官员,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小集团。但凡培植党羽之人都有成为权臣的可能,再加上年羹尧傲慢的态度,雍正难免会担心将来年羹尧会脱离自己的掌控,进而威胁自己的帝位。

历史上权臣篡位的故事想必雍正也听过许多,将隐患扼杀在萌芽之中是最好的选择。对皇帝而言,不管你现在是否有反心,只要你有可能威胁到皇位,那就必须将这个可能扼杀!而这也是帝王之术中最关键的一点!

雍正宠信年羹尧是为了在朝中培植自己的亲信以便巩固帝位,而雍正杀掉年羹尧则是为了防止年羹尧脱离自己的掌控成为权臣,进而威胁自己的帝位。不管是宠还是杀,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巩固皇位,而这也都是帝王之术!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文 by 历史文斋


文斋君是一个正经讲历史(以及军事史)的历史爱好者,喜欢搜罗一些历史趣事讲给大家听。对奇闻轶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一波关注,方便以后一起交流!

战情解码


年羹尧被杀的最大原因还是他密切参与了夺嫡,雍正后期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卸磨杀驴。

清朝不是明朝,除了早期入主中原依靠明朝降将,和后期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依靠各地的地主武装以外,大部分的时候皇帝权力都是非常大的,大臣是没有办法限制的。年羹尧权力再大,说到底他只不过是一个汉人,在清朝的体制下,年羹尧是不可能威胁到雍正的。很多人认为是年羹尧飞扬跋扈,居功自高,才会被杀。

这个道理就好比说清朝的某个官员被杀是因为贪污一样。试问大清朝如果官员真的不贪污,有多少人愿意去做这个官呢?大清朝那些饱读诗书的官员绝大多数都是普遍犯法,而朝廷如果真的按照当时的律例,大部分的人恐怖都要蹲监狱。所以说那些官员最后抄家,不过是朝廷选择性的执法。《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他们家就是如此。在康熙时期,曹家和皇帝关系好,饱受恩宠,可是雍正继位以后,曹家便不太行了,最后雍正追究曹家落下的亏空,因而曹家最后被抄家了。

古代的官员一旦得势,自然会作威作福,这是那个时代的缺陷。这种情况下就会有人来依附,这是必然的。年羹尧是雍正的臣子,雍正给予了年羹尧那么高的礼遇,这必然让天下很多人争着巴结年羹尧。年羹尧从位极人臣到被杀其实也就两年的时间,试问两年时间之内,他又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犯下了92项大罪呢?可见,年羹尧被杀说到底还是因为雍正。

影视剧中的年羹尧和历史上的年羹尧是不大一样的。历史上的年羹尧年轻有为,家境特别的好,是一个文武全才。在康熙晚期的时候,年羹尧就凭借这自己的才干被康熙皇帝重用。在那个诸子夺嫡的关键时候,雍正是非常需要依靠这样一个能人的。


年羹尧也的确和雍正关系不一般。他原本就是雍正府邸的奴才,并且他的妹妹被雍正纳为了侧福晋,可以说年羹尧和雍正的关系是相当好的。

关系好归关系好,和雍正争夺皇位的人那个不是亲兄弟,权力面前有时候是非常残忍的。雍正和年羹尧之间还是有一些芥蒂的。比如雍正生母大寿,年羹尧没有派人来贺寿,并且六七个月一个字都没有写给雍正。为此,雍正还特意严厉的斥责的他。

当时的年羹尧有8个儿子,由于年羹尧在四川任职,他的儿子也全部在四川。雍正以年羹尧父亲年遐龄无人侍奉为理由,让年羹尧立即把10岁以上的儿子送到京城,甚至还让年羹尧顺道将能够读书的子侄也送过来。

可以说雍正这种干,完全是以年羹尧的儿子、子侄为人质,要挟年羹尧,防止其叛变。

雍正后来顺利继位,最受依靠的三个大臣便是怡亲王胤祥、年羹尧和隆科多。那个时候雍正刚继位,皇位并不稳固,甚至连八爷这样的对手,雍正都不得不加封,可见当时雍正形势并不乐观。年羹尧自然那个时候是雍正口中的大忠臣和大功臣。

雍正有多恩宠年羹尧呢?雍正对年羹尧加官进爵。一年多的时间内,年羹尧加太保衔、任大将军、封一等公、加一等子世职,又加一等男世职。

从雍正元年五月到雍正二年八月的十五个月中,雍正赐物给年羹尧15次。甚至有一个月,雍正赐物给年羹尧3次。

雍正当时在自己的朱批中还这样说过:

“朕此生若负了你,从开辟以来未有朕之负心之人也。”“朕之子孙若负尔者,非朕之子孙也!”

第一句话中,如果把朕去掉,真的非常像谈恋爱的时候,男生对女生说的话。通常情况下,恋爱时候说的话,有时候是不能相信的。皇帝说的话,就更不能当真了。

等到雍正做稳了皇帝,年羹尧的好日子便到头了。雍正借着几件事情表明了他对当时如日中天的年羹尧态度:

第一,他把年羹尧调离了西安;

第二,年羹尧参了四川巡抚蔡珽,可是雍正不仅不治蔡珽的罪,甚至还升了蔡珽的官;

第三,雍正借年羹尧贺表中的笔误,借题发挥,将他贬为了杭州将军。

毕竟在朝廷做官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白皇帝的意思。雍正这几个事情一下来,大清朝的文武百官都懂了雍正的意思,于是他们替雍正给年羹尧罗织了92款大罪。最后,雍正便让年羹尧自裁了。

