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人口為何在兩百年間從兩千萬激增到四億多?

昇公子


清朝人口激增是事實,但不是從2000萬激增到4億,而是從1.5億開始增長的。明末清初人口損失的確巨大,但因為人口基數巨大,即便損失幾千萬也還剩下許多。

清朝人口增長在中國三千年王朝歷史中是爆炸性的,原因不是統治者有多麼仁慈,而是高產農作物的引進以及氣候變化的原因。

清朝的人口增長

據葛建雄《中國人口史》統計,明萬曆年間的人口億達到古代中國的人口高峰,為1.9億。

但那以後則急轉直下,明崇禎年間,李自成和張獻忠的戰亂共造成約4000萬人死亡 ,中國人口下降為1.5億左右。清軍入關,遭遇南方激烈抵抗,嘉定三屠和揚州十日之類的屠城,加上康熙皇帝的遷海令,共造成約700萬人口的死亡,三藩之亂,又造成1000萬以上的人口死亡。但康熙年間中國人口已經開始恢復增長,損益相抵,到康熙十七年,中國人口約為1.6億,此後又進入高速增長期。

到1840年鴉片戰爭之前,中國人口已達4.12億。1841年太平天國和捻軍起事,造成南方和中原地區人口死亡2000萬以上人口,差不多同一時間的西北迴亂和阿古柏入侵新疆又造成2000萬以上的人口死亡,所以1870年中國人口回落至3.58億,到1900年庚子之亂時才恢復至4億,辛亥革命爆發,清朝滅亡,中國人口為4.37億。

明清之際的中國人口統計

所以,整個清朝的人口增長有兩個高峰期,其一是康熙十七年以後至道光二十年,即1678年—1840年,162年間人口增長了157.75%。其二是同治三年至清末,即1864年—1912年,72年間人口增長了為22.07%。這兩個人口高速增長的時期降臨中國不是偶然的。

人口增長的原因與統治者的寬容無關

流行的觀點將清朝人口的高速增長歸功於統治者相對寬容的治術,比如修養生息和與民為善的策略等。但與民休息、培育賦稅根本的治術是儒家哲學始終強調的,秦漢以後,中國除元朝以外的所有帝王幾乎都是如此。清朝康雍兩朝皇帝在這方面的表現確實也不錯,但與隋唐和明朝相比,並沒有本質上的突破,也沒有做得更好,為什麼其它朝代的人口沒有實現跨越性增長,唯獨清朝有了157%的增長率?

所以,清朝人口增長的根本原因與統治者的仁慈沒有什麼關係,頂多是他們創造了一個相對長的沒有戰亂的時期。其實沒有戰亂這個理由也很牽強,整個歐洲在1600年以後的400年裡,幾乎無一日無戰爭,但人口照樣實現了突飛猛進的增長。晚清中國的前半段的社會動盪和戰亂堪稱中國歷史之最,但照樣取得了22%的人口增長率。

根本原因是農業生態大變革

清朝人口激增的根本原因是農業的大變革,高產高效農作物的引進和氣候的變化。紅薯、玉米和馬鈴薯這三種作物的引進是明末清初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件。

在此之前,中國的農作物以五穀為主,據《孟子·滕文公上》:“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 趙歧注:“五穀謂稻、黍、稷、麥、菽也。”

稻就是今天的大米,主要分佈在南方,江浙,兩湖,兩廣一帶。黍是指大黃米,具有粘性,民間喜歡用來釀酒,主要分佈在北方的黃河流域。稷就是小米,也是北方作物。麥是指小麥和大麥,其中小麥和小米是中原人民的主食,保留至今。菽就是豆類,最初不包括黃豆,因為黃豆傳入中國較晚,而且古代中國並不將豆類作為油料。

中國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農業發祥地之一,但在明末以前,主要的糧食產地集中在黃河中下游流域和江浙一帶,由於固守五穀雜糧,加上受自然地理限制,農產品的產量不高,農業生產效率維持在300%左右,稍有自然災害導致歉收,就會發生餓殍遍地的情況。這也是明清兩朝農民起事造反頻荏的主要原因。

