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人口为何在两百年间从两千万激增到四亿多?

昇公子


清朝人口激增是事实,但不是从2000万激增到4亿,而是从1.5亿开始增长的。明末清初人口损失的确巨大,但因为人口基数巨大,即便损失几千万也还剩下许多。

清朝人口增长在中国三千年王朝历史中是爆炸性的,原因不是统治者有多么仁慈,而是高产农作物的引进以及气候变化的原因。

清朝的人口增长

据葛建雄《中国人口史》统计,明万历年间的人口亿达到古代中国的人口高峰,为1.9亿。

但那以后则急转直下,明崇祯年间,李自成和张献忠的战乱共造成约4000万人死亡 ,中国人口下降为1.5亿左右。清军入关,遭遇南方激烈抵抗,嘉定三屠和扬州十日之类的屠城,加上康熙皇帝的迁海令,共造成约700万人口的死亡,三藩之乱,又造成1000万以上的人口死亡。但康熙年间中国人口已经开始恢复增长,损益相抵,到康熙十七年,中国人口约为1.6亿,此后又进入高速增长期。

到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人口已达4.12亿。1841年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事,造成南方和中原地区人口死亡2000万以上人口,差不多同一时间的西北回乱和阿古柏入侵新疆又造成2000万以上的人口死亡,所以1870年中国人口回落至3.58亿,到1900年庚子之乱时才恢复至4亿,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中国人口为4.37亿。

明清之际的中国人口统计

所以,整个清朝的人口增长有两个高峰期,其一是康熙十七年以后至道光二十年,即1678年—1840年,162年间人口增长了157.75%。其二是同治三年至清末,即1864年—1912年,72年间人口增长了为22.07%。这两个人口高速增长的时期降临中国不是偶然的。

人口增长的原因与统治者的宽容无关

流行的观点将清朝人口的高速增长归功于统治者相对宽容的治术,比如修养生息和与民为善的策略等。但与民休息、培育赋税根本的治术是儒家哲学始终强调的,秦汉以后,中国除元朝以外的所有帝王几乎都是如此。清朝康雍两朝皇帝在这方面的表现确实也不错,但与隋唐和明朝相比,并没有本质上的突破,也没有做得更好,为什么其它朝代的人口没有实现跨越性增长,唯独清朝有了157%的增长率?

所以,清朝人口增长的根本原因与统治者的仁慈没有什么关系,顶多是他们创造了一个相对长的没有战乱的时期。其实没有战乱这个理由也很牵强,整个欧洲在1600年以后的400年里,几乎无一日无战争,但人口照样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晚清中国的前半段的社会动荡和战乱堪称中国历史之最,但照样取得了22%的人口增长率。

根本原因是农业生态大变革

清朝人口激增的根本原因是农业的大变革,高产高效农作物的引进和气候的变化。红薯、玉米和马铃薯这三种作物的引进是明末清初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

在此之前,中国的农作物以五谷为主,据《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赵歧注:“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

稻就是今天的大米,主要分布在南方,江浙,两湖,两广一带。黍是指大黄米,具有粘性,民间喜欢用来酿酒,主要分布在北方的黄河流域。稷就是小米,也是北方作物。麦是指小麦和大麦,其中小麦和小米是中原人民的主食,保留至今。菽就是豆类,最初不包括黄豆,因为黄豆传入中国较晚,而且古代中国并不将豆类作为油料。

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业发祥地之一,但在明末以前,主要的粮食产地集中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和江浙一带,由于固守五谷杂粮,加上受自然地理限制,农产品的产量不高,农业生产效率维持在300%左右,稍有自然灾害导致歉收,就会发生饿殍遍地的情况。这也是明清两朝农民起事造反频荏的主要原因。

大约在明朝嘉靖和隆庆年间,尤其是张居正的隆万大改革以后,由于开放海禁,对外贸易的原因,原产自美洲的红薯、玉米和马铃薯陆续传入中国。其中,玉米和马铃薯早一些,红薯稍晚。

红薯、玉米和马铃薯

现在史学界公认,玉米是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后开始向全世界传播的。关于中国玉米的传播途径有两种说法,其一是由西班牙传到麦加,再由麦加一路向东传到中国。其二是由西班牙传至印度和缅甸,再传至比邻中国的云南和广西等地。中国最早的玉米种植记载是1537年,明朝嘉靖九年,广西的地方志 ,是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40年以后。

马铃薯是世界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农作物,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传说它也是由西班牙殖民者由美洲带到欧洲大陆的,但最初并不受重视,人们欣赏它开出的小白花,甚至把它当做观赏植物,真正让它大放异彩的是英国人。

1586年,英国从西班牙手里夺得加勒比海沿岸的一些地方,将烟草种子和马铃薯一并带回了英国。英国的农学家发现,马铃薯非常适合英国的气候条件,尤其是爱尔兰,于是,开始大规模种植,马铃薯从此成为欧洲人的主食。

