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南下平定内乱,早已养精蓄锐的曹魏东吴为何不敢轻举妄动

也许有人在想这样一个问题,公元225年诸葛亮南下平定南中孟获叛乱时,也正是蜀汉政权内忧外患之际,六年前荆州三郡的失守让荆州兵团全军覆没,三年前,蜀汉集团在夷陵之战中遭受重大惨败,机动兵力几乎损失殆尽,已丧失对外作战能力,以至于随后发生在益州地区的叛乱,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蜀汉集团无力应对,直到三年之后,诸葛亮才积蓄力量对反叛势力展开反击,可在这个时候,面对虚弱的蜀汉政权,强势的曹魏和逐渐崛起的东吴却为何没有趁机采取军事行动呢?

诸葛亮南下平定内乱,早已养精蓄锐的曹魏东吴为何不敢轻举妄动

原因就在于,当时的蜀汉虽然虚弱,但周边两个政权却没有动手的空间,蜀汉政权在脆弱,也足以能够应对来自外部的入侵。

很大程度上由于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让大家记住了蛮夷孟获这个人物,但在真实的历史上,他的存在感则小很多,说的直白一些,他虽然在南中地区展开反叛,按他的自身实力根本对蜀汉形成不了威胁,甚至整个南中地区的反叛力量,都不足以向蜀汉政权展开直接对抗。

诸葛亮南下平定内乱,早已养精蓄锐的曹魏东吴为何不敢轻举妄动

其实在诸葛亮平叛之前,南中地区最大的反叛力量还是雍闿集团,作为南中地区的地方豪族他的势力最大,但即便如此他也只能做到占山为王,将南中建设为国中之国,根本无力向北发展,以至于诸葛亮开启平定南中之战时,仅仅动用了3万兵马,并分三路出击打击各处的反叛力量,换言之南中各处反派力量连上万人的蜀汉军队都抵挡不过,这也是那一时期偏远少数民族和地方豪族的现状,在正统王朝不管的情况下,尚能凭借地区力量勉强占地为王,但当正统王朝举国体制前来镇压时,则完全抵挡不过。

诸葛亮南下平定内乱,早已养精蓄锐的曹魏东吴为何不敢轻举妄动

所以南中之战,诸葛亮不过动用3万军队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彻底平定南中,由于动用的军队很少,蜀汉的主力仍然可以在边境防范外敌可能的入侵,尤其与孙权的再度联盟,让蜀汉政权可以将绝大部分注意力放在益州的北部,以防范曹魏的入侵,而在整个战争中周期实在过短,以当时的交通条件,不到六个月的时间,无论曹魏还是孙权都很难立刻做出反应,诸葛亮完全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迅速平定来自内部的反叛。

可以说,南中地区的反叛势力对于蜀汉集团来说,即便当时蜀汉集团处于内忧外患当中,但南中可怜的少数民族资源也很难撑起一个强大的军事力量,在蜀汉面前,这样的力量完全不足为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