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对台湾问题“极限施压” 但后果很严重


特朗普政府对台湾问题“极限施压” 但后果很严重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通过一系列“挺台”法案,去年就有“台湾旅行法”和“亚洲再保证倡议法”,“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也有多处涉及台湾。“美国之音”不久前引述台湾政治大学教授、军备控制与国际安全专家袁易的话称,美台军演势必触及两岸最根本的红线,“如果说走到那一步,我估计就会形成新的台海危机”。他同时表示,目前这些还只是国会的动作,还要观察美国行政部门的意向。这一系列的“挺台”法案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警示?

美国问题专家刁大明认为,特朗普上台之后两年时间里,国会通过了一系列涉华的负面立法,在中美关系过去40年的交往过程中是非常罕见的。这状态有很多原因,最大的可能是战略构建上的一个因素。2017年12月18日,特朗普政府通过的所谓“国家安全战略”里面把中国和俄罗斯定位为“竞争者”。在这种主要的战略定位下,过去一段时间以来,美方包括在各种议题上对华进行施压的态势比较明显,是站在大的战略构想下来推进的一些比较极端的做法。

另外,某些涉台和涉华的负面立法本身存在一些美国国内的因素。比如国会的因素,毕竟国会是立法者,它发起的这些立法。但是大概率的情况是什么?是国会两院所谓的建制派两党,这些政治人物发现特朗普上台之后,可能会在外交政策上出现一些完全不符合传统美国外交建制理念或者建制路线的做法。所以他们非常罕见地有了两党共识,通过各种外交政策的立法方式来约束特朗普,把特朗普约束到一个所谓正常的轨道里。他们做了很多涉外的立法,比如2017年7月底,国会高票通过特朗普被迫签署的“以制裁方式应对美国敌对势力法”。那个法基本上是针对当时特朗普跟俄罗斯想走近的一种做法。包括对华议题、对台议题也出现这种情况。但是出现这些有一个特殊的情况,就是国会有这样的共识,所以国会个别议员通过一种共识的方式加入了一些原本不可能通过的非常极端非常不利于中美或者整个大国关系大局的东西,这些东西相当于塞进来的“私货”,塞到这个趋势里面去,包括“与台湾交往法”,包括“亚太再保证法”这些法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

对于特朗普而言,以往总统一般情况下会对国会这种在对外政策方面对总统权力的侵犯表示非常明显的反对、反抗,或者通过本党的议员方式进行疏通或者直接否决。但是特朗普恰恰选择了非常奇怪的另外一种方式,他认为所有国会通过的对外政策这些立法都是丰富他的“工具箱”,相当于把“手枪”给他,他握到手里,最后扳机到底是不是去摁动是由他说了算。这样一方面他相当于以一种放任的方式来签署立法,和建制派妥协;另一方面他握住了一个个可能的“工具”继续向外界进行所谓的“极限施压”。这种方式导致的结果为后续的中美关系或者整个美国外交政策留下了一把把的“悬剑”。(文/木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