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圣约翰大学

✔上海第一所高等学府

✔孕育上海名校的摇篮

✔首个引入西方教学风格,全英文授课

✔让民国顶级才女张爱玲被迫辍学

✔培养出周有光、顾维钧、林语堂等等名家

这个曾声名赫赫于世界的高校

如今有多少人还记得?

消逝数十年,很多人都开始忘记

伫立在苏州河畔

华东政法大学内的百年建筑

正是圣约翰大学的筋骨

它的传奇故事,若提起定会振聋发聩!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有传闻,当时家道没落的张爱玲

因支付不起圣约翰每学期200银元的学费

只在这里待了两个月,便遗憾辍学

最终也没能拿到文凭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圣约翰大学英文证书

也因此她在自己的小说中叹惋写道

“女儿的大学文凭原是狂妄的奢侈品”

可见她对一纸大学文凭的重视!

至今,这所名校早已如往事烟云

但它传承的教育精神

以及培养过的政界、商界、文化界名人

仍然在无声代言着

这所百年名校的传奇!

1

圣约翰大学的前世今生

恰似一部中国教育成长历史

1879年,圣约翰大学诞生,初名圣约翰书院。

1881年,它成为中国首座全英语授课的学校。

1892年,圣约翰开始设大学课程。

1905年,圣约翰升格为大学,成为中国第一所现代高等教会学府,也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大学之一。


它的英文校训:“Light and Truth”

中文校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正暗藏着圣约翰的精神▼

追求光明,永远向着希望前进攀爬

追求真理,永远要书写智慧的篇章

从默默无闻到名镇海内外

圣约翰大学为中国教育注入太多“新鲜血液”

才留下了“东方哈佛”、“外交人才养成所”等盛名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课间休息的同学

它是首个将西方教学风格引入中国的学校

极度重视英语,上课全英语授课

即使在入学考试中,也几乎全用英文!

它重视宗教、体育、课外活动

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支足球队

它重视学生质量,没有入学限定名额

只要入学考试及格,全都可以录取

但若有一门不及格,则很难进入

它同国外名校交流很多

美国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等

均同意接收圣约翰的毕业生入学深造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1935年圣约翰大学校园景色

也因此圣约翰大学从

一开始的免收学杂费、住宿费、生活用品费

到后来的每学期200多块银元

差一点让已经考上的汉语拼音创始人

周有光因高额学费而放弃!

在那年,考圣约翰可不比今天的

清华北大简单哦!

而如今每个上海高校的光辉背后

几乎都有圣约翰大学的威名,因为……

1949年圣约翰大学(新闻系)并入国立复旦大学,现发展为复旦大学

1951年圣约翰大学(土建系科组)并入同济大学

1952年圣约翰大学(经济系)并入上海财政经济学院,现发展上海财经大学

圣约翰大学(政治系)并入华东政法学院,现发展为华东政法大学

圣约翰大学(理科各系、教育系、中文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

圣约翰大学(部分文理系科)并入复旦大学

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参与组建上海第二医学院,后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并入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尤其幸运

将整个圣约翰大学的原址完整继承

近百年的建筑将荟萃大师的年代定格

漫步这里,历史文化感汹涌而来

莘莘学子们在这所拥有百年底蕴的校园内学习

都会淬炼出不一样的人文气质呢!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2

约翰式中国高等学校建筑群

前所未有的中西合璧

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的校门

简朴得让人不敢相信

只有右侧白底黑字

「华东政法大学」的门牌让花生确信

这就是传说中“法学教育界的东方明珠”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再将目光转到左边

能看到两块牌子

一块写着【圣约翰大学历史建筑群】

一块写着【优秀历史建筑】

不难想象,花生即将踏入的门内

涤荡着多少历史韵味~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眼神顺着现在略显颓唐风的梧桐树延伸

一座风雨牌坊格外吸引目光

这是曹家渡绅士为纪念当年

圣约翰大学建校50周年而集资兴建的

前后均有对联,还刻着学校校训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古朴的牌坊虽在1992年重新建立

但四根伫立的石柱仍是当年旧物

而花生游览古建之路也将从这里开始

据说,这里的校园建筑可前后约60年才建成~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楼顶是飞檐翘角、古韵悠悠

外部是西式券廊、欧风满满

既有中式玻璃门窗,又有西式雕花栏杆

妥妥“混搭风”中西合璧

典雅而温柔,学术氛围满分!

现教学楼


韬奋楼

《情深深雨蒙蒙》大学校园内

悠扬响起的钟声你还记得吗?

它正是从韬奋楼门口整点响起的

Dang~Dang~钟声一出

整个校园都仿佛穿越到民国!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西式风的外轮廓十足优美

搭配中式红色护栏却不违和

歇山屋顶覆盖蝴蝶瓦

青色石砖铺砌整个墙面

虽一袭淡妆却着实秀雅大方~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走入传说中的韬奋楼

(说实话,这个名字念起来总能想歪哈)

竟然有一种“四合院”的感觉

正中的雕塑正是文化战士、杰出出版家

邹韬奋先生~

四周各个房间内

则是华政研究生学子的课堂哦~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半掩的门扉内

课桌椅子整整齐齐摆着

头顶还悬挂着老式电风扇

风吹过窗帘微微摆动时

已近白发苍苍的老上海人

也会回想起那年自己在课桌看窗外的身影吧~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略显斑驳脱皮的砖头

