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翁同龢拒绝给北洋水师拔款,坐视战败,你怎么看?

秋天的红叶882


翁同龢不给北洋水师拨款确实有着诸多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翁同龢与李鸿章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翁同龢作为户部尚书,也难免会因私废公给李鸿章使点绊子,利用自己职务之便不给北洋水师拨款,但是如果说翁同龢坐视北洋水师战败的话就言过其实了。

简单说来,清政府在晚期确实是入不敷出,财政收入越发微薄,而且国家财政还需要维持皇族庞大的日常开支,可以说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但是在著名的理财专家阎敬铭的打理下,晚清的日子倒还过的下去,北洋水师的拨款也能够及时的供给。但是因为慈禧提出的不合理要求(重修圆明园)令阎敬铭左右为难,最后直接撂挑子不干了,于是在慈禧的授意下,李鸿章的死对头翁同龢接过了阎敬铭的摊子。



但是让翁同龢四书五经之乎者也倒还行,让他去打理清政府的财政完全就是错误的决定,而翁同龢走马上任后晚清的财政水平便江河日下,既不会开源也不会节流,而且还要满足慈禧重修圆明园的要求,不然翁同龢就得卷铺盖走人了,好不容易得到这麽一个肥缺,翁同龢哪里肯放弃,于是便将国家财政很大一部分都拿到了作为给慈禧修园子的款项当中。

既然户部没什么钱了,翁同龢自然是有理由去断北洋水师的款项的,所以从翁同龢担任户部尚书开始,北洋水师再无添上一艘战舰,甚至平时的日常开销都是勉力维持,虽然李鸿章还有别的生钱门道,但是这北洋水师毕竟还是国家编制的,李鸿章的那些钱对于这支军队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而且就算李鸿章能够维持北洋水师,但是却很容易让慈禧心生想法,使自己惹上事端。




所以李鸿章非常痛恨翁同龢,觉得他有点过头了,所以在此后袁世凯曾经在翁同龢的授意下建议李鸿章退休,李鸿章死都不退,因为他明白,翁同龢是想让自己让出大学士的位置,他怎能如翁同龢所愿。可见两人积怨之深。

在中日甲午战争开始时,翁同龢也是抱着看热闹的态度的,一方面他希望死对头李鸿章能够败的一塌涂地,他才有机会去对付他,但是另一方面,毕竟他不给北洋水师拨款,所以也有一些担惊受怕,但总体来说,他还是非常愿意看到李鸿章出洋相的(什么心态),所以这时候李鸿章极力主和,因为他明白北洋水师有几斤几两,更明白如今的日本已今非昔比,大清已经错过了提防日本的时机。但是偏偏翁同龢便极力的主战,因为在大家普遍的价值观来看,主和的都是贪生怕死的,主战的都是忠君爱国的,所以翁同龢一方面可以踢李鸿章下水,一方面还可以捞一笔政治资本,何乐而不为。



最终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中国战败,其实翁同龢也没有想到北洋水师竟然如此不堪一击,他最初的目的应该只是利用此次战斗削弱李鸿章的底牌,没想到竟然打成了这样,这时候他也有些慌了,因为追究责任的话,他翁同龢也是有责任的,毕竟既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翁同龢的罪过大了。后来光绪也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但是事已至此,光绪也无可奈何了,毕竟翁同龢是将钱用到了修园子的地方去了,也不好怎么说,于是只能作罢。


妙龄老翁谈历史


个人觉得,这个论点有点推卸责任的意思,翁同龢何德何能,能看透中日的实力,能左右得了大清的军事和政治?

我们可以看一下当时的情况:

一、翁同龢的背景

翁同龢何许人也,是同治、光绪两朝的帝师,还给慈禧和慈安太后讲过课,论历史、政治学识那是响当当的,政治地位还是有的。

光绪8年(1882年),任军机大臣,并担任户部尚书。

1894年中日战争前夕,以日本侵略朝鲜为背景,一部分坚决主张抵抗日本侵略并反对当时弊政的言官和名士,纷纷投靠翁同龢门下,形成后清流派。

二、甲午战争时期

确实,甲午战争时期,翁同龢是主战派。但当时,他可没有能力看出北洋与日本的军事差距,更多的是一种军事自信。

何况,当时主战的不只是翁同龢。身在朝鲜的袁世凯也要求李鸿章增兵,牙山叶志超部也要求李鸿章迅速增兵,李鸿章自己的重要幕僚盛宣怀、周馥也主战。

北洋这些年花费巨大,李鸿章长期鼓吹北洋的实力,包括光绪、慈禧及朝廷重臣,对于北洋还是很有信心的。

当时,清廷每年给北洋水师经费是400万两,而甲午战争时期,李鸿章的淮军存款有800多万两,可见淮军兵败并非军费所致。李鸿章死后,还留下了4000万两的个人家产。

李鸿章当时身为北洋统帅、直隶总督,长期把持了中国的军事、外交权力,甲午战败反而把责任推到清流身上。类似于一个公司的销售总监,市场竞争失败,就把责任推给财务总监类似。


