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溺爱学生的家长怎么办,学生手机苹果7?

路人局座


您好,我给您的建议可能不太中听,您说了您不想放弃,但我是想告诉您应该放弃的原因。

不知您是否看过一部争议很大的日本电视剧,叫做《女王的教室》,这是一部关于教育的作品,曾经在日本被禁播。里面有两个对比鲜明的老师,一位是严厉到让人害怕的老师,一位是坚持友善教育,坚持和学生做朋友的老师。我们先不讨论两位老师的教育风格和方式分别给学生们怎样的未来。

我想说的是,大部分高标准严要求的老师是无法受到学生喜爱的,因为在当下,他们不理解你的严要求,人人都是享乐主义,只注重当下,不会过多的为未来做打算,而老师不同,这个职业培养了你们想象学生美好未来的习惯,想得多,自然会提前要求,才能有更大的把握实现你们所渴望的,为孩子们打造的未来。这是老师这个职业与其他人的一个显著的区别。因此我们得出了第一个原因,你的思维和他们不同,但你还没办法改变一个人的思维。如果能,那么需要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时间,二是对方的悟性,如果这两个条件都已经具备,您可以继续尝试,不要放弃,但就您的描述来说,我认为第二个条件可能未必具备。

第二个原因只有一句话:我们都需要也应该承认一件事,人人都有拥有平庸的权利。

毕竟是别人自己的选择,干涉多了可能就是自作多情了,要谨防好心没有好报。

做老师会收到太多的误解,积累多了可能就会心寒,到那时候就是教师职业圈里的得不偿失,可能一个真正认真负责的老师就变味儿了。

何必浪费时间,又为什么不把有用的精力放在更值得的学生身上呢?


吐槽杂说


这个问答深有感触,因为几年前遇到了一个奇葩家长,至今心有余悸。

那时我也是班主任,班上一小孩特别淘,家长也不配合,还振振有词,为丁点儿小事可以和老师和其他同学家长大干一场,最关键是极不讲理。

到了初二上册,该生更是无法无天了,打架、抽烟、侮辱女生、逃过、翻院墙、通宵上网……一次又犯事了(具体记不清了),多次联系家长,该生家长以忙为借口拒不到校配合处理,就在等待家长来校处理的时间中,这孩子干脆翻院墙跑了(据后来调查,白天在网吧,晚上去亲戚家睡),这下家长不干了!一家大小六七个人,风风火火跑到学校找我找学校要人!

好在学校站在公正立场保护教师,也好在自己平时工作做得细致,每次出事和解决都有详细记录,每次(和该生家长联系)都有通话录音。来到学校后,这一群人那个无理、那个叫嚣张……恰好当时有两个镇派出所民警到校检查安全,我和学校政教主任陈述了事实并提供了相关记录、通话记录,调看了监控记录等,两位民警最后给家长上了一堂法制课才了事。

经过该事件后,当班主任的我多了一个心眼儿。

一:接手新班后,一个月内必须了解清楚每一个学生和家长情况,并整理成册。

二:会议、班会、夕会讲话内容必须据实记录,个别刺头特别是家长的通话会录音。

三:自己依理依法执教,管理学生时有理有据。

四:班级动向极时向学校汇报。

毕竟咱只是个老师,做好该做的,遇到刺头防范于未燃,本着良心、职责、法规做事。但话又说回来,只要自己工作做得细,有刺头咱也多少有些底气。不过这年头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真不好干,好在从教20年只遇到这么一个奇葩。

对此您有什么高见?欢迎指正交流!


醉z清q风f


我们再教育低幼的小朋友的时候是不是从来都不会给孩子点“颜色”瞧瞧?相信待过孩子的都知道,一味的哄孩子,最终最可能的是把孩子教成了无法无天的样子——一方面年龄、见闻所限很多事的所谓“道理”孩子是不可能理解的了的,另一方面基本“底线”的事儿也是为了他们好,你不得不去管教。

对待这种家长我觉得题主“先礼后兵”是非常有必要的!所谓的“礼”实际上就是给家长陈明利盖,讲清楚这些违范校规校纪的行为会有怎样的影响,会对孩子有怎样的影响,以及希望家长协助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孩子好、是对孩子的负责任等等。

对于大多数家长而言不是分不清好赖话,只要沟通方式得当(主要还是怎么说,如果只是一味的投诉孩子不好而没有分析的部分,那么可能会有家长“逆反”或者不理解),那么多数家长是会支持老师管好孩子的。

但是如果就是碰到了题主说的这种情况的家长——从初中就对孩子的行为纵容,那么我认为这个时候最有必要的是跟家长解释清楚一个跟小学、初中不同的学校管理中所具有的权利——高中不是义务教育,面对违纪的学生,学校是有权利做出各种响应的处分,甚至是严重的时候给予劝退、开除等处分都是可以的!

