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局之如何為工作排序--遠離拖延症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但是,不同的人對於時間的掌控完全不同。尤其是面對複雜和頭緒非常多的工作的時候,有些人會井井有條的處理事情,有些人就顯得慌亂無比,沒有頭緒。其實,對工作進行簡單的排序後,就可以事半功倍的高效處理,眼前和手裡的工作了。

時間管理局之如何為工作排序--遠離拖延症

一、克服選擇困難恐懼症,給工作都定好標準

在面對同一時間眾多的工作的時候,規劃和選擇先做哪個工作往往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在猶豫不決的時候,選擇恐懼症直接造成了拖延症,大大的影響了工作效率。鴕鳥精神就是這種,有的人乾脆,把頭埋起來,抓到什麼工作就幹什麼。

此時,需要你仔細考慮,並且做出相應的決定。眾多的工作還會強迫你意識到自己在排定工作次序時所應遵守的標準。

所遵守的標準不同,你的工作次序安排自然也會不同,而工作次序的變化往往會引起利益上的衝突——這點是在所難免的,但如果能夠意識到這一點的話,你就可以更好地應對這類衝突。

時間管理局之如何為工作排序--遠離拖延症

二、用筆寫下工作和預期收益而不只是想

我認識一位老師,她每天晚上刻苦攻讀,希望能夠獲得一個更高的學位。一方面她非常關心自己的學生,而另一方面她又希望能夠有更好的職業發展前景。每天晚上從學校回來之後,她是應該把時間用來審讀學生作文,還是研究自己的比較文學論文呢?如果她以學生的需要為自己的工作標準,就應該審讀作文,可如果她以自己的晉升為標準,則應該把這段時間用在自己的論文上。顯然,在做出選擇之前,她必須首先排定自己的工作次序;而無論選擇怎樣的標準,適當的規劃都可以幫助她更好地處理個人發展和學生髮展之間的需要。同時,面對同一時間,大家可能有不同的選擇,也就存在了不同的機會成本。

對於許多人來說,規劃似乎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他們把規劃僅僅看成是一個“思考”的過程——這常常被等同於“做白日夢”或者是“毫無結果的亂想”。

對於這種人而言,他們需要把規劃變成一項更加具體的活動。我曾經跟成千上萬名這樣的客戶打過交道,經驗告訴我,把規劃的結果“寫”下來要比一味地“想”效果好得多。當你把問題能夠明確的寫下來時,其實,你就已經完成了一半了。

三、掌握ABC排序系統

在所有的規劃當中,無論是長期、中期、還是短期,你都必須

(1)列出一張清單;

(2)確定優先次序。

當然,清單上的條目並不是平等的。一旦列出了一張清單,你就必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工作的優先次序。在我看來,在沒有確定次序之前,你的清單是不完整的。所以無論你的清單都包括哪些內容,你都一定要隨即排定好工作的先後次序。

在確立工作次序的時候,我推薦你使用ABC系統:列出清單之後,在那些你最為重視的條目左側寫上A;在那些一般重要的條目左側寫上B;在那些最不重要的條目左側寫上C。在這個過程當中,你只是在進行猜測——因為你並不確定自己現在的判斷是否正確。然後將不同的條目進行對比,通過這種方式,你可以將清單上的所有條目次序完全標記出來。

時間管理局之如何為工作排序--遠離拖延症

四、客觀評價,靈活排序。別讓精力跑偏了。

記住,這裡的ABC只是相對的,它們完全取決於你的價值標準(記住,你是最終做出決定的人)。你可能會因為某件工作所帶來的結果而把這件工作列為A級活動,但如果在完成工作的過程當中,你發現自己並不喜歡這件工作,你很可能就會將其改變為B級活動。即便如此,你仍然可能會對自己的判斷產生懷疑。誰能為你做出更好的決定呢?正像我前面說過的那樣,你是最好的決定者,如果你對事情的進展狀況不滿意的話,就需要做出一些改變,

把精力放在那些你覺得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顯然,在那些價值不高的活動上投入太多精力是毫無意義的。另一方面,那些比較重要的活動往往需要你付出更多努力。只有仔細的規劃才能讓你用最少的時間獲得最大的收益。

時間管理局之如何為工作排序--遠離拖延症

五、反覆練習,養成習慣

在明白了前面幾個步驟的規劃和操作後就是對這個過程的反覆聯繫,最終養成一種習慣和潛意識。省略前面排序和選擇的過程,養成直覺來判斷工作的重要程度和價值。這樣會更加高效。

快速行動,快速判斷,拋棄拖延症。工作自然更加有效。

希望本文能給大家帶來一定的幫助。

點擊頭像關注本號,獲得更多經典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