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也要體面的活著!

人到中年,也要體面的活著!

很突然地,今天和朋友聊起一個話題。

他說:沐陽,你有沒有想過你三四十歲的樣子?

猛地一下,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他,我很難去預見自己十年後的樣子,或者說,每當面對時間這個話題,人總是有些茫然失措的。

我們經常聽到一個詞,叫做中年危機,當然所謂的危機並不是說面對生死存亡的一些大事,反而是那些並不起眼的小事,然後不斷堆積,形成一堵無形的牆,而這面牆讓中年人產生強烈的危機感。

中年如何界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45歲之後,網絡上的詞條定義為45-59歲,而我覺得是35-55歲,或許更早。

現在的快節奏,讓人提前進入中年,這並不奇怪。

人到中年,也要體面的活著!

悟空問答裡有一個問題:你在什麼時候意識到中年危機?

其中有一個高贊回答讓我印象深刻:

36歲,公司裡新來的年輕人開始接手我的工作,兒子小升初,上了年紀的父親突然病倒,無數個不敢回家的晚上......

這或許是大部分中年人的生活常態,上有老下有小,婚姻到了冷伏期,財務尚未實現自由,在一個夾縫中,小心翼翼的撐起平衡,不敢懈怠,更不敢倒下。

紀錄片《生機無限》裡,中年男子林潤中和妻子經歷著“上有老下有小”的考驗:母親在大年夜昏迷,孩子疑似有自閉症。

頂著一大家的重擔,足以讓一個男人崩潰。

人到中年,也要體面的活著!

中年的確是一個尷尬的年紀,一邊向生活賣笑,一邊努力自嘲,一邊崩潰,一邊苦熬。到了中年,做了無數件事,大部分都是做給別人看的,卻很少有做給自己的。

可這並不代表,人到中年,就只有危機沒有生機!

心理學家薩提亞曾說:人一生有三次誕生,第一次是受精卵的出現,第二次是作為嬰兒出生,而第三次就是人到中年時,重新開始認識自己的內在完整性,並開啟人生新的可能性。

相比年輕人,歲月帶給中年人的,除了皺紋和焦慮,還有其他很重要的東西,比如閱歷、比如智慧,又比如思維。

人到中年,也要體面的活著!

有人25歲,油膩世故,滿身怨氣。

有人45歲,豁達風趣,熱愛生活。

《嚮往的生活》中,相比於年輕的熱點明星們,徐崢、黃磊、黃渤等幾位中年大叔反而成了亮點。一群中年男人插秧做飯,聊聊生活,偶爾蹦出幾句“人生哲學”,得到了許多人喜歡。

《奇葩說》裡,最受歡迎的三位“臺柱”馬東、高曉松、蔡康永,顏值和身材也都在“中年油膩”的行列中。他們卻憑藉學識和風趣幽默讓自己“清爽脫俗”。

四十多歲的董卿暫別舞臺,出國進修,回來後,一手做出《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等高口碑節目。

中年不過是人生下半場的起點,第一次活著,何不精彩一些?

人到中年,也要體面的活著!

50歲的于謙,對,就是站在郭德綱旁邊的于謙。

或許很多人只知道他是郭德綱的搭檔,卻不知,這個小老頭也是北京搖滾協會的副會長。

2017年,圍爐音樂會上,黑豹樂隊唱了首《Don’t break my heart》,主唱張琪在臺上邀請于謙上臺,于謙頂著一頭新燙的卷兒,穿著皮夾克就上去了,用帶著京腔的英語唱:Don’t break my heart,再次溫柔。

生活裡,于謙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搖滾中年。臺上,他被郭德綱戲謔,下了臺,在紅塵之中的郭德綱卻羨慕他:他活得比我值!

在北京大興,于謙有一個很大的動物園,養了大大小小數千個動物。大到馬,中到藏獒,小到蛐蛐,沒有于謙不玩的。

于謙常說,我說的這些事,跟錢沒關係,就是為了一個玩,沒錢,我一樣可以玩。我的人生使命就是讓自己活得好好的,活得幸福快樂,讓周邊的朋友過得舒適愜意。

在很多人眼裡,他用很多時間做了無意義的事,但于謙自己卻說:

有人覺得玩兒充滿貶義,認為玩物喪志云云,其實這才是無志之舉。玩兒是一種情趣,也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建立在高標準的生活質量之上的一種境界。

是啊,人到中年,若沒修煉出一個“有趣的靈魂”,拿什麼跟生活扛?

人到中年,也要體面的活著!

李健在一個節目中說:

我覺得一個40歲的人,變得大腹便便,開始禿頭,肆無忌憚地光著膀子上街,這是我非常忌諱的。人可以變老,但要老得體面一點。

其實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外表會直接影響到幸福指數的。

之前在健身房鍛鍊的時候,遇到一個大叔,看起來沒有年長我幾歲,後來聊起才知道,他已經年過四十了,說實話,我很少在生活中見到上了年紀,還能嚴格控制自己身材的人,沒過幾天,又在旁邊的超市遇見他,後梳的髮型顯得乾淨利落,一身休閒西服,儼然一位時尚達人,沒有人會覺得這是一位已經四十多歲的中年人。

我想,人到中年最好的體面,就是對自己不怠慢,不隨便。

人到中年,也要體面的活著!

50歲的時候,北島寫了首名為《生活》的詩,全文只有一個字:網 。

人到中年,也就意味著已經看清生活的真諦。

像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在《無比蕪雜的心緒》中說:

年齡增長帶來的好事,我以為大體是沒有的,不過年輕時看不到的東西現在可以看到了,不明白的東西現在弄明白了,這些還是讓人高興。

到了中年,真不是意味著只有淪落的內心,而是意味著向上的修為,看透的人生境界,開始思索如何安放靈魂這件人生大事。

我特別喜歡羅曼羅蘭的那句話: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我想,這也是中年人應該有的體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