在我看来这种人就是“有恃无恐”,他们真的以为到了高中还是跟过去一样——无论学生犯了什么错,学校都不能做出过于严厉的处罚,甚至干脆就不能处罚。对“规矩”的肤浅认识,导致他们以为升入高中还会是这个样子。

所以有必要给家长发一份学校的管理章程,明确的告诉他们如果面对处分不满意那么可以去投诉。让他们知道,这个阶段处罚学生是学校具有的基本权利。

最后,说真的,你放不放弃,人家在乎吗?我觉得是你一厢情愿的想多了……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当手机成为父母疼爱子女的表达方式,这是家庭教育的悲哀。教书那么多年,我也屡屡遇到相似情况,一般我都是这样处理的,效果很好,家长一般都能配合学校做好孩子工作,没收手机或者甚至主动销毁手机,加强对孩子的管束。

首先,和家长做好坦诚沟通,讲清孩子沉迷手机的危害。

许多孩子因为父母在外地工作,便借口与家长沟通为由要求父母购买手机,我便询问家长,回忆孩子一个月与父母通几次电话。

还有的孩子借拓展知识面,购买手机是为了丰富知识。对于这种情况,我会与家长讲清,学习更主要的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因为高考是不允许带任何工具进考场的。

总之,要了解清楚家长给孩子购买手机的真正目的和原因,然后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交流,一般家长只是因爱的表达方式不对,都还是能够理解教师教育的良苦用心的,并能做好积极配合的。

其次,和家长一起真诚商议,制定关爱子女的策略。

“父母之爱子为这计深远。”这是《左传》里触龙说服赵太后的一句经典之话。每一对父母对子女都是疼爱的,但是爱分两种,低级和高级的。低级就是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望,这种爱,用高尔基的话说,“连母鸡都能做得到”,而高层级的爱,就是引导孩子精神的追求,用刻苦奋斗、努力拼搏追求幸福,这才是真正的爱。

一个孩子不仅是家庭的,而且是国家的,社会的,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孩子,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为国育才,不能因为家长的方法不当,溺爱孩子而放任自流,疏于管理,也不能因为孩子叛逆,屡教不改而简单粗暴,开除了之。

教育孩子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而学校教育又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都不管了,还能寄希望于孩子有美好的未来吗?你说是吗?


乱语三千


对于这位老师的不想放弃,还想拯救下这个孩子的想法表示赞同和理解。

但可能需要老师们除了平日的教学内容外更需要在解决孩子问题上下点功夫了,毕竟时代不同了,我们面对的世界、社会、人都更加复杂更具挑战性了,解决问题也不能单靠经验和权威了,更加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更深入的认知。关于这类问题最需要解决的不是孩子的,根上在父母这里,所以只有先把父母摆平其它的自然就好解决了。

从孩子和父母的表现来看

首先家庭经济条件不错,父母的自我感觉非常良好,需要敲打下父母让其看到真实的情况。从父母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并没有多少知识文化,大脑的认知水平也很低,更重要的是根本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因为无论对于孩子的无节制宠溺还是对于老师主动和家长沟通孩子事宜时的反应,都感觉不到一点父母是爱孩子的,懂得什么是对孩子好,什么是害孩子的。

所以和这样没有知识又看不清事实的父母打交道一定不需要对着干或进行教化,没用,父母也理解不了,只需要让父母看到事情严重而导致的后果:孩子面临开除和退学,在校被孤立,没人愿意搭理他,没有朋友,所有人都讨厌他嫌弃他。当父母知道这些心理才会稍有触动,一般这种不讲理没有知识文化的人都特别爱面,如果知道孩子在学校被所有人都瞧不起,这是受不了的。

从校方和教育局的处理方式来看

学校对于学生的违纪处理严格按照相关条款执行就好,而且了解了孩子的家庭背景后,应该已经知道因为父母的无知导致孩子现在的问题非常严重,校方可以直接用勒令退学或开除的方式给父母敲一下,让其清楚地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才有可能救得了这个孩子,毕竟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

但学校却要三番五次和没有好坏判断的父母商量处分的事?这样无疑助长了父母的嚣张跋扈,在处分和这个孩子的前途社会的安定两方面来看选择前者毫不过分。所以处理这类事情校方的态度一定要强硬,目的就是让父母清醒反思。

从老师和父母的沟通来看

老师好多次都和父母在以商量的口气,或者来来回回的拉锯中消耗精力,这种做法只能让事情更加模糊搞不清,因为父母本身就在和老师胡搅蛮缠。所以干脆利索通报给父母根据学校的哪条哪款校方对于你家孩子的处理决定就可以了,不用再多说别的,丝毫不需要给父母留思考的余地。任凭去哪告去,都不占理。目的就是让父母找不到出路,必须逼迫其安分下来好好反思,等什么时候想清楚自己犯的错误了,来学校道歉了,再问问到底要不要让孩子好好成长,如果父母确实认识到了错误,孩子的问题就好解决了。


所以在处理大人犯浑的问题中,一定要把住原则和条款规定,态度强硬,不妥协不商量,逼迫父母认识问题的严重性才是最关键的一步,这步做不到,其它的白想。至于孩子,15岁了这个样子也是由于家庭的原因,孩子本身是无辜的,但不解决他父母的问题,他的问题是不可能解决好的,也不着急这一时半会。


愿您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幸福一生!



