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錢學森之問”,清華大學原副校長施一公的一段話引人深思

“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

2005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一句感慨,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後來被概括為“錢學森之問”。與此同時,錢學森還有一句話也流傳甚廣,他說:“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當我再次讀到這兩句話,我想起了西湖大學校長、清華原副校長施一公的一段話,可以說,從側面回答了“錢學森之問”。

回答“錢學森之問”,清華大學原副校長施一公的一段話引人深思

膜拜一下錢學森

施一公:清華大學70%-80%的高考狀元都去了經管學院

在一次演講中,當時還是清華大學副校長的施一公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清華大學70%-80%的高考狀元都去了經管學院,連我最好的學生也告訴我,想去金融公司。”這句話,可以說,正是對“錢學森之問”的回應。大學是培養人才的地方,尤其是在培養研究型人才上優勢獨特。可是,人才人才,得先有“人”後有“才”。如果“人”都去了經管學院,都去了金融公司,大學又怎麼培養傑出人才呢?最終,大學培養出來的,只是傑出的白領、金領。

回答“錢學森之問”,清華大學原副校長施一公的一段話引人深思

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桀出的人才?

另外,新近才發佈的北大2018年畢業生就業報告,也印證了施一公的觀點。從北大2018屆畢業生的就業單位來看,已籤三方協議的2630名畢業生中,僅僅只有117人(佔比為4.45%)進入科研設計單位。也就是說,哪怕是在北大這樣的“最高學府”,搞科研,都不是北大畢業生的主流選擇,他們的主流選擇,仍然是國企(佔比為28.78%)和機關(佔比為20.57%)。

回答“錢學森之問”,清華大學原副校長施一公的一段話引人深思

文載道印,文載道璽,道為尊

問題出在哪裡?施一公:大學的基礎研究沒法轉化

優秀學生都想去經管學院和金融公司,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同樣是施一公給出了答案:“現在的大學基礎研究能力太差,轉化不出來,不是缺乏轉化,是沒有東西可以轉化。”沒有東西可以轉化,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小編的理解,那些躲在書齋和科研一線的科研工作者,成果無法轉化,當然也就無法“變現”。搞基礎研究的人,也要生活,如果因為搞科研反而讓自己的生活窮困潦倒,當然不利於大學今後的招生工作和招生導向。

回答“錢學森之問”,清華大學原副校長施一公的一段話引人深思

文載道印,文載道璽

直面“錢學森之問”:怎麼辦?

直接回答“錢學森之問”,可能很難回答。但是,小編認為,有關方面應該在以下三方面著力。第一,對於那些有志於去經管學院等熱門學科之外的基礎性學科上大學的學生,給予更優惠的待遇,減輕其學業負擔。第二,在就業導向上,對於研究型人才,也要給予重點關注。第三,要創造有利於科研成果轉化的機制,讓搞科研的人也能富起來,讓“搞科研就意味著清貧”的現象被消除。

回答“錢學森之問”,清華大學原副校長施一公的一段話引人深思

文載道印,文載道璽,道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