大約在明朝嘉靖和隆慶年間,尤其是張居正的隆萬大改革以後,由於開放海禁,對外貿易的原因,原產自美洲的紅薯、玉米和馬鈴薯陸續傳入中國。其中,玉米和馬鈴薯早一些,紅薯稍晚。

紅薯、玉米和馬鈴薯

現在史學界公認,玉米是在哥倫布發現美洲後開始向全世界傳播的。關於中國玉米的傳播途徑有兩種說法,其一是由西班牙傳到麥加,再由麥加一路向東傳到中國。其二是由西班牙傳至印度和緬甸,再傳至比鄰中國的雲南和廣西等地。中國最早的玉米種植記載是1537年,明朝嘉靖九年,廣西的地方誌 ,是在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40年以後。

馬鈴薯是世界上最具傳奇色彩的農作物,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傳說它也是由西班牙殖民者由美洲帶到歐洲大陸的,但最初並不受重視,人們欣賞它開出的小白花,甚至把它當做觀賞植物,真正讓它大放異彩的是英國人。

1586年,英國從西班牙手裡奪得加勒比海沿岸的一些地方,將菸草種子和馬鈴薯一併帶回了英國。英國的農學家發現,馬鈴薯非常適合英國的氣候條件,尤其是愛爾蘭,於是,開始大規模種植,馬鈴薯從此成為歐洲人的主食。

馬鈴薯是通過日本引入中國的。明萬曆年間,也是日本的豐臣秀吉年代,荷蘭人先將馬鈴薯帶到日本,然後中國從日本引進了馬鈴薯。

紅薯引入中國曾受到中國知識界的大力追捧,清人陳世元撰有《金薯傳習錄》,詳細記載了紅薯從菲律賓引入福建的全過程。當時菲律賓是西班牙殖民地,也是西班牙在東亞貿易的重要中轉站。據說,福建陳姓商人從菲律賓獲得紅薯藤蔓以及種植方法,輾轉運回中國,在短短几年迅速擴散到整個中國。

紅薯、玉米和馬鈴薯引入中國意義重大,它幾乎改變了中國的農業生態,極大地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擴張了中國的宜居面積,從而使中國人口成倍增長。

這三種作物的共同特徵是對土地的適應能力強,對日照的要求不高。玉米的引進使得黃河流域的土地出產至少提高了一倍。以前種小麥,一年只能產一季,因為小麥收割期在初夏。現在有了玉米,可以彌補整個夏秋兩季糧食作物的缺失。紅薯和馬鈴薯的畝產一般都可以達到2500-3000公斤,可以春夏兩季種植,而且可以大面積種植在山地和背陰的坡地,能極大地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紅薯和馬鈴薯的引入,使得山西、陝西和甘肅的大部分地區可以大規模提高土地產出。至今祁連山北麓的人們還是依靠種植馬鈴薯維生。


國史館



學歷史要學真歷史,不要學無腦的歷史。《明實錄》記錄了明朝兩百多年的重要歷史事件,包括人口,從來都是說人口只有五、六千萬人,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宇也認為《明實錄》裡的人口記錄是比較靠譜的。明朝初年的洪武年間,朱元璋對天下人口進行了認真登記,全國人口五千多萬,朱元璋向來以嚴格著稱,這個統計出來數字是比較準確的。有些專家說明末人口超過1.5億,甚至達1.9億,這個完全是信口開河。

有明一代,276年,國土面積沒有增大反而不斷萎縮,農業技術沒有大的提升,社會生產力也沒有明顯進步,新的糧食作物也沒有大面積推廣。明末天啟年間(1621-1627年),當時國家還沒有大亂,《明熹宗實錄》記載此時人口5100多萬,我認為這個是當時比較正常的人口數量。



如果明朝末年真有1.5億以上人口,這麼可能會打不過十幾萬滿族人?滿族人不可能入關。當時,清軍進入南方作戰,一支部隊出動,數量一般是1.5萬-2.5萬人,如果明朝有那麼多人口,派這麼一點人深入南方作戰,豈不是送死?

