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歲女孩的遺書——不要讓無知成為葬送一個個鮮活生命的元凶

去年在上海進修時看到9月4日一名21歲女孩在峨眉山跳崖輕生的新聞,當時還與上海的老師討論過網絡傳播這樣的視頻可能會產生一定的模仿性,擔心陸續會有這樣的事件發生。當時因為在進修課程比較緊張,一直沒詳細跟蹤事件的報道。最近在網上回答網友“

有勇氣去死的人為什麼沒有勇氣活呢?難道活著比死更可怕?”的問題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了女孩的全篇遺書,對我的感觸實在很深。這樣的例子在我的身邊也曾經出現過,又是悲劇,又是悲劇再繼續,究竟何時才是個盡頭!

21歲女孩的遺書——不要讓無知成為葬送一個個鮮活生命的元兇

峨眉山女孩

人們在整理女孩的遺物的時候發現了她的遺書。遺書上寫道‘很多人把這種病當成脆弱,想不開。我想說不是的,我從來不是個脆弱的人’。女孩還呼籲,‘希望大家能多多關注抑鬱症這個群體吧’”。

其實這樣的結果是一個精神科醫生最不願意看到的!明明我確定我能夠救助她,卻讓這個鮮活的生命逝去在瞭如此年輕的人生的路上……這其中,周圍人的不理解,冷漠,偏激,才是女孩的病情沒有得到必要的治療的原因,進而發展為決絕的自殺念頭,就像女孩在遺書中說的那樣“終於我要撐不住了,終於,我崩潰了”。

21歲女孩的遺書——不要讓無知成為葬送一個個鮮活生命的元兇

崩潰

女孩的文中這樣寫道“我不是沒有去傾訴過,不是沒有嘗試過救自己,也不是沒有嘗試過求救,然而要不就是被當成笑話,要不就是覺得我想不開,或許換個環境生活就好了?或許去旅旅遊就好了?或許去蹦一次極就好了?我換了個地待著了,我去旅行過了,我去蹦極過了,可然後呢?還有別的方法嗎?我想沒有了吧,該放棄了吧?我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嘗試,一次又一次的尋找,換城市,換工作,給自己找事幹,運動,跑步,旅行,徵兵。我真的受夠了自己騙自己,一天又一天演戲,我好累啊……”

不知道看到這樣的文字你會感到什麼?是否還會抱著“抑鬱症是想不開、是矯情、是小心眼”的看法?是否還會告訴像女孩一樣的抑鬱症患者“運動就好了”、“想開就好了”、“換個環境就好了”?我感受到的是一名抑鬱症患者無聲的吶喊,憤怒的吶喊!因為周圍偏見的聲音遠遠超過了一個21歲的女孩;因為更多的人仍然抱著對抑鬱症的偏見;因為她曾經經歷過的正在被千千萬萬的抑鬱症患者經歷!

21歲女孩的遺書——不要讓無知成為葬送一個個鮮活生命的元兇

請靜下心多看一看科普文章,瞭解一下抑鬱症是有明確生物學特徵的精神醫學疾病;瞭解我們國家是世界最大的抑鬱症發病國,瞭解我國的抑鬱症接受藥物治療比例遠遠低於國際平均水平,甚至不足十分之一,瞭解大眾的偏見是造成“病恥感”的首要原因。瞭解規範的抑鬱症治療包括藥物治療但不僅限於藥物治療,瞭解藥物治療的有效率為60%-80%,瞭解首次規範治療後有50%的患者今後不再復發。不要讓峨眉山女孩的悲劇再次出現了。也不要問“有勇氣去死的人為什麼沒有勇氣活呢?難道活著比死更可怕?”這樣的問題,因為這根本不是勇氣的問題,而是一種疾病導致的結果,就好比那一句笑話“只有長在別人身上的瘤子才是好瘤子”,你也沒有感受過深處地獄,無助、無望的感覺,但21歲的她卻時刻感受著……

最後我還是想把這位21歲的李姓女孩的遺書全文給大家看一看,這種衝擊抵得上我說的千言萬語,抵得上一百篇抑鬱症科普文章,抵得上再牛的專家給大眾做一次講座。因為這是女孩生命的吶喊!更是千千萬萬受到偏見和不被理解的抑鬱症患者的吶喊!!!

21歲女孩的遺書——不要讓無知成為葬送一個個鮮活生命的元兇

遺書1

21歲女孩的遺書——不要讓無知成為葬送一個個鮮活生命的元兇

遺書2

21歲女孩的遺書——不要讓無知成為葬送一個個鮮活生命的元兇

遺書3

21歲女孩的遺書——不要讓無知成為葬送一個個鮮活生命的元兇

遺書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