马铃薯是通过日本引入中国的。明万历年间,也是日本的丰臣秀吉年代,荷兰人先将马铃薯带到日本,然后中国从日本引进了马铃薯。

红薯引入中国曾受到中国知识界的大力追捧,清人陈世元撰有《金薯传习录》,详细记载了红薯从菲律宾引入福建的全过程。当时菲律宾是西班牙殖民地,也是西班牙在东亚贸易的重要中转站。据说,福建陈姓商人从菲律宾获得红薯藤蔓以及种植方法,辗转运回中国,在短短几年迅速扩散到整个中国。

红薯、玉米和马铃薯引入中国意义重大,它几乎改变了中国的农业生态,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扩张了中国的宜居面积,从而使中国人口成倍增长。

这三种作物的共同特征是对土地的适应能力强,对日照的要求不高。玉米的引进使得黄河流域的土地出产至少提高了一倍。以前种小麦,一年只能产一季,因为小麦收割期在初夏。现在有了玉米,可以弥补整个夏秋两季粮食作物的缺失。红薯和马铃薯的亩产一般都可以达到2500-3000公斤,可以春夏两季种植,而且可以大面积种植在山地和背阴的坡地,能极大地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红薯和马铃薯的引入,使得山西、陕西和甘肃的大部分地区可以大规模提高土地产出。至今祁连山北麓的人们还是依靠种植马铃薯维生。


国史馆



学历史要学真历史,不要学无脑的历史。《明实录》记录了明朝两百多年的重要历史事件,包括人口,从来都是说人口只有五、六千万人,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也认为《明实录》里的人口记录是比较靠谱的。明朝初年的洪武年间,朱元璋对天下人口进行了认真登记,全国人口五千多万,朱元璋向来以严格著称,这个统计出来数字是比较准确的。有些专家说明末人口超过1.5亿,甚至达1.9亿,这个完全是信口开河。

有明一代,276年,国土面积没有增大反而不断萎缩,农业技术没有大的提升,社会生产力也没有明显进步,新的粮食作物也没有大面积推广。明末天启年间(1621-1627年),当时国家还没有大乱,《明熹宗实录》记载此时人口5100多万,我认为这个是当时比较正常的人口数量。



如果明朝末年真有1.5亿以上人口,这么可能会打不过十几万满族人?满族人不可能入关。当时,清军进入南方作战,一支部队出动,数量一般是1.5万-2.5万人,如果明朝有那么多人口,派这么一点人深入南方作战,岂不是送死?

经过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十几年折腾和清军统一全国的战争,全国人口损失绝对数是较大的。但是,1662年永历帝被处死,南明灭亡,后来到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后,全国开始全面稳定下来。



从康熙收复台湾以后(1683年),一直到1851年到太平天国起义,清朝总体上保持了170余年的长期稳定和国家大一统,这个阶段几乎没有值得一提的内忧、更没有大的外患。国家长期和平稳定是人口大规模增长的基础。

但是,光有和平环境还不行,还要有粮食保障人的肚子,否则生下来会饿死。其实早在明朝末年,马铃薯、番薯等海外粮食品种已经开始传入中国,明朝末年,福建长乐的陈振龙就从菲律宾带回了番薯。至今福州乌山上面还有纪念陈振龙的先薯亭。



可惜,这些外藩的粮食作物传入的太晚了,还来不及推广种植,明朝就灭亡了。马铃薯、番薯、玉米是很好的粮食作物,小麦和大米不足,马铃薯、番薯、玉米可以作为主粮,淀粉含量很高,吃起来口感很不错。关键是这些作物对土地和气候的要求比较低,适应我国气候多样性和环境多样性,北方种玉米种马铃薯的多,南方种番薯的多。

更重要的是,这些作物的产量特别大,亩产远远高于当时水稻和小麦的产量。做些作物全面推广后,一开始粮食的产量惊人,从而不但不会饿死人,剩余的粮食还可以喂牲口、家禽,包括牛、骡、鸡、鸭、狗、猪等等,这又大大增加了肉类供给,肉类多了,人的身体就更好了,生育能力大大提高,更有力气生孩子了。



这一时期,清朝有和平稳定的环境、又有充足的粮食,生孩子、养孩子还算什么问题呢?人家说“康乾盛世”又叫“番薯盛世”,就是这个道理,新的粮食作物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是这一时期人口剧增的主要原因。

