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陈年借据

一张陈年借据

□ 清 茗

<strong>

周末整理一箱旧书本,在清理到自己的旧日记本时,不禁放慢了节奏。一边翻看以前的日记,一边回味着曾经的岁月,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当我翻到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一本绿皮日记本时,在封皮的夹层里,感觉里面好像有东西,打开一看,一张折叠得四方四正的纸张,展现在我的眼前,哦,这不就是曾经让我满世界找的那张借据吗?

看着这张借据,我的思绪被拉回到二十七年前。

那是一个夏天,我们第一次带着孩子出游。当我们在海边尽情游玩的时候,我心里总觉得不踏实,好像有什么事情,就想啊想啊,终于想起来了,哦,今天不是孩子入学报到的日子吗?赶紧招呼先生,立马打道回府。当我们风风火火赶到学校时,已过了报名时间。老师们正在收拾报名资料,准备下班走人。我着急地说:“我们孩子是在施教区,符合报名条件啊!”看着我们二人着急的样子,接待的老师说:“来报名的都符合,准时报名的都没有排上号,何况你们已经过了报名时间。”那位老师又解释说:“学校的校舍很紧张,生源太多,校方暂时也没有办法。”孩子的入学难,让我们第一次尝到什么叫无助,什么叫艰难。好在经过我俩努力,学校最终同意报名,但是,要经过考试才能决定孩子是否具备入学资格。

怀着期待而又焦急的心情等待出榜日子的到来,可是,真正公布名单的那天,我却没有去学校,我怕榜上无名,让自己再一次陷入无望的境地。

带着复杂的心情等待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突然,有人敲门,打开一看,原来是邻居方科长,他高兴地说:“我家两个孙子,还有你家的儿子都上啦!”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问:“是真的吗?您确认没有看错?”方科长语气肯定地说:“是真的,没有看错!”

为了亲眼见证,饭后我带着孩子来到那块黑板前,儿子的名字赫然在目,高兴激动啊!要知道,能让孩子进入市区重点小学读书,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哦。从此,我们与淮师一附小就结下了再也割不断的缘。

刚入学不久,一天孩子放学到家,对我说:“妈妈,老师说要向你借钱。”我不相信,以为孩子听错了,就来到学校求证,老师笑着说:“是的,我们正准备召开家长会,说这个事情呢。”

原来,学校由于生源太多,教室、操场都亟待扩建和整修,需要资金10多万元,而当时财政拨款只有几万元。校方没办法只好向学生家长借资办学。于是,就有了这张借据。

五年后的一天,也是孩子小学即将毕业前夕,儿子回来说:“老师关照回家带借据拿钱。”我就犯难了,从借到还,历时五年,借据放哪里真是不记得了。到处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只好来到学校如实说明情况,老师说:“没有借据,不好办啊!”自知空口无凭,学校不兑付也在情理之中,只好作罢,心想权当支持学校建设了。

想不到,沉睡了二十七年的借据,居然一下醒过来了。细细端详着这张薄如蝉翼的小纸张,虽然褪了色,但是,字迹和印章都很清楚,喜欢收藏的我,又将她小心翼翼地放回原处。

那天,朋友问我有没有旧物件,说她想采写关于老物件的故事,我就和她提起借据一事,她问道:“那你有没有去兑付呢?我想知道结果。”我笑着说:“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人家早走账了吧?谁还会认账啊?算了,作为一种收藏吧。”

她说:“你可以打个电话,问问看。”经她这么一提醒,好奇心驱使我拨通了该校的电话,电话那头是一女老师接的,想不到她在听了我的描述后,非常认真地问道:“能否将借据发我看看?”她看后回复说:“我会及时向领导反映。”

两周后的一个下午,我接到了校方办公室打来的电话:“由于时间太长,我们会计好不容易才翻找到原始票据。我们会妥善处理此事。”晚上,我的电话又响了起来,原来学校的老师特地将钱款送来我家。

如今,我们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一附小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衷心祝愿孩子的母校继续秉承“求真”校训,进一步发展壮大,越来越美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