当时和年羹尧一样得宠隆科多,结局要好点,保住了性命,最后被雍正圈禁了。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什么


雍正皇帝杀年羹尧的理由,史书上有明确的记载。但这都是雍正自己罗列的理由,至于真正的原因,其实就是雍正继位,沾了年羹尧很大的光,年羹尧功高震主了。

鉴于很多人热衷于研究《雍正王朝》,文章的最后面再简单说一下小说和电视剧里面雍正杀年羹尧的原因。



历史上的年羹尧并不是怂人,他是典型的高干子弟,而且年轻有为。二十一岁考中进士;三十岁时升任四川巡抚;三十九岁破格提拔,升任四川总督,兼管巡抚事,统领四川的军政和民事。

可能有人对年羹尧这份履历没有概念,我这么说吧。张廷玉比年羹尧大七岁,他们两人同年中的进士,但是年羹尧出任川陕总督兼二等公爵的时候,张廷玉才仅仅是一个吏部右侍郎而已。年是超品级待遇,而张则只是一个三品京官而已。

试想一下,四十岁都不到啊,就已经是封疆大吏了。而年羹尧取得的这一系列政治成就,都是靠他的能力争取来的,都是康熙赐的,没有沾雍正的光,与雍正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年羹尧和雍正之所以攀上关系,是因为康熙五十五年,雍正向康熙请婚,求康熙允许他纳一个侧福晋。由康熙皇帝做主,将年羹尧的妹妹年妃许配给了雍正。(并非是《雍正王朝》电视剧中的描述,是年羹尧不知廉耻的跟雍正攀关系。)

看见没有?年羹尧到底有多重要?连康熙都要主动跟他结亲,何况是雍正?

康熙临驾崩前夕,年羹尧的权势达到了可以左右皇权的程度。

当时,十四阿哥胤禵被召回京城,康熙的授意下,年羹尧与大将军王的副手延信共同执掌军务,并授予二等公之爵,控制了西北十几万精锐力量。待胤禵回到西北后,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军权。

不久后康熙驾崩,雍正继位,年羹尧选择支持雍正。

很多人可能会纳闷,年羹尧的支持,对雍正来说很重要吗?我的回答是,非常重要!

因为雍正新君登基,对外朝没有统治力。年羹尧身为川陕总督,统辖西北三省的军政大权和朝廷的精锐,如果年羹尧选择支持老十四,以清君侧的名义杀回京城,估计皇位的归属,还指不定是谁呢……

假如年羹尧跟雍正不是外戚的关系,他凭什么支持雍正?所以,是雍正沾了年羹尧的光,而不是年羹尧沾了雍正的光,最起码也是相互利用的关系。如果年羹尧支持别的阿哥,也一样有拥立之功,权势不会比雍正赐予他的小。这对于雍正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因为年羹尧与雍正时期重用的大臣相比,比如张廷玉、鄂尔泰、李卫、田文镜等人,有本质性的不同。

简单的说一下:

康熙在位时,鄂尔泰只是内务府员外郎,从五品的小官;

康熙在位时,李卫只是户部郎中而已,正五品的小官;

康熙在位时,田文镜只是内阁侍读学士,从四品的小官;

只有张廷玉稍微强一点,康熙在位时当到了吏部左侍郎的位置,但也只是三品而已。

他们这些人,在康熙朝基本都不受重用,是雍正的破格提拔,才位极人臣。

年羹尧呢?康熙时期就已经受到重用,而且还是二等公爵,超品级的存在,雍正岂能容得下年羹尧?

只不过,雍正刚登基,根基不稳,并且青海又发生反叛,暂时还不能动年羹尧。不仅不能动他,而且还要重用。



这是雍正遣九阿哥到西北军前效力时,写给年羹尧的密折。告诉他九贝子要来,但雍正又不想年羹尧见老九,于是就跟年羹尧说:

【他若借此要来,使不得。你只言不曾有旨与你,不要放他来。】

可以看出,雍正当时非常重用年羹尧。君臣二人甚至可以私下里搞点小秘密……

但是,只要雍正的权力牢固了,迟早要动年羹尧。至于年羹尧飞扬跋扈,不把皇帝放在眼里,那只是雍正杀他的催化剂罢了。可以理解为借口,但不是杀他的根本原因。

————————分割线————————

再说说电视剧里面为什么要杀年羹尧。

电视剧里面,雍正处死年羹尧,跟飞扬跋扈有一点点关系。甚至可以说,年羹尧的死,就是他自己作死。

电视剧里,雍正原本只是想处罚他一下,让他受点教训就可以了。从抚远大将军贬为杭州将军,又从杭州将军贬为参将,再从参将贬为城门官。一贬再贬,雍正也没有想过要杀他。

即使张廷玉跟雍正罗列了年羹尧的九十二项杀头大罪,雍正也没有下决心杀他。

但是,张廷玉借李袚的话,成功的击垮了雍正最后的一道心理防线。

张廷玉说,年羹尧虽被贬到浙江看城门,也仍然穿着黄马褂,丝毫不知道收敛。依然在炫耀自己的功劳,暗讽雍正对他不公,向世人昭示雍正鸟尽弓藏的邪恶用心。

年羹尧一日不除,雍正的英名,就会被世人多误会一天。这是雍正所不能容忍的……

所以电视剧里面,雍正杀年羹尧的根本原因是老年不知道收敛,惹怒了满朝文武的官员。弹劾他的奏折如雪片一般,雍正也招架不住了。为了自己皇帝的名声,只能杀年羹尧。

此乃弃卒保车的办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