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南部阿拉爾市生態改善 沙塵暴來去匆匆

新疆南部阿拉尔市生态改善 沙尘暴来去匆匆

7日傍晚沙塵暴來襲時阿拉爾市的景象。 杜新民 攝

中新網烏魯木齊4月8日電(李桃) 8日清晨,在新疆南部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退休職工劉正英像往常一樣在公園裡鍛練身體。

劉正英說:“昨天的沙塵暴跟五十多年前的沙塵暴相比,就不算是沙塵暴,一會兒就沒有了。以前刮沙塵暴天都是黑的,伸手不見五指,比現在的風大幾十倍。”

新疆南部阿拉尔市生态改善 沙尘暴来去匆匆

8日上午阿拉爾市街道一景。 李桃 攝

4月6日19時許,第一師阿拉爾市遭沙塵暴襲擊,城市瞬間被沙塵籠罩,猶如黑夜,市區能見度只有十幾米。但是4月7日白天,該市天藍地淨、風和日麗,傍晚沙塵暴再度襲來,但幾小時後便又不見蹤影。4月8日,當地天氣晴朗,唯有車輛上附著的一層黃沙證明沙塵暴曾經來過。

新疆南部阿拉尔市生态改善 沙尘暴来去匆匆

8日上午阿拉爾市中心一瞥。 李桃 攝

“以前沙塵暴到來,‘鬼哭狼嚎’,一刮就是好幾天,棉花地裡的薄膜、滴灌帶被風吹得到處都是。近幾年大風來去匆匆,轉瞬間便不見了蹤影,颳得時間越來越短了。”種了十幾年棉花的第一師阿拉爾市九團職工李先生說:“來時氣勢洶洶,驟然間就小了很多,對棉花的傷害也比往年小很多。”

業內人士認為,阿拉爾生態的改善,對風沙形成了強力屏障,阻止並大大減緩了風力、風速,故沙塵暴來得猛去得快。

新疆南部阿拉尔市生态改善 沙尘暴来去匆匆

8日上午,阿拉爾市市民公園裡晨練。 李桃 攝

據瞭解,第一師阿拉爾市20年如一日實施“三五九林業生態”發展戰略,即依傍阿克蘇河、多浪河、塔里木河3條河流,環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建設總長500公里的9大防護林生態體系;常年機械化作業與每年春秋兩次全師市上陣30多萬人造林“戰役”結合,鞏固“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改造和人造綠色生態屏障體系”成果,目前九大防護林體系栽樹總量達2億株。

同時,當地還在農田外圍栽植耐鹼旱的胡楊、梭梭等,農田之間栽植防風能力強的青楊,團場城鎮周邊栽植風景樹果樹,城鎮內栽植風景樹,力求“外圍固沙、中圍護田、城圍美化、城心香化”。(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