旮旯里的神仙洞


001事出有因。孩子问题,往往是家长问题的集中反映。要想处理好这个问题,必须先做好家长思想工作。

002告知家长:2018年8月,教育部等八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治实施计划》(以下简称《实施计划》)。《实施方案》从家庭、学校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其中对电子产品的使用直接规定了限制性规定。包括:

严禁学生携带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进入教室,带入学校统一管理。

003改变不了家长,就努力改变学生。教育学生方式方法要得当。摔手机、没收手机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制造矛盾。

004告诉学生,违反什么纪律。手机老师暂时替你保管,若需要,可让监护人来领取并写下领条。同时,借此机会告诉家长相关要求。

005学生教育就是反反复复的!真心待学生,所有问题都不难解决。


教书匠的快乐人生


溺爱学生的家庭多的去了,但古往今来被溺爱的学生没有拿一个是有好结局的,如果你遇到了被溺爱的学生在对你没有利益损害的前提下你就当做没看见就是了,如果给你在某方面带来了麻烦,就像你说的手机苹果7的问题,你可以把它当做反面教材啊,一步小小的苹果7看似简单问题实则危害不比毒品低,这部苹果7无形当中把学生内心当中邪恶的攀比给展现出来了,这就给这个人以后的整体竞争力下降到了极低,你该做的就是从人家身上的缺陷警惕自己,千万不要去嫉妒,否则你也会处在痛苦当中。


孔雀大明王539


今天,我们探讨交流与这个主题无关的问题,因为,看了下面的叙述与"学生特征\

喜205409161


从题主描述的情节看,主要是高中学生玩手机的问题,而且其中一个学生还比较嚣张,因为在初中时候就屡屡犯错,家长不但不对孩子进行教育,而且还在未和老师就孩子犯错进行沟通交流的情况下,就以初中属于九年义务教育为由,将初中老师告上教育局。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学生的家长平常为人处世就不通情理。给孩子用苹果7,说明该生家庭经济条件好,而且非常溺爱孩子的,但同时对孩子的学习却不闻不问,可能家长就是一位书没有读多少,但是事业却很成功的人,因此家长可能从自身经历得出“读书无用”的观点,所以才会有不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凡事有这种“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孩子的行为习惯都不会很好,老师碰到这样的学生还真是不好解决。

但是做为教师,不能因为难就放弃一个学生,我们还是要尽可能的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与家长沟通。沟通可能很难,但是这一步必须还得做,也许家长因着自己固有的价值观念并不认同老师,还可以间接让家长知道,如果该生屡次犯错不改,并且还在班级里造成了不良影响,到时会因违反学校规定被劝退。

二、争取班级其他学生的支持。大多数高中学生还是想要学习的,所以可以在班级里讲清校规校纪,知道违反规定的后果,以防班级学生效仿该生的行为。同时,把班级学生分组,进行帮扶式互助学习,让优生带差生,这样可能有助于班级良好学习氛围的建立,后进生会在这种氛围下学习积极性逐渐被带动起来。

三、间隔性的与该生聊天对话,对话时不谈学习方面的事情,谈时下高中生这个年龄段感兴趣的话题,再从这些话题中不着痕迹的切入到学习方面,引导孩子的价值观、学习观改变。当然,这需要老师很大耐心,更需要教育教学的智慧。

四、把该生情况向学校领导汇报,在每次关于该生的交流和问题处理都做记录,必要时进行隐藏录音,以证明教师不断的在用正确的方式处理问题。

总之,做为一个人民教师,及要面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寻求各种方法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还要保护好自己。相信正直而有爱心的教育者不会被辜负!


ytl277277


多沟通协调。让家长明白丰裕的物质条件没毛病,但不能养成孩子的臭毛病。

一次沟通不行,就多次,多一点耐心,先教育好家长,责任重大。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好老师,就不要怕麻烦,细心加耐心,再加上无私的爱心,你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好老师!几十年后,你的学生会记得你的。

记住一点,与家长沟通时吃吃饭可以,你也可以买单啊,首先与家长成为朋友,才有可能深入沟通,切记,千万不能收费,否则,朋友没得做,工作也会半途而废。都是为了孩子,出发点一致,工作就好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