正红色的木制楼梯

轻易就可以将一个人对时间的想象

拉回到几十年前!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一位学子在二楼翻阅书籍的身影

是如此安静而享受

花生保证,在这样的建筑里学习

我绝对不会打盹了~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现活动中心


交谊楼

华政“小故宫”是交谊楼没错了

这座大楼二、三层都是

中国传统宫殿的红柱、祥云、彩绘

这也太好看了吧!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内部更是现代版的华丽丽

余秋雨、黄豆豆等名家

都在这里开过讲座呢

现在学校大大小小的会议、重大盛会

还有华政学子举办文娱活动时

都会来这里,人气极高~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现办公楼


校政厅

华政少有的黄墙建筑

一眼望过去就如此与众不同

这里是原圣约翰大学校长的办公室

正面是精致的朱红窗格

侧面又似廊桥直入楼内

设计很是巧妙奇特

即便以枯枝为背景也不失了神气!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东风楼

东风楼原名西门堂

现已成为学校各个学院的办公大楼

各个科系的教研室和办公室都能在这里找到

整个建筑是两层马蹄形砖木结构!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六三楼

为纪念约大学子在

1925年6月3日的反帝爱国壮举

原名斐蔚堂的它改名“六三楼”

约大学子的爱国魂直到今天依然不灭!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现图书馆

红楼

因为外墙几乎用红砖砌筑

这里被约大学子亲切地称为“红楼”

自旁边新图书馆建成后

便被俗称为“老馆”了

在这里,它用隽永的学识帮助

每一位学子找到了人生方向!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馆内下层为阅览室和教室

上层是书库和阅览室

注意到了吗?这里的灯座

竟然还是复古式的绿罩灯

简直不要太古风~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现宿舍楼


思颜堂


1904年10月1日

还没有国庆节的年代

思颜堂落成典礼开始了

为了纪念圣约翰大学创办时

出力最多的颜永京牧师

这里被命名思颜堂

也是约大少有的以中国人命名的大楼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这座U型砖木式中西结合建筑

东侧南顶以阳台护栏式装饰

左侧虽只有三层,竟已然担当“华政高层”

如今这里被改造为学生宿舍楼!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最让思颜堂名声大振的还是

1913年2月1日,孙中山先生

在圣约翰大学学期结束仪式上

进入这里的右侧二楼大会堂进行演讲

慷慨激昂的言论透过建筑似乎保存到今天!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格致楼


曾经耗资3万美元兴建的格致楼内

有物理化学试验室、医学系课室等

专门教授自然科学类课程

你可不要小瞧它

现在阿拉校园常见的实验室

在那个年代真是大开先河呢!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这里一层是超大落地窗

二层则连绵着弧形拱窗

转角还有一座圆柱形塔楼

顶楼翘角仿佛要飞出去一般

住在这里的女生会不会太幸福呀!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思孟楼


1907年7月

美国牧师、圣约翰哲学教员孟嘉德

因为在庐山营救中国落水朋友溺亡

圣约翰师友们为纪念它

便将这座新建大楼命为思孟楼

看这座大楼门口

还颇有旧上海石库门的韵味呢~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同仁楼


同仁楼也是华政女生的宿舍呢

这里好像一个个小洋房呀

在如此优雅的空间里住久了

内心都会变得诗意吧

而且房子隔壁还有小小绿色花园呢~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树人堂


红砖铺筑的墙面

让“树人堂”多了粉红味道

入口处不看门牌还以为来到某个

江南园林景点呢!

对了,这里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意

确认过和鲁迅周树人先生

毫无关系哦~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华谊楼


白色欧式宫殿由内而外

不自觉流淌出时尚现代气息

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内部装饰一新

这里是华政安排留学生住的地方呢!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现体育文化博物馆


体育室


全中国第一个室内游泳池

就在华政的体育室内

如今这里成了体育文化博物馆

楼道里还展示着圣约翰大学学子

与体育盛事相关的旧忆!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健身器材、羽毛球馆

乒乓球台、练舞厅都还在

不知道平常有没有学子来放松一下~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一座座百年有余的校舍

孕育了数不清的莘莘学子

英姿勃发的同学们,转瞬成白发苍苍的

政界要人、商界巨子、学界名流

为世人所铭记!

在那个大师层出不穷的年代

圣约翰的功劳不可磨灭!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知名校友一览


除却建筑,还有曼妙风景~

大草坪、小桥、凉亭、石桌石凳、百年绿植

让花生一路走,一路停

怎么也逛不够!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学子们静可在教室大草坪看书学习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动可在篮球场挥洒汗水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甚至还有人在拍婚纱照

花生猜一定是华政的学长学姐了~

从校服走到婚纱的恋情甜我一脸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魔都刚刚放晴的这一天

一只小喵在操场悄悄眯住了眼睛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不亲身体会,真无法想象

游览整个校园都是百年建筑的感jio!

当我离开走过华政桥时

百年建筑的轮廓开始慢慢模糊

花生知道

圣约翰大学确实已经离我们好久

甚至很多上海人都不知道它了……

在上海,消逝的东方哈佛


可那个培养学识更培养人格的名校

该成为上海高校的榜样呀

一代名校消弭于历史长河后

它的精神应该更为人所珍视

期待!今天的上海高校,再出大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