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坝大草原拥抱蓝天白云,品尝手抓牦牛肉马奶茶感悟工业化弊端

去年八月中旬,我从理县县城出发,一路沿着河谷上行,经过米亚罗红叶观景区,夹壁土司官寨村,阿来旧居和刷经寺镇,最后来到了壤口乡的360三岔路口,向前直行过查真梁子可到达红原大草原的腹地,向右可翻越雅克夏雪山经黑水、茂县回成都。

在阿坝大草原拥抱蓝天白云,品尝手抓牦牛肉马奶茶感悟工业化弊端

图注:红原路口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路口,进出阿坝草原的游客都要在这里停下来,给车辆加水、洗车或者问路。游客来自五湖四海,以自驾游居多,四川、重庆甚至北京、广东的车牌号在这里都能够见到。不要觉得诧异,因为七八月份正是阿坝草原上花花草草长势最旺的时候,各地的游客自然趋之若鹜。其实走近细看,单株牧草或者野花毫不起眼,既没有牡丹那样雍容华贵,也没有梨花那样粉面含羞,但是如果这些花草长成一大片,至少绵延几十里,那我们就只能用震撼、壮观来形容了。春天的乡村美不胜收,不就是碧绿的麦苗和金黄的油菜花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吗?农人们也许对画画全然不懂,或者根本没有什么美学常识,但是他们却用自己粗糙的双手,无意中创作出了世界上最具震撼力的画作,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了。


在阿坝大草原拥抱蓝天白云,品尝手抓牦牛肉马奶茶感悟工业化弊端

藏式民居

如果单是草原面积宽广,还不足以让人魂牵梦萦。更重要之处在于,阿坝草原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我们就算不去西藏,也可以领略到雪域高原的风采。站在草原上,放眼望去,四围尽是连绵不断的群山。这些群山的线条极其平缓柔美,跟四川盆地周围那些高山的险峻硬朗简直就是两般模样。群山上郁郁葱葱,树木很少,多为高山草甸,其绿色跟草原浑然一体。在草地上,我们可以看到缓步移动的一些黑点,那是牦牛。它们全身披散着黑色的毛发,牛脸处有一些小块的白色,看起来非常健壮彪悍。牦牛也有全身白色的,在茂县的叠溪海子边我见过一些,当地人把它们作为道具,游人可以跟白牦牛合影留念。如果草原上没有牦牛,藏民的生存是难以为继的。牦牛全身都是宝,牦牛肉、牦牛奶、牦牛皮毛甚至牛粪,都被藏民因地制宜地利用,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文化。

在阿坝大草原拥抱蓝天白云,品尝手抓牦牛肉马奶茶感悟工业化弊端

图注:红原大草原

在牦牛群的周围,有牧人的帐篷,固定帐篷的绳索上挂满了经幡,在狂风中猎猎作响。经幡大部分采用绸布做成,颜色有蓝、白、红、黄、绿色等,多为素色,大小不等。经幡上面印着密密麻麻的经文和鸟兽图案,各图案也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据说经幡在风中每扇动一次,就相当于自己念了一遍经文。这个办法好,省事省力,也体现了了藏民对喇嘛教的虔诚。经幡是藏区的特色,高山的垭口,玛尼堆的周围,石桥的栏杆上,塔林附近,都能见到经幡的影子。五彩的经幡,让藏区生活多了很多妩媚之处。除了群山、牦牛和牧人,草原还有着纯净明澈的蓝天。天空很蓝,蓝得犹如一汪湖水。在高远的蓝天上,点缀着絮状的白云。它们一动不动,时间似乎在这一刻凝固了一般。有时候运气好,还能看到苍鹰在天上振翅翱翔。

在阿坝大草原拥抱蓝天白云,品尝手抓牦牛肉马奶茶感悟工业化弊端

图注:红原大草原

这样的蓝天、高山和草地,在内地是看不到的。我们正向着工业化急速迈进,我们能上九天揽月,我们能下五洋捉鳖,可是我们却收获了废水、废气和废渣。我们再也不能躺在祖母的怀抱里数漫天星星,我们再也不能跳进村口的泉凼里劈波斩浪,我们只能到草原上来追寻儿时的印记。我想这就是人们喜欢上草原的原因吧!

