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漫畫家不肯清高地餓死,讓我很為難

你们漫画家不肯清高地饿死,让我很为难 - Anitama新声

上個星期,一名二次創作同人小說作者しじまうるめ在推特上抱怨,類似“某某人做啥啥事的故事”這種帶圖片的推文,已經十之八九都是商業漫畫的宣傳,到了一看到就要拉黑的地步。

しじま的這番話引來了許多爭議。他補充說,他反對的並不是商業廣告自身,而是“裝作不是廣告,欺騙讀者”這種手法,就像是光纖電視上偽裝成紀錄片的保健品廣告一樣。

你们漫画家不肯清高地饿死,让我很为难 - Anitama新声

(https://twitter.com/roombutterfly/status/1093285082381529088)

しじま的這番話雖然得到了不少網民的支持,很多作家卻公開表示反對。

漫畫家大介便說,她與此公恰恰相反,完全理解不了為什麼這些人會覺得“我以為是業餘人畫的漫畫,結果是商業漫畫,我就很生氣”。人家好心好意把一整集漫畫發到推特上,省掉你點擊鏈接的工夫,還免費給你看;作品的精彩和這種做法的值得感謝,與作者是業餘還是專業沒有關係吧?

大介雖然也能理解しじま想表達他“對讓人把商業作品錯以為業餘作品的宣傳手段感到不快和厭惡”。那麼,歸根結底,為什麼把商業作品錯以為業餘作品的時候就會產生厭惡呢?

大介認為,這是因為在現在的日本蔓延的兩種“信仰”:

“免費信仰”:“哈?原來不是能免費讀完整部漫畫啊!”

“謎之職業作家信仰”:“職業作家要有職業作家的驕傲,不能在推特上碎碎叨叨地耍油頭做廣告,只能靠作品自身來一決勝負!”

而反過來,也會有積極對待這種誤解的人,覺得“我本以為是業餘作品,沒想到是商業作品,也就是說不用等作家下次更新,只要掏錢,就可以立刻讀到後續了嘛!”而商業作品的目標受眾,當然就應該是後一種非常積極而且願意付錢的好人。

大介認為,這次爭論或許是一個好機會,可以讓作家和編輯明確分清、看出什麼人是自己的目標受眾,什麼人不是。

你们漫画家不肯清高地饿死,让我很为难 - Anitama新声

(https://twitter.com/sleeper_is_mine/status/1094741314174742528)

漫畫家きづきあきら認為,一部作品,就是得讓那些會覺得宣傳“煩”的人都看到了,才能算是宣傳成功了。如果只有想要作品的人才知道,那就說明宣傳還不夠。

你们漫画家不肯清高地饿死,让我很为难 - Anitama新声

(https://twitter.com/kidukira/status/1094808791390900224)

漫畫家矢野トシノリ也說,管他吵不吵煩不煩的,如果自己的作品不能被人知道、被人看到,那作為漫畫家根本就走不上起點。只要是能做的事,他什麼都做。

你们漫画家不肯清高地饿死,让我很为难 - Anitama新声

(https://twitter.com/hosimaki/status/1094826513701064705)

矢野可不是隻有嘴上說說。他的漫畫《防禦力為 0 的老婆》被人擅自上傳到 YouTube 上。為了根絕盜版,他也註冊了一個 YouTube 頻道,親自上傳漫畫視頻,結果反而遭到盜版者舉報、被 YouTube 封號了。

宣傳可以決定一部作品、一名作家的生死,這真的不是誇張。

漫畫家花村ヤソ的動畫人題材漫畫《アニメタ!》曾經一度已經決定要被腰斬,當時她哭著在作品裡寫道:“不管有多麼精彩的策劃和劇本,也敵不過知名度。雖然可悲,這就是現實。”

你们漫画家不肯清高地饿死,让我很为难 - Anitama新声

幸運的是,就在那之後,她“蹭”上了時事熱度,在推特上上傳了自己的幾頁漫畫,以解說動畫製作中“動畫”這一職位至關重要,卻不為人所知,收入也很低微。

你们漫画家不肯清高地饿死,让我很为难 - Anitama新声

這條推文得到了近 3 萬轉發,漫畫的電子版銷量躥升,實體書得以重版,連載也奇蹟般地起死回生了。這讓花村深切地感受到了讓別人知道自己的作品是多麼地重要。

(https://twitter.com/hanamurayaso/status/1094866443714191360)

在訴說宣傳的重要性的同時,也有許多漫畫家注意到了しじま推文中的另一個關鍵詞——為什麼許多在推特上走紅的漫畫,用的都是“某某人做啥啥事”的標題?