經過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十幾年折騰和清軍統一全國的戰爭,全國人口損失絕對數是較大的。但是,1662年永曆帝被處死,南明滅亡,後來到康熙平定三藩之亂、收復臺灣後,全國開始全面穩定下來。



從康熙收復臺灣以後(1683年),一直到1851年到太平天國起義,清朝總體上保持了170餘年的長期穩定和國家大一統,這個階段幾乎沒有值得一提的內憂、更沒有大的外患。國家長期和平穩定是人口大規模增長的基礎。

但是,光有和平環境還不行,還要有糧食保障人的肚子,否則生下來會餓死。其實早在明朝末年,馬鈴薯、番薯等海外糧食品種已經開始傳入中國,明朝末年,福建長樂的陳振龍就從菲律賓帶回了番薯。至今福州烏山上面還有紀念陳振龍的先薯亭。



可惜,這些外藩的糧食作物傳入的太晚了,還來不及推廣種植,明朝就滅亡了。馬鈴薯、番薯、玉米是很好的糧食作物,小麥和大米不足,馬鈴薯、番薯、玉米可以作為主糧,澱粉含量很高,吃起來口感很不錯。關鍵是這些作物對土地和氣候的要求比較低,適應我國氣候多樣性和環境多樣性,北方種玉米種馬鈴薯的多,南方種番薯的多。

更重要的是,這些作物的產量特別大,畝產遠遠高於當時水稻和小麥的產量。做些作物全面推廣後,一開始糧食的產量驚人,從而不但不會餓死人,剩餘的糧食還可以喂牲口、家禽,包括牛、騾、雞、鴨、狗、豬等等,這又大大增加了肉類供給,肉類多了,人的身體就更好了,生育能力大大提高,更有力氣生孩子了。



這一時期,清朝有和平穩定的環境、又有充足的糧食,生孩子、養孩子還算什麼問題呢?人家說“康乾盛世”又叫“番薯盛世”,就是這個道理,新的糧食作物的大面積推廣種植,是這一時期人口劇增的主要原因。

如果這些作物早30年傳入中國的明朝,清朝怎麼可能入關,此後的中國歷史還有清朝什麼事?早就被明朝消滅了。


坐看東南了


一個詞,土豆。在明末以前,中國人口最多最多勉強過億,然後必然天下大亂。因為古代中國可耕種的土地上所產作物只能承載這麼多人口。人口一旦突破界限必然有人會捱餓,倉稟實知禮節,一旦捱餓生存受到危脅,人就什麼事都幹得出來了。這也是歷代中國王朝更疊的最重要的原因。而隨著美洲新大陸的發現,土豆,玉米傳入中國。玉米畝產也比小麥高,但真正起到關鍵作用的,是土豆。不用化肥的情況下,小麥平均畝產絕不會超過500斤,而土豆,隨隨便便畝產就有3000斤,肥料用得好,小麥最多1500斤,而土豆畝產超萬斤的情況並不少見。等於產量提高了六七倍。正是由於土豆的傳入,使中國土地承載人口的上限大大提高,人不會捱餓,才使滿清作為一個非漢人政權在中國堅持了近三百年,人口還大幅增加。可以這麼說,在中國所有的少數民族政權中,滿清的命是最好的。


玄鋒夜話


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歷史的必然,中國大地由遠古到夏商再到漢唐再到明清,既是一個時間線段上的長度的增加,更是一個地域上的廣度的擴大,從遠古時期的小小的部落,到夏商時期中原地區的方圓千里的膏腴之地,再到唐以後的江南大開發,中國的面積翻了幾番,也就有了承載更多人口的基礎,更大的面積帶來的就是更多的土地,也就能養活更多的人,子子孫孫無窮匱也,人口數量的翻番也就能很好的實現,沒有這個基礎,什麼都免談。

二是清代政策的刺激,改變了以往按人頭收稅的政策,攤丁入畝。按人頭收稅是生的孩子越多交的稅就越多,所以百姓就不敢多生。而清代的政策是把稅收轉到物產上,人越多生產能力就越強收的就越多,自然老百姓就敢就想就願意去生了。

