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概述

江门市, 广东省辖地级市,地处广东省的中南部、西江下游,珠江三角洲西部。位于北纬21°27′至22°51′,东经111°59′至113°15′之间。东邻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市、珠海市斗门区,西接阳江市阳东县、阳春市,北与云浮市新兴县、佛山市高明区、南海区为邻,南濒南海,毗邻港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1] 。全市总面积9505平方公里,下辖3个区,代管4个县级市;常住人口456.17万人(2017年末)。

江门市区因地处西江与其支流蓬江的会合处, 江南的烟墩山和江北的蓬莱山对峙如门,故名江门。在元末明初,这里便形成墟集。1925年,江门定为 省辖市。1931年撤销市建制,复归新会县辖。1951年,从新会县析置江门市,为新会县辖江门市。1983年,定为省辖地级市。

江门有“ 中国第一侨乡”、 中国曲艺之乡( 粤剧)[2]等美誉。著名景点有:玉台寺、小鸟天堂、开平碉楼、梁启超故居、陈白沙祠、上下川岛等。

2019年1月,江门入选“2018年WFBA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榜单。

江门位于北纬21°27′至22°51′,东经111°59′至113°15′之间。地处广东省的中南部、西江下游,珠江三角洲西部。东邻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市、珠海市斗门区,西接阳江市阳东县、阳春市,北与云浮市新兴县、佛山市高明区、南海区为邻,南濒南海,毗邻港澳。距广州市60公里,距香港115公里,距澳门65公里,距深圳市85公里。

面积9541平方公里,其中海岛面积235.17平方公里,约占珠三角土地面积41698平方公里的23%,约占全省陆地总面积的5.32%。江门全境北自鹤山市古劳镇的丽水,南至台山市的下川镇围夹岛,相距142.2公里;东自新会区大鳌尾,西至恩平市那吉镇蛤坑尾,相距130.68公里。

江门市区位于市域东部,东西相距46.6公里,南北相距79.55公里。台山市、新会区的南部和恩平市的东南部濒临南海,大陆岸线长283.36公里。岛屿岸线共长331.51公里。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97个,其中台山市上川岛面积最大,为137.16平方公里;下川岛次之,为81.73平方公里。属江门市水深200米以内的沿海大陆架,东起黄茅海,西至镇海湾,面积约2257平方公里。全市海岸线长615公里,占全省的1/5。

地形地貌

江门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西北部山地丘陵广布,东部、中部、南部河谷、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宽广,丘陵、台地错落其间,沿海砂洲发育,组成错综复杂的多元化地貌景观。

广东省“江门市”概述

江门市风光(21)

江门市山地丘陵4400多平方公里,占46.13%。境内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约占1.77%。800米以上的山脉有9座,多为东北--西南走向。恩平、开平市与新兴县接壤的天露山,长70余公里,走向偏北,主峰海拔1250米,为全市最高峰。北部的菱髻顶、皂幕山,东部的镬盖尖和南部的笠帽山、凉帽顶,均山势陡峻,岩古嶙峋,呈"V"型谷发育。500米以下的山丘、台地面积约占总面积80.34%,多分布于山地外围,开平、台山、江门市区的冲积平原内有零星点缀。

丘陵多无峰顶,呈缓波起伏,坡面多为第四纪堆积。河流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约占总面积17.89%,其中江门市区、新会以南由西江、潭江形成的三角洲平原面积达500平方公里,位于台山南部由大隆洞河、都斛河形成的广海都斛平原面积达300平方公里。由西江、潭江下游支流形成的河流冲积平原沿河作带状分布,中游狭长,下游宽阔,现多为良田。

境内地质构造以新华夏构造体系为主,主体为北东向恩平--从化深断裂,自恩平经鹤城斜贯全市延出境外;东部沿西江河谷有西江大断裂。两支断裂带构成境内基本构造格架。境内有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泥盆纪、石炭纪、二迭纪、三迭纪、侏罗纪、下第三纪及第四纪等地质年代的地层,尤以第四纪地层分布最广。入侵岩形成期次有加里江期、加里东--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尤以燕山期最为发育,规模最大。

水文条件

江门市河流属珠三角水系和粤西沿海诸河两大水系,全市集水面积超过100平方千米的河流共26条。 [6] 境内河流纵横交错,除过境河西江外,其中4条直接人海。西江在西海水道断面通过的多年平均输沙量4180万吨。潭江多年平均含沙量为每立方米0.11公斤。其他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0.10—0.25公斤之间。多属少沙河流。境内海岸带受海洋潮汐影响。在江河人海水域,呈现江水、海水互相顶托。每当雨季,洪潮混杂,水位多变。若遇台风掠境,往往产生暴潮。

