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年的絮語》 沙塵暴

散文《年的絮語》 沙塵暴

夜喧囂到沒有一寸安靜,所有的火藥積蓄了一年爆發。冬季天際響起了驚雷,下起了漫天的煙花雨。快樂開始出動。

於是,禁錮了365天后年復出。而平素矜持的思想也按捺不住蠢動,在這節日張狂。

大紅對聯,大紅鞭炮、紅衣服、紅圍巾、紅內褲紅鞋墊,生活頓時紅火起來。

年到了,這是我早已習慣了一個節日,從時間程序上沒有什變化,都是那從初一到十五。但具體內涵和心態卻有著很大的變化。

年是百節之首,年始於周,堯時稱載,夏代謂歲,商朝稱祀。那時無論過年無論國家和民間供奉祭祀天地和祖先,後來隨著年代變遷衍生出祭灶拜年撣塵等年俗。

而現今則成了一年中的長假休息一個閤家團圓敘親情的節日。

現在的年和過去的年在我感覺中是不一樣的。

小時的年在我幼小的心靈中是一種神秘和幸福感。

那時候年根剛到就掰著手指數著天數計算著日子,因為年到了就會有好吃的穿新衣放花炮。

我清晰的記得在我們居住的日本房後院,爸爸供奉了祖宗牌位,節日到了爸爸讓我們燒香祭拜祖先,並唸叨一些那個年令的我根本沒有理解的禱語。可那時我的心思並沒有放在祭典祖先上,除了對冥冥中的祖先有著畏懼外,更多的是是把心思放在了媽媽做的帶棗供果和精緻的巧果上,恨不得儀式早結束好大塊朵頤。

而年到了最令我欣慰的是從父親的手中得到壓歲數。區區的幾毛錢也是從銀行換的嶄新票子,拿到手裡輕輕一捻嘎嘎的響。那時的幾角錢可派上好大用場,可以買五光十色的小糖豆粒,更可以買不少小雷鳴鞭炮和滴滴金煙花。而初一那天清晨除了和姐姐哥哥去鄰居家拜年外,就不想出去了因為這一天有拜年的,而且這個日子拜年,來者大多要給孩子賞錢的。給來訪者鞠上一躬後我就把目光盯到人家的手上,等著人家掏賞錢。

那時候的孩子很少有玩具,更別提什麼電動玩具了。記得小時候我非常羨慕小夥伴夜晚拎著玻璃小燈籠。而我的小燈籠就是用吃過的水果罐頭瓶做的,放上根小蠟燭拴個根棍就拎著滿街串。

記得有了壓歲錢後一清早天還沒亮我就跑到鐵路商店門口等著商店開業買燈籠。

年夜一家人圍在一起守夜那時並沒有電視只是聽著收音廣播聽著相聲給我們的快樂。

我那時特別盼望著新年的鐘聲響起,因為那個時候我不僅可以出去放炮而且可以飽飽的吃一頓肉餡水餃,而且還能吃到象徵財運包在餃子裡的錢和大棗。

那時候生活是很拮緊的什麼東西都是憑票供應,但卻感到活著很充實有奔頭。

記得過年時我曾吃過一頓終生難忘的菜。那時候我家餵了一口豬,年根宰了,為了讓我們打打牙祭,母親煮了一鍋肉,可用的鍋卻是給我們染衣服沒刷乾淨的鍋,結果肉熟了卻是一鍋染著青紫色的肉,就這樣也沒捨得丟棄,好在吃了沒有中毒,只是壞了幾天肚子。

散文《年的絮語》 沙塵暴


過了年是初二。初二是“迎婿日”。出嫁女兒回家日,姑娘和姑爺回家時要有禮物,名為帶手或伴手。禮物要雙不要單,單不吉利。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初二同時也是祭財神日。你知道嗎?財神共有四位。分為文財神:比干,范蠡。武財神:趙公明,即趙公元帥。(民間大多供奉其)關羽,即關聖帝,(商家大多供奉其)不管怎樣,財神爺是有錢人家供奉的,沒錢的人供奉是不會顯靈的。恰象人間的宮衙一樣,沒錢是行不通的。財神爺是要供奉的享受香火的這是其一。第二窮人太多,照顧不過來。玉皇大帝有王母娘娘,土地公有土地姥姥。而財神爺過去也是有妻子的。從前財神廟財神旁邊總有-位美麗的財神娘娘陪伴,後來不知去向了。原來她被財神休掉了。這要從一個乞丐說起。從前有一乞丐來到古廟,他什麼也不拜只拜財神,求其賜財。趙公元帥見是一個叫化。心想:連香燭都不買,還求什麼財?叫花卻不這樣想,他想:”富人不愁吃,求財何用?財神是會救濟窮人的,於是—拜再拜。可財神爺就是不睬,財神娘娘卻動了側隱之心,但大權不在,夫君不睬,自已也無權動用救濟款,`只得將自已的耳環丟給了乞丐。財神發現娘娘把自已的定情物送給乞丐,大怒,即把財神娘娘趕下了佛龕。即此,數百年來就再沒有一個窮人是拜了財神而發財的。由此可鑑。古今同理,天官地僚相似,都嫌貧愛富,雪中送炭不可能,錦上添花是拿手。因而窮人拜財神不如拜自已,或拜醫聖,有個好身體比錢這身外之物可厚重的多了!

其實現在想來,年無非是一種念想,一種企盼。過年過的是心態。

而有雙層父母有子女近前年是快樂的,否則年是淡淡的寡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