三是政權的穩定性,我國古代的戰亂造成人口的損失是十分巨大的,據瞭解三國時期,人口比東漢時要少了十分之九,所以戰亂年代,人口是呈下降趨勢的。而穩定並且穩定時間較長的政權則正是相反,從漢、唐這些大一統的帝國看,戰亂結束後,人們經過短暫的休養生息,往往都會迎來人口數量的大爆發,清代也然,再加上前兩個因素,人口不激增才怪。至於引進外來農作物什麼的因素則對人口增長的貢獻極小,不吃玉米我們還有高粱,作物的替代品有的是。


大運河時空


清朝是我國人口激增的階段,康熙三十九年時,人口不過兩千餘萬,到乾隆六年時人口總額已經過億,至乾隆五十五年時人口總數已達3億,咸豐初年更是達到了4億之眾。是什麼原因讓清朝的人口在兩百年間從兩千萬激增到四億多,增長了20倍。


首先,明朝後期戰亂頻發,人口銳減,清朝政局安定,人口恢復。

明朝後期開始,由於戰亂、災荒等原因,人口開始銳減,特別是崇禎年間,李自成、張獻忠起義,滿清入關後與南明大戰,都使得人口出現大面積的減少,其中也有包括張獻忠屠四川、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這些非人道的事情發生。

而自清朝奪取天下後,政權相對穩定,在康熙朝的平定三藩之亂、收復臺灣、打敗噶爾丹之後,之後很少出現大規模的內外部戰事,當然年羹堯平定羅卜藏丹津、乾隆的十全武功和這些軍事戰爭相比,規模還是要小一些的,對於內地的影響也小很多。

因而相對穩定的政局環境,極大地減少了人口的非正常死亡數量,人口得以恢復與發展。


其次,就是取消人頭稅和攤丁入畝的實行。

康熙提出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賦”舉措,開始不收人頭稅,雍正繼位後,不僅徹底取消了人頭稅,並推行了攤丁入畝的稅收政策,從而極大的減輕了百姓身上的負擔。

中國農民從事的是勞動力密集型的耕種產業,增加產量就是靠增加人手,並且中國傳統的“養兒防老”的思想,使得取消人頭稅後,使得百姓能夠放心大膽的繁育子嗣。


再次,就是土豆、紅薯、玉米等這些高產量、易生長的糧食作物引進。

自明代起,諸如玉米、紅薯、土豆等高產作物引入並得到推廣,一方面,這些作物土地、氣候適應性強,可以普遍推廣種植,另一方面,這些作物產量非常的高,食用的方法較之小麥、水稻等之前的糧食作為也方便簡單,這些都為清朝人口的增長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保障和基本的客觀條件。畢竟,有了這些作物,生下來的孩子不會餓死,大家才能夠持續的生下去。


最後,還應該看到,政局的穩定和人頭稅的取消,讓不少“隱藏人口”浮出了水面。

明末戰亂不斷,各方都在徵兵徵糧,僅明朝為了遼東戰事就前後徵收了5次“遼餉”,百姓負擔沉重。而此時已然是以人頭徵稅,因此百姓們為了避免交稅,必然出現了不少隱報、瞞報甚至是不報的情況,使得官方統計在冊的人口數量並不能反映真實的實際情況。而清朝相對穩定的政治局面讓百姓能夠安居樂業,更為重要的是,人頭稅的取消和攤丁入畝的執行,讓百姓不再因為家中人丁數量而擔心賦稅問題,因而之前“隱藏”起來的人口重新被登記造冊,納入到了人口統計當中。


雍親王府


你這個題目就是偽命題,首先認定了明末清初是2000萬人口,乾隆後期達到2億。

假如不是一個正確的推論怎麼辦?其實太平天國起義前咸豐初人口4億,可傻瓜式算下,一百年約有四代到五代,即便倍增兩人組建家庭,每20年人口翻一倍2000人口才倍增到100年人口才3.2億,何況這不是生豬崽,且當時人口平均壽命低,真正原因是滿清造假了,從每個細節上體現明朝的黑暗,明末混戰流寇作亂使得人口只剩2000萬,你瞧我大清短短數百年人口從2000萬到2億,可見是天命所歸順天應人,其實這是一個謊言,滿清黑明朝歷史還少?

