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敢当”,太平天国凶悍之将领!最富有谋略之人

石达开十六岁那年,以传播基督教为名筹备反清起义的洪秀全、冯云山慕名来访,邀其共图大计,石达开慨然允诺,三年后毁家纤难,率四千余人参加金田起义,被封为左军主将。1851年12月,太平天国永安建制,20岁的石达开被晋封“翼王五千岁”,“羽翼天朝”;称天父第七子,成为太平天国的领袖之一和太平军的一路统帅。

“石敢当”,太平天国凶悍之将领!最富有谋略之人


从1851年1月到1853年3月,自出广西到金陵,石达开随太平军转战数省,与清军大小数百战,总是一路当先,所向有功,清军闻风丧胆,号之曰“石敢当”。1853年2月,太平军弃武昌顺流东下,石任前敌指挥,连下九江、安庆、芜湖,经过10余天的围攻,攻克金陵。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金陵,改号天京,石达开留京辅佐东王杨秀清处理政务。定都之后,诸王享乐主义抬头,广选美女,为修王府而毁民宅,据国库财富为己有,唯石达开洁身自好,从不参与。

“石敢当”,太平天国凶悍之将领!最富有谋略之人


1853年秋,石达开奉命出镇安庆,节制西征军事,他打破太平天国以往重视攻占城池、轻视根据地建设的传统,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逐步扩大根据地范围,亲自指挥攻克清安徽临时省会庐州(今合肥),迫使名将江忠源自尽。1854年夏秋,太平军在西征战场遭遇湘军的凶狠反扑,节节败退,失地千里。湘军兵锋直指九江,石达开临危受命,再度出任西征军主帅,亲赴前线指挥,于1855年初在湖口、九江两番重创败湘军,湘军水师溃不成军,统帅曾国藩投水自尽,被部下救起,西线军事步入全盛。同年秋天,石达开挥师江西,不四月连下七府四十七县。

“石敢当”,太平天国凶悍之将领!最富有谋略之人


石达开不仅是个卓越的军事统帅,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安徽、江西期间他放弃了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全面推行符合实情的经济政策。石达开到安徽后,组织各地人民登记户口,选举基层官吏,又开科举试,招揽人材,建立起省、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系,使太平天国真正具备了国家的规模;与此同时,整肃军纪,恢复治安,贩济贫困,慰问疾苦,“于乡里之豪暴者抑制之,无告者恤之”使士农工商各安其业,并制定税法,征收税赋,为太平天国的政治、军事活动提供所需物资,有效地保障了天京的供应和安全。由于军纪严明,施政务实,爱民如子,求贤若渴,人民争相拥戴,许多原本对太平天国不友好的知识分子也转而支持太平军,队伍迅速扩大,敌人哀叹“民心全变,大势己去”。从而建立起比较稳定的根据地,有力地支援战争,保障天京的供给。攻破江南大营之后,石达开奉命回守湖北武昌。

“石敢当”,太平天国凶悍之将领!最富有谋略之人


在韦昌辉被杀后,石达开在天京奉洪秀全命辅政。洪秀全此时开始提防石达开,任用其兄洪仁发和洪仁达牵制他。石达开日益无立足之地,于1857年从天京出走到安庆,一路上太平军相从者如云。洪秀全这时另任命中军主将,架空了石达开身为通军主将的名分,但石达开终生以天国翼王身份自居,不肯另立旗号。

“石敢当”,太平天国凶悍之将领!最富有谋略之人


太平军的高级将领们对石达开的胆略十分推崇,如忠王李秀成谈及各王优劣才能时“皆云中中,而独服石王,言其谋略甚深”,英王陈玉成认为太平军将领“皆非将才,独冯云山石达开差可耳”。不只如此,他还赢得了众多与他敌对立场的人的敬重,如地主文人周询在《蜀海丛谈》中称其为“奇男子”,清朝二位贡生在湘军军宴上公开说他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在大渡河畔与他为敌的王松林,许亮儒,都对他的英雄气概与仁义之风钦佩不己。直到他死去近40年后,由清朝地主文人所撰的著作《江表忠略》之中还有这样的记叙:“至今江淮间犹称二,二,石达开威仪器量为不可及”。

“石敢当”,太平天国凶悍之将领!最富有谋略之人


石达开被认为是太平天国将领中最富有谋略的人。曾国藩说“查贼渠以石为最悍,其证煽荞民,张大声势,亦以石为最橘”,曾国藩的幕僚薛福成则赞其为“绝代英物”。左宗棠说“石逆狡悍著闻,素得群贼之心,其才智出诸贼之上,而观其所为,颇以结人心,求人才为急,不甚附会邪教但说,是贼之宗主,而我所畏忌也”。骆秉章说他“能以狡黯收拾人心,又能以凶威铃制其众”,是“首恶中最狡悍善战”。他赢得了众多与他敌对立场的人的敬重。美国传教士麦高文通讯中有一段著名的话:“这位青年领袖,作为目前太平军的中坚人物,各种报道都把他描述成为英雄侠义的一勇敢无畏,正直耿介,无可非议,可以说是太平军中的培雅得(法国著名将领和民族英雄)。他性情温厚,赢得万众的爱戴”。对石达开作出了最高的评价。石达开的出走是洪氏家庭专制政治迫害的结果,陈玉成、李秀成对错误领导的顺从使自己也成了错误领导的殉葬品。潘旭斓先生在《大渡河钟声》、《歧路咏叹调》、《复调挽歌》中指出,他们的悲剧,不在于对无可救药的洪氏小朝廷尽忠不够,而在于过于愚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