如果这些作物早30年传入中国的明朝,清朝怎么可能入关,此后的中国历史还有清朝什么事?早就被明朝消灭了。


坐看东南了


一个词,土豆。在明末以前,中国人口最多最多勉强过亿,然后必然天下大乱。因为古代中国可耕种的土地上所产作物只能承载这么多人口。人口一旦突破界限必然有人会挨饿,仓禀实知礼节,一旦挨饿生存受到危胁,人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了。这也是历代中国王朝更叠的最重要的原因。而随着美洲新大陆的发现,土豆,玉米传入中国。玉米亩产也比小麦高,但真正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土豆。不用化肥的情况下,小麦平均亩产绝不会超过500斤,而土豆,随随便便亩产就有3000斤,肥料用得好,小麦最多1500斤,而土豆亩产超万斤的情况并不少见。等于产量提高了六七倍。正是由于土豆的传入,使中国土地承载人口的上限大大提高,人不会挨饿,才使满清作为一个非汉人政权在中国坚持了近三百年,人口还大幅增加。可以这么说,在中国所有的少数民族政权中,满清的命是最好的。


玄锋夜话


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历史的必然,中国大地由远古到夏商再到汉唐再到明清,既是一个时间线段上的长度的增加,更是一个地域上的广度的扩大,从远古时期的小小的部落,到夏商时期中原地区的方圆千里的膏腴之地,再到唐以后的江南大开发,中国的面积翻了几番,也就有了承载更多人口的基础,更大的面积带来的就是更多的土地,也就能养活更多的人,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人口数量的翻番也就能很好的实现,没有这个基础,什么都免谈。

二是清代政策的刺激,改变了以往按人头收税的政策,摊丁入亩。按人头收税是生的孩子越多交的税就越多,所以百姓就不敢多生。而清代的政策是把税收转到物产上,人越多生产能力就越强收的就越多,自然老百姓就敢就想就愿意去生了。

三是政权的稳定性,我国古代的战乱造成人口的损失是十分巨大的,据了解三国时期,人口比东汉时要少了十分之九,所以战乱年代,人口是呈下降趋势的。而稳定并且稳定时间较长的政权则正是相反,从汉、唐这些大一统的帝国看,战乱结束后,人们经过短暂的休养生息,往往都会迎来人口数量的大爆发,清代也然,再加上前两个因素,人口不激增才怪。至于引进外来农作物什么的因素则对人口增长的贡献极小,不吃玉米我们还有高粱,作物的替代品有的是。


大运河时空


清朝是我国人口激增的阶段,康熙三十九年时,人口不过两千余万,到乾隆六年时人口总额已经过亿,至乾隆五十五年时人口总数已达3亿,咸丰初年更是达到了4亿之众。是什么原因让清朝的人口在两百年间从两千万激增到四亿多,增长了20倍。


首先,明朝后期战乱频发,人口锐减,清朝政局安定,人口恢复。

明朝后期开始,由于战乱、灾荒等原因,人口开始锐减,特别是崇祯年间,李自成、张献忠起义,满清入关后与南明大战,都使得人口出现大面积的减少,其中也有包括张献忠屠四川、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些非人道的事情发生。

而自清朝夺取天下后,政权相对稳定,在康熙朝的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打败噶尔丹之后,之后很少出现大规模的内外部战事,当然年羹尧平定罗卜藏丹津、乾隆的十全武功和这些军事战争相比,规模还是要小一些的,对于内地的影响也小很多。

因而相对稳定的政局环境,极大地减少了人口的非正常死亡数量,人口得以恢复与发展。


其次,就是取消人头税和摊丁入亩的实行。

康熙提出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举措,开始不收人头税,雍正继位后,不仅彻底取消了人头税,并推行了摊丁入亩的税收政策,从而极大的减轻了百姓身上的负担。

中国农民从事的是劳动力密集型的耕种产业,增加产量就是靠增加人手,并且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思想,使得取消人头税后,使得百姓能够放心大胆的繁育子嗣。


再次,就是土豆、红薯、玉米等这些高产量、易生长的粮食作物引进。

自明代起,诸如玉米、红薯、土豆等高产作物引入并得到推广,一方面,这些作物土地、气候适应性强,可以普遍推广种植,另一方面,这些作物产量非常的高,食用的方法较之小麦、水稻等之前的粮食作为也方便简单,这些都为清朝人口的增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保障和基本的客观条件。毕竟,有了这些作物,生下来的孩子不会饿死,大家才能够持续的生下去。


最后,还应该看到,政局的稳定和人头税的取消,让不少“隐藏人口”浮出了水面。

明末战乱不断,各方都在征兵征粮,仅明朝为了辽东战事就前后征收了5次“辽饷”,百姓负担沉重。而此时已然是以人头征税,因此百姓们为了避免交税,必然出现了不少隐报、瞒报甚至是不报的情况,使得官方统计在册的人口数量并不能反映真实的实际情况。而清朝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更为重要的是,人头税的取消和摊丁入亩的执行,让百姓不再因为家中人丁数量而担心赋税问题,因而之前“隐藏”起来的人口重新被登记造册,纳入到了人口统计当中。


