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胜迹」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及旧址群

「红色胜迹」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及旧址群

红色胜迹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

先遣队纪念馆及旧址群

「红色胜迹」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及旧址群
「红色胜迹」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及旧址群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坐落于淳安县中洲镇厦山村,距离淳安县城千岛湖镇约1.5小时车程。这里山水幽静,风景秀美,五百年浙皖古道穿村而过,现仍有完整的古栈道、古关隘,人文、自然景观俱佳。

该纪念馆是我国首座全面展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历史征程的展馆,是一座集红色教育、廉政教育、国防教育和党史研究、干部培训、乡村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场馆。

纪念馆分为展览馆、研究中心、革命旧址三大板块。展览馆布展面积3732平方米,以“铁血军魂”为主题,通过“启 程”、“征战”、“重整”、“天殇”、“新生”、“人物春秋”六大板块,以详尽、权威的史实和崭新的布展方式,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征战历史全面展现在观众面前。

纪念馆周边有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茶山会议旧址、先遣队临时医院、方志敏起居处、粟裕、刘英起居处,红兵坟等等革命旧址10余处,保存完好,蕴含着较高的文物价值、研究价值、红色教育价值。

「红色胜迹」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及旧址群

1935年1月9日,红十军团将卫生部设置在泰厦村项氏、汪氐两宗祠及周边民房内。据百姓口述,当时约有数百名伤病员治疗、休憩于此,现仅存项氏宗祠——成德堂。

2010年,成德堂被简单开辟为北上抗日先遗队纪念馆 (老馆),展示单命时期的担架、病床、药箱、医疗器械等物品,成为红色文化瞻仰点。成德堂建于清末,典型徽派建筑,占地280余平方米,单天井,内有回廊一周。当年红十军团经泰厦关隘沿栈道前往安徽的狮石和石门,因遭遇安徽保安团的阻击,遂又折返浙江,夜宿茶山、半山、泰厦—带,其中临时指挥部设茶山村,卫生部和临时医院则驻泰厦。

茶山会议旧址:

「红色胜迹」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及旧址群

位于茶山方氏宗祠——敦睦堂内,1934年初步落成,便迎来了方志敏率领的4000红军。祠堂占地面积约160平方米,三进院落,是一座典型的徽派建筑。门前有旗杆石一对,防风翠柏四株,中院有天井,边有回廊一周,后院凿有石井,石井四季清澈纯净,长年存水不涸。1935年1月9日,由方志敏主持的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会议就在此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军团长刘畴西、政治委员乐少华、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刘英等人,史称“茶山会议”。

方志敏临时起居处:

「红色胜迹」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及旧址群

始建于清末,房屋为二层砖木结构,占地面积80平方米。1935年1月9日,方志敏曾在二楼短暂休憩,一楼为警卫员休息处。二楼原有木门一扇,推开便是五百年徽开古道,进退皆宜。旧居视野开阔,前方为茶山会议旧址,右侧为粟裕、刘英临时起居处。

红兵坟:

「红色胜迹」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及旧址群

1937年2月,下浙皖特委独立营共100余人,六七十条枪,由休宁白际向开化转移,途经泰厦关隘时,遭遇事先埋伏于此的浙江保安团一个纵队的围攻。在谢良才、黄立义等人的带领下,独立团最终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数重包围。战斗中,该部共有70余人壮烈牺牲。1938年,这场战斗的幸存者——一位受伤后留在当地的红军战士,将战友遗骸收殓合葬于此。为避免国民党当局发现、破坏,将墓名取为“孤魂碑”,而在私底下,当地人称其为“红兵坟”。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七军团指挥部旧址:

