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日本相扑,不如选择蒙古搏克更精彩刺激


这是在西乌珠穆沁旗的冰雪那达慕中,分会场里,来自内蒙和外蒙古的搏克手们,纷纷做好准备,穿着专门的摔跤服:上身着牛皮或帆布制成的紧身短袖背心,后背中央还有代表着"吉祥"类的字样,背罩红、黄、蓝三色做成的"布条披肩"。下身穿肥大的摔跤裤,外面在套一条绣有动物和花卉图案的套裤,脚蹬蒙古靴。

搏克比赛在悠扬激情的"乌日亚"赞歌声中开始,比赛场地冬季选择了在室内的体育场馆,选手们挥舞着壮实的双臂,跳着模仿狮子、鹿、鹰等姿态的舞步入场。

搏克比赛在蒙古历史上已经长达千年历史,从最初为了生存和动物搏斗,到后来成为战争中力量的比对,到如今成为体育运动竞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这也是很多现代体育运动所无法比拟的厚重感。

在比赛中,搏克手双方看似静止互推的状态,有一种打太极拳的感觉,实际上暗藏玄机,这里不仅关系每一个步骤,也是力量,智慧和技巧的考验,单单依靠强壮身体,高达的身材是无法办到的。

大多数的蒙古搏克手脖子上还要套上五色绸条做成的项圈似的"章嘎","章嘎"标志取得的名次,得胜次数越多,彩条越多。搏克比赛讲究分寸,以快准狠将对方放倒分胜负。

根据考古资料,最早的赤身相扑格斗术,可能来自鄂尔多斯草原骑马民族的胡人。自从到了西晋时代,五胡大量南迁农耕平原之后,汉人开始有了相扑的名称,据《相扑之始》一书说,日本的相扑来自于唐朝时期的中国。日本体育百科全书记载:“日本的相扑起源于唐代的中国。

如此看来,结合历史资料,我们不难发现,日本的相扑和蒙古的搏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不难让人猜测或许曾经就是在某一个朝代流传到日本延续至今的,只是各自有了不同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