雍亲王府


你这个题目就是伪命题,首先认定了明末清初是2000万人口,乾隆后期达到2亿。

假如不是一个正确的推论怎么办?其实太平天国起义前咸丰初人口4亿,可傻瓜式算下,一百年约有四代到五代,即便倍增两人组建家庭,每20年人口翻一倍2000人口才倍增到100年人口才3.2亿,何况这不是生猪崽,且当时人口平均寿命低,真正原因是满清造假了,从每个细节上体现明朝的黑暗,明末混战流寇作乱使得人口只剩2000万,你瞧我大清短短数百年人口从2000万到2亿,可见是天命所归顺天应人,其实这是一个谎言,满清黑明朝历史还少?

事实上从万历后期人口就达到6000万,实际人口可能达到8000万,流寇内乱衰减到4000~3000千万,康熙初左右人口也有4000到5000年,这个数字到乾隆后期一百年左右人口达到2个亿属正常,因此清中期四亿多人口很正常,但太平天国13 年内乱人口又滑下很多,减少一亿人口,希望能重视真正历史,理智看待,不要盲目……




风雅秀仕


提到这个问题,必然会有人说是因为马铃薯,土豆等南美洲作物的引进。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展开讲述人口问题 之前,先指出题目中的一个错误之处,根据中国人口史的记录,明朝在明光宗年间的人口应当达到了一个最高峰值,具体数目各有说法,当时人口的区间应当在一亿一千万到一亿八千万之间,远远高于题目中所提到的两千万。清朝康熙二十四年的人口大约一亿零一百万,到了康熙三十九年便增加到一亿五千万,等到乾隆二十年左右,人口已经达到了两亿多,八十年的时间内,人口翻了一翻。

清朝的人口增长速度之所以如此之快,固然有引进南美洲作物的原因,然而,清朝一直到乾隆中期,其南美洲作物的种植率和明末相差无几,反而是在乾隆中期,人口已经大规模增长之后,各级地方官府才开始大规模推广种植南美作物。因此,说清朝的人口增长都是南美作物的功劳,显然是睁眼说瞎话,虽然在南美作物被推广后又反过来促进了人口增长。

实际上,清朝的人口增长,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清朝相对宽松的统治。众所周知,清朝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其入主中原后,需要统治人口远多于其本身的汉民族,因此,清朝皇帝的统治宗旨就是两个字,“克制”。即,只要民间的各种动作影响不到自己的统治,那就尽量不去可以管制,打个比方,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百姓连私藏刀剑尚且不被允许,而清朝居然允许民间流通火器。不仅如此,康熙年间的永不加赋和雍正年间的摊丁入亩,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得其生育意向增加。

所以,康熙雍正年间,清朝的人口已经大规模增长,到了乾隆年间,清朝官方已经预感到人口的大规模增长可能引发各种危机,于是乎,开始大规模推广南美的高产作物,以消除粮食危机的隐患。


庭州行者


首先,清代初年的人口可不止2000万,所以这种说法本质上就是错误的。清初的人口究竟是多少?现在没有办法找到确切的数据。不过,大部分学者认为再低也不可能低过6000万,高不过一个亿。到了大概康熙统治的中期,人口数量突破1亿大关。这个时候,满清入关应该也有四十年左右的时间了。人口的增长大概是在1/3到1/2。在没有战乱的时候,这个增长率还是比较靠谱的。

其次,从明代中晚期开始,美洲的一些农作物开始逐渐引入到中国。这些农作物大多具有耐旱高产的特点,比较典型的是玉米和马铃薯。马铃薯和一般农作物相比,对于土地的要求比较低,可以在大量的坡地上种植,使得很多以前闲置的土地被开发出来。这就导致农业供养人口的容量迅速上升,是当时人口增长的主要技术支持。

最后,清代时期实行税制改革,刺激了人口增长。康熙晚年推行盛世滋丁永不加赋的政策,也就是说人头税按当时的定额征收,以后不再增加。雍正时期又推行摊丁入亩的政策,客观上降低了穷人的税收负担。这些政策推行之后,产生了两个效果。第一是确实刺激了民众的生育,人口增长有所加速。第二是使得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瞒报人口的现象有所缓解,一些原本不列入户籍的人,因为这个原因被列入户籍管理,使得统计的人口增加的比历史上更多一些。


zyb38537240


不管你的数据从哪里来,但我认为从明末到清人口增长的原因如下:

一、取消人头税,实行摊丁入亩。就就保证了百姓不用再担心新生儿带来的麻烦。

二、就是高产作物的功劳,如土豆、红薯、玉米。

三、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内地较少的受战争影响,这也利于人口增长。


蓋世楠爵


说一个最普通的因素,多种经济价值高的农作物在中国南北方普遍种植,比如图下,养活了很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