壤口乡地处红原县东南缘,毗邻刷经寺镇,与本县龙日乡、江茸乡相邻,与黑水县沙石多乡,松潘县下八寨乡,马尔康县大藏乡、梭磨乡交界,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属高原寒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呈现高山地貌和高平原地貌,为高山峡谷型草地。壤口藏语意为“铜锅”,因远古时期西藏阿里地区一支游牧部落落户于此而得名。

在阿坝大草原拥抱蓝天白云,品尝手抓牦牛肉马奶茶感悟工业化弊端

图注:壤口乡青稞地

查真梁子是从壤口乡360三岔路口进入红原县城的必经之地。梁子在四川话中,本意指丘陵地带,也就是比山矮的地方。可是查真梁子可不矮,海拔4345米,没有习惯高海拔的人群,走到这里就会气喘吁吁的,根本不敢做过多的停留。“查真”译成汉语,意思是连绵起伏的灌木柳林,灌木铺盖山峦,像藏族妇女编织的毛氆氇。查真梁子向南走向则山沟逐渐狭窄,山势渐陡,水流渐急,高山柳沿河谷生长,杉木林逐渐茂密,甚至气候也渐暖;向北走向则是川西北高原的自然景观。因此它不但是丘状高原过度到高山峡谷的衔接地段,也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在红原县境的分水岭,山势虽无奇绝之处,却充满着“才饮长江水,又食黄河鱼”的诗情画意。

在阿坝大草原拥抱蓝天白云,品尝手抓牦牛肉马奶茶感悟工业化弊端

图注:查真梁子

尽管海拔高,可是查真梁子却是一处绝佳的观景平台,因此来往旅客多愿意停下来极目远眺一番。牛羊成群点缀在绿草如茵的草原上,颇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秀丽风光。站在这里你会发现,尽管壤口乡三岔路口已经进入红原县,算是高原地区了,但是跟查真梁子相比还是不值一提。公路弯弯曲曲,缠绕在莽苍苍的山体上,让人觉得筑路工人真是伟大。藏区的公路可谓完美,全是柏油路,一路延伸,直到天边。一路上都有道班,负责公路的养护。在茫茫的大草原上,除了少量的藏民定居点,最多的建筑物就是道班的房屋了。


在阿坝大草原拥抱蓝天白云,品尝手抓牦牛肉马奶茶感悟工业化弊端

藏民的游牧生活

到了藏区,自然得享受藏区的美食,一路走一路吃,这也是我到藏区的目的所在。在壤口乡的三岔路口,有十多座藏民的房屋,他们在这里出售酸奶、牦牛肉等,也提供藏餐,算是生意人了。信步走进路边的一座木屋里,一个藏族大姐正在收拾长条桌,上面摆着一些装着辣椒面的干碟子,看来有食客刚刚离开。我对大姐说:“请问有藏餐卖吗?我想体验一下藏餐,比如酥油茶、糌粑和牦牛肉这些东西?”大姐高兴地说:“有啊!你先坐吧!我们这里有酸奶、马奶茶、人参果饭和手抓牦牛肉,你需要点什么?”藏区有这么多我没有吃过的东西,真是出乎意料之外,可是我只有一个人,也吃不了那么多啊!我把自己的困惑说了,大姐说这很简单,我全给你上小份就行了,让你吃好吃饱又不浪费。于是我点了一碗酸奶,一碗马奶茶和一斤手抓牦牛肉。