模糊的历史


翁同龢是同治、光绪两代帝师,极受慈禧和光绪帝的信任,担任过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工部、刑部、户部尚书等朝廷要职,可以说是晚清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


翁同龢清正廉洁、勤政爱民,可以说他还是一个不错的好官。李鸿章曾举报他的哥哥,他跟李鸿章有私怨这是事实,他刁难北洋水师也是事实,但他还没有决策军费的权力,这主要是慈禧的意思。

慈禧不给北洋水师拨款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主要是大清连年战乱,国库空虚,也确实没多少钱。另外慈禧个人生活过于奢侈,消耗很大,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要重修被英法联军毁坏的圆明园。这些原因使得慈禧抽不出钱拨给北洋水师。

第二个原因是:光绪登基后,朝廷大力支持洋务运动,国家实力有所增长,特别是军队取得了长足发展。在1883-1885年发生的中法战争中,清军跟法军就打的不分胜负,所以让慈禧觉得清军已经有跟欧洲列强较量的资本了。正是有这种错觉,所以在甲午战争发生前,慈禧跟光绪都是积极主战的。

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曾国藩和李鸿章这些汉臣势力过大,湘军、楚军、淮军再加上北洋水师,有战斗力的部队汉军几乎占据了一半,慈禧担心汉臣继续座大,危及大清朝的江山。


不给北洋水师拨款的原因有很多,但后来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甲午一战,暴露了大清虚胖的本质,自此中国就成了列强眼中的“肥肉”。


花木童说史


由于大清帝国不到取消了实行了几千年的人头税,只对地主征税,不对农民征税,才有了大清帝国的长治久安。

由于政府财政资金的严重不足,使得大清帝国捉襟见肘。

由于李鸿章主导洋务运动,负责引进外国的机器设备,军舰火炮枪支弹药,吃了大量的回扣,引起满朝文武的严重不满和弹劾。

当北洋舰队的舰船需要更新换代时,大清帝国根本无力支付相关费用,由于财政部长,户部尚书翁同龢对李鸿章中饱私囊的行为也很不满,而且在当时,大清帝国的海军是亚洲第一海军,在亚洲所向无敌,于是,就没有拨付相关的费用。


沈阳杨艺


翁同龢不拔款才好呢 ! 日本人早就看出北洋水师不怎么样,北洋水师访问日本,水兵洗的衣服、裤衩就在舰上拉根绳子晒亮,士兵在舰上抽烟、玩耍、晒太阳。他们根本看不上北洋水兵,从作风上就知道他们没战斗力。最后结果也证明,只不过一次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给他们拔款 ? 有多少够往海里扔 ? 当时的北洋水师据说就是亚洲最大、装备最好的海军,关健是我们人不行,过去天朝一贯自大,后来硬是被打醒了。

我们一贯爱骂别国侵略,骂的很难听,我们为什么不去侵略 ? 这真是遗憾。


圣睿昱


翁同龢有什么权利不给李鸿章拨款,难道慈禧要拨款,翁敢抗旨。这种栽赃不要脸,要不拨款也是慈禧或者光绪,慈禧的可能最大,她掌握生杀大权甚至可以废掉光绪,黑人可以,不要为黑而黑,连脸都不要了,一天到到晚研究来研究去,全是在干恶心人的事,颠倒黑白,不辨是非,这些人想将中国带向何方?


梦春24


慈禧早说过,救大清不救中国,救大清就是要救满清旗人的特权和铁杆庄稼,救中国是救整个中国人!在看看“吾非中国人,实乃华夏之主人”“压榨汉人,营养满人”这些历代清朝帝王的话,就不难理解清朝卖国的原因了!北洋海军救的是中国,慈禧怎么会同意?在看看清朝灭亡后满清余孽聚集到东北建立伪满洲国,投靠日本继续祸害中华!一脉相承


英明蛋清


钱不是他说了算的他虽然是户部尚书但是还得慈禧说了算,大家都知道北洋水师的军费被慈禧修了园子了,他就是想拨款去哪拨即使有钱老佛爷不同意他敢拨吗?


历史新演义


有这事儿。政见不合,私人关系不合,两个人主子也不对,至于国家么,他们的脑子里没这个概念。有的只有家,有人说中国人是家天下,家在前,天下在后,纯粹放屁,家天下的意思就是以家事待天下事,什么时候你做不到了,什么时候这个国家就完蛋了,要么把那些做不到的干掉,换一批人,要么就一块儿玩完。


回声殿堂


拨款一样失败,不是武器问题是人气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