(雖然我覺得“某某人不做啥啥事”的標題似乎更容易走紅)

網絡漫畫家ベニガシラ指出,之所以要起這樣的標題,或許只是因為推特上的內容消費速度極快,所以發表在推特上的作品要儘量增加吸引眼球的“鉤子”,想辦法讓別人願意看。

就像比起“多羅羅 第 1 話”,“被妖怪奪走肉體的漫畫 第 1 話”要更容易在推特上引起讀者興趣。

這種長標題,起到的是書籍腰封上的宣傳語的作用。

你们漫画家不肯清高地饿死,让我很为难 - Anitama新声

(https://twitter.com/poppoyakiya/status/1094739210437718017)

漫畫家山本貴嗣引用了已故的電影評論家澱川長治的一句話:精彩的電影,都能用一句話解釋清楚內容。如《海神號遇險記》就可以總結成“大船翻了的故事”。

你们漫画家不肯清高地饿死,让我很为难 - Anitama新声

(https://twitter.com/atsuji_yamamoto/status/1094817929160347648)

漫畫家今井哲也也說,思考要怎樣用“某某人做啥啥事”這一句話來介紹自己的作品,是訓練構思能力、分析自己作品的一環,非常有趣。

你们漫画家不肯清高地饿死,让我很为难 - Anitama新声

(https://twitter.com/imaitetsuya/status/1094793640327540736)

這樣的套路標題,真的有用嗎?網絡漫畫家タカノンノ自己動手,做了一個實驗:他把自己兩年前發表在推特上的漫畫換了一個標題,重新上傳:“眼鏡女子首次挑戰隱形眼鏡卻看到了地獄的漫畫”。

結果,重新上傳之後短短 4 個小時,漫畫的點贊數就超過了同一篇漫畫過去兩年間的累積。這令タカノンノ不得不服。

你们漫画家不肯清高地饿死,让我很为难 - Anitama新声

改名前的原推文。

你们漫画家不肯清高地饿死,让我很为难 - Anitama新声

改名後重新發布的推文。

(https://twitter.com/takanonnotakano/status/1094885640057974784)

漫畫家天乃咲哉看到這一幕,想起自己曾經看到有推文抱怨,標題很帥氣的網絡小說,商業出版的時候卻被改成了又長又俗套的書名。他想,作者的真實想法,或許就是“如果改個標題就能賣得好點,那就改了吧。反正內容都是一樣的。”

你们漫画家不肯清高地饿死,让我很为难 - Anitama新声

(https://twitter.com/amanosakuya/status/1094941234546634752)

早年曾經出版多部標題很優美的作品但是近年來書名一部比一部俗氣一部比一部長的輕小說作家森田季節認為,長標題的流行背後,也有這樣一面:因為在這個時代,讀者不會去記住作家的名字。所以作家只能不顧冗長,給作品冠上一個有特徵的標題。

如果作家發表作品的基本渠道還是在雜誌上刊登短篇、中篇,那麼或許就會有更多人採用《夢》或者《愛》這種不好搜的標題了(但是等出書的時候大概還是要改成更有特徵的名字)。

你们漫画家不肯清高地饿死,让我很为难 - Anitama新声

(https://twitter.com/moritakisetsu/status/1094580331674427392)

連水上悟志等著名漫畫家也爭相把自己的過去作品改頭換面,冠上“某某人做啥啥事”的名字重新發布到推特上,一時間似乎成了某種風潮。

可是人的悲歡並不相通。漫畫家磨破了嘴皮為自己的宣傳辯護,不想看宣傳的人卻只覺得他們吵鬧。在しじま和其他許多網民眼裡,漫畫家們的這種宣傳手法再怎麼有效,也無法給他們帶來正當性。他們指責作家們是在把賣方的道理強加給買方,是詐騙犯的邏輯。

本文僅供Anitama發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內容。

官方網站:http://www.anitama.cn

官方微博:@AnimeTamashii

合作郵箱:[email protected]

原文: m.anitama.cn/article/bdb34a5dc3a78910?utm_source=toutia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