「红色胜迹」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及旧址群

位于淳安县枫树岭镇白马村里湖自然村“俞义士”祠堂。2015年枫树岭镇党委、政府投入资金进行修复并布展,现已被列入杭州市党史教育基地。

1934年9月18日,红七军团3000余人在中央代表曾洪易、总指挥寻淮洲、政委乐少华、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刘英的率领下,进入淳安枫树岭镇(原白马乡)白马、石柱口、余村、里湖一带。指挥部设在里湖村“俞义士”祠堂,通信设备设在地势较高的“俞义士”祠堂左侧的一间厅屋内(系村民俞开化的住宅)。当夜指挥部接到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同志的电令,命令红七军团以袭击方式占领遂安县城,并以遂安县为中心建立根据地,同时规定遂安县为抗日先遣队最后的活动区域。先遣队接到命令后即派出侦察部队,对遂安县城及附近的敌情进行全面侦察,后发现敌四十九师从开化方向向白马扑来,敌补充一旅从衢县方向向白马扑来,遂安县城也已增调浙纵队2000余人守卫。因敌情非常严重,且有被围歼可能,先遣队于9月20日从白马撤离,往铜山方向转汾口、浪川等地撤向皖南。1934年11月24日,由红七军团改编的红十九师,在师长寻淮洲、政委聂洪钧、参谋长王如痴、政治部主任刘英等人的率领下,组织指挥了著名的“白马伏击战”,打垮国民党浙江保安第二纵队,纵队指挥官蒋志英被打伤后率部逃入江山县。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曰先遣队纪念碑

「红色胜迹」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及旧址群

1934年11月23日下午,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十军团十九师3000余人,为完成中央关于在遂安、开化、常山建立根据地的任务,在师长寻淮洲、政委聂洪钧、政治部主任刘英、参谋长王如痴等人的率领下进入淳安县枫树岭镇白马、石柱口、余村、里湖一带,国民党“浙保”二纵三个团五个营在副指挥蒋志英的率领下从常山县一路尾随。为了打击敌军的嚣张气焰,先遣队利用白马、石柱口、余村、里湖一带两面临山,中间一片开阔地的有利地形,修筑工事,准备伏击该股敌军。11月24日上午,敌军派出一架侦察机飞临白马上空侦察,并投掷3枚炸弹进行火力试探,中午11点30分,敌军相继进入伏击圈,红七军团即发起全面进攻,将敌军分割成三段,敌军凭借优势武器进行顽抗。由于战线太长,兵力不足,武器太差,红军不能快速将敌歼灭。敌军指挥官蒋志英受伤后,丢下数十具尸体,仓皇率部逃往常山,红军追击10余里后返回。这次战斗中,红军牺牲30余人。为纪念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两次进军白马,缅怀战斗中牺牲的红军烈士,淳安县人民政府于1984年8月在白马之战原址建造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碑”。

「红色胜迹」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及旧址群

该碑高8.5米,碑背面题写着“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1996年3月,该纪念碑被列入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白马红军标语墙:

「红色胜迹」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及旧址群

1934年9月17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先头部队进入淳安县白马一带。笫二天,全军进入白马、里湖、石柱口、余村一带,时值9月18日,先遣队为纪念“九一八”事件, 在白马村召开了 “九一八”纪念大会。其间,红军在许多民房上写下抗日标语,其中写在现枫树岭镇大桥头村石柱口自然村两北部俞氏小祠堂上的标语,在当地群众的精心保存 下,一直保留至今。标语共24条,其中19条以纪念“九一八”开头,3条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为主题,1条为争取苏维埃全中国的胜利,1条为消灭阻止红军北上抗日的国民党军阀来犯。标语署名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医¨¨(宣),可能是医疗队或医务处。据当地居民回忆,写标语者为一约十六七岁的少年红军。

标语墙所在的俞氏家厅,坐东北朝西南,单间面宽4米,进深5.8米,硬山顶,红军标语写在东侧一面墙体上,墙体高5.8 米,宽3.28米,墙壁上书写红军标语26列,字体大小不一。红军标语墙于1985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俞氏家厅现为村集体财产,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后,为保护标语,村委会曾对墙体进行过整体修整。1996年3月,该标语墙被列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胜迹」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及旧址群

中国工农红军北抗曰先遣队纪念馆

地 址:淳安县中洲镇厦山村

联系电话: 0571 - 64819200

开放时间: 9:00—11:30, 13:00—16:30 (周一闭馆)

「红色胜迹」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及旧址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