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职称十五年,仍然十级岗位合理吗?

用户8316208325276


如果从合理性角度来看,这种情况肯定不是很合理,但目前在我国职称制度下,这种情形是普遍存在的。

职称的作用主要是体现在事业单位中。我国的事业单位分为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和工勤岗,其中的专业技术岗分为十三个等级,一到七级对应的是高级职称,八到十级对应的是中级职称,十一到十三级对应的是初级职称。因为职称是直接和工资挂钩的,所以专技人员都很在意这个,高级职称的工资待遇和处级领导差不多,中级职称的工资待遇和科级领导差不多,初级职称的待遇和普通科员差不多。



虽然职称的分级很明确,但是在现实中想要取得相应的职称收入并不容易,不管是评聘分离还是评聘结合,职称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聘用”。取得职称后,如果单位没有相应的职数进行聘用,是无法享受到职称工资的。

而现在大多数事业单位,特别是基层单位,都处于僧多肉少的境况,符合条件的人大把,但位置就那么几个,除非占着位置的人调离或退休把位置腾出来,否则后面的人是没有希望的。这点特别是体现在大级别的职称跨越中,如初级职称晋升中级职称(十一级到十级),中级职称晋升到高级职称(八级到七级)。

而同个大级别内的晋升会相对容易一些,比如中级职称的十级晋升到九级,主要条件是要年限要够,但正常也会有比例的控制,比如单位有6个中级的职数,那么可能就是八级一个,九级两个,十级三个,如果八级和九级被占用了,那十级的人就没办法晋升到九级,这可能就是题主碰到的情况。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虽然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已经出台多年,但还是有些地方没有完全落实,大级别内没有细分小级别,导致高级职称只能聘用在七级,中级只能聘用在十级,初级只能聘用在十二级,这种情况就只能等当地政府出台新文件了。



所以,出现了很多人长期处于同一个职称等级无法晋升的情况,这也就是为什么不少人呼吁职称能够出台类似公务员职级并行的办法,通过年限来实现等级的提升。


流雷电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有一个老教师,以前中专没毕业出来教书。近50岁时可以评职称了,因为没有毕业证书评不了。校长叫他去原学校补一张,他不去,结果到退休也是中教二级。他的同学全补了,职称也全上了。

有一个96年毕业工作的老师,一直也不敢教他学的专业(语文),没有教案,没有班主任工作,没有论文,也不参加有关培训与考试,至今中教二级,估计到老也是如此。

要想评职称,在网上骂娘是没用的,必须对照参评条件老实积极地去努力。全部条件具备了,你评不上就可以向上反映了。

社会有不公平的地方,但社会也很公平!


拈花微笑90736436


中级职称十五年仍是十级不奇怪,别说十五年,二十年停留在十级都很正常

事业单位实行的是岗位聘任制,只有实际到岗才能享受到相应的待遇。具体到专业技术岗,分初级、中级、副高、正高四种职称,其中初级职称对应的工资级别是十一、十二、十三三档,中级对应八、九、十三档,副高对应五、六、七三档,正高对应一、二、三、四等四档。

评上中级职称,首次聘任到岗的工资一般定级最低的十级。注意,这里说的是聘任到岗。也就是说,有职称如果没有职数空缺,不能竞聘到岗,照样享受不到相应的职称待遇。这和公务员满足三年的提拔条件,但因为没有领导职数不能提拔是一样的道理。

中级职称在地市级事业单位比较常见,一般不会出现岗位满额的情况,因此只要通过了资格考试,拿到了中级证书,基本上可以聘任拿到相应的工资待遇。但在县区,受单位层级影响,事业单位中高级职称有一定比例的职数限制,很多拿到中高级职称的,因为没有岗位聘任,无法享受到相应待遇。碰到这种情况,按照论资排辈原则,结合个人实绩,只有等原来在岗的人退休或调离,腾退出相应的岗位,才能补位。

对应的工资档次也是如此。中级职称初聘定十级,再往上调九级,如果单位中九岗位已经满额,你在中十岗位待得再久也是枉然。而且,过去有的单位人事部门为了图省事,在设置专技岗位时,直接将每种职称对应一个工资等级,不再细分,如初级定十二级,中级定十级,副高定七级,正高定四级,如此每个职称一级定终身,工资晋升更加与任职年限无关。

总的来说,职称工资调整,除了要拿到相应的职称外,最关键的是要有岗位,能评聘到岗,否则有职称和没职称一个样,没有任何意义。


80后小公


中级职称,任职已十五年了,仍是这一职称的起点工资十级,是不正常的。如果触犯行政纪律,受处分算例外,一般规定任职二年以上可靠一级,四年以上便可升为八级。但是,根据当地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如果相应的九、八级指标已用完了,并且没有增加指标或空缺位,也可能存在这一问题。同时,不存在小人故意整人,哪怕有指标,也不让你晋升上级这一情况排除之外。总之,具体情况摸准后,才能判断是怎么回事?


