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憑什麼結婚?(婚前薦讀)

有了一段感情,希望與對方結婚,這是大多數人最原始的想法。

但憑什麼結婚,許多人搞不明白,就稀裡糊塗地走進了婚姻,結婚後才發現這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婚姻,對方也不是一個合適的人。

那麼,到底憑什麼結婚?我們來聽一聽婚戀專家如何解釋。

你到底憑什麼結婚?(婚前薦讀)

圖文無關

謝小姐:已婚兩年,目前想離婚

謝小姐不僅容貌姣好,還才華出眾,身邊自然有不少追求者。

她是一家商業協會的秘書,負責跟企業家建立聯繫,讓他們加入這個協會。工作中,接觸到各種不同的老闆,現在的丈夫汪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汪先生對她展開了瘋狂的追求,每個週末前就制定了一個外出遊玩的計劃,希望與她度過愉快的週末。

而旅遊正是謝小姐最大的愛好。於是,他們經常相約外出旅遊,為了安全起見,謝小姐要求不是兩個人的活動,是組團旅遊。

汪先生非常尊重她的決定,就建了一個週末旅遊群,把自己圈子裡的朋友拉進來,謝小姐也把朋友和同事拉進來,幾乎每週都可以順利地組團外出。

在旅遊過程中,大家都看出來汪先生對謝小姐的追求,便稱讚他倆般配,積極撮合他們的事。

經過半年相處之後,汪先生便向她提出求婚。雖然有顯倉促,但在謝小姐的人生當中,還沒有出現和經歷過比他更愛自己的男人。於是,便答應並嫁給了他。

結婚後,謝小姐才發現丈夫與之前判若兩人。他不僅有嚴重的大男子主義,在財產方面也十分敏感。

他願意為謝小姐花錢,給她優越的生活條件,也帶她出入高檔消費場所,但非常忌諱她打聽公司財務狀況,並阻止她進入他的公司。

這讓謝小姐大失所望。覺得自己雖然是合法妻子,但丈夫的處處設防,讓她感覺自己在他的心目中還是一個“外人”,甚至有可能是一個企圖瓜分他財產的“壞人”。

謝小姐覺得自己有權利知道丈夫的財產情況。多次交涉無果後,謝小姐對這段婚姻失去了信心。

她覺得自己錯了。原以為嫁一個有錢人就能夠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現實卻讓她清醒過來,對對方沒有完全瞭解,對方不能向自己完全敞開、坦白,真的不能走進婚姻。

目前,謝小姐有了離婚的念頭和計劃。

你到底憑什麼結婚?(婚前薦讀)

圖文無關

張女士:後悔把女兒那麼快嫁出去

張女士的丈夫因為意外去世,為了保護和養育好女兒,決定不再結婚,一個人含辛茹苦把女兒小蓓撫養長大。

單親家庭的小蓓非常懂事,從小到大,對媽媽的話言聽計從。大學期間交了一個男朋友小義,就帶回來讓媽媽把關。

張女士對小義感覺滿意,就叮囑他多關心照顧小蓓,希望給予她多一些溫暖和疼愛,以彌補她人生中缺失的父愛。

小義很爽快地答應並做得非常好。大學畢業後,張女士對他提出了一個要求:只要他能夠很好地照顧小蓓,就答應他們結婚。

小義信誓旦旦地說,這輩子一定會照顧好小蓓。

結婚後不久,小兩口常常為了日常生活爭吵。小蓓乾脆任性地跑回家,對母親說再也不回那個家了。

張女士便把小義叫來狠狠地罵了一頓,責怪他言行不一,當初說好要照顧小蓓一輩子的,現在不到兩個月,小蓓就氣得要離婚,到底是怎麼回事?

小義很無辜地說,小蓓身上的公主病讓他受不了,她從來不做飯,不洗碗,不做家務,飲食上還挑三揀四,作息也不規律,經常玩手機到凌晨,他擔心她的身體勸一下,每次她就發脾氣。

更不可理喻的是,他媽媽過來住幾天,見她從來不做家務就說了她幾句,她便大發脾氣,把他媽媽氣走了。

張女士覺得小義背信棄義,一個男人說了的話一定要做好,否則就是失信,就是人品不好。便要求他們離婚。

小蓓完全聽從於母親,點頭同意。小義覺得她們母女不可思議,想想如果長此以往也不會幸福,便同意協議離婚。

你到底憑什麼結婚?(婚前薦讀)

圖文無關

婚戀專家覺得,婚姻並不是領了結婚證就萬事大吉。婚姻生活比戀愛更考驗人,結婚之前要充分了解對方,並就婚姻後的經濟關係、精神和生理需要等方面有一個基本的溝通,達成共識。

法律規定,婚姻中家庭財產歸夫妻共同擁有,雙方都有知情權和分配權。謝小姐的故事說明,婚姻的基礎是感情而不是優越的物質條件,是雙方的彼此尊重和坦誠。

小蓓的故事告訴大家,男女雙方是平等的,婚姻中的責任和義務也是平等互利,而不是要求另一方一味地照顧和遷就你,家庭負擔和家務需要兩個人共同承擔,要求對方努力付出,自己則盡情享受,日久天長就會引起另一方心理的不平衡,從而出現矛盾重重。

想結婚或已婚的朋友,一定要知道,婚姻需要夫妻雙方努力經營,而不是一方付出。任性和嬌慣的小姐脾氣,不利於婚姻穩定。

因為,畢竟丈夫以及他的父母,不是你的親生父母,難以包容你所有出格的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