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了自己的小秘密,父母应该如何和孩子进行沟通?

奔跑吧艾米儿


真心为孩子高兴,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秘密,关于和孩子沟通,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送给你吧。

亲子教育中的界限

我们今天的话题是从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所写一首诗《论孩子》开始的。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那静止的弓。

我常常能想起我的孩子在我的怀里安睡的样子,他睡得那样安心,好像那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可是没过多久,他就开始创造自己的世界了,他有了更多的本领,他越来越认为自己有能力应付这个充满危险的世界。于是我开始焦虑,我担心他还没有准备好,知识还不够多,力气还不够大,我拉住他的手,告诉他,在我身边吧,我的怀抱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我没有告诉他,是我离不开他,因为有他,我的存在才有了价值。

这就是几年前的我。直到有一天,我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把他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来尊重。

我明白,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对于父母来说有多难,现实中的孩子永远比父母心里的那个孩子成长的快,所以,父母永远都在为孩子担心。但是,请记住,孩子的生命是他自己的,不是父母或者任何人的,父母们有自己的生命,不可以贪婪的霸占孩子的生命,所以,请让孩子选择他自己的生活,而父母也只需要努力过自己的生活。一件事情的结果由谁承担,这件事情就应该由谁来选择。

孩子的选择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孩子不想吃饭的时候,你可以把饭菜做的更美味,可以把自己对美食的热爱表达出来,但是你就是不能把饭塞进孩子的嘴里,因为,这是孩子应该做的选择。孩子饿了或者对食物有兴趣,他自然会选择吃。

孩子不想做作业,你可以和他讨论做作业的好处,不做作业的后果,但是你就是不能逼迫他做作业,因为无论后果是被老师批评,还是被同学嘲笑,那都是孩子自己选择要承担的,你无权干涉。当他想要获得认可,或者他想要试试集中注意力在完成作业上面时,他自然会完成他的作业。

孩子不爱学习,你可以和他谈学习的意义,学习的好处,可以以身作则,自己成为学习者,但是你就是不能逼迫孩子学习,因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他认为学习对自己有意义的时候,他自然会努力学习。

孩子不肯打扫自己的房间,这是孩子自己的选择,他可能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舒服。家长如果替孩子打扫,那就是在表达对孩子行为的不满,或者对孩子安排生活的能力不信任。当他喜欢干净整洁的房间时,他自然会打扫。

孩子不肯多穿衣服,或者自己选择穿什么衣服,你可以告诉他外面的温度,告诉他你对于服装搭配的看法,但是你不能决定他冷不冷,也不能决定他的审美,因为那是他的自由,你不能剥夺。他感到冷了,怕感冒了自然会多穿衣服。

孩子在选择自己的朋友的时候也应该是自由的,他有权利选择他认为好的伙伴,他的价值观决定他看到了朋友身上的哪些特质,有时候他因为喜欢一个人而选择和他在一起玩儿;有时候他想要试试和与自己不同的人怎样相处;还有时候他想去看看别人的世界。你只能表达你的看法,却不能把你的价值观强行灌输给他,因为他有自己的价值观。

属于孩子自己的事,每天都在发生,小到吃喝坐卧,大到择偶择业,家长们,你们有没有干涉他们的生活呢?你和孩子之间有界限吗?

有人说,我生他养他,为了他,我付出了数不清的时间和精力,就是为了他以后有出息,怎么能让他跟我划清界限呢?那么请问他以后为什么要有出息呢?如果是为了他自己,他喜欢有出息,那么这个选择是他自己的,跟你并没有太大关系;如果是为了你,或者是为了全家,那么他将要放弃的是自己的自由。父母生他是父母的决定,不是孩子的决定,养他也是父母的决定,付出时间和精力都是父母的决定,父母也按照决定做了,这中间并没有和孩子之间达成任何协议去交换什么,所以孩子还是可以选择以后的生活,没有责任担负父母的期望。

父母选择了他们的教育方式,付出了时间和精力,更多的是付出了爱,在付出的过程中父母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付出的同时他们获得了自我认可的责任感,成长感,价值感,喜悦感,亲密感,成就感或者挫败感,所有这些都是为人父母的收获,但是这一切都不是绑架孩子的理由,他仍然只为他自己的选择负责。

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去尊重吧,就像你尊重你的父母,尊重你的伴侣,尊重你的邻居,尊重陌生人。不要强迫他做他不想去做的事,也不要替他做应该他自己做的事。亲子之爱是世上唯一以分离为目的的爱,是真正无私的爱,只想付出,不求回报的爱,所以亲子关系里面也要有界限,这是基于尊重的界限,基于爱的界限,基于帮助孩子成长的界限。


婉转心理咨询工作室


发现秘密不说破,编故事进行正面引导。


音十无悔


作为妈妈,当孩子小了小秘密,我甚至会有点小失落,是我哪里做的不好,孩子不愿意对我敞开心扉无话不谈了?我会检讨会和孩子沟通!最重要的是我会尊重他


暖夏1225


呵呵这个话题有意思,

宝宝女 六岁,看动画片动情之处眼含泪光,看到动画片男女相拥而吻还略带羞涩,快进。想想都笑死我了,至于如何与她沟通,这个真的好难。


往事随风人皆醉


理解孩子的心事,不窥探孩子的秘密,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尊重孩子作为个体的存在,做理智的家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