鸿鹄之志784


合不合理就看你的“礼数”了,有些单位领导觉得大权在握,依着自己的性子做事(歪风邪气)就是看谁懂得礼数多,就把评定的职称给了谁,那些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忘我工作的好同志反而在评定的职称事情上,次次擦肩而过,有时候并不像原来所说的那样,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飞跃3537


俗话说得好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教师职称评定可以说一切皆有可能。可能你三十岁就超过十级,可能你五十五还是十级。决定教师职称的因素有很多。我个人认为有以下三大点:

第一、你的能力。只要你足够优秀,优秀到成为全国名师,那么职称对你而言根本不是问题。一切都可以水到渠成。到毕竟名师不易成,所以大多数人都做不到。

第二、你的地位。说到这个我想大家都懂。只要你地位高,那么做什么事都好办。教师同样如此,在相同条件下普通老师和学校领导同时评相同职称,那么领导多多少少有优先权。

第三、你的运气。说运气可能不太合适,应该说是你任教学校的教师年龄结构。年龄结构决定你评职称的难易度。如果你在城区学校,中年教师较多,那么就存在题主说的这种情况。甚至更糟糕。如果你在乡镇,特别是偏远地区,教师结构严重断层,除了老就是少,教师教龄十年到二十年的中年教师严重缺少,那么你就可能三十岁就中级九档。

总之,职称的问题还是大部分靠实力的。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是吗?





乡村教师123


合理啊,这有什么不合理的,中级职称是靠评的,又不是年限够了自动晋升的。

事业单位人员有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两种晋升渠道。管理岗位和公务员职务一样,能不能晋升有很多因素,除了个人努力之外还需要有职数空缺和组织的认可。专业技术岗位的晋升最基本的还是要自己达到晋升条件,也就是要取得职称资格,比如想竞聘助理职称就必须通过助理职称资格考试,想竞聘中级职称就必须通过中级职称资格考试。

职称晋升有个难点就是岗位职数的限制,一般情况下,只要岗位职数有空缺就可以聘用,但是很多时候还会出现岗位职数满额的情况,这时职称晋升就比较困难了。即便通过了资格考试,取得了资格证书,但并不代表必须聘用,就和科员提拔副科级需要满三年任职年限一样,科员任职三年只是具备了提拔的条件,但不是科员满三年就一定能提拔为副科。于是就出现了通过资格考试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聘用享受相应职称待遇的人却并不多。

并且有的地方在设置岗位的时候,职称和专业技术岗位只对应一级,比如助理职称对应专技十二级,中级职称对应专技十级,副高职称对应专技七级,即便任职年限再长也不会向上晋升。

总之,由于岗位职数的限制,很多事业单位人员最高也就是聘用中级职称,再向上晋升就比较困难了。

欢迎关注中省直遴选,有问题欢迎随时交流!


中省直遴选


1.存在有它赖以存在的合理性。所以,先问问自己,有没有同样职称的,现在还是十级岗位。如果有,那就说明,僧多肉少。人多名额少,地方政策,没有办法,除非你能想到其他的办法。如果没有,那就是自己问题。

2.任何走职称的人都知道。并不是你工作业绩好就完全符合职称评价条件。行业不同,职称评价条件也不同。除过业绩,还有各种优秀、甚至有些职称要求还得有下乡一年的经历等等。各种评价条件五花八门。所以,梳理一下,自己没有达到的这些条件,是什么原因没有达到。然后根据条件要求,一步步努力。

3.有个哲人说,如果事情进展不顺利,说明机缘未到。所以,在努力的同时,一定记得,尽人事,听天命。有些事情不是合不合理的问题,也就你尽了努力,但就是达不到预期结果。耐心去做,不问结果。如果结果达到预期,自然很好。如果没有达到预期,倘若还有可能,那就继续努力。如果没有一点点可能,只有放弃。


UI设计核心技巧


我工龄39年了,还是6级!


勇敢的心33146821


无所谓合理不合理。如果按论资排辈的理念的话应该晋升岗位,但现实中并不是这样的,而且晋升岗位有各种条条框框,不是只按年限设定标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