在阿坝大草原拥抱蓝天白云,品尝手抓牦牛肉马奶茶感悟工业化弊端

图注:挤奶的藏女

红原酸奶和超市里的盒装酸奶简直两码事,盒装的只能算是有着酸奶味的饮料。酸奶应该是草原上的特产,来自牦牛的乳汁,经过煮沸、降温、加入酵母自然发酵而成,呈乳白色,豆腐脑状的固态。酸奶无任何添加剂,为藏民传统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在大姐家的冰柜里,透过玻璃窗,我看见放着很多装在塑料桶里的酸奶。有间屋子里,地上放着几十个小塑料桶,看样子酸奶的制作和发酵都是大姐自己完成的。大姐怕我吃起来不习惯,又在酸奶上面加了一勺白糖,搅拌均匀后,我舀起一勺子酸奶送入口中。尽管加了白糖,但酸味还是很重,好在并不影响口感。

在阿坝大草原拥抱蓝天白云,品尝手抓牦牛肉马奶茶感悟工业化弊端

图注:藏族民居内部

在喝马奶茶之前,大姐首先给我展示了一下马奶茶的原料,有奶渣和一小块酥油。奶渣呈颗粒状,酥油则是黄色的固体。今年在甘孜州首府康定城内,我就看见了很多藏民在街边摆摊卖酥油、青稞面和饼子。酥油是似黄油的一种乳制品,是从牛奶中提炼出的脂肪。产于夏、秋两季的牦牛酥油,色泽鲜黄,味道香甜,口感极佳,冬季的则呈淡黄色。藏民的酥油茶、马奶茶、糌粑都需要酥油,甚至寺院点灯也需要酥油。

在阿坝大草原拥抱蓝天白云,品尝手抓牦牛肉马奶茶感悟工业化弊端

图注:敬酥油茶

正是因为酥油与藏民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打酥油也成了藏区的一种常见劳作,大多是由妇女们来完成的,可惜我无缘见到。大姐用茶壶给碗里倒入一些开水后,酥油漂浮起来,碗里很多泡沫,用筷子搅拌均匀再沉淀一下,马奶茶就成了,呈草黄色,像中药一样的汤汤水水,可是却散发出浓郁的香味,这应该都是酥油的功劳。一鼓作气把一碗马奶茶喝下肚,满口留香,似乎意犹未尽。说是茶,其实跟内地的茶水已经区别很大了。

在阿坝大草原拥抱蓝天白云,品尝手抓牦牛肉马奶茶感悟工业化弊端

图注:马奶茶

喝完马奶茶,我就去看大姐做手抓牦牛肉。在厨房里,一口大锑锅正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我问大姐这汤里加了什么特制的卤料吗?因为我刚才进屋时,特意在厨房里观察过,那时候锅里就已经有老汤了。大姐说她在汤里加了盐巴和花椒,其他的什么也没有,别的人家汤里只有盐巴。珍馐美味离不开盐,看来藏民做手抓牦牛肉也是深谙其中之道。一斤牦牛肉,刚好两块,过秤时大姐让我去看过。牦牛肉从冰箱里拿出来,直接放在锅里煮。煮了十来分钟,大姐就用漏勺把牦牛肉捞起来,用刀子在牛肉上划开了一些口子。大姐说这样可以缩短煮肉的时间,也可以让牦牛肉更加进味。

在阿坝大草原拥抱蓝天白云,品尝手抓牦牛肉马奶茶感悟工业化弊端

图注:手抓牦牛肉

手抓牦牛肉煮熟了,放在盘子里端上来,两块都是带骨的。大姐又端上来一盘干碟子,里面有辣椒面和味精,旁边还放着一把割肉的木柄小刀。大姐示意我用左手按着牛肉,用右手握着刀子去切割,然后蘸着辣椒面吃下去。对于骨头上的牦牛肉,就像剥水果皮一样把它们分离下来。这样的场景,让我想起梁山好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画面,真是耐人寻味呀!牦牛肉非常耐嚼,特别考验牙齿的能力。对于我们这些经常吃蔬菜的人来说,那些带着血丝的牦牛肉真是让人望而生畏,嚼了半天嚼不烂,只能尝尝味道了就吐掉了。(彭忠富/文;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