气候特征

江门地处华南亚热带,常年绿色植被,四季常春。江门市属亚热带低纬地区,位于珠江口西岸,全区有285公里的海岸线,受海洋性季风影响,气候特征是温暖多雨,日照平均在1700小时以上。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植水稻和各种经济植物,无霜期在360天以上,终年无雪,气温年际变化不大,年平均气温全区均在22℃左右。 夏季会有台风和暴雨。温度:冬天最低5℃,夏天最高38℃。

淡水资源

广东省“江门市”概述

西江

江门全市境内水资源丰富,年均河川径流量为119.66亿立方米,占全省河川年均经流量6.65%;水资源总量为120.8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总量6.49%。西江干流于境内长76公里,自北向南流经鹤山。西江也是珠江最大的主干支流。

江门主要河流有西江、潭江及其支流和沿海诸小河。西江、潭江、朗底水、莲塘水、蚬岗水、白沙水、镇压海水、新昌水、公益河、新桥水、址山水、江门水道、天沙河、沙坪河、大隆洞河、那扶河等16条河流的集水面积均在100平方公里以上。西江干流于境内长76公里,自北向南流经鹤山市、蓬江区、江海区和新会区、经磨刀门、虎跳门出海,境内流域面积1150平方公里,出海水道宽阔,河床坡降小,水流平缓,滩涂发育。其中江门水道称为江门河,又称蓬江,从东北向西南横贯江门市区,与潭江相汇,经新会银洲湖、崖门注入南海。潭江自西向东流经恩平市、开平市、台山市和新会区,经银洲湖出崖门注入黄茅海,干流于境内长248公里,境内流域面积6026平方公里。全市蓄水工程2340宗,总库容量34.2亿立方米。其中大中型水库32座,库容量共18.49亿立方米。水力理论蕴藏量41.38万千瓦,其中可装机容量24.24万千瓦,约占58.6%。此外,还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总计436.7万吨/日。

温泉资源

广东省“江门市”概述

古兜温泉

江门市境内优质矿泉和温泉分布广泛。已探明的矿泉有9处,已通过勘查评价并开发的有4处,其中开发成规模的有1处。

温泉分布于恩平市的那吉镇、良西镇,台山市的三合镇、都斛镇,新会区的崖门镇,开平市的赤水镇。其中,流量最大的是台山市三合镇的台山温泉和新会区崖门镇的古兜温泉,日流量达3000立方米;水温最高的是台山市都斛镇的莘村温泉,水温达73℃。

土地资源

江门市耕作土壤土质肥沃,垦耕历史悠久。全市耕地面积24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7%,人均耕地面积0.63亩。沿海潮间带滩涂34.35万亩,已利用滩涂26.29万亩;内陆江河滩涂2万亩。

生物资源

广东省“江门市”概述

大西坑森林公园

江门市森林总蓄积量830.2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43%,林业用地绿化率87.6%。西北部、南部山地有原始次生林数千公顷,生长野生植物1000多种。其中古兜山有野生植物161科494属924种,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紫荆木、白桂木、华南杉、吊皮锥、绣球茜草、海南石梓、粘木、巴戟、火力楠、藤槐等。在恩平市七星坑亚热带次生林区,经专家考察鉴定,植物种类有735种,其中刺木沙椤等12种属国家级和省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有2种植物形状奇特。 境内野生动物有兽内100余种、鸟类500余种、蛇类100多种、昆虫类200多种,其中山猪、小灵猫、山蛤、龟、鹧鸪、鳖、蛇、穿山甲等于西北部山地常见。沿海和近海经济鱼类有80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100多种,年捕捞量1万吨以上的有15种。

侨乡

江门五邑是全国著名侨乡,侨乡文化独具魅力,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祖籍江门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近400万,分布在全世界五大洲10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五邑籍华侨、华人分布在亚洲地区的约占20%,美洲地区的约占70%。

人口分布

人口412.64万,其中非农村人口200.9万,市区人口133万。人口密度469人/平方公里。人口中民族数达52个,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8.66%,其余51个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占少数民族人口的60%[9]。

区划名称面积(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10年11月)户籍人口(2010年末)常住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江门市9540.604448871393.7万468.11

蓬江区320.5371912047.35万[10]2233.51

江海区110.5325436516.01万[11]2330.11

新会区1387.0284915575.62万[12]626.81

台山市3285.9194108798.66万[13]286.49

开平市1658.5969739569.05万[14]420.89

鹤山市1081.3049493536.82万[15]457.12

恩平市1696.7350.19万50.19万[16]290.99

截至2017年底,江门市常住人口456.1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00.2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65.81%;乡村人口155.9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4.19%。年末公安户籍人口396.37万人,人口密度417人/平方千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