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諺講“未到驚蟄雷先鳴必有45天陰”,驚蟄前打雷會陰雨綿綿?

農諺講“未到驚蟄雷先鳴必有45天陰”,驚蟄前打雷會陰雨綿綿?

很多人都曉得,驚蟄,古稱“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這個“蟄”指的是藏伏的昆蟲,這就是說,驚蟄節以後,蟄蟲驚醒,都要漸漸復甦了。與此同時,這天后植物也會漸漸的發芽開花,春的腳步離我們也就越來越近了。

農諺講“未到驚蟄雷先鳴必有45天陰”,驚蟄前打雷會陰雨綿綿?

一些關於二十四節氣諺語在各地流行,其中也包括驚蟄節的,比如“未到驚蟄雷先鳴,必有四十五天陰”,這句農村諺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驚蟄前打雷真的會影響後面的天氣嗎,會陰雨綿綿嗎?而且時間能長達一個半月,45天嗎?

農諺講“未到驚蟄雷先鳴必有45天陰”,驚蟄前打雷會陰雨綿綿?

據很多有經驗的老農反應,驚蟄節前,很多地方還確實打了雷。好多地區是春雷陣陣,那按照諺語的意思,今年出現陰雨綿綿的可能性就會比較大。那咱們就一起來看看這裡面的科學道理吧:咱們都知道,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氣候,同時受北方冷空氣和南方暖溼空氣的影響。當冷暖空氣相遇,就會降雨。而一般,春後溫度上升,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氣候主要受暖溼空氣的影響。這時候,如果冷空氣南下且特別活躍的話,和南方的暖溼空氣相遇就會打雷,這個雷場就預示著冷空氣活躍。在這之後的一段時間裡,氣候受冷空氣的影響,就會陰雨綿綿。所以說“未到驚蟄雷先鳴,必有四十五天陰”,這同時還意味著:當年極有可能會出現倒春寒天氣。

農諺講“未到驚蟄雷先鳴必有45天陰”,驚蟄前打雷會陰雨綿綿?

所以,要提醒農民朋友的是,若當地驚蟄前打雷了,要格外注意防倒春寒。比如小麥,天氣復甦,小麥返青,逐漸進入分櫱的關鍵時期,遇到倒春寒,氣溫過低,很有可能給小麥造成不可逆的凍害。所以,颳大風的地區,小麥返青水的澆灌一定要把握準時間,稍稍晚一點,調遲小麥的分櫱期,從而讓小麥安全度過寒冷時期,能有效保證小麥的產量。還有果樹,比如柑桔,驚蟄後,天氣漸暖,果樹進入發芽開花期,倒春寒對花朵會產生毀滅性的打擊,影響果樹的健康和當年產量。

農諺講“未到驚蟄雷先鳴必有45天陰”,驚蟄前打雷會陰雨綿綿?

農民朋友,驚蟄這天,你那裡打雷、颳風了嗎?喜歡,請關注獲取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