事實上從萬曆後期人口就達到6000萬,實際人口可能達到8000萬,流寇內亂衰減到4000~3000千萬,康熙初左右人口也有4000到5000年,這個數字到乾隆後期一百年左右人口達到2個億屬正常,因此清中期四億多人口很正常,但太平天國13 年內亂人口又滑下很多,減少一億人口,希望能重視真正歷史,理智看待,不要盲目……




風雅秀仕


提到這個問題,必然會有人說是因為馬鈴薯,土豆等南美洲作物的引進。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在展開講述人口問題 之前,先指出題目中的一個錯誤之處,根據中國人口史的記錄,明朝在明光宗年間的人口應當達到了一個最高峰值,具體數目各有說法,當時人口的區間應當在一億一千萬到一億八千萬之間,遠遠高於題目中所提到的兩千萬。清朝康熙二十四年的人口大約一億零一百萬,到了康熙三十九年便增加到一億五千萬,等到乾隆二十年左右,人口已經達到了兩億多,八十年的時間內,人口翻了一翻。

清朝的人口增長速度之所以如此之快,固然有引進南美洲作物的原因,然而,清朝一直到乾隆中期,其南美洲作物的種植率和明末相差無幾,反而是在乾隆中期,人口已經大規模增長之後,各級地方官府才開始大規模推廣種植南美作物。因此,說清朝的人口增長都是南美作物的功勞,顯然是睜眼說瞎話,雖然在南美作物被推廣後又反過來促進了人口增長。

實際上,清朝的人口增長,大部分原因是因為清朝相對寬鬆的統治。眾所周知,清朝是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其入主中原後,需要統治人口遠多於其本身的漢民族,因此,清朝皇帝的統治宗旨就是兩個字,“剋制”。即,只要民間的各種動作影響不到自己的統治,那就儘量不去可以管制,打個比方,中國歷史上很多朝代百姓連私藏刀劍尚且不被允許,而清朝居然允許民間流通火器。不僅如此,康熙年間的永不加賦和雍正年間的攤丁入畝,極大地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使得其生育意向增加。

所以,康熙雍正年間,清朝的人口已經大規模增長,到了乾隆年間,清朝官方已經預感到人口的大規模增長可能引發各種危機,於是乎,開始大規模推廣南美的高產作物,以消除糧食危機的隱患。


庭州行者


首先,清代初年的人口可不止2000萬,所以這種說法本質上就是錯誤的。清初的人口究竟是多少?現在沒有辦法找到確切的數據。不過,大部分學者認為再低也不可能低過6000萬,高不過一個億。到了大概康熙統治的中期,人口數量突破1億大關。這個時候,滿清入關應該也有四十年左右的時間了。人口的增長大概是在1/3到1/2。在沒有戰亂的時候,這個增長率還是比較靠譜的。

其次,從明代中晚期開始,美洲的一些農作物開始逐漸引入到中國。這些農作物大多具有耐旱高產的特點,比較典型的是玉米和馬鈴薯。馬鈴薯和一般農作物相比,對於土地的要求比較低,可以在大量的坡地上種植,使得很多以前閒置的土地被開發出來。這就導致農業供養人口的容量迅速上升,是當時人口增長的主要技術支持。

最後,清代時期實行稅制改革,刺激了人口增長。康熙晚年推行盛世滋丁永不加賦的政策,也就是說人頭稅按當時的定額徵收,以後不再增加。雍正時期又推行攤丁入畝的政策,客觀上降低了窮人的稅收負擔。這些政策推行之後,產生了兩個效果。第一是確實刺激了民眾的生育,人口增長有所加速。第二是使得中國歷史上長期以來瞞報人口的現象有所緩解,一些原本不列入戶籍的人,因為這個原因被列入戶籍管理,使得統計的人口增加的比歷史上更多一些。


zyb38537240


不管你的數據從哪裡來,但我認為從明末到清人口增長的原因如下:

一、取消人頭稅,實行攤丁入畝。就就保證了百姓不用再擔心新生兒帶來的麻煩。

二、就是高產作物的功勞,如土豆、紅薯、玉米。

三、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內地較少的受戰爭影響,這也利於人口增長。


蓋世楠爵


說一個最普通的因素,多種經濟價值高的農作物在中國南北方普遍種植,比如圖下,養活了很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